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融和
(1).融化和合。 唐 李商隐 《为裴懿无私祭薛郎中文》:“灵臺委鉴,虚空融和。” 郭小川 《我们歌唱黄河》诗:“让我们集体的歌声和 黄河 融和起来!”
(2).和煦;暖和。 唐 张登 《小雪日戏题绝句》:“融和长养无时歇,却是炎洲雨露偏。” 明 沈榜 《宛署杂记·宣谕》:“二月,説与百姓每:即今春初,天时融和,趁时整理农务。”《再生缘》第四一回:“竹窗微透融和日,山径循迴寂寞岩。”
(3).随和;调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一回:“况且现在的官场,在外头总要融和一点,才处得下去;如果处处认真,处处要摆身分,只怕寸步也难行呢。”
(4).和谐。 王西彦 《古屋》第五部八:“她自己也哈哈笑着,空气融和而愉快。”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下四:“气氛融和, 刘雨生 趁机提出了茶油分配的问题。”
《漢語大詞典》:调均(調均)
(1).随和;和谐。吕氏春秋·赞能:“耦世接俗,説义调均,以适主心,子不若我也。” 陈奇猷 校释:“‘説义调均’是不坚持己之主张而随和於人。”《淮南子·览冥训》:“昔者 王良 、 造父 之御也,上车摄轡,马为整齐而敛谐,投足调均,劳逸若一。”
(2).均匀;匀称。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乃使 离子 督墨, 匠石 奋斤, 夔 襄 荐法, 般 倕 聘神,鎪会裛厠,朗密调均。”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笨麴并酒:“黍摊冷,以麴麦於瓮中和之,挼令调均。”《东周列国志》第八五回:“若择妇嫁之,常保年丰岁稔,雨水调均。不然神怒,致水波泛溢,漂溺人家。” 清 包世臣 《与杨季子论文书》:“比如有人焉,五官端正,四体调均,徧视数千万人,而莫有能同之者,得不谓之真异人乎哉!”
《漢語大詞典》:流和
随和。《醒世姻缘传》第八回:“原不该流和心性,轻易依他。”
分類:随和流和
《漢語大詞典》:卮言
(1).谓随和人意,无主见之言。庄子·寓言:“巵言日出,和以天倪。” 陆德明 释文引 王叔之 云:“巵器满即倾,空则仰,随物而变,非执一守故者也。施之于言,而随人从变,已无常主者也。” 清 王韬 《〈英语汇腋〉序》:“近且巵言日出,人人自矜秘本。”
(2).用以谦称自己的著作。 明 沈璟 《义侠记·恩荣》:“人生忠孝和贞信,圣世还须不弃人。巵言似假,千秋万载垂正论。” 傅尃 《甲寅元旦》诗:“寧惜巵言託孤愤,忍挥兵气望中原。”又如《诸子巵言》《经学巵言》
《漢語大詞典》:绕指柔(繞指柔)
(1).《文选·刘琨〈重赠卢谌〉诗》:“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吕延济 注:“百炼之铁坚刚,而今可绕指。自喻经破败而至柔弱也。”后因以“绕指柔”比喻坚强者经过挫折而变得随和软弱。 明 唐顺之 《与杨蕉山书》:“僕少颇负意气,屏发以来,槁形灰心之餘,化为绕指柔焉久矣。”
(2).用以形容柔软之极。 唐 高适 《咏马鞭》:“珠重重,星连连,绕指柔,纯金坚。” 清 黄遵宪 《寄和周朗山》:“金作同心结,刀期绕指柔。”亦省作“ 绕指 ”。 唐 温庭筠 《懊恼曲》:“莫言自古皆如此,健剑刜鐘铅绕指。” 宋 杨万里 《新除广东常平之节感恩书怀》:“向来百鍊兮绕指,一寸丹心白日明。”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台省·御史与边功:“以至尚书三少而豸冠,风力化为绕指矣。”
《漢語大詞典》:柔软(柔軟)
(1).软和;不坚硬。 汉 陆贾 新语·资质:“在高柔软,入地坚彊。”隋书·隐逸传·徐则:“身体柔软,颜色不变,经方所谓尸解地仙者哉!” 宋 刘克庄 《贺新郎·四用缕字韵为王实之寿》词:“输与灵和殿前柳,柔软随风学舞。” 明 刘基 《蓦山溪》词:“玄华柔软,摠被秋霜染。”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四章:“对人民要像银子一样柔软。”
(2).柔和。 唐 朱湾 《同清江师月夜听坚正二上人为怀州转法华经歌》:“前心后心皆此心,梵音妙音柔软音。” 巴金 《秋》六:“没有别的声音,除了水波的低语,柔软的月光罩住了一切。” 杨朔 《潼关之夜》:“那位青年军人站在我的眼前,一种熟习的柔软的话语滚动在我耳边。”
(3).软弱,不刚强。 宋 苏舜钦 《城南归值大风雪》诗:“又不知胸中肝胆掛铁石,安能柔软随良媒。”
(4).谓处事随和,凡事不多计较。《水浒传》第二四回:“柔软是立身之本,刚强是惹祸之胎。”
(5).犹细软。指软便而容易携带的贵重物品。 明 孙梅锡《琴心记·归途遇寇》:“内中柔软的都去了,纵使后车无恙,也济得许多事?”
《漢語大詞典》:容可
(1).谓态度随和,不固执己见。新唐书·庾敬休传:“ 敬休 夷澹,多容可,不饮酒食肉,不邇声色。”
(2).犹岂可;怎能。后汉书·杨秉传:“昔 懿公 刑 邴歜 之父,夺 阎职 之妻,而使二人参乘,卒有竹中之难,春秋书之,以为至戒。盖 郑詹 来而乱国,四佞放而众服。以此观之,容可近乎?”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九月,进军渡 渭 ”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或疑于时九月,水未应冻。臣 松之 按魏书:‘公军八月至 潼关 ,闰月北渡 河 。则其年闰八月也,至此容可大寒邪!’”新唐书·杨汉公传:“ 汉公 既以墨败,陛下容可举剧部私贪人?”
(3).犹尚可。旧唐书·窦建德传:“往在泊中共为小盗,容可恣意杀人,今欲安百姓以定天下,何得害忠良乎?”
《漢語大詞典》:隤然
(1).柔顺随和貌。易·繫辞下:“夫《坤》,隤然示人简矣。” 韩康伯 注:“隤,柔貌。” 朱熹 本义:“隤然,顺貌。”后汉书·黄宪传论:“余曾祖 穆侯 ,以为 宪 隤然其处顺,渊乎其似道。” 李贤 注:“隤,柔顺貌。” 晋 陶潜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在朝隤然,仗正顺而已,门无杂宾。” 逯钦立 注:“隤然,顺随貌。”
(2).谓无职家居。 宋 曾巩 《故翰林侍读学士钱公墓志铭》:“至於利势之际,人所竞逐,公方隤然,迹与众远。”
(3).衰颓貌。 唐 柳宗元 《舜禹之事》:“而 尧 隤然,聋其聪,昏其明,愚其圣。”
(4).沈醉貌。 宋 沈遘 《次韵和鞠颜叔游山》:“且共隤然醉,谁知是闭关。”
《漢語大詞典》:随和(隨和)
(1).应和;附和。《官场现形记》第四六回:“偏偏就有我们这些不挣气的督、抚去随和,他们的洋钱不够使,我们又特地买了机器,铸出洋钱来给他们使。” 邹韬奋 《萍踪寄语》一○二:“一人先唱,众声随和。”
(2).指应和、依附者。汉书·梅福传:“及 山阳 亡徒 苏令 之羣,蹈藉名都大郡,求党与,索随和,而亡逃匿之意。”
《漢語大詞典》:连犿(連犿)
宛转貌;随和貌。庄子·天下:“其书虽瓌瑋,而连犿无伤也。” 陆德明 释文:“连犿,本亦作抃…… 李 云:‘皆宛转貌。’一云:‘相从貌。’谓与物相从不违,故无伤也。”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子一引作“连抃”。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塾议第十七》:“又诗者,讽刺詼怪,连犿杂揉,旁寄高吟,未可为典正。”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二节:“徒见其词藻之纷纶杂遝,其文句之连犿俶诡。”
分類:宛转随和
《漢語大詞典》:顺和(順和)
(1).顺从和协。
(2).顺随和同。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先生以应变顺和,天地为家;运去势隤,魁然独存。” 唐 元结 《系乐府·谢大龟》:“顺和固鄙分,全守真常规。”
(3).话语、态度等平顺缓和。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七章:“ 生宝妈 眼看这爷俩的谈话,口气不顺和。”
《漢語大詞典》:通可
谓豁达随和。新唐书·常衮传:“ 元载 死,拜门下侍郎……与 杨綰 同执政。 綰 长厚通可,而 衮 苛细,以清俭自贤。”
分類:豁达随和
《漢語大詞典》:循易
随和平易。旧唐书·韦处厚传:“ 处厚 居家循易,如不克任。至於廷諍敷启,及驭辖待胥吏,劲确嶷然不可夺。”
《漢語大詞典》:爽恺(爽愷)
豪爽而随和。 明 高攀龙 《三时记》:“午后至 自麓 家, 刘鸿阳 大参 往访,其人甚爽愷。”
分類:豪爽随和
《漢語大詞典》:跟官
(1).旧时指跟随和侍候官员。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妇人道:‘拙夫姓 韩 ,与小儿在衙门跟官,蚤去晚回,官身不得相会。’”《九尾龟》第二一回:“期满出来, 浙江 住不得了,便挟着几年的积蓄,直到 苏州 ,要想寻条门路,依旧跟官。”
(2).旧时指官员的随从。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一:“跟官、门皁、轿夫、吹手多要酒饭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