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伯主
霸主。伯,通“ 霸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 晋 阻 三河 , 齐 负 东海 , 楚 介 江 淮 , 秦 因 雍州 之固,四海迭兴,更为伯主, 文 武 所襃大封,皆威而服焉。” 清 俞樾 群经平议·公羊“其序则 齐桓 晋文 ,其会则主会者为之也”:“此盖言诸侯之序皆伯主所定。”
分類:霸主
《漢語大詞典》:伯首
霸主。伯,通“ 霸 ”。汉书·韦贤传:“ 孔子 曰:‘微 管仲 ,吾其被髮左衽矣。’是故弃 桓 之过而録其功,以为伯首。” 颜师古 注:“伯读曰霸。”
分類:霸主
《漢語大詞典》:霸王
(1).霸与王。古称有天下者为王,诸侯之长为霸。礼记·经解:“义与信,和与仁,霸王之器也。”管子·度地:“能为霸王者,盖天子圣人也。”
(2).霸主,诸侯之长。孙子·九地:“四五者,不知一,非霸王之兵也。夫霸王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国语·晋语八:“夫霸王之势,在德不在先歃。”文选·左思〈吴都赋〉:“徒观其郊隧之内奥,都邑之纲纪,霸王之所根柢,开国之所基址。” 刘良 注:“ 吴 与 周 并世,世称王,自 泰伯 至 闔閭 ,一十五世益强, 夫差 为盟主,故曰‘霸王之所根柢’也。”
(3).成就霸业或王业。孟子·公孙丑上:“夫子加 齐 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 唐 陈子昂 《唐水衡监丞李府君墓志铭》:“ 广武君 负霸王之略,为 成安 之师,实欲北兴帝基,南面称创。” 清 谭嗣同 《报刘淞芙书》一:“於时方为驰骋不羈之文,讲霸王经世之略。”
(4).指成就霸业或王业之道。 清 郑燮 《偶然作》诗:“名士之文深莽苍,胸罗万卷杂霸王。” 张通典 《舜水先生祠落成敬赋》诗:“ 明治 啟维新,儒効兼霸王。”
(5).指 项羽 。据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 曾自立为 西楚霸王 ,故有此专称。 元 尚仲贤 《气英布》第四折:“ 霸王 当日渡 江 来,一骑乌騅百万开。” 毛泽东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 霸王 。”
(6).指横行霸道蛮不讲理者。 老舍 《四世同堂》五六:“ 英国 是海上的霸王。”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五章:“过去的女人讲三从四德,现在的女人都成了小霸王了。”
《漢語大詞典》:霸主
(1).在诸国中势力最大取得首领地位的国家。左传·成公八年:“士之二三,犹丧妃耦,而况霸主?霸主将德是以,而二三之,其何以长有诸侯乎?”《淮南子·人间训》:“臣闻王主富民,霸主富武,亡国富库。” 唐 柳宗元 《非国语上·宰周公》:“凡诸侯之会霸主,小国则固畏其力而望其庥焉者也。” 宋 范仲淹 《答赵元昊书》:“今大王世受天子建国封王之恩,如诸蕃中有叛朝廷者,大王当为霸主,率诸侯以伐之,则世世有功,王王不絶。”
(2).霸国的君主。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论“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歟”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张俨默记·述佐篇:“ 汉 朝倾覆,天下崩坏,豪杰之士,竞希神器。 魏氏 跨中土, 刘氏 据 益州 ,并称兵海内,为世霸主。” 清 朱焘 《北窗呓语》:“ 宋 虽羣盗之魁,而假仁假义,颇能折服人心,至阔略大度处,时有霸主气象。”
(3).专横霸道的人。 清 唐甄 潜书·除党:“ 袁萃 曰:‘为相必赂内侍,如树之托根然。’则相者,非国家之相,内侍之私人,众人之霸主也。” 曹靖华 《飞花集·前沿风光无限好》:“千百年来,受豪强霸主们压榨的人类的血泪史,将在这光芒的照射下结束了。” 郭小川 《万里长江横渡》诗:“我们难道不就是在大风大浪中送瘟神拿霸主?”
《漢語大詞典》:伯国(伯國)
霸国。伯,通“ 霸 ”。指 春秋 时取得霸主地位的诸侯国。 宋 陈亮 《〈谋臣传〉序》:“昔 尧 舜 之际,专尚德化,三代之王以仁政,伯国以谋, 战国 以力。”
《漢語大詞典》:争霸
亦作“争伯”。 争当霸主;争占首位。 唐 白行简 《李娃传》:“当礱淬利器,以求再捷,方可以连衡多士,争霸羣英。” 宋 刘克庄 《挽方孚若寺丞》诗之一:“诗里得朋卿与我,酒边争霸世无人。” 明 刘基 《春秋明经·公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岂意夫胜 齐 伐 鲁 之后,復驾 晋 而争伯。” 甘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大国在巴尔干的争霸》:“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初,在 欧洲 形成了几个大国争霸的复杂局面。”
分類:霸主首位
《漢語大詞典》:五伯
五个霸主。(1)指 夏 昆吾 , 殷 大彭 、 豕韦 、 周 齐桓公 、 晋文公 。庄子·大宗师:“ 彭祖 得之,上及 有虞 ,下及五伯。” 成玄英 疏:“五伯者, 昆吾 为 夏 伯, 大彭 、 豕韦 为 殷 伯, 齐桓 、 晋文 为 周 伯,合为五伯。”(2)指 春秋 齐桓公 、 晋文公 、 宋襄公 、 楚庄公 、 秦缪公 。吕氏春秋·当务:“备説非六王五伯。” 高诱 注:“五伯, 齐桓 、 晋文 、 宋襄 、 楚庄 、 秦繆 也。” 明 沈采《千金记·定谋》:“五伯当年势迭兴,读书牛角戴锄行。”(3)指 春秋 齐桓公 、 晋文公 、 楚庄王 、 吴王 阖闾 、 越王 句践 。荀子·王霸:“虽在僻陋之国,威动天下,五伯是也……故 齐桓 、 晋文 、 楚庄 、 吴 闔閭 、 越 句践 ,是皆僻陋之国也,威动天下,彊殆中国。”(4)指 春秋 齐桓公 、 宋襄公 、 晋文公 、 秦穆公 、 吴王 夫差 。汉书·诸侯王表:“故盛则 周 、 邵 相其治,致刑错;衰则五伯扶其弱,与其守。” 颜师古 注:“伯读曰霸。此五霸谓 齐桓 、 宋襄 、 晋文 、 秦穆 、 吴 夫差 也。”
(1).同“ 五百 ”。新唐书·苏世长传:“初在 陕 ,邑里犯法不能禁,乃引咎自挞于廛,五伯疾其诡,鞭之流血, 世长 不胜痛,呼而走,人笑其不情。” 宋 岳柯 桯史·蠲毒图:“﹝ 王涇 ﹞减死黥流,杖脊朝天门,中使涖焉,方覬其速毙, 涇 货五伯下其手,卒得活。”
(2).指 东汉 邓彪 等五人,因字号中皆带“伯”字,故称。后汉书·邓彪传“ 邓彪 字 智伯 ……后仕郡,辟公府” 唐 李贤 注引《东观记》:“ 彪 与同郡 宗武伯 、 翟敬伯 、 陈绥伯 、 张弟伯 ,同志好,齐名, 南阳 号曰‘五伯’。”
《漢語大詞典》:雄霸
(1).雄图大略。后汉书·朱儁传:“临官尹人,搢绅有识,莫不忧惧,以为自非明哲雄霸之士,曷能剋济祸乱!”
(2).有作为的霸主或盟主。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大兄英姿挺杰,有雄霸之风, 张 王 之业不足继也。” 南朝 梁 沈约 《郊居赋》:“眺 孙后 之墓田,寻雄霸之遗武。”
(3).称雄,称霸。 宋 王溥 唐会要·吐藩:“其赞普 弄讚 ,雄霸西域。” 孙中山 《民族主义》第四讲:“﹝ 日本 ﹞已经成了世界上列强之一,他们的武力雄霸 亚洲 。”
《漢語大詞典》:称伯(稱伯)
做霸主。伯,通“ 霸 ”。史记·燕召公世家:“ 襄公 二十六年, 晋文公 为 践土 之会,称伯。”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上德不德:“或廓然昭昭而称王,或远通参差而称伯。”
分類:霸主
《漢語大詞典》:无霸(無霸)
(1).没有霸主。孔丛子·巡守:“今 周 室卑微,诸侯无霸。”左传·僖公十八年“ 郑伯 始朝於 楚 ” 晋 杜预 注:“中国无霸故。”
(2).指巨人 巨无霸 ,以史载其欲助 王莽 镇天下而闻名。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王莽 ﹞选练武卫,招募勇士……时有长人 巨无霸 ,长一丈,大十围,以为垒尉。”汉书·王莽传下作“ 巨毋霸 ”。 唐 皮日休 《太湖诗·上真观》:“儼对 无霸 阵,静问 严陵滩 。”
《漢語大詞典》:二伯
(1).指 周 初分别主管东方和西方诸侯的两位重臣 周公 和 召公 。孔丛子·居卫:“古之帝王,中分天下,使二公治之,谓之二伯。”礼记·王制:“八伯各以其属,属於天子之老二人,分天下以为左右,曰二伯。” 郑玄 注:“自 陕 以东, 周公 主之,自 陕 以西, 召公 主之。” 宋 王安石 《对难》:“ 成王 之王天下也,尊二伯,诛二叔。”
(2).指 齐桓公 晋文公 两位霸主。《穀梁传·隐公八年》:“誥誓不及五帝,盟诅不及三王,交质子不及二伯。” 范宁 注:“二伯,谓 齐桓 晋文 。” 晋 刘琨 《重赠卢谌》诗:“ 重耳 任五贤, 小白 相射鉤。苟能隆二伯,安问党与讎?”
(3).指 周文王 与 齐桓公 。晋书·石勒载记上:“昔 周文 以三分之重,犹服事 殷朝 ; 小白 居一匡之盛,而尊崇 周室 。况国家道隆 殷 周 ,孤德卑二伯哉!”
《漢語大詞典》:义主(義主)
(1).行合于义的霸主。 汉 贾谊 新书·胎教:“ 齐桓公 得 管仲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称为义主。”
(2).旧指出钱刻碑的人。 清 蒋超伯 《丽澞荟录·义主》:“ 魏 鲁郡 太守《张猛龙碑》颂后列义主十人,皆其属吏。 魏齐 之世,凡醵金刊石出资者曰主,造象称象主,刊经称经主,劝缘称功德主。此则郡人颂太守之德,事近于义,故称义主。”参见“ 义士 ”。
《漢語大詞典》:义士(義士)
(1).恪守大义、笃行不苟的人。左传·桓公二年:“ 武王 克 商 ,迁九鼎于 雒邑 ,义士犹或非之。” 汉 刘向 列女传·楚接舆妻:“义士非礼不动,不为贫而易操,不为贱而改行。” 宋 苏轼 《大臣论上》:“天下不幸而无明君,使小人执其权。当此之时,天下之忠臣义士莫不欲奋臂而击之。”
(2).指侠义之士。战国策·赵策一:“ 赵襄子 曰:‘彼义士也,吾谨避之耳。’” 唐 司空图 《冯燕歌》:“ 魏 中义士有 冯燕 ,游侠 幽 并 最少年。”
(3).旧指出钱赞助刻碑的人。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阴沟水:“城东南有一碑,碑文悉破无验,惟碑背故吏姓名尚存: 熹平 元年,义士门生 沛国 萧刘定兴 立。” 清 翟灏 通俗编·释道:“ 汉 《曹全碑》阴:义士某千,义士某五百。义士盖但出财之人。今人出财布施皆曰信士。 宋太宗 朝避御名,凡义字皆改为信。今之信士,即 汉 碑所称义士也。”
(4).旧时官吏把其离任后来到其原辖地的士民,称为“义士”。亦称“ 义民 ”。
《漢語大詞典》:匡霸
(1).谓匡辅君主,以成霸业。宋书·武帝纪中:“其在 襄王 ,亦赖匡霸,又命 晋文 ,备物光锡。”
(2).辅佐霸主。 前蜀 杜光庭 录异记卷一:“ 仪 ( 张仪 )以不敏,名闻不昭,入 秦 匡霸,欲翼时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