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顷亩(頃畝)
(1).百亩。形容面积大。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秦始皇 ﹞遣 蒙恬 筑 长城 ,东西数千里,暴兵露师常数十万,死者不可胜数,僵尸千里,流血顷亩,百姓力竭,欲为乱者十家而五。”
(2).顷和亩。泛指土地面积。晋书·郤詵传:“自顷风雨虽颇不时,考之万国,或境土相接,而丰约不同;或顷亩相连,而成败异流,固非天之必害於人,人实不能均其劳苦。”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只是老年的地,不论顷亩,只在‘一夫之力,一夫能种’这块地的多少上计算,叫作一顷。”
(3).丈量;用顷或亩计算。《淮南子·泰族训》:“故九州不可顷亩也,八极不可道里也, 太山 不可丈尺也,江海不可斗斛也。”
《漢語大詞典》:万顷(萬頃)
(1).百万亩。百亩为一顷。管子·揆度:“百乘为耕,田万顷为户。”
(2).常用以形容面积广阔。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渊然万顷,直上千仞。” 宋 杨万里 《过金沙洋望小海》诗:“须臾满眼贾胡舩,万顷一碧波黏天。”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但愿父作公卿,子作状元,给我挣下万顷庄田。” 艾青 《在浪尖上》诗:“你在万里晴空下,宁静地注视着万顷波涛。”
《漢語大詞典》:千顷(千頃)
百亩为顷。千顷,极言其广阔。《淮南子·说林训》:“寻常之谿,灌千顷之泽。” 唐 韩愈 《酬卢给事曲江荷花行》:“ 曲江 千顷秋波浄,平铺红云盖明镜。” 明 陈所闻 《中秋同齐王孙瑞堂春堂虎丘坐月》曲:“望白云千顷,野鹤翱翔。” 丘复 《寄曹耐公汕头》诗:“罄此一樽酒,如对千顷汪。”
分類:百亩广阔
《漢語大詞典》:百亩(百畝)
亦作“ 百畮 ”。 一百亩土地。亦泛指广阔之地。周礼·地官·大司徒:“不易之地家百畮。” 郑玄 注:“畮,古‘亩’字。”孟子·滕文公上:“ 夏后氏 五十而贡, 殷 人七十而助, 周 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淮南子·诠言训》:“匹夫百畮一守,不遑启处。” 唐 刘禹锡 《再游玄都观》诗:“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浄尽菜花开。”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三章第二节:“ 周 制百步为亩,一夫百亩(约合今31.2亩),称为一田,是井田的基本单位。”
《漢語大詞典》:一夫
(1).一人。指男人。书·君陈:“尔无忿疾于顽,无求备于一夫。” 孔颖达 疏:“无求备于一人。”汉书·谷永传:“ 秦 居平土,一夫大呼而海内崩析者,刑罚深酷,吏行残贼也。” 宋 苏轼 《与滕达道书》:“一夫进退何足道。”
(2).特指一个农夫。孟子·万章下:“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魏书·高祖纪:“ 太和 元年詔曰:一夫制治田四十亩,中男二十亩。无令人有餘力,地有遗利。” 宋 欧阳修 《解官后答韩魏公见寄》诗:“老为南亩一夫去,犹是东宫二品臣。”
(3).犹言独夫。指众叛亲离的人,暴君。孟子·梁惠王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 紂 矣,未闻弑君也。”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一夫从横,则城池自夷,岂不危哉?” 李善 注:“一夫谓 董卓 也。”
(4).借指地积,方百步或百亩。周礼·考工记·匠人:“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郑玄 注:“方各百步。” 贾公彦 疏:“盖市曹司次介次所居之处与天子二朝,皆居一夫之地,各方百步也。”新唐书·食货志二:“古者百亩地号一夫,盖一夫授田不得过百亩。”
《漢語大詞典》:十夫
(1).十人。书·大诰:“民献有十夫,予翼以于敉寧武图功。”吴子·论将:“路狭道险,名山大塞,十夫所守,千夫不过,是谓地机。”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譬如有人,虽有十夫之力,自朝及夕,常自大呼跳跃,初虽可畏,其势不久必自委顿,乘其力衰,三尺童子,可使制其死命。”
(2).千亩田。古代井田制,一夫受田百亩,故以“夫”借指百亩田。周礼·地官·遂人:“十夫有沟,沟上有畛。” 郑玄 注:“十夫,二邻之田。” 孙诒让 正义:“五家为邻,二邻为联,则有十家。”
《漢語大詞典》:私田
(1).古代井田制度,每井九百亩,八家各分配百亩,称为“私田”。《穀梁传·宣公十五年》:“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私田稼不善,则非吏;公田稼不善,则非民。”汉书·食货志上:“六尺为步,步百为畮,畮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方一里,是为九夫。八家共之,各受私田百畮,公田十畮,是为八百八十畮,餘二十畮以为庐舍。”孟子·梁惠王下“ 文王 之治 岐 也,耕者九一” 宋 朱熹 集注:“九一者,井田之制也。方一里为一井,其田九百亩,中画井字。界为九区,一区之中,为田百亩,中百亩为公田,外八百亩为私田,八家各受私田百亩,而同养公田,是九分而税其一也。”参见“ 井田 ”。
(2).私人所有的田地。汉书·五行志中之上:“今陛下弃万乘之至贵……置私田於民间,畜私奴、车马於北宫。”
《漢語大詞典》:井田
(1).相传古代的一种土地制度。以方九百亩为一里,划为九区,形如“井”字,故名。其中为公田,外八区为私田,八家均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治私事。从 春秋 时起,井田制日趋崩溃,逐渐被封建生产关系所取代。《穀梁传·宣公十五年》:“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 范宁 注:“出除公田八十亩,餘八百二十亩,故井田之法,八家共一井,八百亩。餘二十亩,家各二亩半,为庐舍。” 三国 魏 曹操 《度关山》诗:“封建五爵,井田刑狱。” 严复 《论中国教化之退》:“ 秦 併天下,更古制,更井田而为阡陌。”参阅周礼·考工记·匠人孟子·滕文公上
(2).泛指田地。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岂令罄井田而起塔庙,穷编户以为僧尼也?”
(3).在采矿工程中,一个矿田可分为属各个井(坑)开采的若干部分,每个部分称为一个“井田”。
《漢語大詞典》:夫屋
谓古代井田制,百亩为“夫”,三夫为“屋”。一屋三夫互相担保,以缴纳赋税。周礼·地官·小司徒:“及大比,六乡四郊之吏平教治、正政事,攷夫屋。” 郑玄 注:“夫三为屋,屋三为井,出地贡者三三相任。” 贾公彦 疏:“一井之内九夫,三夫为屋,是一屋三夫,自相保任,故云‘三三相任’。据井而言也。”
《漢語大詞典》:夫税
一夫受田百亩所出之租税。周礼·地官·载师“凡民无职事者,出夫家之征” 汉 郑玄 注:“夫税者,百畮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