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告文
祭文。明史·沈鲤传:“﹝帝﹞议分遣大臣祷天下名山大川……﹝ 鲤 ﹞请斋三日以告文授太常属致之,罢寺观勿祷。” 明 李贽 有《关王告文》
分類:祭文告文
《漢語大詞典》:墓偈
指祭文,悼词。 沈鼎 《二十年岁月,三千里行程》:“二十年前,她( 许广平 )曾经手捧着‘致 鲁迅 夫子’的墓偈,流着眼泪,参加 鲁迅 的葬仪。墓偈上写着她的献词。”
分類:祭文
《漢語大詞典》:呜呼(嗚呼)
亦作“ 呜乎 ”。亦作“ 呜虖 ”。
(1).叹词。表示悲伤。《书·五子之歌》:“呜呼曷归,予怀之悲。” 宋 叶适 《厉领卫墓志铭》:“虏既卒叛盟,而君竟坐贬死。呜呼!可哀也已!” 鲁迅 《且介亭杂文·韦素园墓记》:“呜呼,宏才远志,厄于短年。”
(2).叹词。表示赞美或慨叹。书·旅獒:“呜呼!明王慎德,四夷咸宾。”汉书·武帝纪:“麟凤在郊藪, 河 洛 出图书。呜虖,何施而臻此与!” 颜师古 注:“虖读曰呼。呜呼,叹辞也。” 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呜呼!士穷乃见节义。”《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弟不争,兄不取。作义庄,赡乡里。呜呼孝廉谁可比!” 清 戴名世 《戴氏宗谱序》:“呜乎!此先王之所以为平天下之要道也歟!” 冰心 《离家的一年》:“呜呼,‘每逢佳节倍思亲’。”
(3).旧时祭文中常用“呜呼”,后因以借指死亡。 宋 张镃 《临江仙》词:“纵使古稀真箇得,后来争免呜呼。”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只见街上人纷纷而过,多有説这老和尚,可怜半月前还听得他念经之声,今早呜呼了。” 叶君健 《火花》一:“他想,如果他这样熬到天亮,就是不一命呜呼,也会半死。”
(4).象声词。多用作哭声或鸟鸣声。 三国 魏 曹植 《平原懿公主诔》:“帝用吁嗟,呜呼失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叶榆河:“郡有 叶榆县 ,县西北八十里有 弔鸟山 ,众鸟千百为羣,甚会呜呼啁哳。” 宋 文天祥 《六歌》之五:“风花飞坠鸟呜呼,金茎沆瀣浮污渠。”
《漢語大詞典》:祭文
文体名。祭祀或祭奠时表示哀悼或祷祝的文章。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若乃礼之祭祀,事止告饗;而中代祭文,兼讚言行。祭而兼讚,盖引神而作也。” 宋 郭彖 睽车志卷四:“忽有髑髏自空堕几案间,举家骇愕, 咏之 为祭文而埋之。” 章炳麟 《国故论衡·正斋送》:“近世或有功德在民,祭於州邑,及夫往世特达之士, 比干 、 夷 齐 、 鲁连 、 郑康成 之伦,庙祀犹在,有特豚鱼菽之祭,为之祭文可也。” 沙汀 《还乡记》四:“免得拖死了连祭文都不好写。”
《漢語大詞典》:谒文(謁文)
文体的一种,类似祭文。后汉书·文苑传下·张超:“﹝ 张超 ﹞著赋、颂、碑文、荐、檄、牋、书、謁文、嘲,凡十九篇。”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中》:“祭文之不韵者,别流为笔,其类於祭文而以笔行之,如祝文、祈文、謁文之属,皆起流俗,以其来已旧,或经名手,遂亦流传。祝文今尚盛行,祈謁则不多见。”
《漢語大詞典》:悲文
哀悼的文辞。古代哀祭文体的一种,用于同辈。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上》:“上哀下曰誄,始 鲁庄公 。下哀上曰哀策,始 汉 李尤 。相哀曰悲文,始 蔡邕 。惜幼曰哀辞,始 班固 。”
《漢語大詞典》:吊书(弔書)
吊祭的文书;祭文。礼记·檀弓下“ 滕成公 之丧,使 子叔敬叔 弔,进书” 汉 郑玄 注:“进书,奉君弔书。”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孝文帝》:“﹝ 贾谊 ﹞迁为 长沙 太傅。既之官,内不自得。及渡 湘水 ,投弔书曰:‘闒茸尊显,佞諛得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又 子叔敬叔 进弔书於 滕君 ,固知行人挈辞,多被翰墨矣。”
《漢語大詞典》:尚飨(尚饗)
亦作“ 尚享 ”。 旧时用作祭文的结语,表示希望死者来享用祭品的意思。仪礼·士虞礼:“卒辞曰:哀子某,来日某隮祔尔于尔皇祖某甫。尚饗!” 郑玄 注:“尚,庶几也。” 唐 李翱 《陵庙时日朔祭议》:“敬修时享,以申追慕。尚享!” 宋 苏轼 《祭欧阳文忠公文》:“盖上以为天下慟,而下以哭其私,呜呼哀哉,尚享!” 清 方苞 《祭王昆绳文》:“行与心违,蹉跎竟老;遗书在篋,其半惟草。临风洒泣,气尽心孤;子止於此,况於吾徒。呜呼哀哉,尚饗!”
《漢語大詞典》:祭亭
旧时出丧所制作的一种轿亭,常用以供奉祭文。《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八回:“只见当先是两个纸糊的开路神……以后还有甚么顶马、素顶马、细乐、和尚、师姑、道士、万民伞、铭旌亭、祭亭、香亭、喜神亭、功布、亚牌、马执事。”
《漢語大詞典》:祈文
古代文体之一。类似祭文,不必押韵。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上》:“祈福禳灾,非文不达,因有祝文,始 董仲舒 ;有祈文,始 傅毅 ;有謁文,始 张超 。”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中》:“祭文之不韵者,别流为笔,其类於祭文而以笔行之,如祝文、祈文、謁文之属,皆起流俗,以其来已旧,或经名手,遂亦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