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触事(觸事)
(1).犹遇事。 晋 郭璞 《〈方言〉序》:“余少玩雅训,旁味方言,復为之解。触事广之,演其未及,摘其谬漏,庶以燕石之瑜,补琬琰之瑕。” 明 张居正 《答符卿徐继斋书》:“苟生窃禄,无所建明,触事感时,憮然自失。” 清 纪昀 《〈考工记图〉序》:“触事广义,俾古人制度之大,暨其礼乐之器,昭然復见於今兹。”
(2).谓担任职司。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爱才不择行,触事得谗谤。” 唐 张鷟 游仙窟:“余答曰:‘下官是客,触事卑微,但避风尘,则为幸甚。’”
《國語辭典》:当事(當事)  拼音:dāng shì
临事。《国语。鲁语上》:「贤者急病而让夷,居官者当事不避难,在位者恤民之患,是以国家无违。」
《漢語大詞典》:触类(觸類)
(1).接触相类事物。 晋 葛洪 抱朴子·祛惑:“虽圣虽明,莫由自晓。非可以歷思得也,非可以触类求也。” 唐 杜甫 《上水遣怀》诗之四:“善知应触类,各藉颖脱手。” 清 王夫之 《雪赋》:“汾云空白,眄江汉以无方;塞草不青,睠关山而奚至。莫不俯仰同情,悲生触类。”参见“ 触类旁通 ”。
(2).遇事。梁书·侯景传:“ 澄 天性险忌,独类猜嫉,諂諛迭进,共相搆毁。”
(3).各种;每项。 唐 白行简 《李娃传》:“﹝姥﹞乃命娃出。明眸皓腕,举步艷冶。生遽惊起,莫敢仰视。与之拜毕,叙寒燠,触类妍媚,目所未覩。” 宋 文莹 《续湘山野录》:“未周岁,而公主告卒。国主伤悼悲泣曰:‘吾不欲再覩 刘生 之面。’勑执政削其官籍,一簪不与,却送还 洪州 。生恍若梦觉,触类如旧。”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蕙芳:“已而以手探入,壶盛酒,柈盛炙,触类熏腾。”
《國語辭典》:触类旁通(觸類旁通)  拼音:chù lèi páng tōng
理解此一事物的知识或原理,进而推知其他同类的事理。如:「他才思敏捷,往往老师才一提出前提,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漢語大詞典》:临事(臨事)
(1).谓遇事或处事。晏子春秋·杂下十二:“临事守职,不胜其任,则过之。”汉书·雋不疑传赞:“ 雋不疑 学以从政,临事不惑,遂立名迹,终始可述。” 宋 朱熹 《上宰相书》:“谋国之计,乖戾若此,临事而悔,其可及哉!”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是徒知养静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 许地山 《缀网劳蛛·商人妇》:“你造作时是苦,希望时是乐;临事时是苦,回想时是乐。” 沈从文 《从文自传·预备兵的技术班》:“操演时因为有镇守使署中的参谋长和别的许多军官在场,临事虽不免有点慌张,但一切动作做得还不坏。”
(2).特指治理政事。管子·立政:“临事不信於民者,则不可使任大官。” 三国 吴 韦昭 《博弈论》:“其在朝也,竭命以纳忠,临事且犹旰食,而何暇博弈之足躭?”新唐书·杨恭仁传:“ 仁寿 中,累迁 甘州 刺史,临事不苛细,徼人安之。” 宋 周必大 《二老堂杂志·袁安吴雄葬地》:“按 安 理 楚 狱之连繫,还 匈奴 之生口,临事如此,平时用心仁恕可知矣。”
《國語辭典》:不惑  拼音:bù huò
1.不迷惑。《论语。子罕》:「知者不惑。」《后汉书。卷五四。杨震传》:「我有三不惑:酒、色、财也。」
2.孔子自称四十不惑,后人因称四十岁为「不惑」。如:「不惑之年」。
《國語辭典》:数奇(數奇)  拼音:shù jī
古人迷信,认为偶数吉利,单数不吉利,故将命运不佳,凡事无法偶合者称为「数奇」。唐。牛肃〈马待封〉:「待封恨其数奇,于是变姓名,隐于西河山中。」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一折:「且休嗟数奇!且休嗟数奇!待时藏器。」
《國語辭典》:寒蝉(寒蟬)  拼音:hán chán
1.动物名。一种蝉。体长寸许,胸与背皆有黑绿斑纹,翅膀透明,脉呈淡桦色,常鸣于秋季日暮时分,其声幽抑。
2.蝉至天寒则不鸣。故用来比喻遇事而不敢直言的人。《后汉书。卷六七。党锢传。杜密传》:「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
《漢語大詞典》:抚事(撫事)
(1).追思往事;感念时事。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修张良庙教》:“灵庙荒顿,遗像陈昧。抚事怀人,永叹寔深。” 唐 杜甫 《羌村》诗之二:“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 宋 陆游 《夜过鲁墟》诗:“百年几兴废,抚事一凄愴。” 明 高启 《草书歌赠张宣》:“览时抚事每有感,胸次矹硉何由平?”
(2).犹临事,遇事。 宋 王安石 《寄吴冲卿》诗:“物变极万殊,心通才一曲。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
(3).招抚之事。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一章:“倘若抚事可成……国家即可无东顾忧。”
《國語辭典》:恶人(惡人)  拼音:è rén
1.坏人。《孟子。公孙丑上》:「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
2.丑陋的人。《庄子。德充符》:「卫有恶人焉,曰哀骀它。」
《國語辭典》:感遇  拼音:gǎn yù
1.感念知遇的恩惠。《晋书。卷七三。列传。庾亮》:「既今恩重命轻,遂感遇忘身。」《旧五代史。卷四○。唐书。明宗本纪六》:「琪,梁之故相,私怀感遇,叙彦威在梁历任,不欲言伪梁故也。」
2.感慨。唐。张九龄〈感遇〉诗一二首之一一:「至精无感遇,悲惋填心胸。」唐。白居易 与元九书:「又有事物牵于外,情性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一百首,谓之感伤诗。」
《國語辭典》:镇定(鎮定)  拼音:zhèn dìng
1.使安定、平静。《国语。晋语七》:「柔惠小物,而镇定大事。」《文明小史》第四三回:「二来现在谣言虽定,人心不免狐疑,大帅去走一趟,也可以镇定镇定人心。」
2.沉著稳定,临事不乱。如:「出了这么多状况,他还是非常镇定,按部就班,照原定计画进行。」
《國語辭典》:模棱(模稜)  拼音:mó léng
比喻态度、意见或语言含糊不定。参见「摸棱两可」条。
《漢語大詞典》:强立
亦作“彊立”。
(1).遇事能明辨不疑。礼记·学记:“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郑玄 注:“强立,临事不惑也。” 孔颖达 疏:“强立谓专强独立,不有疑滞。”
(2).引申为专断,自以为是。 明 归有光 《圣人之心公天下》:“攻其瑕而忘其坚,爱而不知其恶,憎而不知其美,强立而不返,终其身焉,其于爱憎取舍,若枘凿焉不相易也。”
(3).刚直;刚正。逸周书·官人:“直方而不毁,廉洁而不戾,彊立而无私,曰有经者也。”北史·裴延儁传:“ 泽 本劲直,无所回避……妻亦至性强立,时人以为健妇夫半。” 宋 曾巩 《洪州新建县厅壁记》:“方是时也,而天下之能忘其势而好恶不妄者鲜矣,能忘人之势而强立不苟者亦鲜矣。”
(4).以强大立足天下。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见威王》:“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康有为 《行庆改会简要章程》二十:“中国今日大变新法,渐望强立,皆皇上舍身所致。”
(5).挺立;屹立。 清 金农 《宣城沈丈画松歌》:“何假 鳧氏 大火来煅成,直榦彊立焉能遭错折。”
《漢語大詞典》:观井(觀井)
相传为 彭祖 故事。 宋 苏轼 《代滕甫论西夏书》:“俗言 彭祖 观井,自係大木之上,以车轮覆井,而后敢观。”后用以比喻遇事谨慎小心。 清 钱谦益 《方生行送方尔止还金陵》诗:“共嗟梵志还家日,却笑 彭公 观井年。”
《國語辭典》:每事问(每事問)  拼音:měi shì wèn
对每件事情都详加研究。《论语。八佾》:「子入太庙,每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