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桑林祷(桑林禱)
谓祈雨。三国志·蜀志·郤正传:“ 阳盱 请而洪灾息, 桑林 祷而甘泽滋。” 明 谢谠《四喜记·久旱祈神》:“臣民徒有 桑林 祷,万物焦枯四野空。”参见“ 桑林 ”。
分類:祈雨
《漢語大詞典》:桑林
(1).桑树林。 唐 王昌龄 《塞下曲》之一:“蝉鸣空桑林,八月 萧关 道。” 宋 梅尧臣 《送吴季野太博移蜀灵泉先至辇》诗:“苇箔蚕齐老,桑林叶更生。” 元 赵孟俯 《右耕》诗之十二:“寒风吹桑林,日夕声颼颼。”
(2).古乐曲名。相传为 殷 天子之乐。左传·襄公十年:“ 宋公 享 晋侯 於 楚丘 ,请以《桑林》。” 杜预 注:“《桑林》, 殷 天子之乐名。”庄子·养生主:“ 庖丁 为 文惠君 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嚮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3).传说中的神名。《淮南子·说林训》:“ 上駢 生耳目, 桑林 生臂手,此 女媧 所以七十化也。” 高诱 注:“ 上駢 、 桑林 皆神名。”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序》:“ 荀罃 不从 桑林 之祟,而 晋侯 之疾间。”
(4).古地名。相传为 殷汤 祈雨的地方。墨子·明鬼下:“ 燕 之有 祖 ,当 齐 之社稷,宋之有 桑林 , 楚 之有 云梦 也。”《淮南子·主术训》:“ 汤 之时,七年旱,以身祷於 桑林 之际,而四海之云凑,千里之雨至。” 宋 黄庭坚 《常父惠示丁卯雪十四韵谨同韵赋之》:“ 桑林 请六事,河水问九畴。”
《漢語大詞典》:谒雨(謁雨)
祈雨。 宋 刘攽 《画龙》诗:“南入謁雨争图龙,画师放笔为老雄。”
分類:祈雨
《漢語大詞典》:瑟瑟
(1).碧色宝石。周书·异域传下·波斯:“﹝ 波斯国 ﹞又出白象、师子……马瑙、水晶、瑟瑟。”新唐书·高仙芝传:“ 仙芝 为人贪,破 石 ,获瑟瑟十餘斛。”元史·仁宗纪一:“帝曰:所寳惟贤,瑟瑟何用焉。”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外国·乌思藏:“其官章饰,最尚瑟瑟;瑟瑟者,緑珠也。”
(2).指碧绿色。 唐 白居易 《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前蜀 韦庄 《乞彩笺歌》:“留得溪头瑟瑟波,泼成纸上猩猩色。” 宋 陆游 《携一尊寻春湖上》诗:“花梢已点猩猩血,水面初生瑟瑟纹。”
(3).象声词。 汉 刘桢 《赠从弟》诗之二:“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宋书·乐志三》:“风瑟瑟,木搜搜,思念公子徒以忧。”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五:“﹝倒黏子花﹞中有细核,并嚼之瑟瑟有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夜叉国:“母子方徊徨间,忽见布帆南动,其声瑟瑟。” 鲁迅 《彷徨·祝福》:“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
(4).寒凉貌。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上:“气萧萧以瑟瑟,风颼颼而飀飀。” 唐 雍陶 《和河南白尹西池北新葺水斋招赏十二韵》:“坐中寒瑟瑟,牀下细冷冷。” 清 龚自珍 《虞美人》词:“春寒瑟瑟晚来添,玉釧微闻,应是换 吴 棉。”
(5).萧索貌;寂寥貌。 唐 刘希夷 《捣衣篇》诗:“秋天瑟瑟夜漫漫,夜白风清玉露团。” 清 龚自珍 《后游》诗:“三日不能来,来觉情瑟瑟。” 周天石 《和南村原韵》:“瑟瑟荒郊悬落日,滔滔沧海决横流。”
(6).形容发抖的样子。《官场现形记》第十四回:“﹝媒婆﹞只剩得一件布衫,跪在地下,瑟瑟抖个不了。”《再生缘》第十五回:“她身体很疲乏,不免瑟瑟抖叫一声。”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七:“﹝我﹞不敢把头伸出到被外,身子在被里老是瑟瑟地抖,身上头上全是汗珠。”
(7). 辽 代祈雨射柳的仪礼。前期,置百柱天棚。及期,皇帝、亲王、宰执以次行射柳仪。翼日,植柳天棚之东南,巫以酒醴、黍稗荐植柳,祝之。皇帝、皇后祭东方毕,子弟射柳。不雨,则以水沃之。见辽史·礼志一。参见“ 射柳 ”。
《漢語大詞典》:射柳
(1).指 春秋 养由基 精于射箭的故事。史记·周本纪:“ 楚 有 养由基 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左右观者数千人,皆曰善射。”后用为善射的典实。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司马裔碑》:“藏松寳剑,射柳琱弓,推诚 贾復 ,屈节 廉公 。”参阅战国策·西周策
(2). 辽 金 时的一种竞技活动。在场上插柳,驰马射之,中者为胜。源于古鲜卑族秋祭时驰马绕柳枝三周的仪式。汉书·匈奴传上“大会蹛林” 唐 颜师古 注:“蹛者,绕林木而祭也。 鲜卑 之俗,自古相传,秋天之祭,无林者尚竖柳枝,众骑驰遶三周乃止。此其遗法。”辽史·太宗纪上:“射柳於 太祖 行宫。”金史·礼志八:“射柳、击毬之戏,亦 辽 俗也, 金 因之。凡重五日拜天礼服,插柳毬场,为两行,当射者以尊卑序,各以帕识,其枝去地约数寸,削其皮而白之,先以一人驰马前导,后驰马,以无羽横鏃箭射之。既断柳,又以接而驰去者为上;断而不能接去者次之;或中其青处,及中而不能断,与不能中者为负。每射必伐鼓以助其气。” 明 代射柳之法有异于前。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 永乐 中,禁中有翦柳之戏。翦柳,即射柳也。 陈眉公 云:胡人以鵓鴣贮葫芦中,悬之柳上,射之。射中葫芦鸽輒飞去,以飞之高下为胜负。往往会於清明、端午日,名曰射柳。”
《漢語大詞典》:桑林
(1).桑树林。 唐 王昌龄 《塞下曲》之一:“蝉鸣空桑林,八月 萧关 道。” 宋 梅尧臣 《送吴季野太博移蜀灵泉先至辇》诗:“苇箔蚕齐老,桑林叶更生。” 元 赵孟俯 《右耕》诗之十二:“寒风吹桑林,日夕声颼颼。”
(2).古乐曲名。相传为 殷 天子之乐。左传·襄公十年:“ 宋公 享 晋侯 於 楚丘 ,请以《桑林》。” 杜预 注:“《桑林》, 殷 天子之乐名。”庄子·养生主:“ 庖丁 为 文惠君 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嚮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3).传说中的神名。《淮南子·说林训》:“ 上駢 生耳目, 桑林 生臂手,此 女媧 所以七十化也。” 高诱 注:“ 上駢 、 桑林 皆神名。”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序》:“ 荀罃 不从 桑林 之祟,而 晋侯 之疾间。”
(4).古地名。相传为 殷汤 祈雨的地方。墨子·明鬼下:“ 燕 之有 祖 ,当 齐 之社稷,宋之有 桑林 , 楚 之有 云梦 也。”《淮南子·主术训》:“ 汤 之时,七年旱,以身祷於 桑林 之际,而四海之云凑,千里之雨至。” 宋 黄庭坚 《常父惠示丁卯雪十四韵谨同韵赋之》:“ 桑林 请六事,河水问九畴。”
《漢語大詞典》:龙舞(龍舞)
指舞龙灯。古时用以祈雨,谓用假龙可引真龙来下雨。
《漢語大詞典》:祈雨
因久旱而求神降雨。古称雩祀。晋书·礼志上:“ 武帝 咸寧 二年春分,久旱……五月庚午,始祈雨於社稷山川,六月戊子,获澍雨。”太平广记卷三四二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赵叔牙:“通状祈雨,期三日雨足。” 清 厉鹗 东城杂记卷上:“ 信州 怀玉山 有画罗汉,郡中每迎请祈雨。”
《漢語大詞典》:雩坛(雩壇)
古时祈雨所设的高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泗水:“门南隔水,有雩坛,坛高三丈, 曾点 所欲风舞处也。” 金 元好问 《戊戌十月山阳雨夜》诗之一:“忍死待一麦,秋种且未投,乾溢谁所司,雩坛徧九州。” 清 魏源 《与曲阜孔绣山孝廉书》:“前日祗謁林庙,周览雩坛,得从圣人子孙信宿燕处,以遂景行嚮往之愿。”
分類:祈雨高台
《漢語大詞典》:木龙(木龍)
(1).木刻的龙。古代祈雨时用之。 唐 白居易 《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韵》:“布泽木龙催,迎春土牛助。雨师习习洒,云将飘飘翥。”
(2).木名。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植上:“木龙树。 徐 之 高冢城 南有 木龙寺 ,寺有三层砖塔,高丈餘。塔侧生一大树,縈绕至塔顶,枝干交横,上平,容十餘人坐。枝杪向四下垂,如百子帐。”
(3).护堤的木栏。宋史·河渠志一:“﹝ 天禧 ﹞五年正月,知 滑州 陈尧佐 以西北水坏,城无外御,筑大隄……復就凿横木,下垂木数条,置水旁以护岸,谓之‘木龙’。”元史·河渠志三:“若木龙、蚕椽木、麦秸、扶桩、铁叉、铁吊、枝麻、搭火钩、汲水、贮水等具皆有成数。”清史稿·高宗纪三:“丁卯,上奉皇太后渡 河 至 天妃闸 ,閲木龙。”
(4).传说栖息在航海大船里的蛇。 清 郁永河 《海上纪略》:“凡海舶中必有一蛇,名曰木龙,自船成日即有之,平时曾不可见,亦不知所处,若见木龙去,则舟必败。”
《漢語大詞典》:剪爪
尚书大传卷二:“ 汤 伐 桀 之后,大旱七年,史卜曰:‘当以人为祷。’ 汤 乃翦髮断爪,自以为牲,而祷於 桑林 之社,而雨大至,方数千里。”后遂以“翦爪”为祈雨之典实。 三国 魏 应璩 《与广川长岑文瑜书》:“今者云重积而復散,雨垂落而復收,得无贤圣殊品,优劣异姿,割髮宜及肤,翦爪宜侵肌乎?” 唐 康骈 剧谈录·狄惟谦请雨:“曝山椒之畏景,事等焚躯;起天际之油云,法同翦爪。”
分類:祈雨典实
《漢語大詞典》:泥龙(泥龍)
(1).泥塑龙像。古人用以祈雨。 北周 庾信 《喜晴》诗:“已欢无石燕,弥欲弃泥龙。”
(2).喻无用之物。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泥龙虽藻绘炳蔚,而不堪庆云之招;撩禽虽琱琢玄黄,而不任凌风之举。” 南朝 梁 庾肩吾 《为南康王让丹阳尹表》:“是知策彼泥龙,不能令其逐日;乘斯流马,安可使其奔电。”
《漢語大詞典》:植柳
插柳。源于古代鲜卑族秋祭。 辽 金 时祈雨有射柳之俗。射柳活动前,插柳场上,并予以祭祝。辽史·礼志一:“若旱,择吉日行瑟瑟仪以祈雨……又翼日,植柳天棚之东南,巫以酒醴、黍稗荐植柳,祝之。皇帝、皇后祭东方毕,子弟射柳。”参见“ 射柳 ”。
《漢語大詞典》:射柳
(1).指 春秋 养由基 精于射箭的故事。史记·周本纪:“ 楚 有 养由基 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左右观者数千人,皆曰善射。”后用为善射的典实。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司马裔碑》:“藏松寳剑,射柳琱弓,推诚 贾復 ,屈节 廉公 。”参阅战国策·西周策
(2). 辽 金 时的一种竞技活动。在场上插柳,驰马射之,中者为胜。源于古鲜卑族秋祭时驰马绕柳枝三周的仪式。汉书·匈奴传上“大会蹛林” 唐 颜师古 注:“蹛者,绕林木而祭也。 鲜卑 之俗,自古相传,秋天之祭,无林者尚竖柳枝,众骑驰遶三周乃止。此其遗法。”辽史·太宗纪上:“射柳於 太祖 行宫。”金史·礼志八:“射柳、击毬之戏,亦 辽 俗也, 金 因之。凡重五日拜天礼服,插柳毬场,为两行,当射者以尊卑序,各以帕识,其枝去地约数寸,削其皮而白之,先以一人驰马前导,后驰马,以无羽横鏃箭射之。既断柳,又以接而驰去者为上;断而不能接去者次之;或中其青处,及中而不能断,与不能中者为负。每射必伐鼓以助其气。” 明 代射柳之法有异于前。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 永乐 中,禁中有翦柳之戏。翦柳,即射柳也。 陈眉公 云:胡人以鵓鴣贮葫芦中,悬之柳上,射之。射中葫芦鸽輒飞去,以飞之高下为胜负。往往会於清明、端午日,名曰射柳。”
《漢語大詞典》:巫尪
古代祈雨女巫。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夏大旱,公欲焚巫尪。” 杜预 注:“巫尪,女巫也,主祈祷请雨者。或以为尪非巫也,瘠病之人,其面上向,俗谓天哀其病,恐雨入其鼻,故为之旱,是以公欲焚之。”
分類:祈雨女巫
《漢語大詞典》:雩祀
古代祈雨的祭祀。礼记·月令:“﹝仲夏之月﹞乃命百县雩祀百辟卿士有益於民者,以祈穀实。” 郑玄 注:“雩,吁嗟求雨之祭也。” 宋 曾巩 《郊配策》:“冬至祀昊天,夏至祀皇地祇,孟夏雩祀,用太祖配。” 宋 刘克庄 《夏旱》诗之二:“蛟潭雩祀稀曾讲,蠏井灵泉亦未迎;代拜烦它村祝叟,愿丰误杀老书生。”
分類:祈雨祭祀
《漢語大詞典》:雩台(雩臺)
祈雨的高台。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三:“雩臺满荒榛, 逵宫 餘曲沼。”
分類:祈雨高台
《漢語大詞典》:雩祈
祈雨祭神。 清 顾炎武 《十庙》诗:“朔望及雩祈,顿首诚恐惶。”
分類:祈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