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逃乱(逃亂)
逃难;避乱。 宋 叶适 《高夫人墓志铭》:“逃乱转客,留居 永嘉 。” 清 查慎行 人海记·南渡三疑案:“有言 童氏 周 府宫人,逃乱至 尉氏 ,遇上旅邸,相依,生一子已六岁。”
分類:逃难避乱
《漢語大詞典》:登楼(登樓)
(1).上楼。 南朝 宋 谢灵运 《南楼中望所迟客》诗:“登楼为谁思,临江迟来客。” 宋 戴复古 《无策》诗:“老觉登楼懒,心知涉世疎。”《花月痕》第十回:“ 荷生 道:‘正是,我们何不登楼一望。’”
(2).指 汉 末 王粲 避乱客 荆州 ,思归,作《登楼赋》之事。 唐 杜甫 《春日江村》诗之五:“羣盗哀 王粲 ,中年召 贾生 。登楼初有作,前席竟为荣。” 宋 陆游 《秋望》诗:“一樽莫恨盘飧薄,终胜登楼忆故乡。” 金 元好问 《邓州城楼》诗:“自古江山感游子,今人谁解赋登楼。” 元 戴良 《怀宋庸庵》诗:“ 祖逖 念时空击檝, 仲宣 多难但登楼。”参见“ 登楼赋 ”。
(3).特指登上御楼,赦免囚徒。古代帝王大赦仪式之一种。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二年三月:“陛下还京,登楼肆赦,则天下之人,尽皆迁善远罪。”宋史·礼志二十:“﹝御楼肆赦﹞其日,刑部録诸囚以俟。驾还至 宣德门 内幄次,改常服,羣臣就位,帝登楼御坐,枢密使、宣徽使侍立,仗卫如仪。”宋史·乐志一:“今郊祀礼毕,登楼肆赦,然后还宫。”宋史·乐志二:“皇帝归大次奏《定安》,登楼礼成奏《圣安》,驾回奏《采茨》。”
《漢語大詞典》:登楼赋(登樓賦)
赋篇名。 汉 末 王粲 作。文选·王粲〈登楼赋〉:“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 刘良 注引魏志:“ 王粲 , 山阳 高平 人也。少而聪惠有大才,仕为侍中。时 董卓 作乱, 仲宣 避难 荆州 ,依 刘表 ,遂登 江陵 城楼,因怀旧而有此作,述其进退危惧之情也。”旧时常作为文人思乡、怀才不遇的典故。 唐 刘沧 《汶阳客舍》诗:“思乡每读《登楼赋》,对月空吟《叩角歌》。” 元 曹之谦 《送王仲通》诗:“怀乡不作《登楼赋》,佐府真为入幕宾。” 清 赵翼 《寄答老友庄似撰》诗:“游踪 王粲 《登楼赋》,近局 陶公 漉酒巾。”
《漢語大詞典》:避世
逃避尘世;逃避乱世。庄子·刻意:“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閒暇者之所好也。”后汉书·儒林传上·洼丹:“ 王莽 时,常避世教授,专志不仕,徒众数百人。” 唐 李颀 《渔父歌》:“避世长不仕,钓鱼清江滨。” 续范亭 《休养不到一年身体大进喜赋》诗:“休养非避世,山居如老僧。”
《漢語大詞典》:避乱(避亂)
躲避战乱。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 诸葛瑾 字 子瑜 , 琅邪 阳都 人也, 汉 末避乱 江 东。”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陈陶:“ 大中 中,避乱入 洪州 西山 ,学神仙咽气有得,出入无间。”《花月痕》第四九回:“不想无意之中,却説起一个亲事,是 江 南 叶 姓的女儿,避乱随母,依个胞叔,远宦 长安 。”
《漢語大詞典》:逃秦
犹避 秦 。避乱。 唐 曲信陵 《移居洞庭》诗:“重林将叠嶂,此处可逃 秦 。” 宋 叶适 《余顷为中塘梅林诗他日来游复作》:“初如别逃 秦 ,疏附耻独贤。”
分類:避乱
《漢語大詞典》:秦客
(1).指从 秦 地来的人。国语·晋语五:“有 秦 客廋辞於朝,大夫莫之能对也,吾知三焉。”
(2).指 秦 时避乱移居 桃源洞 之人。借指避世隐居之士。 唐 韩愈 《同窦牟韦执中寻刘尊师不遇》诗:“ 秦 客何年驻?仙源此地深。”
(3).指 秦 弄玉 之夫 萧史 。 唐 李商隐 《和孙朴韦蟾孔雀咏》:“ 西施 因网得, 秦 客被花迷。” 冯浩 笺注引 朱鹤龄 曰:“列仙传水经注俱云 萧史 吹簫,能致白鹤、孔雀,自是用 秦楼 萧史 事。” 叶葱奇 注疏:“ 秦 客即指 萧史 ,这里借来指 孙 韦 。”
《漢語大詞典》:辽东帽(遼東帽)
三国 魏 管宁 学行皆高,避乱 辽东 ,“常著皁帽,布襦袴”,拒绝征聘,甘守清贫。事见《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后以“辽东帽”指清高的节操。 宋 文天祥 《正气歌》:“或为 辽东 帽,清操厉冰雪。”
《漢語大詞典》:夷皓
伯夷 和 商山 四皓的合称。同为避乱君而隐遁,古称高节之士。三国志·魏志·管宁传:“ 弘农 太守 何楨 等递荐 昭 ( 胡昭 )曰:‘天真高絜,老而弥篤。玄虚静素,有 夷 皓 之节。’”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故 夷 皓 有安归之嘆, 三閭 发已矣之哀。悲夫!”
《漢語大詞典》:遁秦
(1).谓逃避 秦 的苛政。汉书·梅福传:“ 叔孙通 遁 秦 归 汉 ,製作仪品。”
(2).泛指逃避乱世、苛政。 元 杨维桢 《题〈陶弘景移居图〉》诗:“ 句容 洞天元第八, 茅 家兄弟遁 秦 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