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讲肆(講肆)
(1).讲舍;讲堂。 晋 陶潜 《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诗:“马队非讲肆,校书亦已勤。” 唐 王勃 《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六千罗汉,竞结香缘;五百仙人,分开讲肆。” 元 柳贯 《五月十一日瘗夭后独坐斋中感叹成诗》:“八龄入讲肆,玩愒不一二。”
(2).讲论肄习。肆,通“ 肄 ”。 汉 应瑒 《驰射赋》:“于是阳春嘉日,讲肆餘暇,将逍遥于郊野,聊娱游于骋射。”晋书·范汪传:“ 汪 屏居 吴郡 ,从容讲肆,不言枉直。”
分類:讲论讲堂
《漢語大詞典》:讲室(講室)
(1).讲堂。指儒师讲学之堂舍。东观汉记·鲍永传:“后 孔子 闕里 无故荆棘自闢,从讲室扫除至 孔里 。”
(2).讲堂。指僧徒说法讲经之堂舍。 唐 柳宗元 《谪龙说》:“众恐而退,遂入居佛寺讲室焉。” 清 吴伟业 《赠苍雪》诗:“法航下 匡庐 ,讲室临 玄圃 。”
《漢語大詞典》:讲轩(講軒)
讲堂。 宋 赞宁 等《宋高僧传·义解二·僧彻》:“萧寺讲轩横淡荡,帝乡云树正扶疎。”参见“ 讲堂 ”。
分類:讲堂
《漢語大詞典》:讲堂(講堂)
(1).儒师讲学的堂舍。后汉书·翟酺传:“ 光武 初兴,愍其荒废,起太学博士舍、内外讲堂,诸生横巷,为海内所集。”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始 文翁 为 蜀 守,立讲堂作石室于南城。” 清 顾炎武 《又与潘次耕札》:“吾异日局面似能领袖一方,然而不坐讲堂,不收门徒,悉反 正德 以来诸老先生之夙习,庶无遗议於后人。”
(2).今亦指教室。 老舍 《蜕》第五:“他知道自己聪明,所以讲堂上的功课他不大去听。”
(3).高僧讲经说法的堂舍。南史·宋武帝纪:“尝游 京口 竹林寺 ,独卧讲堂前,上有五色龙章。”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下:“ 开元 初年, 润州 江寧县 瓦官寺 修讲堂,匠人於鴟吻内竹筒中得之,与一沙门。” 清 金人瑞 《梦游虎丘》诗:“不是晓鐘来枕畔,至今还在讲堂隈。”
《漢語大詞典》:讲序(講序)
指讲堂。 唐 王勃 《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由是 岷 英 蜀 秀,攀讲序以云趋。” 唐 张籍 《赠殷山人》诗:“讲序居重席,羣儒愿执鞭。”
分類:讲堂
《漢語大詞典》:鳣座(鱣座)
讲堂。 明 王世贞 《寄赠杨二先辈》诗:“勋烈开鱣座,自 鲤 庭。”
分類:讲堂
《漢語大詞典》:斋讲(齋講)
(1).宣讲佛法之集会。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 梁 孝元 年少之时,每八月六日,载诞之辰,常设斋讲,自 阮修容 薨殁之后,此事亦絶。”北史·高允传:“又雅信佛道,时设斋讲,好生恶杀。”
(2).旧指学舍的讲堂。 宋 欧阳修 《吉州学记》:“学有堂筵斋讲,有藏书之阁。”
《漢語大詞典》:讲亭(講亭)
指四周无墙犹如凉亭的讲堂。明史·儒林传二·欧阳德:“迁 南京 国子司业,作讲亭,进诸生与四方学者论道其中。”
《漢語大詞典》:讲堂(講堂)
(1).儒师讲学的堂舍。后汉书·翟酺传:“ 光武 初兴,愍其荒废,起太学博士舍、内外讲堂,诸生横巷,为海内所集。”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始 文翁 为 蜀 守,立讲堂作石室于南城。” 清 顾炎武 《又与潘次耕札》:“吾异日局面似能领袖一方,然而不坐讲堂,不收门徒,悉反 正德 以来诸老先生之夙习,庶无遗议於后人。”
(2).今亦指教室。 老舍 《蜕》第五:“他知道自己聪明,所以讲堂上的功课他不大去听。”
(3).高僧讲经说法的堂舍。南史·宋武帝纪:“尝游 京口 竹林寺 ,独卧讲堂前,上有五色龙章。”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下:“ 开元 初年, 润州 江寧县 瓦官寺 修讲堂,匠人於鴟吻内竹筒中得之,与一沙门。” 清 金人瑞 《梦游虎丘》诗:“不是晓鐘来枕畔,至今还在讲堂隈。”
《漢語大詞典》:法堂
(1).佛教语。寺中演说佛法的讲堂。《华严经·世主妙严品》:“世尊凝睟(眸)处法堂,炳然照耀宫殿中。” 南朝 梁 任孝恭 《多宝寺碑铭》:“法堂每諠,禪室恒静。” 唐 王维 《过福禅师兰若》诗:“巖壑转微逕,云林隐法堂。” 吕澄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九讲:“禅居与律寺不同,不立佛殿,惟树法堂。”
(2).审理诉讼案件的公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五回:“这一座法堂,权不自我操,怎么问起我来!”
《漢語大詞典》:三鳣(三鱣)
东汉 杨震 明经博览,屡召不应,有鹳雀衔三鳣鱼飞集讲堂前,人谓蛇鳣为卿大夫服之象;数三,为三台之兆。后果位至太尉。事见后汉书·杨震传。后每用以为典,指登公卿高位的吉兆。 南朝 梁 简文帝 《司徒始兴忠武王诔》:“三鱣表服,二鹿随轮。” 宋 司马光 《赠太师文公挽辞》诗:“庭有三鱣集,门容駟马过。”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慈训》:“三鱣集,一鶚翀,向鸡窗挥霓吐虹。”
《漢語大詞典》:礼堂(禮堂)
(1).古代习礼的讲堂。后汉书·郑玄传:“末所愤愤者,徒以亡亲坟垄未成,所好羣书率皆腐敝,不得於礼堂写定,传於其人。” 王先谦 集解引 惠栋 曰:“《别传》云:‘ 北海 有 玄 儒林讲堂。’”
(2).孝堂,守丧之堂。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友悌》:“ 冯元常 闔门孝友,天下无比,或居兄弟服制,昼则从事,夜则尽会礼堂。” 清 冯桂芬 《程楞香中丞六十寿序》:“初 苏郡 戒严,先生以礼堂被詔团练於乡,及是 上海 平,郡中安堵,会先生服除,召还朝。”
(3).举行典礼或集会的厅堂。新唐书·西域传下·大食:“有礼堂容数百人,率七日,王高坐为下説曰:‘死敌者生天上,杀敌受福。’” 沙汀 《选灾》:“他喘息着,一面静静观望那些聚集在礼堂空地上的选民。”
《漢語大詞典》:三鱼(三魚)
东汉 杨震 居 湖城 ,有冠雀衔三条鳣鱼飞集讲堂前,当时视为吉兆。隶释·太尉杨震碑:“至德通洞,天爵不应,貽我三鱼,以章懿德。”后以“三鱼”为位至三公之典。参见“ 三鱣 ”。
《漢語大詞典》:三鳣(三鱣)
东汉 杨震 明经博览,屡召不应,有鹳雀衔三鳣鱼飞集讲堂前,人谓蛇鳣为卿大夫服之象;数三,为三台之兆。后果位至太尉。事见后汉书·杨震传。后每用以为典,指登公卿高位的吉兆。 南朝 梁 简文帝 《司徒始兴忠武王诔》:“三鱣表服,二鹿随轮。” 宋 司马光 《赠太师文公挽辞》诗:“庭有三鱣集,门容駟马过。”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慈训》:“三鱣集,一鶚翀,向鸡窗挥霓吐虹。”
《漢語大詞典》:善法堂
佛教语。 帝释天 讲堂名。在 须弥山 顶 喜见城 外之西南角。《涅槃经·圣行品二》:“復见白色犹如白云,復问大臣:‘彼是何色?’大臣答言:‘是 善法堂 ,忉利诸天常集其中,论人天事。’”《俱舍论》卷十一:“外西南角有 善法堂 ,三十三天时集於彼,详论如法不如法事。” 唐 刘禹锡 《送深法师游南岳》诗:“师在白云乡,名登 善法堂 。”
《漢語大詞典》:讲众(講衆)
听闻讲义的大众;集于讲堂的人众。梁书·儒林传·崔灵恩:“出为 长沙 内史,还除国子博士,讲众尤盛。” 唐 道宣 续高僧传·义解章论:“ 梁高 端拱御历,膺奉护持, 天监 初年,捨邪归正,游心佛理,陶思幽微,於 重云殿 ,千僧讲众,月建义筵,法化通洽。”
《漢語大詞典》:倾角
实际水平线和海上视觉水平线间的垂直角,后者因地球表面的弯曲和视察者所在的高度而低于前一水平线
岩层、岩片、岩脉、裂隙、断层或类似的地质构造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在垂直走向的面上测量)
从垂直物(如桅或烟囱)算起的倾斜度;尤指船首或船尾的外伸部分
船尾柱斜度或舵前部分的斜度
从水平面算起的倾斜度(如台阶或讲堂的地板)
高度或向上倾斜的斜度
地层或断层面与水平面所夹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