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轩轾(軒輊)
(1).车前高后低叫轩,前低后高叫轾。引申为高低、轻重、优劣。语出诗·小雅·六月:“戎车既安,如輊如轩。” 朱熹 集传:“輊,车之覆而前也。轩,车之却而后也。凡车从后视之如輊,从前视之如轩,然后适调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又释何衡阳达性论》:“唱言穷轩輊,立法无衡石。” 唐 刘禹锡 《楚望赋》:“亦有轻舟,轩輊泛浮。”明史·万士和传:“ 士和 曰:‘朝廷设二使,如左右手,非有轩輊。’” 清 魏源 《栈道杂诗》之七:“在山不知高,轩輊任持载。” 清 谭嗣同 《仁学》十二:“故地球体积之重率,必无轩輊於时;有之则畸重而去日远,畸轻而去日近,其轨道且岁不同矣。” 章炳麟 《訄书·弭兵难》:“当是时,七国之权力,虽犹有轩輊頫仰,其势足以相御,然而 荀卿 覩其无成。” 刘大杰 《中国文学发展史》第三二章二:“他( 陈维崧 )当日与 朱彝尊 齐名,一时未易轩轾。”
(2).轩昂,气度不凡。 唐 韩愈 《刘生》诗:“生名 师命 其姓 刘 ,自少轩輊非常儔。”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三:“ 范讽 性倜儻,好直节,不拘细行。自在场屋与 鞠咏 、 滕宗谅 游,已有轩輊之名。”
(3).褒贬抑扬。新唐书·杨虞卿传:“ 宗閔 待之尤厚,就党中为最能唱和者,以口语轩輊事机,故时号党魁。”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杭学游士聚散:“朝议以游士多无检束,羣居率以私喜怒轩輊人。” 郭沫若 《历史人物·论曹植》:“譬如 锺嵘 的诗品把他列于上品,把他的哥哥 魏文帝 曹丕 列于中品,把他的父亲 魏武帝 曹操 列于下品,便是最见轩轾的一种见解。”
(4).翻覆。 唐 杜甫 《送从弟亚赴河西判官》诗:“崆峒地无轴,青海天轩輊。”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二三:“盖如车制而略小。但独辕着地,如犂托之状。上有望橛,以擐牛挽槃索。上下坡坂,絶无轩輊之患。 汉 马援 弟 少游 ,尝谓乘下泽车,是也。”
《漢語大詞典》:翻局
翻覆;变卦。明史·倪元璐传:“网已密而犹疑有遗鳞,势已重而或忧其翻局。” 清 黄宗羲 《郑峚阳先生墓表》:“讹言三 吴 将谋翻局,侦事者相望。”
分類:翻覆变卦
《漢語大詞典》:偃侧(偃側)
(1).犹翻覆。 汉 枚乘 《七发》:“鱼鳖失势,颠倒偃侧。”
(2).低俯倾斜。 唐 马戴 《谒仙观》诗之一:“寒松多偃侧,灵洞遍清虚。”
(3).或仰或侧。谓举止随意。 唐 韩愈 《祭穆员外文》:“君居于室,我既来即。或以啸歌,或以偃侧。”
《漢語大詞典》:翻覆
(1).谓反覆无常;变化不定。 晋 陆机 《君子行》:“休咎相乘躡,翻覆若波澜。”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岂期终始参差,苍黄翻覆。” 吕延济 注:“翻覆,不定也。” 唐 卢象 《送赵都护赴安西》诗:“黠虏多翻覆,谋臣有别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局诈:“人心叵测,事后虑有翻覆。” 瞿秋白 《饿乡纪程》四:“从我七八岁时, 中国 社会已经大大的震颠动摇之后,那疾然翻覆变更的倾向,已是猛不可当,非常之明显了。”
(2).多次重复。 唐 李频 《冬夜酬范秘书》诗:“翻覆吟佳句,何酬国士恩。” 宋 苏辙 《书〈楞严经〉后》:“杜门幽坐,取《楞严经》翻覆熟读。”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重復在月光之下翻覆一看,口中大叫。” 叶圣陶 《四三集·一桶水》:“﹝ 孙大娘 ﹞取了两个双毫小银洋,翻覆看上几眼,就郑重地交到 张老大 手里。”
(3).反转;倾覆。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种瓜:“摘瓜法:在步道上引手而取;勿听浪人踏瓜蔓,及翻覆之。” 唐 刘知几 史通·申左:“或以先为后,或以后为先,日月颠倒,上下翻覆。” 郑珍 《江边老叟》诗:“北风三日更不休,十室登船九翻覆!”
(4).指上下震荡。 宋 苏舜钦 《杨子江观风浪》诗:“大舰失所操,翻覆如转丸。”
(5).犹翻动。如:夜间翻覆不能眠。
(6).翻飞;翻滚。 南朝 梁 萧统 《开善寺法会讲解将毕赋三十韵》:“青禽乍上下,云雁飞翻覆。” 唐 徐凝 《观浙江涛》诗:“ 浙江 悠悠海西緑,惊涛日夜两翻覆。”
《漢語大詞典》:翻背
翻覆,背叛。梁书·沈浚传:“明公亲是人臣,举兵向闕,圣主申恩赦过,已共结盟,口血未乾,而有翻背。”旧唐书·尉迟敬德传:“ 敬德 若怀翻背之计,岂在 寻相 之后耶?”
分類:翻覆背叛
《漢語大詞典》:翻船
①船只翻覆。②比喻事情中途受挫或失败:夺魁呼声最高的北京队在半决赛中~。
《漢語大詞典》:搅搜(攪搜)
(1).象声词。
(2).翻覆搜求。 宋 李光 《陈氏园亭》诗:“酒杯棊局平生事,莫把枯肠数搅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