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省悟
犹醒悟。《坛经·般若品》:“时 韦使君 与官僚道俗闻师所説,无不省悟。”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五:“ 虚中 遽若省悟,但唯唯愧谢而已。”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彼幻化黄粱,尚能省悟,何身亲閲歷,反不知万事皆空?” 茅盾 《子夜》九:“ 李玉亭 也笑了,同时就猛然省悟到自己的态度已经超过了第三者所应有,非得赶快转篷不行。”
分類:醒悟省悟
《漢語大詞典》:了悟
(1).醒悟;领悟。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八:“ 羡 ( 陈羡 )使人扶 孝 ( 王灵孝 )以归,其形颇像狐矣。略不与人相应……后十餘日,乃稍稍了悟。” 元 史九敬先 《庄周梦》第二折:“若按子午,炼成还丹,自能了悟衝举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书痴:“女笑曰:‘君日读书,妾固谓无益。今即夫妇一章,尚未了悟。’” 巴金 《还魂草》一:“我只有感激地点点头,接连说了三个表示了悟的‘哦’字。”
(2).佛教谓认识内心的佛性,即明心见性。景德传灯录·智威禅师:“师知其了悟,乃付以山门。”《剪灯馀话·芙蓉屏记》:“公遣人説院主曰:‘夫人喜诵佛经,无人作伴,闻 慧圆 了悟,今礼为师,愿勿却也。’”古今小说·梁武帝累修归极乐:“ 武帝 每日退朝,便到閤子中,与 支公 参究禪理,求解了悟。”
(3).聪慧。 清 蒋士铨 临川梦·想梦:“你有这等性情了悟,岂是雕虫篆刻之辈。”
《漢語大詞典》:觉醒(覺醒)
醒悟;觉悟。 续范亭 《警告中国抗战营垒内的奸细分子》:“你们的目的是不能达到的,因为 中国 人民已经觉醒了!” 茅盾 《幻灭》八:“这不是虚荣心,这是责任心的觉醒。”
《漢語大詞典》:开寤(開寤)
(1).觉醒;醒悟。 汉 东方朔 《七谏·沉江》:“不开寤而难导兮,不别横之与纵。” 汉 班固 《典引》:“即召臣入问:‘本闻此论非耶?将见问意开寤耶?’臣具对素闻知状。”
(2).使醒悟。 明 张居正 《答上师相徐存斋书》之二:“每欲候一旦之会,开寤明主。送 姬旦 於 周 郊,起 潞公 於 洛 下。”
分類:觉醒醒悟
《漢語大詞典》:发寤(發寤)
(1).醒悟;理解。汉书·长沙定王刘发传“及生子,因名曰 发 ”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张晏 曰:“ 长沙王 生,乃发寤己之繆幸 唐姬 。”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公直》:“赖上天降灵,圣情发寤,诛灭凶竖,朝庭宴安。” 清 褚人穫 《坚瓠七集·不识撑犁》:“《玄晏春秋》曰:予读《匈奴传》,不识撑犂孤涂之事。有胡奴执灯,顾而问之。奴曰:‘撑犂,天子也; 匈奴 号撑犂,犹 汉 人称天子也。’於是旷然发寤。”
(2).使醒悟。新唐书·姚崇传:“今赖天之灵,发寤陛下,凶竖歼夷,朝廷乂安。”
分類:醒悟理解
《漢語大詞典》:憬悟
醒悟。 张锺瑞 《对于要求开设国会者之感喟》:“其稍知世界大势、具开明之识者……遂莫不豁然憬悟,跃然兴起,乃大声急呼曰:自立自立。”
分類:醒悟
《漢語大詞典》:后生(後生)
(1).较后出生。尔雅·释亲:“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
(2).后嗣,子孙。《诗·商颂·殷武》:“寿考且寧,以保我后生。” 郑玄 笺:“王乃寿考且安,以此全守我子孙。”
(3).后辈,下一代。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刘敞秀才》:“后生不闻义,前辈惧为党。” 张天翼 《畸人手记·新与旧》:“﹝大舅﹞然后把那双不大灵活的眼珠盯着我,摆出一副奖励后生的脸色。”
(4).弟子,学生。墨子·非儒下:“夫为弟子后生,其师,必脩其言,法其行,力不足知弗及而后已。” 孙诒让 间诂:“后生亦弟子也。《耕柱篇》:‘ 耕柱子 遗十金于 墨子 ,曰:后生不敢死。’又云:‘后生有反 子墨子 而反者。’并弟子之称。” 元 耶律楚材 《再赓仲祥韵寄之》:“后生来从学,善诱能循循。”
(5).年轻。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娘子花朶儿般后生,恁地会忘事?”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三七章:“翻了身,我们都变得后生了,有甚好笑的?”
(6).年轻人;小伙子。 唐 寒山 《诗》之二二七:“三五痴后生,作事不真实。”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昇:“真人年六十餘,自服丹药,容颜转少,如三十岁后生模样。” 陈世旭 《小镇上的将军》:“小镇搬运队那个莽后生把板车丢在一边。”
(7).谓醒悟较晚。《韩诗外传》卷六:“问者曰:‘古之知道者曰先生,何也?’曰:‘犹言先醒也。不闻道术之人,则冥於得失。不知治乱之所由,眊眊乎其犹醉也。故世主有先生者,有后生者,有不生者……后生者,三年而復, 宋昭公 是也。’”
(8).来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若引之先业,冀以后生,更为通耳。” 清 黄遵宪 《山歌》:“人人要结后生缘,儂只今生结目前。”
《漢語大詞典》:深省
(1).犹深察。汉书·梅福传:“愿陛下深省臣言。”
(2).深刻地醒悟。 唐 杜甫 《游龙门奉先寺》诗:“欲觉闻晨鐘,令人发深省。” 宋 王安石 《赠宝觉》诗:“夜阑接软语,令人发深省。” 洪深 《现代戏剧导论》:“这些剧本在三十年后的今天听起来真是发人深省。”
分類:深刻醒悟
《漢語大詞典》:惺忪
(1).形容声音轻快。 宋 晏几道 《丑奴儿》词:“鸎语惺忪,似笑金屏昨夜空。”
(2).清醒,醒悟。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闹殇》:“不隄防你后花园闲梦銃,不分明再不惺忪。”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大学·补传六:“其立一欺人以相对者,全不惺忪之俗儒也,其谬固不待破。”
(3).形容刚睡醒时神志和眼睛还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街上行人还不多,所遇见的不过是睡眼惺忪的女人,在井边打水。”
《漢語大詞典》:苏醒(甦醒)
(1).昏迷后醒过来。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五:“凡冻欲死者,未可即与热物,待其少定,渐渐苏醒,盖恐冷热相激。”红楼梦第一○五回:“老太太也苏醒了,又哭的气短神昏,躺在炕上。”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四:“过了半晌,他才慢慢苏醒过来。”
(2).引申为醒悟;觉醒。 鲁迅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他们的眼睛里还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 陈毅 《寄耿星同志》诗:“ 东非 西非 俱苏醒,殖民主义看成灰。”
(3).使之苏醒;唤醒。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七:“余谓 孟子 以 仪 秦 之齿舌,明 周 孔 之肺肠,的切痛快,苏醒万世,此何可非?”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七·屠苏酒:“解之者又因 思邈 出辟疫之药,遂曰‘屠絶鬼气,苏醒人魂’,尤可笑也。”
(4).感到明显、清楚。 元 刘壎 隐居通议·理学二:“其辨析《西铭》,平易朗彻,见者苏醒。”
从昏迷或沉睡中醒过来。亦用于比喻。《秦併六国平话》卷中:“那时, 燕王 已惊,近臣扶起,把安魂定魄汤饮了,渐至甦醒。”《水浒传》第三五回:“ 宋江 哭得昏迷,半晌方才甦醒。”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九章:“ 道静 从严重的创伤中甦醒过来了。”《人民文学》1979年第6期:“但我认为 昆仑山 的宝藏还未甦醒,打开 昆仑山 的钥匙刚掌握到我们手里。”
《漢語大詞典》:晚悟
谓觉悟太迟;后来醒悟。 宋 苏轼 《雨中过舒教授》诗:“飞鳶悔前失,黄犬悲晚悟。” 章炳麟 《与孙思昉论时事书》二:“ 张学良 始则失地,今幸固守 锦州 ,亡羊补牢,可称晚悟。”
分類:觉悟醒悟
《漢語大詞典》:大悟
(1).豁然醒悟;彻底明白。后汉书·王常传:“ 伯升 见 常 ,説以合从之利, 常 大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附录《朱子晚年定论》:“及官留都,復取 朱子 之书而检求之,然后知其晚岁固已大悟旧説之非,痛悔极艾。”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 女辛 想了一想,大悟似的说:‘我点了灯出去的时候,的确看见一个黑影向这边飞去的。’”
(2).佛教谓破迷妄、开真智为大悟。 隋 慧远 观无量寿经义疏本:“圣慧一起,朗然大悟,如睡得寤,故名为觉。”
《漢語大詞典》:感悟
亦作“ 感寤 ”。
(1).感动之使醒悟。 汉 刘向 列女传·张汤母:“君子谓 张汤 母能克己感悟时主。”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七:“奏疏不必繁多,为文但取其明白,足以尽事理感悟人主而已。” 明 车任远 《蕉鹿梦》第六折:“此事梦觉相寻,真妄互见,倒可以感悟人也。”《三国演义》第一○六回:“言不切至,不足以感寤陛下。”
(2).受感动而醒悟。史记·管晏列传:“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縲紲之中。”新唐书·奸臣传下·崔胤:“ 德昭 感寤,乃告以 胤 谋, 德昭 许诺, 胤 斩带为誓。”明史·胡世宁传:“每重狱,别白为帝言之,帝輒感悟。” 钱锺书 《围城》四:“结果儿子‘为之悚然感悟,愧悔无已’。”
《漢語大詞典》:还源(還源)
(1).返归本源。宋书·乐志一:“曲全者禄厚,艺敏者位优,利以动之,则人思自劝,风以靡之,可不训自革,反本还源,庶可跂踵。”
(2).佛教语。由迷误而转入醒悟。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傅大士碑》:“时还乡党,化度乡亲,俱识还源,并知回向。” 唐 柳宗元 《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涤虑发真照,还源荡昏邪。”
《漢語大詞典》:不寤
(1).不醒悟。寤,通“ 悟 ”。《楚辞·离骚》:“闺中既邃远兮,哲王又不寤。” 汉 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昔 淮南 信 左吴 之策, 汉 隗嚣 纳 王元 之言, 彭宠 受亲吏之计,三夫不寤,终为世笑。” 明 刘基 《郁离子·荀卿论三祥》:“王不寤, 荀卿 乃退处 兰陵 。”
(2).不醒。《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分類:不醒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