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团扇郎

相关人物
王珉
 
谢芳姿


《乐府诗集》卷四十五《团扇郎》
题解引《古今乐灵》:「《团扇郎》歌者,晋中书令王珉,捉白团扇。与嫂婢谢芳姿有爱,情好甚笃。嫂捶挞婢过苦,王东亭闻而止之,芳姿素善歌。嫂令歌一曲,当赦之。应声歌曰:『白团扇,辛苦五流连,是郎眼所见。』珉闻更问之:『汝歌何遗?』芳姿即改云:『白团扇,憔悴非昔容,羞与郎相见。』后人因而歌之。」

例句

愁生半额不开靥,只为多情团扇郎。 段成式 嘲飞卿七首

典故
万里城边饮马


《乐府诗集》卷三十八〈相和歌辞·瑟调曲·饮马长城窟行〉
一曰《饮马行》。长城,秦所筑以备胡者。其下有泉窟,可以饮马。古辞云:「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言征戍之客,至于长城而饮其马,妇人思念其勤劳,故作是曲也。郦道元《水经注》曰:「始皇二十四年,使太子扶苏与蒙恬筑长城,起自临洮,至于碣石。东暨辽海,西并阴山,凡万馀里。民怨劳苦,故杨泉《物理论》曰:『秦筑长城,死者相属。』民歌曰:『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拄。』其冤痛如此。今白道南谷口有长城,自城北出有高,傍有土穴出泉,挹之不穷。歌录云:『饮马长城窟,』信非虚言也。」《乐府解题》曰:「古词,伤良人游荡不归,或云蔡邕之辞。若魏陈琳辞云:『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则言秦人苦长城之役也。」《广题》曰:「长城南有溪,上有土窟,窟中泉流。汉时将士征塞北,皆饮马此水也。按赵武灵王既袭胡服,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山下有长城,武灵王之所筑也。其山中断,望之若双阙,所谓高阙者焉。」《古今乐录》曰:「王僧虔《技录》云『《饮马行》,今不歌。』」
《昭明文选》卷二十七〈诗戊·乐府上·古乐府三首·饮马长城窟行〉~277~
「饮马长城窟行。」唐·李善注引郦善长《水经》曰:「余至长城,其下往往有泉窟,可饮马。古诗饮马长城窟行,信不虚也。然长城蒙恬所筑也,言征戍之客,至于长城而饮其马。妇思之,故为长城窟行。」音义曰:「行,曲也。」
典故
无物同心堪结
 
无语结同心


《乐府诗集》卷八十五〈杂歌谣辞三·歌辞三·苏小小歌〉~203~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全唐诗》卷三百九十〈苏小小墓【苏小小歌】〉
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夕相待【久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
典故
香囊解


《乐府诗集》卷七十六〈杂曲歌辞十六·定情诗〉
《乐府解题》曰:「《定情诗》,汉繁钦所作也。言妇人不能以礼从人,而自相悦媚。乃解衣服玩好致之,以结绸缪之志,若臂环致拳拳,指环致慇勤,耳珠致区区,香囊致扣扣,跳脱致契阔,佩玉结恩情,自以为志而期于山隅、山阳、山西、山北。终而不答,乃自伤悔焉。」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三〈定情诗〉
我出东门游。邂逅承清尘。思君即幽房。侍寝执衣巾。时无桑中契。迫此路侧人。我既媚君姿。君亦悦我颜。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何以致殷勤。约指一双银。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何以结恩情。佩玉缀罗缨。何以结中心。素缕连双针。何以结相于。金簿画幧头。何以慰别离。
典故
小姑无郎


《乐府诗集》卷四十七
《乐府诗集·神弦歌·青溪小姑曲》:开门白水。侧近桥梁。小姑所居。独处无郎。

例句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李商隐 无题二首

典故

《乐府诗集》卷二十四〈横吹曲辞·汉横吹曲·梅花落〉
《梅花落》本笛中曲也。按唐大角曲亦有《大单于》《小单于》《大梅花》《小梅花》等曲,今其声犹有存者。
典故
寻棋局


《乐府诗集》卷四十四〈清商曲辞·子夜歌四十二首〉
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前丝断缠绵,意欲结交情。春蚕易感化,丝子已复生。今夕已欢别,合会在何时?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期。
典故
雁门太守

相关人物
梁简文帝
 
王涣


《乐府诗集》卷三十九《雁门太守行》
「寒苦春难觉,边城秋易知。风急旌旗断,涂长铠马疲。少解孙吴法,家本幽并儿。」解题:《古今乐录》曰:「王僧虔《技录》云:『《雁门太守行》歌古洛阳令一篇。』」

例句

雁门太守能爱贤,麟阁书生亦投笔。 钱起 送崔校书从军

典故
衣带宽


《乐府诗集》卷六十三〈杂曲歌辞·当垆曲〉~9~
十五正团团,流光满上兰。当垆设夜酒,宿客解金鞍。迎来挟琴易,送别唱歌难。欲知心恨急,翻令衣带宽。
典故

《乐府诗集》卷五十八〈琴曲歌辞二·猗兰操〉
一曰《幽兰操》。《古今乐录》曰:「孔子自卫反鲁,见香兰而作此歌。」《琴操》曰:「《猗兰操》,孔子所作。孔子历聘诸侯,诸侯莫能任。自卫反鲁,隐谷之中,见香兰独茂,喟然叹曰:『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乃止车,援琴鼓之,自伤不逢时,托辞于香兰云。」《琴集》曰:「《幽兰操》,孔子所作也。」其词曰:「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何彼苍天,不得其所。消遥九州,无所定处。时人闇蔽,不知贤者,年纪逝迈,一身终老。」
典故
吟梁甫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9~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圭,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郡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乐府诗集》卷四十一〈相和歌辞十六·楚调曲上·梁甫吟〉
《古今乐录》曰:「王僧虔《技录》有〈梁甫吟行〉,今不歌。」谢希逸《琴论》曰:「诸葛亮作〈梁甫吟〉。」《陈武别传》曰:「武常骑驴牧羊,诸家牧竖十数人,或有知歌谣者,武遂学〈泰山梁甫吟〉、〈幽州马客吟〉及〈行路难〉之属。」《蜀志》曰:「诸葛亮好为〈梁甫吟〉。然则不起于亮矣。」李勉《琴说》曰:「〈梁甫吟〉,曾子撰。」《琴操》曰:「曾子耕泰山之下,天雨雪冻,旬月不得归,思其父母,作〈梁山歌〉。」蔡邕《琴颂》曰:「梁甫悲吟,周公越裳。」按梁甫,山名,在泰山下。〈梁甫吟〉,盖言人死葬此山,亦葬歌也。又有〈泰山梁甫吟〉,与此颇同。
《西溪丛语》卷上〈梁父吟取意〉~48~
乐府解题有〈梁父吟〉。《蜀志·诸葛亮传》云:「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艺文类聚·吟门》云:「《蜀志》:诸葛亮〈梁父吟〉云:『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冢?田疆、古冶氏。力能排南山,又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
典故
园公芝草

相关人物
夏黄公
 
东园公
 
绮里季

参考典故
角绮园黄


《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2044~
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大臣多谏争,未能得坚决者也。吕后恐,不知所为。人或谓吕后曰:「留侯善画计筴,上信用之。」吕后乃使建成侯吕泽劫留侯,曰:「君常为上谋臣,今上欲易太子,君安得高枕而卧乎?」留侯曰:「始上数在困急之中,幸用臣筴。今天下安定,以爱欲易太子,骨肉之閒,虽臣等百馀人何益。」吕泽彊要曰:「为我画计。」留侯曰:「此难以口舌争也。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四人者年老矣,皆以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义不为汉臣。然上高此四人。今公诚能无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宜来。来,以为客,时时从入朝,令上见之,则必异而问之。问之,上知此四人贤,则一助也。」于是吕后令吕泽使人奉太子书,卑辞厚礼,迎此四人。四人至,客建成侯所。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四人,四皓也,谓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先生。」按:陈留志云「园公姓庾,字宣明,居园中,因以为号。夏黄公姓崔名广,字少通,齐人,隐居夏里修道,故号曰夏黄公。角里先生,河内轵人,太伯之后,姓周名术,字元道,京师号曰霸上先生,一曰角里先生」。又孔安国秘记作「禄里」。此皆王劭据崔氏、周氏系谱及陶元亮四八目而为此说。
《汉书》卷七十二〈王贡两龚鲍传〉~3056~
汉兴有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此四人者,当秦之世,避而入商雒深山,以待天下之定也。自高祖闻而召之,不至。其后吕后用留侯计,使皇太子卑辞束帛致礼,安车迎而致之。四人既至,从太子见,高祖客而敬焉,太子得以为重,遂用自安。语在留侯传。
《乐府诗集》卷五十八〈琴曲歌辞二·采芝操〉
《琴集》曰:「〈采芝操〉,四皓所作也。」《古今乐录》曰:「南山四皓隐居,高祖聘之,四皓不甘,仰天叹而作歌。」按《汉书》曰:「四皓皆八十馀,须眉皓白,故谓之四皓,即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也。」崔鸿曰:「四皓为秦博士,遭世暗昧,坑黜儒术。于是退而作此歌,亦谓之〈四皓歌〉。」二说不同,未知孰是。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一〈四皓·采芝操〉~9~
皓天嗟嗟,深谷逶迤。树木莫莫,高山崔嵬。岩居穴处,以为幄茵。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往矣,吾当安归。
典故

《昭明文选》卷十八晋·潘安仁(岳)《笙赋》
「辍《张女》之哀弹,流《广陵》之名散。」唐·李善注:「闵洪《琴赋》曰:汝南鹿鸣,张女群弹。然盖古曲,未详所起。」
《乐府诗集》卷七十七
南朝陈·江总《杂曲三首》其二:……曲中唯闻《张女》调,定有同姓可怜人。

例句

怅望逢张女,迟回送阿侯。 李商隐 拟意

典故
去握珠
   

《乐府诗集》卷三十晋·傅玄《短歌行》
昔君视我,如掌中珠。何意一朝,弃我沟渠。昔君与我,如影如形。何意一去。心如流星。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三十三〈江淹·伤爱子赋〉
惟秋色之颢颢,心结縎兮悲起。曾悯怜之惨悽,痛掌珠之爱子。

例句

夜珠先去握,芳桂乍辞阴。 李德裕 送张中丞入台从事

云里不闻双雁过,掌中贪见一珠新。 杜甫 戏作寄上汉中王二首之一

掌上星初满,盘中月正孤。 耿湋 省试骊珠诗

典故

《乐府杂录》
健舞曲有《棱大》、《阿莲》、《柘枝》、《剑器》、《胡旋》、《胡腾》。
《乐府诗集》卷五十六〈舞曲歌辞五·杂舞四·柘枝词〉~88~
《乐府杂录》曰:「健舞曲有《柘枝》,软舞曲有《屈柘》。」《乐苑》曰:「羽调有《柘枝曲》,商调有《屈柘枝》。此舞因曲为名,用二女童,帽施金铃,抃转有声。其来也,于二连花中藏花坼而后见,对舞相占,实舞中雅妙者也。」《教坊记》曰:「凡棚车上击鼓非《柘枝》,则《阿辽破》也。」《羯鼓录》曰:「凡曲有意尽声不尽者,须以他曲解之,如《耶婆色鸡》用《屈柘急遍》解,《屈柘》用《浑脱》解之类是也。一说曰:《柘枝》,本《柘枝舞》也,其后字讹为柘枝。」沈亚之赋云:「昔神祖之克戎,宾杂舞以混会。柘枝信其多妍,命佳人以继态。」然则似是戎夷之舞。按今舞人衣冠类蛮服,疑出南蛮诸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