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面目
(1).面孔;面貌。《诗·小雅·何人斯》:“有靦面目,视人罔极。”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十年:“ 泗州 被围凡七月,守城者不得寐,面目皆生疮。”《金瓶梅词话》第五九回:“ 韩道国 到家,拜了家堂,脱了衣裳,净了面目,夫妻二人,各诉离情一遍。” 丁西林 《一只马蜂》:“﹝ 余小姐 ﹞姿态美丽,面目富有表情,服装精致。”
(2).比喻事物呈现的景象、状态。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卷三:“ 王徽之 以菖蒲映竹,曰:‘菖蒲止以九节为贵,而此君面目耸然。’” 宋 苏轼 《题西林壁》诗:“不识 庐山 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勋戚·世官:“我本书生起家,身后子孙通塞不可知,第还我穷秀才面目足矣。” 胡适 《百二十回本〈忠义水浒传〉序》一:“ 明 代《水浒》面目,遂得重睹。”
(3).面子;颜面。国语·吴语:“使死者无知,则已矣;若其有知,吾何面目以见 员 也。”汉书·王陵传:“今 高帝 崩,太后女主,欲王 吕氏 ,诸君纵欲阿意背约,何面目见 高帝 於地下乎!”《水浒传》第三七回:“众囚徒见 宋江 有面目,都买酒来与他庆贺。” 夏衍 《上海屋檐下》第一幕:“你这样做就使我犯了罪,犯了一种没有面目见朋友的罪!”
(4).情面。《三国演义》第六六回:“ 云长 执剑在手曰:‘休再言!此剑上并无面目。’”
《漢語大詞典》:面颜(面顔)
相貌;面孔。 宋 苏轼 《上王兵部书》:“士之贤不肖,见於面颜而发泄於辞气。”《初刻拍案惊奇》卷四:“ 程元玉 抬头看时,却是三十来岁的模样,面颜也儘标緻。” 巴金 《忆鲁迅先生》:“半截玻璃的棺盖没有掩住他那沉睡似的面颜。”
《漢語大詞典》:兽面(獸面)
(1).兽形的面具。隋书·柳彧传:“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技,诡状异形。”
(2).指野兽头面的图像。宋书·魏胜传:“ 胜 尝自创如意战车数百两,砲车数十两,车上为兽面木牌……可蔽数十人。” 金 元好问 《学东坡移居》诗之三:“雷文绕杖节,兽面出佩璜。”
(3).指如野兽的面孔。
《漢語大詞典》:面庞(面龐)
面孔;脸的轮廓。《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合家听説,个个惊骇,看他身体面庞,是 庆娘 的;声音举止,却是 兴娘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婴宁:“因审詰面庞,誌赘,一一符合。” 叶紫 《星》第一章:“ 梅春姐 觉得那淤积的心血,是怎样地热烘烘地涌上了她的面庞。她渐渐地把头低下来了。”
《漢語大詞典》:脸面(臉面)
(1).面孔。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只因半百之年经了这场大病,脸面消瘦,鬢髮苍白。” 沙汀 《在其香居茶馆里》:“这个脸面浮肿、常以足智多谋自负的没落士绅,正投了联保主任的机。”
(2).面子;情面。儒林外史第五十回:“姻弟席上被官府锁了客去,这个脸面却也不甚好看!” 巴金 《家》十四:“将来书读好了,做大官,那时节连我这个老婆子也有脸面!” 赵树理 《老定额》:“ 李大亨 这样个爱脸面的人物,让 蛹蛹 这个毛孩子当面奚落一句,说什么也得再回一句。”
《漢語大詞典》:掩面
(1).遮住面孔。羞惭貌。后汉书·陈蕃传:“若受爵不让,掩面就之,使皇天震怒,灾流下民,於臣之身,亦何所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同盟会·东京各界告乡人书》:“诸君如办学有滞碍,或筹款甚艰难,尚其为国家前途计,而掩面重来乎!”
(2).遮住面孔。悲不忍见貌;哭泣貌。 唐 白居易 《长恨歌》:“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清 姚燮 《双鸩篇》:“妾手掩面啼声低,妾手不敢牵郎衣。”
(3).盖在尸体面部的白色的布或绢。荀子·礼论:“设掩面儇目,鬠而不冠笄矣。” 杨倞 注:“《士丧礼》,掩用练帛,广终幅,长五尺。”
(4).犹封皮。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 东坡 守 杭 ,所属尝申漏税,乃远方获荐士,以裹粮置货,封掩,贋作某上 杭州 知府 苏内翰 。士辞穷吐实,且曰:‘今负天下重名,孰踰先生,沿涂既赖以免,自此入京,意通行无碍,不虞败获也。’ 坡 乃呼笔吏,俾易掩面,用己衔,至京师 竹竿巷 苏学士 。且语之:‘乃舍弟 子由 也,此真无碍矣。’”
《漢語大詞典》:两面(兩面)
(1).指古代神话中“两面人”的两个面孔,借指两面人。 晋 郭璞 《注〈山海经〉叙》:“ 王頎 访两面之客,海民获长臂之衣。” 南朝 梁 江淹 《遂古篇》:“ 沃沮 肃慎 东北边兮,长臂两面乘赤船兮。”
(2).两个不同的或相对的方向。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 丹阳城 ﹞据山跨阜,周八里二百八十步,东北两面悉临絶涧。”如:我军两面夹攻,敌人腹背受敌。
(3).两边;两侧。 唐 白居易 《重修香山寺毕题二十二韵以纪之》:“两面苍苍岸,中心瑟瑟流。”
(4).反复无常。旧唐书·仆固怀恩传:“尔等与我儿约为兄弟,今又亲 云京 ,何两面乎?”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三年“ 方简 时入 契丹 境钞掠,多所杀获。既而邀求不已,朝廷小不副其意,则举寨降於 契丹 ,请为乡道以入寇” 元 胡三省 注:“边境之上,姦民如此者,不特 孙方简 , 唐 人所谓‘两面’也。”
(5).事物对立的两方面。如:我们要看到问题的两面。
(6).正面和反面。如:这种衣料两面的颜色不一样。
《漢語大詞典》:垢面
(1).脏面孔。汉书·王莽传上:“ 莽 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新唐书·王世充传:“﹝ 王世充 ﹞在军蓬首垢面,日夜悲泣,不释甲,卧必席藁。”《花月痕》第四四回:“话説 秋痕 自卧病后,敝衣蓬首,垢面癯颜,竟不是个画中人了。”
(2).弄脏了面孔。 金 元好问 《黄金行》:“入门唤妇不下机,泪子垢面儿啼飢。”
分類:面孔
《漢語大詞典》:障面
折扇的别称。古人常用以遮蔽面孔,故称。 清 钮琇 觚賸·泥无身:“吾邑 盛泽 卜孟硕 ,名 舜 ……常於暑月,首挽高髻,身衣大红苧布袍,跣足行歌市中。所用障面,长三四尺,而袖小,盖仅方广数寸。见者皆指为狂。”
《漢語大詞典》:面貌
(1).脸的形状;相貌。尸子卷下:“面貌不足见也,先视天下不见称也;然而名显天下,闻於四方,其惟学者乎。”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三:“上曰:‘怪卿( 梁适 )面貌酷肖 梁固 。’”《西游补》第三回:“ 行者 心中暗想:他又不是值日功曹,面貌又不是恶曜凶星,明明是下界平人。”
(2).指脸,面孔。 明 费信 《星槎胜览后集·佐法儿国》:“男女拳髮,穿长衫。女人则以布兜头面,出见人也不露面貌。”《金瓶梅词话》第一百回:“不觉五更,鷄叫天明。 吴月娘 梳洗面貌,走到禪堂中,礼佛烧香。” 巴金 《新生·四月五日》:“我不愿意多到外面去,我不愿意看见那些卑鄙的、油滑的面貌。”
(3).比喻事物所呈现的景象、状态。 毛泽东 《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 中国 人民已经战胜了自己的敌人,改变了 中国 的面貌。”如:精神面貌。
《漢語大詞典》:面孔
(1).脸。 唐 黄幡绰 《嘲刘文树》诗:“ 文树 面孔不似猢猻,猢猻面孔强似 文树 。” 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一折:“全不似初见时恁般乔面孔。” 雷加 《命名的传说--三门峡散记之一》:“原来这是一个学生模样的人,面孔有些苍白。”
(2).容貌。 宋 高怿 《群居解颐·拜胡僧》:“女弟子勤礼拜,愿后身面孔一似和尚。” 清 厉鹗 《醉太平·题村学堂图》词:“村夫子面孔,渴睡汉形容。”
(3).犹面子,体面。《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我既穷了,左右没有面孔在 长安 ,还要这宅子怎么?”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我们乡下人穷虽穷,面孔总是要的。”
《漢語大詞典》:露脸(露臉)
(1).如露般莹润的面孔。 唐 李贺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辞·正月》:“锦牀晓卧玉肌冷,露脸未开对朝暝。” 宋 叶梦得 《浣溪沙》词:“睡粉轻消露脸新,醉红初破玉肌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四回:“我不知是甚么事,所以不敢叫他露脸。” 茅盾 《子夜》十六:“好汉不吃眼前亏,你这时不能露脸。”
(2).(露lòu)犹露面。《官场现形记》第五七回:“这个手諭贴了出来,就有些妒忌那位知府的,又有些当场拿人的,各人有各人的主意,有的是洩愤,有的想露脸。” 叶圣陶 《四三集·招魂》:“其中有好几个人是常常在报上露脸的。”
(3).(露lòu)比喻显示才能。 鲁迅 《且介亭杂文·说“面子”》:“这‘脸’有一条界线……但倘使做了超出这线以上的事,就‘有面子’,或曰‘露脸’。” 萧红 《生死场》十三:“革命就不怕死,那是露脸的死啊。” 蒋子龙 《赤橙黄绿青蓝紫》二:“ 老田 ,你今天扮的这个角色可不够露脸。”
(4).(露lòu)指因获得荣誉或受到赞扬、脸上有光彩。
《漢語大詞典》:全新
全部改换了旧面孔。例如:全新的国家。
《漢語大詞典》:鬼脸(鬼臉)
(1).丑陋的面孔。《水浒传》第四七回:“这个兄弟姓 杜 名 兴 ,祖贯是 中山府 人氏,因为他面颜生得粗莽,以此人都叫他做‘鬼脸儿’。” 老舍 《四世同堂》八八:“她的眉毛、眼睛和红嘴唇都油光锃亮,活像一张花狸狐哨的鬼脸儿。”
(2).仿照人物脸形制成的面具。红楼梦第三六回:“﹝ 贾嗇 ﹞便拿些穀子,哄的那个雀儿果然在那戏台上乱串,啣鬼脸、旗帜。” 清 西厓 《谈徵·事物部·鬼脸鬼头》:“《物原》:‘ 季咸 造假面子。’《西京赋》曰:‘总会仙倡,戏豹舞熊。白虎鼓瑟,苍龙吹笙。’注曰:‘皆为假头也。’假作其形,即今鬼脸儿。” 许杰 《惨雾》上:“那些跳着玩的小孩,立刻套上一副骇异的鬼脸。”
(3).滑稽的或丑恶的面部表情。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内中单喜欢得那几个不容他管库的令史,一味説清话,做鬼脸,喜谈乐道。” 明 徐学谟 《归有园麈谈》:“乗势作威者,如大人装鬼脸以骇小儿,背地则收下。” 巴金 《秋》二:“他对他们做了一个鬼脸,露出舌头又缩回去。”
(4).喻虚伪的表面。 鲁迅 《花边文学·“彻底”的底子》:“弄文艺的人,如果遇见这样的大人物而不能撕掉他的鬼脸,那么文艺不但不会前进,并且只会萎缩,终于被他消灭的。” 洪深 《少奶奶的扇子》第二幕:“我知道现在鬼脸已经抓破了,以后 子明 无论怎样待你好,你总忘不了他是哄你骗你的。”
《漢語大詞典》:炙面
烧灼面孔。 宋 韩驹 《题昭君图》诗:“寄语双鬟负薪女,炙面慎勿轻离家。”
分類:烧灼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