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洒扫(洒掃)
亦作“ 洒埽 ”。
(1).先洒水在地上浥湿灰尘,前后清扫。《韩诗外传》卷六:“夙兴夜寐,洒扫庭内。”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魏其 与其夫人益市牛酒,夜洒埽,早帐具至旦。” 宋 苏轼 《雨中过舒教授》诗:“客来淡无有,洒扫凉冠屨。”
(2).指扫墓。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汶水:“ 嬴县 西六十里,有 季札 儿冢,冢圆,其高可隐也。前有石铭一所, 汉 末 奉高 令所立,无所述敍,标誌而已。自昔恆蠲民户洒扫之,今不能然。” 唐 王建 《寒食行》:“牧儿驱牛下塚头,畏有家人来洒扫。”
(3).剪除;肃清。 唐 武元衡 《出塞作》诗:“要须洒扫 龙沙 浄,归謁明光一报恩。”
洒水扫地;清除。诗·豳风·东山:“洒埽穹窒,我征聿至。”论语·子张:“ 子夏 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汉书·叙传上:“方今大 汉 洒埽羣秽,夷险芟荒,廓帝紘,恢皇纲,基隆於 羲 农 ,规广於 黄 唐 。”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杨敬真》:“﹝ 杨氏 ﹞性沉静,不好戏笑,有暇必洒扫静室,闭门闲坐。”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十:“初 宋 元嘉 间,蠲 鲁郡 民 孔景 等五户,供 孔子 庙洒扫役。”
《漢語大詞典》:除扫(除掃)
(1).肃清;清除。北齐书·厍狄干传:“ 魏 正光 初,除扫逆党,授将军,宿卫於内。” 宋 李纲 《韩贾》诗:“燕坐一室间,妄念悉除扫。”
(2).打扫。 唐 无名氏 《乌将军记》:“君诚人邪,能相救免,毕身为除扫之妇,以奉指使。”
《漢語大詞典》:肃静(肅静)
(1).肃清;使安定。世说新语·吕藻“ 桓大司马 下都” 刘孝标 注引《桓温别传》:“ 兴寧 九年,以 温 克復旧京,肃静华夏,进都督中外诸军事侍中大司马,加黄鉞,使入参朝政。”魏书·张彝传:“ 羌 夏畏伏,惮其威整,一方肃静,号为良牧。” 宋 钱若水 等太宗皇帝实录卷七八:“遂下詔令州县检责,俾乡豪更相统驭三年,能肃静寇盗民庶安堵者,并以其豪署州县职以劝之。”
(2).旧时王侯、官员等外出时禁止闲人喧哗之辞。儒林外史第六回:“﹝ 严贡生 ﹞借了一副‘巢县正堂’的金字牌,一副‘肃静’、‘迴避’的白粉牌,四根门鎗,插在船上。”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肃静! 匈奴 大单于车驾就要进宫,车驾已经来到 未央宫 前,后宫肃静!”
(3).严肃寂静。《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二回:“只见那些兵一字儿面北排班站着,一个个擎枪在手,肃静无哗。” 巴金 《家》八:“于是全个广场马上变得非常肃静了。” 丁玲 《一九三○年春上海》十:“开始的时候,由主席临时推举了一个穿香港布洋服的少年做政治的报告,大家都很肃静。”
(4).指没有违犯礼法或禁例的事情发生。 王闿运 《陈侍郎侧室李恭人行状》:“寝门肃静,妇职有程。” 李大钊 《平民主义》:“就是今世各国,政机的运用,大都肃静,没有压制人民的事。”
《漢語大詞典》:澄肃(澄肅)
肃清。新唐书·牛僧孺传:“徙御史中丞,按治不法,内外澄肃。”
分類:肃清
《漢語大詞典》:衽扱囊括
比喻全部擒获或肃清。 清 唐甄 潜书·两权:“天下多群盗,衽扱囊括,可次取也。”
分類:擒获肃清
《漢語大詞典》:霩清
肃清。
分類:肃清
《漢語大詞典》:澄清(澂清)
使变清。喻平治天下。北史·儒林传·张彫武:“帝亦深倚仗之,方委以朝政。 彫武 更以澂清为己任,意气自高。”
(1).渭肃清混乱局面。后汉书·党锢传·范滂:“ 滂 登车揽轡,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元 文及翁 《贺新郎·西湖》词:“余生自负澄清志,更有谁、 磻溪 未遇, 傅巖 未起。” 朱德 《和郭沫若同志〈登尔雅台怀人〉》:“内忧外患澄清日,痛饮 黄龙 定约君。”
(2).引申为安定。 宋 司马光 《西斋》诗:“四境已澄清,还以书自怡。”
(3).清澈;明洁。 晋 陆云 《南征赋》:“闲夜冽以澄清,中原旷而曖昧。” 宋 苏轼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诗:“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冯雪峰 《上饶集中营》第三部:“ 施珍 的脸上浮上微笑,显得特别的美丽、坚决和纯洁,她的眼睛平静澄清。”
(4).搞清楚;弄明白。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上:“陛下不復澄清善恶,俱与忠臣尚书令 尹勋 等并时显封,使朱紫不别,粉墨杂糅。” 巴金 《中国人》:“即使跟思想不同的人接触,只要经过敞开胸怀的辩论,总可以澄清一些问题。”
使杂质沉淀,液体变清。 周立波 《桐花没有开》六:“要等秧田里的泥水澄清一点。” 徐怀中 《西线轶事》八:“找到一片积水,尽是小虫子在翻上翻下的,放几片净水剂澄清一下,那种怪味让人打哆嗦,喝不进去。”
《漢語大詞典》:霜清
(1).形容秋水明净;洁净。 唐 张九龄 《赴使泷峡》诗:“霜清百丈水,风落万重林。” 唐 皇甫冉 《寄刘方平大谷田家》诗:“冰结泉声絶,霜清野翠浓。” 宋 黄庭坚 《外舅孙莘老留诗庭坚和》:“我来杪摇落,霜清见鱼行。”
(2).整肃,肃清。 唐 李白 《赠宣城赵太守悦》诗:“持斧佐三军,霜清天北门。”
《漢語大詞典》:正清
正肃清明,不邪乱。汉书·酷吏传·严延年:“令行禁止,郡中正清。”后汉书·五行志一:“时中常侍 单超 、 左悺 、 徐璜 、 具瑗 、 唐衡 在帝左右,纵其姦慝…… 桓帝 因日蚀之变,乃拜故司徒 韩寅 为司隶校尉,以次诛鉏,京都正清。”
《漢語大詞典》:肃清(肅清)
(1).犹清平。多指国家、社会安定太平,法纪严明。汉书·韦贤传:“王朝肃清,唯俊之庭,顾瞻余躬,惧秽此征。”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二州肃清,四邦咸举。” 唐 柳宗元 《故叔父殿中侍御史府君墓版》:“初公元兄以纯深之行,端直之德,名闻於天下,官至侍御史;持斧登朝,宪章肃清。” 明 宋濂 《邹氏复姓孙氏序》:“ 大明 受命,四海肃清。”
(2).谓完全削平。 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晧书》:“师不踰时, 梁 益 肃清;使窃号之雄,稽顙降闕。”北齐书·王紘传:“天下皆当肃清,岂直伪 陈 而已。” 元 高文秀《襄阳会》第二折:“若不是 汉 三杰尽力扶持,怎能彀展封疆肃清海内?”
(3).犹整顿。通典·职官十五:“ 开元 元年,改 雍州 为 京兆府 ,置牧如故,掌宣风导俗,肃清所部。”《元典章·礼部四·儒学》:“吏民往往不循礼法,轻犯宪章,深不副朝廷肃清风俗,宣明教化之意。”
(4).指清扫。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皇都品汇》:“迓一元之来復,庆万物以更新,洒扫庭除,肃清家庙。” 徐迟 《精神分析》:“马路是这样被打扫更是这样被肃清的。”
(5).谓彻底清除坏人、坏事、坏思想等。 宋 曾巩 《襄州到任表》:“臣昨治 济南 ,最为烦剧,野有羣行之盗,里多武断之豪,驯致肃清,始熄凶残之害。” 清 黄轩祖 《游梁琐记·内黄大盗》:“ 大名 素称逋藪,民情强悍,与 内黄 毘连,凡盗案出,恒彼此为窜逃。年终两省会剿一次,为肃清之计。” 毛泽东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八:“我们应当在自己内部肃清一切软弱无能的思想。”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八章:“ 郑小蔫 告诉 小钢炮 ,后续部队已经进来,正在肃清残敌。”
(6).形容天气明朗高爽。 汉 班固 《终南山赋》:“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气肃清,周览八隅。” 唐 刘禹锡 《始闻秋风》诗:“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臺。”
(7).犹冷静;冷清。 三国 魏 嵇康 《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之十六:“闲夜肃清,朗月照轩。” 晋 潘岳 《寡妇赋》:“奉灵坐兮肃清,愬空宇兮旷朗。”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潘岳〈述哀〉》:“殯宫已肃清,松柏转萧瑟。”
《漢語大詞典》:廓清
(1).澄清,肃清。 汉 荀悦 《汉纪·高帝纪四》:“征乱伐暴,廓清帝宇,八载之内,海内克定。”隋书·李密传:“明公以英桀之才,而统驍雄之旅,宜当廓清天下,诛剪羣凶。” 唐 李汉 《〈昌黎先生集〉序》:“先生於文,摧陷廓清之功,比於武事,可谓雄伟不常者矣。” 鲁迅 《华盖集续编·无花的蔷薇之三》:“还可以看见一个大广告,里面是什么大英雄得胜之后,必须廓清邪说,诛戮异端等类古色古香的名言。”
(2).明净,清澈。旧唐书·肃宗纪:“风沙顿止,天地廓清。”
《漢語大詞典》:清廓
犹澄清,肃清。 唐 颜真卿 《祭伯父豪州刺史文》:“睿略昭宣,宇宙清廓。” 唐 杜甫 《过郭代公故宅》诗:“定策 神龙 后,宫中翕清廓。” 明 宋濂 《浙东行省右丞李公武功记》:“今敌既平,上下清廓。”
分類:澄清肃清
《漢語大詞典》:荡除(蕩除)
扫荡灭除。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得精卒数万人,宿恶盪除,所过肃清。” 唐 王勃 《常州刺史平原郡开国公行状》:“公制变以奇,盪除以杀。”
肃清,彻底消除。后汉书·苏竟传:“太白、辰星自亡 新 之末,失行筭度……或盈缩成鉤,或偃蹇不禁,皆大运荡除之祥,圣帝应符之兆也。” 唐 陆龟蒙 《彼农》诗之一:“世路巇险,淳风荡除。”明史·外国传二·安南:“愿兴弔伐之师,隆继絶之义,荡除奸凶。” 鲁迅 《坟·写在〈坟〉后面》:“倘非天纵之圣,积习当然也不能顿然荡除。”
《漢語大詞典》:埽荡(埽盪)
亦作“ 埽盪 ”。
(1).用武力或其他手段肃清敌人。 北魏 高允 《徵士颂》:“王龚徂征,戎军屡驾;埽盪游氛,克剪妖霸。” 清 李渔 《蜃中楼·寄书》:“待孤家领兵前去,埽荡鲸鯢。”
(2).泛指彻底清除。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只有其中的一本《蕗谷虹儿画选》,是为了扫荡 上海滩 上的‘艺术家’……而印的。” 鲁迅 《南腔北调集·〈唐宋传奇集〉序例》:“埽荡烟埃,斥伪返本。”
《漢語大詞典》:巡捕
(1).巡逻搜捕。新唐书·食货志四:“亭户冒法,私鬻不絶,巡捕之卒,遍于州县。” 元 李文蔚《燕青博鱼》楔子:“众小校听咱分付,今夜个该谁巡捕?黑地里悄语低言,不要您头藏尾露。遇官军须当杀退,若经商便将拏住。”《水浒传》第十三回:“今唤你等两个……一个出西门,一个出东门,分投巡捕。若有贼人,随即剿获申请,不可扰动乡民。”
(2). 宋 代试院中设巡捕,职掌巡查弹压,肃清场纪。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三:“自知举至弥封、誊録、巡捕共一歷,人皆见之,不容有私,人甚便之。是后遵以为法。”
(3). 清 初京师有巡捕三营, 乾隆 间增至五营,掌京师巡防治安事宜。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一:“京师巡捕三营,马兵月给银二两,步兵一两,皆月米五斗。”清史稿·兵志二:“京师巡捕五营,设步军统领一人。”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遥观巡捕卒,都是棒和鎗。”
(4). 清 代各省督抚等衙门有巡捕官,是督抚或将军的随从官,分文职武职,各司传宣与护卫。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姚毕二公胆识:“藩臬出,令传巡捕进,谓曰:‘汝以我名柬请 张回子 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这位 钟雷溪 得了此信,便天天去结交督署的巡捕、戈什哈,求一箇消息灵通。”
(5).旧时租界里的警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回:“后来巡捕房招巡捕,他便去投充巡捕,果然选上了。” 田汉 《梅雨》:“越是大强盗,就越有巡捕哪包探哪去保护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