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高级汉语词典》:颠倒
亦作“颠到”。颠倒;错乱
分类:颠倒
《漢語大詞典》:倾侧(傾側)
亦作“ 倾仄 ”。
(1).偏斜,倾斜。 汉 严忌 《哀时命》:“肩倾侧而不容兮,固陿腹而不得息。” 唐 杜甫 《虎牙行》:“ 洞庭 扬波 江 、 汉 迴, 虎牙 、 铜柱 皆倾侧。”朱子语类卷六:“人坐久,必倾侧。” 胡鄂公 《北方实录》:“车厢受弹倾仄,伤戈什哈一人, 怀芝 受震昏仆於地。” 沙汀 《淘金记》二:“﹝他﹞把上身倾侧出去,为酒涨红的眼睛泛着热情。”
(2).指偏离。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然方公之狱治臣也,公倾侧法令,先后臣以言,欲臣之免也甚,而臣知之。”
(3).指行为邪僻不正。《荀子·成相》:“谗人罔极,险陂倾侧此之疑。”汉书·萧望之传:“ 恭 、 显 又时倾仄见詘。” 颜师古 注:“言其不能持正,故议论大事见詘於天子也。仄,古侧字。”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焉知倾侧士,一旦不可持。”晋书·王湛传:“ 国寳 少无士操,不修廉隅。妇父 谢安 恶其倾侧,每抑而不用。”
(4).摇摆不定。荀子·议兵:“事小敌毳,则偷可用也;事大敌坚,则涣焉离耳。若飞鸟然,倾侧反覆无日,是亡国之兵也。”
(5).崎岖不平。汉书·晁错传:“上下山陂,出入溪涧,中国之马弗与也;险道倾仄,且驰且射,中国之骑弗与也。” 唐 李德裕 《幽州纪圣功碑铭》:“险道倾仄,且驰且射,胡兵所以无敌也。”
(6).随顺;依附。《淮南子·要略》:“诚喻至意,则有以倾侧偃仰世俗之间,而无伤乎谗贼螫毒者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程器:“ 潘岳 诡譸于 愍 、 怀 , 陆机 倾仄于 贾 、 郭 。”魏书·郑羲传:“子 严祖 ……轻躁薄行,不修士业,倾侧势家,乾没荣利,闺门秽乱,声满天下。”
(7).困顿,颠沛。史记·陈丞相世家赞:“ 陈 丞相 平 ……倾侧扰攘 楚 、 魏 之閒,卒归 高帝 。”后汉书·班彪传论:“ 班彪 以通儒上才,倾侧危乱之閒,行不踰方,言不失正,仕不急进,贞不违人。” 晋 陆机 《豪士赋序》:“倾侧颠沛,仅以自全。” 南朝 宋 颜延之 《还至梁城作》诗:“振策睠东路,倾侧不及羣。”
(8).指社会动荡不安。 元 高士谈 《秋兴》诗:“乾坤尚倾仄,吾敢叹淹留!”
(9).覆灭;败亡。宋书·傅亮传:“祸福之具,内外充斥,陵九折於 邛僰 ,泛衝波於 吕梁 ,倾侧成於俄顷,性命哀而莫救。”魏书·任城王传:“面背不同,事涉欺佞,非所谓论道之德,更失国士之体,或有倾侧,当由公辈佞臣。”
(10).倒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地震:“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
《漢語大詞典》:颠踬(顛躓)
(1).倒仆;下跌。 晋 葛洪 抱朴子·百里:“冒昧苟得,闇於自量者,虑中道之颠躓,不以駑薾服鸞衡。”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元年:“既战,伪北; 林邑 逐之,象多陷地颠躓。” 清 冯桂芬 《启李宫保论减赋》:“駑马日行百里,强以二百里,必不及百里而颠躓矣。”
(2).败亡;倾覆。旧唐书·狄仁杰传:“自然贼深入必有颠躓之虑,浅入必无虏获之益。” 宋 朱熹 《答张敬夫书》:“鋭於趋事,而昧於自知,吾恐其颠躓之速也。” 明朱鼎《玉镜台记·闻鸡起舞》:“荒鸡午夜传,忽惊回客梦残。为只为乾坤颠躓,蹇蹇孤臣睡怎安。”
(3).困顿;挫折。 唐 独孤及 《唐故范阳郡仓曹参军京兆韦公墓志铭序》:“ 安禄山 以 范阳 叛,劫胁元元,以杀整众,士之因官因居而困窘颠躓堕围中者数千计。”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二十:“ 东坡 归 阳羡 时,流离颠躓之餘,絶禄已数年。”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金玉蟾》:“所虑者君家夙称素封,今颠躓归来,其能免邻里訕笑乎?” 柯灵 《香雪海·创作学习笔记》:“ 曹雪芹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繁华,颠踬而堕入贫困,根本就不可能产生红楼梦。”
(4).跌跌撞撞地行进、奔跑。 唐 陆龟蒙 《野庙碑》:“一旦有大夫之忧,当报国之日,则佪挠脆怯,颠躓窜踣。” 张贤亮 《灵与肉》一:“车辙交错的土路坎坷不平,牲口在上面颠踬地踏着碎步。”
《漢語大詞典》:倾挠(傾撓)
败亡;败坏。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嗟乎,此所以保国安家者至稀,而倾挠泣血者无算也。”世说新语·方正“王师不振以此负公” 刘孝标 注引《晋阳秋》:“ 顗 曰:‘吾备位大臣,朝廷倾挠,岂可草间求活,投身胡虏邪!’” 宋 苏舜钦 《上集贤文相书》:“盖法律著之於篇,众所共晓,苟一倾挠,人皆具知。”
分類:败亡败坏
《漢語大詞典》:殄败(殄敗)
败亡。后汉书·宦者传论:“ 竇武 、 何进 ,位崇戚近……而以疑留不断,至於殄败。”
分類:败亡
《漢語大詞典》:儡亡
败亡。
分類:败亡
《漢語大詞典》:亡敝
败亡。后汉书·灵帝纪论:“《秦本纪》説 赵高 譎 二世 ,指鹿为马,而 赵忠 、 张让 亦紿 灵帝 不得登高临观,故知亡敝者同其致矣。”
分類:败亡
《漢語大詞典》:死灰
(1).火灭后的冷灰。形容消沉、失望的心情。《庄子·知北游》:“形若槁骸,心若死灰。” 唐 杜甫 《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自古江湖客,冥心若死灰。” 元 吴氏 《寄外》诗:“千思万想不成诗,心如死灰自得知。”
(2).形容颜色惨白。史记·滑稽列传:“皆叩头,叩头且破,额血流地,色如死灰。” 唐 李白 《结客少年场行》:“ 舞阳 死灰人,安可与成功!” 明 宋濂 《太白丈人传》:“ 文中子 面如死灰。” 王愿坚 《普通劳动者·七根火柴》:“他发现那个同志的脸色好像舒展开来,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爆发着一种喜悦的光。”
(3).比喻败亡的人或事。 唐 孙樵 《刻武侯碑阴》:“ 武侯 独愤激不顾,收死灰於 蜀 ,欲嘘而再然之,艰乎为力哉!” 明 刘基 《春秋明经·吴入郢於越入吴》:“死灰燃于 会稽 ,而太子毙于 姑蔑 。”
《漢語大詞典》:覆舟
(1).翻船。喻败亡覆灭。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韩非子·安危》:“奔车之上无 仲尼 ,覆舟之下无 伯夷 。” 明 陈子龙 《陈涉论》:“后之人主,亦知邱民之可畏,而覆舟之戒始信。”
(2).复查舟船,以防罅漏。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命舟牧覆舟,五覆五反,乃告舟备具于天子焉。”
《漢語大詞典》:败亡(敗亡)
失败灭亡。史记·淮阴侯列传:“ 广武君 辞谢曰:‘今臣败亡之虏,何足以权大事乎!’”汉书·五行志中之上:“天愍 周公 之德,痛其将有败亡之旤,故於郊祭而见戒云。”
《漢語大詞典》:破败(破敗)
(1).失败;破灭败亡。书·秦誓“惟今之谋人姑将以为亲” 孔 传:“惟指今事为我所谋之人,我且将以为亲而用之,悔前违古从今,以取破败。”后汉书·朱浮传:“惜乎弃休令之嘉名,造梟鴟之逆谋,捐传世之庆祚,招破败之重灾。”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况以三小州残弊困剧之餘,而当天下之全力,其破败可立而待也。” 碧野 《富春江畔》:“﹝ 李清照 ﹞国家破败,亲人死亡,千愁万恨,集于一身。”
(2).攻破击败。史记·李将军列传:“ 广 以卫尉为将军,出 鴈门 击 匈奴 。 匈奴 兵多,破败 广 军,生得 广 。”
(3).破坏;败坏。 宋 苏轼 《论纲梢欠折利害状》:“凡五十餘年,船场既无破败,餽运亦不闕絶。”《醒世姻缘传》第四回:“这样人就像媒婆子似的,咱不打发他个喜欢,叫他到处去破败咱?” 郭沫若 《水平线下·到宜兴去》:“但是新的建筑如不入时,又不成其为古迹,所以要它破败。”
(4).丧失。 宋 苏轼 《龙虎铅汞论》:“吾今年已六十,名位破败,兄弟隔絶,父子离散,身居蛮夷,北归无日,区区世味,亦可知矣。”《老残游记》第十一回:“你当天理、国法、人情是到南革的时代才破败吗?久已亡失的了!”
(5).破落衰败。《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我闻得你父子在 长安 富贵,后来破败,今日何得在此?” 茅盾 《三人行》六:“他仓皇开眼四顾,只有阴暗的屋角像在那里冷眼笑他。破败荒凉的家!当真只剩下孤伶仃的一个他了。”
(6).残破;破旧败坏处。 宋 苏轼 《超然台记》:“於是治其园圃,絜其庭宇,伐 安丘 、 高密 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完之计。”
(7).漏洞;破绽。亦借指妇女失身。 明 徐渭 《女状元》第五出:“难道女儿假粧男出外,况二十年来,又妙龄正当少艾,竟保得没些儿破败。” 清 梁章钜 退庵随笔·读子:“久之渐见得那边疎漏,又久之大见其破败。”
《漢語大詞典》:覆败(覆敗)
倾覆败亡。后汉书·邓禹传:“是时 三辅 连覆败。”宋书·天文志一:“ 衡 所造浑仪,传至 魏 晋 ,中华覆败,沉没戎虏。” 唐 陆龟蒙 《桐江复抒酬答》诗:“任他华轂低头笑,此地终无覆败人。”
《漢語大詞典》:覆亡
(1).挽救败亡。左传·隐公十一年:“吾子孙其覆亡之不暇,而况能禋祀 许 乎?”
(2).灭亡。周书·韦孝宽传:“闔境熬然,不胜其弊,以此而观,覆亡可待。” 清 顾炎武 《江上》诗:“顿甲守城下,覆亡固其宜。”
《漢語大詞典》:倾亡(傾亡)
倾覆,败亡。 唐 黄滔 《水殿赋》:“宝祚皇风,一倾亡於下国;霞牕绣柱,大零落於东流。”
分類:倾覆败亡
《漢語大詞典》:危败(危敗)
危险败亡;危险失败。《楚辞·天问》:“ 舜 服厥弟,终然为害。何肆犬体,而厥身不危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风骨:“跨略旧规,驰騖新作,虽获巧意,危败亦多。” 明 方孝孺 《后乐斋记》:“苟能忧民之忧而图利安之,虽不期乎身之乐,而乐自至矣,寧有危败之祸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