《庄子集释》卷五下〈外篇·天运〉~5~
《庄子集释》卷五下〈外篇·天运〉~55~ 简释
丑女效颦:指丑陋而强学美好之人。唐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三十五:“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 捧心:喻指仿效弄巧成拙,或喻美女病态。唐”柳宗元《重赠二首》之二:“世世悠悠不识真,姜芽尽是捧心人。’” 典故一瓢自乐 一瓢陋巷 一瓢颜 一瓢饮 一箪瓢 回也贤 在陋巷 学颜 乐一瓢 乐箪瓢 箪瓢 箪瓢人 箪瓢陋巷 箪瓢颜子 箪食 贤哉回也 贤哉巷 辛苦学颜回 隐居颜氏 颜回 颜子 颜巷 颜巷乐 颜巷陋 颜渊 颜渊陋巷 颜生 食一箪 鲁瓢 相关人物孔子 孔子 颜回
《史记》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288~
《论语注疏·雍也》~5~ 简释
颜回:指有修养、能安于贫困生活的贤才。唐王绩《被召谢病》:“颜回唯乐道,原宪岂伤贫。” 例句
陋巷满蓬蒿,谁知有颜子。 于濆 秦富人 春草秋风老此身,一瓢长醉任家贫。 刘商 醉后 颜回徒恨少成古,彭祖何曾老至今。 刘威 感寓 回也一瓢饮,贤哉常晏如。 孟浩然 西山寻辛谔 颜子既殂谢,孔门无辉光。 孟郊 哭李观 安得颜子耳,曾未如此听。 孟郊 读经 颜氏岂嫌瓢里饮,孟光非取镜中妍。 徐夤 人事 马卿自愧长婴疾,颜子谁怜不是愚。 徐夤 咏怀 石家恃富身还灭,颜子非贫道不遭。 徐夤 骄侈 颜巷萧条知命后,膺门感激受恩初。 方干 归睦州中路寄侯郎中 颜子命未达,亦遇时人轻。 曹邺 偶怀 僻居城南隅,颜子须泣血。 曹邺 成名后献恩门 他日趋庭应问礼,须言陋巷有颜回。 朱湾 逼寒节寄崔七 季子祸从怜富贵,颜生道在乐箪瓢。 李咸用 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之四 颜渊徒有德,伯道且无儿。 李嘉祐 故吏部郎中赠给事中韦公挽歌二首之一 秀才何翩翩,王许回也贤。 李白 同吴王送杜秀芝赴举入京 辞粟卧首阳,屡空饥颜回。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 李白 月下独酌四首之四 颜子方敦行,支郎久住禅。 李端 寄畅当 孔席亡颜子,僧堂失谢公。 李端 慈恩寺怀旧 终军未乘传,颜子鬓先老。 李贺 春归昌谷 颜回竟短折,贾谊徒忠贞。 杜甫 八哀诗赠佐仆射郑国公尹公武 身为陋巷客,门有绛辕车。 杨衡 寄赠田仓曹湾 二纪乐箪瓢,烟霞暮与朝。 权德舆 送少清赴润州参军因思练旧居(得销字) 原宪贫无愁,颜回乐自持。 沈佺期 伤王学士 辛勤到老慕箪瓢,于我悠悠竟何有。 温庭筠 醉歌 春深颜子巷,花映老莱衣。 王贞白 赠刘凝评事 若比箪瓢人,吾今太富贵。 白居易 夏日闲放 陶庐闲自爱,颜巷陋谁知。 白居易 自题小草亭 颜子甚年少,孔圣同行藏。我年过颜子,敢道不自强。 卢仝 冬行三首之二 三径春自足,一瓢欢有馀。 卢纶 同柳侍郎题侯钊侍郎新昌里 感物如有待,况依回也贤。 卢纶 送赵真长归夏县旧山依阳徵君读书 朱户昨经新棨戟,风帆常觉恋箪瓢。 卢肇 除歙州途中寄座主王侍郎 怅望添燕琯,蹉跎厌鲁瓢。 罗隐 大梁见乔诩 人地应无比,箪瓢奈屡空。 罗隐 投宣武郑尚书二十韵 吾徒自多感,颜子只箪瓢。 罗隐 秋寄张坤 陋巷满蓬蒿,谁知有颜子。 罗隐 秦中富人 辅嗣俄长往,颜生即短辰。 褚亮 伤始平李少府正己 颜巷雪深人已去,庾楼花盛客初归。 许浑 李秀才近自涂口迁居新安适枉缄书见宽悲戚因以此答 颜子巷深青草遍,庾君楼迥碧山多。 许浑 闻州中有宴寄崔大夫兼简邢群评事 箪瓢贫守道,书剑病忘机。 许浑 题官舍 国境未安身未立,至今颜巷守箪瓢。 路德延 感旧诗 颜子不得禄,谁谓天道平。 邵谒 赠郑殷处士 幽林尝伴许,陋巷亦随回。 郑审 酒席赋得匏瓢 心惟二仲合,室乃一瓢空。 钱起 宿华侍御宅 三径与嚣远,一瓢常自怡。 钱起 山园栖隐 从军谁谓仲宣乐,入室方知颜子贫。 钱起 过张成侍御宅 因知富德不富财,颜氏箪瓢有深意。 陆龟蒙 庆封宅古井行 一瓢欣狎道,三月聊栖拙。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 柳下官资颜子居,闲情入骨若为除。 高骈 依韵奉酬李迪 典故耕十亩田 相关人物颜回
《庄子》杂篇·卷九下《让王》 例句
誓耕十亩田,不取万乘相。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 典故桓山四凤 桓山禽 桓山羽 相关人物颜回
《孔子家语》卷五《颜回》 典故回夭折 相关人物孔子 颜回
《史记》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 例句
回也实夭折,贾生亦脆促。 徐彦伯 题东山子李适碑阴二首 典故捧心钓饵 相关人物孔子 师金 颜回
《庄子集释》卷五下〈外篇·天运〉~5~
《吴越春秋》卷九〈勾践阴谋外传·勾践十二年〉~28~ 典故入寥天一 与寥天为一 相关人物孔子 颜回
《庄子集释》卷三上〈内篇·大宗师〉~274~ 典故十哲 相关人物冉仲弓 冉伯牛 冉子有 子路(仲由) 孔子 宰子我 端木子贡 言子游 闵子骞 颜回
《旧唐书》卷二十四〈礼仪志四〉~99~ 典故拾尘 拾尘惑孔 相关人物孔子 颜回
《吕氏春秋·览部》卷十七〈审分览·任数〉~066~
《孔子家语》卷五〈在厄〉 典故吴练 相关人物孔子 颜回
《论衡》卷四《书虚》 例句
吴练已知随影没,朔风犹想带嘶闻。 刘威 伤曾秀才马 典故颜闵 相关人物闵子骞 颜回
《论语·先进》
《汉书》卷一○○上《叙传上》
《昭明文选》卷二十三、三国魏·阮嗣宗(籍)《咏怀诗十七首》其十一 典故子渊 相关人物颜回 参考典故颜回
《史记》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287~ 例句
子渊将叔度,自古不得已。 权德舆 哭李晦群崔季文二处士 | 《漢語大詞典》:箪瓢(簞瓢) 拼音:dān piáo (1).盛饭食的箪和盛饮料的瓢。亦借指饮食。 晋 陶潜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诗:“劲气侵襟袖,簞瓢谢屡设。”《北史·薛辩传》:“ 濬 遗书 謨 曰:‘吾以不造,幼丁艰酷,穷游约处,屡絶簞瓢。’” 清 唐孙华 《闲居写怀》诗之五:“簞瓢取自给,此外復奚须?”(2).见“ 簞食瓢饮 ”。 分類:饮料 《漢語大詞典》:箪瓢陋巷(簞瓢陋巷) 拼音:dān piáo lòu xiàng 《论语·雍也》载: 颜渊 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而不改其乐, 孔子 称赞他说:“贤哉 回 也!”后以“簞瓢陋巷”为生活清贫的典故。《世说新语·文学》“ 桓公 、 王长史 、 王蓝田 、 谢镇西 并在” 刘孝标 注引《王述别传》:“ 述 蚤孤,事亲孝谨,簞瓢陋巷,宴安永日。” 清 孙枝蔚 《甲申春日纪事》诗之二:“可怜金尽生同尽,纔羡簞瓢陋巷儒。”《漢語大詞典》:箪食(簞食) 拼音:dān sì (1).装在箪笥里的饭食。《左传·宣公二年》:“而为之簞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 清 唐孙华 《维扬舟中作》诗之五:“黄壚处处提簞食,緑柳村村挂纸钱。”(2).犹蔬食。《后汉书·方术传上·樊英》:“若申其志,虽簞食不厌也。”《游宦纪闻》卷八引 宋 苏绍叟 《摸鱼儿》词:“文章事,到底将身自误,功名难料迟暮。鶉衣簞食年年瘦,受侮世间儿女。” 明 唐顺之 《书医施氏妇事》:“乡邻之鬭,虽圣贤亦谓可以无救,而簞食之费,虽好名者亦所必惜。” 分類:蔬食 《漢語大詞典》:附骥尾(附驥尾) 拼音:fù jì wěi 蚊蝇附在马的尾巴上,可以远行千里。比喻依附先辈或名人之后而成名。《史记·伯夷列传》:“ 颜渊 虽篤学,附驥尾而行益显。” 司马贞 索隐:“按:苍蝇附驥尾而致千里,以譬 颜回 因 孔子 而名彰也。”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二:“ 汉 皇甫规 深以不与党人为耻,数子碌碌,乃获附驥尾。”后常用为自谦的套语。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苗生》:“ 苗 忽至,左携巨尊,右提豚肘,掷地曰:‘闻诸君登临,敬附驥尾。’”亦省作“ 附尾 ”、“ 附驥 ”。 南朝 宋 鲍照 《从临海王上荆初发新渚》:“扳龙不待翼,附驥絶尘冥。” 宋 黄庭坚 《次韵吉老十小》之二:“痴蝇思附尾,惊鹤畏乘轩。” 明 何景明 《送崔氏》诗之三:“结髮与君友,附驥思一鸣。”《红楼梦》第三七回:“若不依我,我也不敢附驥了。”《漢語大詞典》:耕十亩田(耕十畝田) 拼音:gēng shí mǔ tián 《庄子·让王》:“ 孔子 谓 颜回 曰:‘ 回 ,来!家贫居卑,胡不仕乎?’ 颜回 对曰:‘不愿仕。 回 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飦粥;郭内之田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 回 不愿仕。’”后以“耕十亩田”谓弃仕归田。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誓耕十亩田,不取万乘相。”分類:归田 《漢語大詞典》:陋巷 拼音:lòu xiàng (1).简陋的巷子。《论语·雍也》:“贤哉, 回 也!一簞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 也不改其乐。”一说,狭小简陋的居室。 刘宝楠 正义:“ 颜子 陋巷,即《儒行》所云‘一亩之宫,环堵之室’。解者以为街巷之巷,非也。” 清 唐孙华 《连雨》诗:“贫突断炊烟,陋巷少行跡。” 郁达夫 《雁荡山的秋月》:“此行若果,那么我们的志愿也毕,可以永远老死在蓬窗陋巷之中了。”(2).借指贫寒。 晋 潘岳 《杨仲武诔》:“虽舅氏隆盛,而孤贫守约,心安陋巷,体服菲薄,余甚奇之。” 宋 欧阳修 《送秘书丞宋君归太学序》:“陋巷之士,甘藜藿而修仁义,毁誉不干其守,飢寒不累其心。” (3).借指贫寒之家。 宋 苏轼 《次韵王定国书丹元子宁极斋》:“ 王郎 濯紈綺,意与陋巷亲。”参阅 清 王引之 《经义述闻·通说上》“巷”。 《漢語大詞典》:鲁瓢(魯瓢) 拼音:lǔ piáo 《论语·阳货》:“子曰:‘……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匏瓜剖则为瓢。后因以“鲁瓢”喻时光虚度,仕途延误。 唐 罗隐 《大梁见乔诩》诗:“悵望添 燕 琯,蹉跎厌 鲁 瓢。”《漢語大詞典》:屡空(屢空) 拼音:lǚ kōng (1).经常贫困。谓贫穷无财。《论语·先进》:“ 回 也其庶乎!屡空。” 何晏 集解:“言 回 庶几圣道,虽数空匱而乐在其中。” 晋 陶潜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诗:“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 清 袁枚 《续新齐谐·受私桥》:“ 临安府 张大兴 李二 为莫逆交, 李 家虽屡空,然赋性不苟,故 张 重之。”(2).多次空了。 宋 苏轼 《赵清献公神道碑》:“令皆喜,争尽力, 虔 事为少,狱以屡空。” 《漢語大詞典》:捧心 拼音:pěng xīn 相传 春秋 时美女 西施 有心痛病,经常捧心而颦(皱着眉头)。邻居有丑女认为 西施 这个姿态很美,也学着捧心皱眉,反而显得更丑,大家见了都避开她。见《庄子·天运》。后因以“捧心”喻拙劣的模仿。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可谓 寿陵 匍匐,非復 邯郸 之步;里丑捧心,不关 西施 之嚬矣。” 宋 陆游 《遣兴》诗之二:“得酒不妨开口笑,学人难作捧心顰。” 明 归有光 《〈五岳山人前集〉序》:“余不能如 玉叔 也,况《史记》耶?夫苟能如 玉叔 ,则亦里之捧心者也。”《漢語大詞典》:十哲 拼音:shí zhé 指十位或十数位德才出众者或某一方面突出的名人。(1)指 孔子 的十个弟子: 颜渊 、 闵子骞 、 冉伯牛 、 仲弓 、 宰我 、 子贡 、 冉有 、 季路 、 子游 、 子夏 。自 唐 定制,从祀 孔 庙,列侍 孔子 近侧。 开元 时, 颜渊 配享,升 曾参 ,后 曾参 配享,升 子张 。后代又增 有若 及 宋 朱熹 ,合称“十二哲”。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庙碑》:“自四教远而微言絶,十哲丧而大义乘。”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崇理学》:“ 仁皇 ( 康熙 )夙好 程 朱 ……特命 朱子 配祠十哲之列。”参阅《论语·先进》、《旧唐书·礼仪志四》。(2)指十位名将。 唐 开元 十九年立 太公尚父庙 。 上元 元年,尊 太公 为 武成王 ,以名将十人为十哲: 白起 、 韩信 、 诸葛亮 、 李靖 、 李勣 列侍于左; 张良 、 田穰苴 、 孙武 、 吴起 、 乐毅 列侍于右。参阅《新唐书·礼乐志五》、《唐会要·武成王庙》。(3)指 唐 末十二位诗人。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海叙不遇》:“同时有 许棠 与 乔 ( 张乔 ),及 喻坦之 、 剧燕 、 任涛 、 吴罕 、 张蠙 、 周繇 、 郑谷 、 李栖远 、 温宪 、 李昌符 ,谓之十哲。”(4)指 前秦 名僧 鸠摩罗什 的十大弟子。参阅 唐 神清 《北山录》卷四。(5)指善饮者十人。 明 袁宏道 《觞政·八之祭》:“今祀 宣父 曰酒圣……十哲曰 郑文渊 、 徐景山 、 嵇叔夜 、 刘伯伦 、 向子期 、 阮仲容 、 谢幼舆 、 孟万年 、 周伯仁 、 阮宣子 。”《漢語大詞典》:拾尘(拾塵) 拼音:shí chén 传说 孔子 困于 陈 蔡 之间,七日不得食。后得米,由 颜回 、 仲由 二人在一间破屋里烧饭。 颜回 见一块烟灰落到饭里,感到被弄污的饭弃之可惜,就取来吃了。 子贡 从远处望见,以为他偷食,告诉了 孔子 。 孔子 说 颜回 不会做这种事。后来问明情况, 孔子 说:我也会这样做的。见《孔子家语·颜回》。《吕氏春秋·任教》亦载此事,稍异:谓 孔子 亲见而怀疑,后查明情况,叹道:“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后以“拾尘”喻因误会而致疑。 晋 陆机 《君子行》:“掇蜂灭天道,拾尘惑 孔颜 。” 唐 李白 《雪谗诗赠友人》:“拾尘掇蜂,疑圣猜贤。”《旧唐书·韦处厚传》:“盖 曾参 有投杼之疑,先师有拾尘之戒。”亦作“ 拾煤 ”。 唐 刘禹锡 《上杜司徒书》:“於掇蜂而知父子之可閒,於拾煤而知圣贤之可疑。” 明 陈子龙 《复张郡侯书》:“谁兴拾煤之谤,徒受唾天之污。”分類:得食 《漢語大詞典》:吴练(吴練) 拼音:wú liàn 《太平御览》卷八一八引《韩诗外传》:“ 孔子 、 颜渊 登 鲁东山 望 吴昌门 , 渊 曰:‘见一疋练,前有生蓝。’子曰:‘白马、芦蒭也。’”后遂以“吴练”为典实。(1)指白马。 唐 刘威 《伤曾秀才马》诗:“吴练已知随影没,朔风犹想带嘶闻。”(2) 吴 阊门 。代指 苏州 。 清 徐晟 《春感和舍弟漳州来韵》:“几曾极目观 吴 练,最是伤心续楚词。”《漢語大詞典》:效颦(效顰) 拼音:xiào pín 亦作“効顰”。 即效矉。 唐 李白 《古风》诗之三五:“丑女来効顰,还家惊四邻。” 清 纳兰性德 《灵岩山赋》:“有目空悬,无心效顰。” 鲁迅 《热风·望勿“纠正”》:“谁料流弊却无穷,一班效顰的便随手拉一部书,你也标点,我也标点。”参见“ 效矉 ”。分類:效颦 《漢語大詞典》:颜闵(顔閔) 拼音:yán mǐn 孔子 弟子 颜回 和 闵损 的并称。《汉书·叙传上》:“伏 周 孔 之轨躅,驰 颜 閔 之极挚。”《文选·阮籍〈咏怀诗〉》:“被褐怀珠玉, 颜 閔 相与期。” 吕延济 注:“ 颜回 、 閔子騫 皆 孔子 弟子。” 唐 刘商 《哭韩淮端公兼上崔中丞》诗:“儒风久沦弊, 颜 閔 寿不长。” 明 方孝孺 《勉学诗》之一:“曾高愚鲁资,直解配 颜 閔 。”《漢語大詞典》:颜生(顔生) 拼音:yán shēng 指 颜回 。 唐 褚亮 《伤始平李少府正己》诗:“辅嗣俄长往, 颜生 即短辰。” 唐 李咸用 《依韵修睦上人山居》之四:“ 季子 祸从怜富贵, 颜生 道在乐簞瓢。”《漢語大詞典》:颜巷(顔巷) 拼音:yán xiàng 《论语·雍也》:“子曰:‘贤哉, 回 也!一簞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 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 也。’”本指 颜回 所居的陋巷,后用以指简陋的居处。 唐 许浑 《李秀才近自涂口迁居新安适枉缄书见宽悲戚因以此答》诗:“ 颜 巷雪深人已去, 庾 楼花盛客初归。” 明 朱权 《卓文君》第一折:“静守芸窗,僻居 颜 巷。”分類:陋巷 《漢語大詞典》:颜子(顔子) 拼音:yán zǐ (1).指 孔子 弟子 颜回 。《孟子·离娄下》:“ 颜子 当乱世,居於陋巷,一簞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 颜子 不改其乐, 孔子 贤之。”《后汉书·黄宪传》:“子国有 颜子 ,寧识之乎?” 李贤 注:“ 颜子 , 颜回 也。”后常以“颜子”借指安贫乐道,有德寿夭之士。 唐 李端 《慈恩寺怀旧》诗:“ 孔 席亡 颜子 ,僧堂失 谢公 。” 唐 孟郊 《哭李观》诗:“ 颜子 既殂谢, 孔 门无辉光。”(2).对 南朝 宋 周续之 的美称。《宋书·隐逸传·周续之》:“ 续之 年八岁丧母,哀戚过於成人,奉兄如事父。 豫章 太守 范宁 於郡立学,招集生徒,远方至者甚众, 续之 年十二,诣 宁 受业。居学数年,通《五经》并《纬候》,名冠同门,号曰‘颜子’。” (3).指质量差的物品。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柔福帝姬》:“ 柔福 帝姬,先自 金 閒道奔归……及 韦太后 归自北方,持 高宗 袂泣未已,遽曰:‘哥被番人笑,説错买了颜子,帝姬 柔福 死已久,生与吾共卧起,吾视其敛且寘骨。’”参见“ 颜子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