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交口  拼音:jiāo kǒu
1.众口同声、齐声。唐。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宋。陆游 书感诗:「常记当年赋子虚,公卿交口荐相如。」
2.交谈、对谈。宋。苏轼〈张文定公墓志铭〉:「令大臣与议,无屈帝尊与虏交口。」《二刻拍案惊奇》卷九:「彼此有意,只不曾交口。」
3.争吵。《大宋宣和遗事。元集》:「行至日晡,遇一个恶少后生,要买宝刀,两个交口厮争。」
《國語辭典》:合口  拼音:hé kǒu
1.可口、适合口味。《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下》:「美味期乎合口,工声调于比耳。」
2.齐声、同声。《英烈传》第二回:「这些人便合口说道:『敢不从命!』」
3.会合处、交会处。《周书。卷一。文帝纪上》:「太祖乃遣大都督梁禦率步骑五千镇河、渭合口,为图河东之计。」
4.吵嘴、斗嘴。《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一○出》:「你如今与我收拾行李,和我一同去还心愿,也免在家闲争合口。」《水浒传》第七回:「官人休要坐的,娘子在庙中和人合口。」
5.合口呼的简称。参见「合口呼」条。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蜀人讹登字,则一韵皆合口。」
6.伤口结痂瘉合。如:「这伤口还未合口,不能乱动。」
《國語辭典》:合口呼  拼音:hé kǒu hū
字音里有ㄨ介音或主要元音为ㄨ。如「欢」(ㄏㄨㄢ)、「呼」(ㄏㄨ)。称为「合口呼」。简称为「合口」。
《國語辭典》:合声(合聲)  拼音:hé shēng
1.声音符合旋律、节奏。《周礼。春官。大胥》:「秋颁学合声。」北周。庾信〈灯赋〉:「楚妃留客,韩娥合声。」
2.将二字合读成一字的音。《四库全书总目。卷四二。经部。小学类三。钦定音韵阐微》:「惟我国书十二字头,用合声相切,缓读则为二字,急读则为一音,悉本乎人声之自然。」
3.齐声。如:「每天清晨,寺庙里的师父们都会合声诵念经文。」
《國語辭典》:反切  拼音:fǎn qiè
古人切语之法,用二字以求一字之音,上字与所切之字双声,下字与所切之字叠韵;上字以定清浊,下字以定平上去入;如「东,德红切」、「反,甫晚切」。
《漢語大詞典》:聚口
犹齐声。 宋 王禹偁 《次韵和仲咸对雪吟三十韵》:“亲寿高如鹤,儿娇语似鵶,时时倾一酌,聚口笑唅呀。”
分類:齐声
《漢語大詞典》:一呱声(一呱聲)
方言。犹齐声。 方青 《高祥》:“大伙一呱声都说:‘将功折罪,两够本,没人处分你。’”
分類:方言齐声
《漢語大詞典》:迭声(迭聲)
齐声;连声。《水浒传》第九八回:“两军相撞,擂鼓摇旗,两阵里迭声呐喊。”《水浒传》第一○八回:“﹝众人﹞迭声呐喊, 萧嘉穗 当先,领众抢入帅府。” 贾平凹 《浮躁》二十:“ 蔡大安 、 田一申 一脸尴尬,迭声说:‘那当然,那当然的。’”
分類:齐声连声
《漢語大詞典》:齐歌(齊歌)
(1).指 齐 宁戚 饭牛作歌,为 齐桓公 相。 唐 李峤 《咏牛诗》:“ 齐 歌初入相, 燕 阵早横功。”
(2).齐声歌唱。汉书·高帝纪上“皆歌謳思东归” 唐 颜师古 注:“謳,齐歌也,谓齐声而歌。或曰 齐 地之歌。”
《漢語大詞典》:合噪(合譟)
亦作“ 合譟 ”。 齐声。亦形容喧哗。 唐 李贺 《申胡子觱篥歌序》:“歌成,左右人合噪相唱。”新唐书·王式传:“相率夜围城,合譟:‘请都护北归,我当抗黄头军。’” 宋 何薳 春渚纪闻·胶黐取虎:“久之,众合噪前视之,则立死矣。”
分類:齐声喧哗
《漢語大詞典》:轰应(轟應)
众人齐声答应。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金和尚:“门外数十人,轰应如雷。”
《國語辭典》:打夯  拼音:dǎ hāng
建筑时用铁、石或木制工具打地基,称为「打夯」。《土风录。卷一○。夯声》引吕云浮〈六书辨正云〉:「夯音烘,北人以大木丈馀,平其两端,中凿数十孔,众手举以实土曰夯。今俗筑基钉桩,作儿郎伟声曰打夯。」也作「砸石」。
《漢語大詞典》:一哇声(一哇聲)
犹言齐声,连声。 柳青 《铜墙铁壁》第八章:“人们一哇声说不嫌晒, 兰英 和 银凤 在人群的当中更是尖着嗓子要坏种‘坦白’。”
分類:齐声连声
《国语辞典》:鬨然大笑  拼音:hòng rán dà xiào
众人齐声大笑。《红楼梦》第四二回:「众人听了,越发鬨然大笑,前仰后合。」
《漢語大詞典》:回向文
佛教语。佛家于法会结束时齐声朗诵的一种偈文。即发誓愿共同皈依佛道。 净土宗 多以 唐 善导 之《发愿观三宝》偈“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为回向文。其余诸宗,大同小异。
《漢語大詞典》:轰笑(轟笑)
众人齐声大笑。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役一手持刀,一手握其阴,作欲割之状。观者轰笑。” 茅盾 《子夜》二:“于是大家也会意似的一阵轰笑。”
《漢語大詞典》:朋啸(朋嘯)
齐声呼啸。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上:“篙工、贾客五十餘人,遂齐将弓弩枪剑以敌之,果射倒二野叉,即舁拽朋啸而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