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莽莽
(1).茂盛貌。《楚辞·九章·怀沙》:“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 朱熹 集注:“莽莽,茂盛貌。” 晋 潘岳 《伤子辞》:“奈何兮弱子,邈弃尔兮邱林。还眺兮坟瘞,草莽莽兮木森森。” 周实 《民立报出版日少屏索祝爰赋》:“重重草木羞依附,莽莽荆榛待剪除。”
(2).众多貌。犹累累。 梁启超 《中国历史上革命之研究》:“故数千年莽莽相寻之革命,其蓄谋焉,戮力焉,渫血焉,奏凯焉者,靡不出于一二私人。” 梁启超 《中国史叙论》:“悠悠二千岁,莽莽十数姓,谋謨之臣比肩,掌故之书充栋,要其立法之根,不出此防弊之一心。”
(3).长大貌。吕氏春秋·知接:“戎人见暴布者而问之曰:‘何以为之莽莽也?’指麻而示之。怒曰:‘孰之壤壤也,可以为之莽莽也?’” 高诱 注:“莽莽,长大貌。”
(4).无涯际貌。《楚辞·九辩》:“蹇充倔而无端兮,泊莽莽而无垠。” 唐 杜甫 《秦州杂诗》之七:“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 明 何景明 《苦寒行》之二:“莽莽北郊外,死骨聚如丘。” 程善之 《革命后感事和怀霜》:“ 大江 东逝海西流,莽莽风云转瞬收。”
(5).指时间的长远无际;悠久。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莽莽千载,念来日之大难。”
(6).渺茫;迷茫。 元 黄缙 《即事》诗:“浮生莽莽吾何计,独立看云竟落暉。” 清 龚自珍 《最录神不灭论》:“顾儒者曰:神不灭,佛之言也。吾儒不然,此身存即存,此身灭即灭,则吾壹不知儒之於、於、於,尽若是其莽莽耶?尽若是其墨墨耶?”
(7).草率;鲁莽。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先进篇七:“想来 匡 人之暴,亦不是莽莽杀人,处之有道,则自歛辑。”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殆 閔公 莽莽有傖气,恐其偶然冲出,致败人意耳。”
(8).气势雄浑貌。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三:“ 曹公 莽莽,古直悲凉。 子桓 小藻,自是乐府本色。 子建 天才流丽,虽誉冠千古,而实逊父兄。”
《漢語大詞典》:卤莽(鹵莽)
(1).荒地上的野草。文选·扬雄〈长杨赋〉:“夷阬谷,拔卤莽。” 李善 注:“卤莽,卤中生草莽也。”引申为荒废。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九:“厌倦烦剧,府事多卤莽不治。” 宋 沈括 《润州金山二使君祠堂记》:“予犹记其室庐,略皆卤莽,非若今之严焕也。”
(2).粗疏;鲁莽。卤,通“ 鲁 ”。 唐 杜甫 《空囊》诗:“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 宋 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重念蒙 君实 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 清 黄遵宪 《冯将军歌》:“将军卤莽不好谋,小敌虽勇大敌怯。”
(3).苟且;马虎。 唐 皇甫湜 《制策一道》:“怙众以固权位,行贿以结恩泽,因循卤莽,保持富贵而已。” 宋 苏轼 《应制举上两制书》:“至于百工小民之事,皆有可观,不若今世之因循卤莽。” 郑观应 《盛世危言·海防下》:“不然,始失于因循,终失于卤莽。”
(4).大略;隐约。 唐 陆羽 茶经·造:“茶有千万状,卤莽而言,如胡人鞾者蹙缩然,犎牛臆者廉襜然。” 唐 白居易 《浔阳秋怀赠许明府》诗:“卤莽还乡梦,依稀望闕歌。” 唐 韩偓 《效崔国辅体》诗之三:“酒力滋睡眸,卤莽闻街鼓。”
《漢語大詞典》:多罗(多羅)
(1).梵文Pattra的译音。亦译作“贝多罗”。树名。即贝多树。形如棕榈,叶长稠密,久雨无漏。其叶可供书写,称贝叶。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恭建那补罗国:“城北不远有多罗树林,周三十餘里。其叶长广,其色光润,诸国书写,莫不採用。” 唐 杜甫 《山寺》诗:“吾知多罗树,却倚莲花臺。”参阅翻译名义集·林木
(2).食器。南史·夷貊传上·扶南国:“﹝ 毗騫王 ﹞常遗 扶南王 纯金五十人食器,形如圆盘,又如瓦塸,名为多罗,受五升,又如椀者受一升。”
(3).脂粉盒。太平御览卷七一七引 南朝 宋 何承天 《纂文》曰:“多罗,粉器。” 清 王士禛 《秦淮杂诗》之十六:“玉牎清晓拂多罗,处处凭栏更踏歌。尽日凝妆明镜里;水晶帘影映横波。”也用作脂粉的代称。 唐 顾甄远 《惆怅诗》之七:“若为多罗年少死,始甘人道有风情。”多罗年少,指傅粉人。
(4).鲁莽。 元 无名氏 《争报恩》第三折:“我可也千不合,万不合,一时间做事忒多罗。”
(5).满语美称,加在爵位的前面。如“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又称郡王、贝勒的女儿为“多罗格格”。
《漢語大詞典》:粗暴
鲁莽;暴躁。北史·刘藻传:“ 秦 人恃险,率多粗暴,或拒课输,或害吏长。”新唐书·裴胄传:“是时武臣多粗暴庸人,待宾介不以礼,少失意,则以罪中伤之。”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 赵三 为人粗暴。” 茅盾 《秋收》一:“他铁青了脸,粗暴地叫骂道:‘什么希罕!光景是做强盗抢来的罢!’”
《漢語大詞典》:冒失
匆遽;鲁莽。儒林外史第三八回:“那东西抖擞身上的毛……就狠命的往树枝上一扑,扑冒失了,跌了下来。”《天雨花》第二六回:“一时冒失全不察,口中吐出白光明。” 知侠 《铁道游击队》第七章:“你别冒失了!同志,现在还不到发狠的时候!”
《漢語大詞典》:突悖
鲁莽;反常。 唐 元稹 《有鸟》诗之十二:“有鸟有鸟名老乌,贪痴突誖天下无。”
分類:鲁莽反常
《漢語大詞典》:毛愣
鲁莽。 张天民 《路考》:“这孩子,天生的毛愣性子。”
分類:鲁莽
《漢語大詞典》:戆投(戇投)
犹鲁莽。 汉 王充 论衡·率性:“故曰: 齐 舒缓, 秦 慢易, 楚 促急, 燕 戇投。”
分類:鲁莽
《漢語大詞典》:鲁直
鲁莽率直
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也是苏轼的朋友,诗与书法均与苏轼齐名,人称“苏黄”
《漢語大詞典》:村野
(1).乡村田野。 唐 刘禹锡 《牛相公留守见示城外新墅兼简洛中亲故之什兼命同作》诗:“别墅 洛 城外,月明村野通。” 唐 康骈 剧谈录·严使君遇终南山隐者:“纔经信宿,已及 樊川 村野。”
(2).指乡村。 宋 陶谷 清异录·女及第:“ 齐 、 鲁 、 燕 、 赵 之种蚕收茧讫,主蚕者簪通花银碗谢祠庙,村野指为女及第。” 元 武汉臣《生金阁》第三折:“这村野去处,有什么整齐的,止不过瓦鉢内斟村酿,那里有金盏内泛羊羔。”红楼梦第三九回:“那 刘老老 虽是村野人,却生来的有些见识。”
(3).借指乡居之人。 宋 王安石 《谢孙龙图启》:“苟安村野之分,无意贤者之游。”
(4).朴拙,朴质。 唐 杜甫 《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诗:“指挥过无礼,未觉村野丑。”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一:“ 允明 作《罪知録》……论 唐 诗人,则尊 太白 为冠,而力斥 子美 ,谓其以村野为苍古,椎鲁为典雅,粗獷为豪雄。” 清 张祥龄 《〈半箧秋词〉序录》:“尚丽密者,失於雕凿……反是者又復鄙俚。 山谷 之村野, 屯田 之脱放,则伤雅矣。”
(5).粗暴鲁莽。《西游记》第七回:“ 如来 笑道:‘……今闻你猖狂村野,屡反天宫,不知是何方生长,何年得道,为何这等暴横?’”
《漢語大詞典》:冒昧
(1).冒犯,无知而妄为。多用于自谦。后汉书·李云传:“故敢触龙鳞,冒昧以请。”晋书·滕修传:“不胜愚情,冒昧闻诉。” 宋 苏辙 《三论分别邪正札子》:“臣不胜区区冒昧圣听,伏竢诛谴。”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陈侍御奏摺:“谨不揣冒昧,效兹一得。”
(2).引申为鲁莽轻率。朱子语类卷七六:“今行险徼倖之人虽知险阻,而犹冒昧以进。”明史·杨恂传:“使大臣清节素孚,彼安敢冒昧如此?” 徐特立 《由巴黎致湘学界书》:“谓无技术及法语,又无学费者,不可令其冒昧来往。”
(3).犹苟得。 宋 苏轼 《答陈季常书》:“自数年来,颇知内外丹要处。冒昧厚禄,负荷重寄,决无成理。”
(4).犹埋没。白雪遗音·马头调·望夫山:“奴説奴是冷落的香闺(独自守孤幃)。为甚么将俺恩情都冒昧?”
《漢語大詞典》:莽撞
言语、行动轻率鲁莽。 元 周文质 《时新乐》曲:“ 张飞 莽撞,大闹 卧龙冈 。” 明 王玉峰《焚香记·军情》:“虽不諳兵家这几行精密机,也恰有莽撞来一团麄胆气。”红楼梦第十七回:“﹝ 黛玉 ﹞自悔莽撞,剪了香袋,低着头一言不发。” 茅盾 《锻炼》二一:“四面都骚动了,都咒骂这莽撞的冒失鬼。”
《漢語大詞典》:鲁莽(魯莽)
轻率,莽撞。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冯勰》:“彼时亦太鲁莽,竟不立券。” 艾芜 《我的青年时代》二三:“而他自己的确也是个富有涵养的青年,不善于鲁莽从事。”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八:“他感到自己有点性急,接触 汤阿英 这样的人要瞻前顾后,想的周到,做的自然,不能有丝毫的鲁莽,更不能性急,要慢慢进行。”参见“ 卤莽 ”。
《漢語大詞典》:卤莽(鹵莽)
(1).荒地上的野草。文选·扬雄〈长杨赋〉:“夷阬谷,拔卤莽。” 李善 注:“卤莽,卤中生草莽也。”引申为荒废。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九:“厌倦烦剧,府事多卤莽不治。” 宋 沈括 《润州金山二使君祠堂记》:“予犹记其室庐,略皆卤莽,非若今之严焕也。”
(2).粗疏;鲁莽。卤,通“ 鲁 ”。 唐 杜甫 《空囊》诗:“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 宋 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重念蒙 君实 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 清 黄遵宪 《冯将军歌》:“将军卤莽不好谋,小敌虽勇大敌怯。”
(3).苟且;马虎。 唐 皇甫湜 《制策一道》:“怙众以固权位,行贿以结恩泽,因循卤莽,保持富贵而已。” 宋 苏轼 《应制举上两制书》:“至于百工小民之事,皆有可观,不若今世之因循卤莽。” 郑观应 《盛世危言·海防下》:“不然,始失于因循,终失于卤莽。”
(4).大略;隐约。 唐 陆羽 茶经·造:“茶有千万状,卤莽而言,如胡人鞾者蹙缩然,犎牛臆者廉襜然。” 唐 白居易 《浔阳秋怀赠许明府》诗:“卤莽还乡梦,依稀望闕歌。” 唐 韩偓 《效崔国辅体》诗之三:“酒力滋睡眸,卤莽闻街鼓。”
《漢語大詞典》:粗糙
(1).粗劣;毛糙。与精良、光滑相对。 冰心 《寄小读者》二一:“古朴砌砖的壁炉;立在地上的油灯;粗糙的陶器。” 何其芳 《老百姓和军队·第一封信》:“我想到了从这些粗糙的农民的手,自由的新 中国 将要被建立。” 老舍 《樱海集·月牙儿三九》:“我的皮肤粗糙了,我的嘴唇老是焦的。”
(2).粗笨拙劣;草率马虎。与精巧、细致相对。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通天塔,即自鸣鐘也……製造粗糙,聊具其形耳,小用即坏矣。” 李准 《李双双》第二章:“他这个活儿干得很粗糙。”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十三章:“审查工作太粗糙了,这是一个很严肃的教训!”
(3).粗暴鲁莽。 元 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一折:“兄弟是 燕顺 ,生得鬚髮蓬鬆,只因性子粗糙,众人起他一个混名,叫做‘捲毛虎’。”《水浒传》第七二回:“谁想你这两个兄弟也这般无知粗糙!快出城,不可迟滞。” 郭沫若 《海涛集·跨着东海四》:“ 安娜 前去应接的时候,已经有两三个人闯进房里来了。看见我在睡,一个粗糙地说:‘哦,生了病吗?’”
《漢語大詞典》:粗莽
(1).粗豪率直。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词曲·杂剧院本:“他如《千里送荆娘》《元夜閙东京》之属,则近粗莽。”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杜少陵诗:“即《岳麓道林》诗为当时所推者,究亦不免粗莽;其他则拙涩者十之七八矣。”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一:“无 稼轩 才力,无 稼轩 胸襟,又不处 稼轩 境地,欲於粗莽中见沉鬱,其可得乎?”
(2).粗鲁莽撞。《三国演义》第二二回:“ 玄德 闻之,谓 云长 曰:‘ 翼德 自来粗莽,今亦用智,吾无忧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夜叉国:“子取名 彪 。十四五岁,能举百钧,粗莽好鬭。”
(3).粗壮丑陋。《水浒传》第四七回:“这个兄弟,姓 杜 ,名 兴 ,祖贯是 中山府 人氏,因为他面颜生得粗莽,以此人都叫他做‘鬼脸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