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跻堂(躋堂)
犹登堂。语本《诗·豳风·七月》:“躋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王闿运 《巡抚吴尚书六十寿颂》:“盖称躋堂兕觥,报上之义也。”
分類:登堂
《漢語大詞典》:升堂(陞堂)
(1).登上厅堂。 唐 韩愈 《山石》诗:“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支子肥。”
(2).旧谓官吏登堂理事为“昇堂”。 清 翟灏 通俗编·居处:“《定命録》: 张文瓘 少时,曾有人相之云:‘当为相,然不得堂食。’及在此位,每昇堂欲食,即腹胀痛。按,凡州县临厅事,今皆谓之昇堂。”
(1).登上厅堂。仪礼·乡射礼:“皆由其阶,阶下揖,升堂揖。”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唐 顾况 《公子行》:“入门不肯自升堂,美人扶踏金阶月。” 清 叶廷琯 《鸥波渔话》卷六:“升堂拜遗像,入室读其书。”
(2).比喻学问技艺已入门。论语·先进:“子曰:‘ 由 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诫兵:“ 仲尼 门徒,升堂者七十有二, 颜 氏居八人焉。”云笈七籤卷一百:“ 闕里 升堂之士,莫得而措辞云尔。” 清 王士禛 《绘川书院诗为汤荆岘侍讲赋》之一:“ 汤公 起 梁 宋 ,摄衣早升堂。”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不知道是我学舌学得太不象,还是我大哥仅学了半年的 日本 话还没有升堂,那样的一句话完全没有打响。”
(3).旧谓官吏登公堂审讯案件。二刻拍案惊奇卷二:“那 幽州 路总管 泰不华 正升堂理事,小道人随牌进府,递将状子上去。”《梼杌闲评》第三六回:“ 许显纯 叫下了软监,就将参本上道他侵挪十餘万钱粮的卷案做成。次日升堂,少不得恶狠狠的夹打一番。” 清 李渔 《奈何天·助边》:“来此已是宣抚衙门,不免在廊下站立一会,伺候他升堂便了。” 郭澄清 《大刀记》开篇三:“县衙的差役们……一齐放开那苍老低沉的嗓音大声嚎叫:‘大老爷升堂--!’最后这个‘堂’字,喊得长而且响。”
(4).见“ 升堂拜母 ”。
旧时官吏到公堂办公,谓之“陞堂”。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銮仪卫:“仪犹相沿 明 制,凡冠军使等官之任,拜印陞堂,吏皂趋贺,悉如大部制,故其秩虽次领侍卫府,而威仪过之。”
《漢語大詞典》:升堂拜母
汉 范式 与 张劭 为友。二人并告归乡里, 式 谓 劭 曰:“日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约定日期,至日, 式 果到,升堂拜母。饮尽欢而别。事见太平御览卷四○七引 三国 吴 谢承 后汉书。古代挚友相访,行登堂拜母礼,结通家之好,表示友谊的笃厚。三国志·吴志·周瑜传:“ 坚 子 策 与 瑜 同年,独相友善, 瑜 推道南大宅以舍 策 ,升堂拜母,有无通共。”旧五代史·唐书·张承业传:“ 庄宗 深感其意,兄事之,亲幸 承业 私第,升堂拜母,赐遗优厚。” 清 宋琬 《穆宾日年兄为其太夫人庐墓歌以美之》:“昔君作吏 长淮 北,升堂拜母欢相得。”亦省称“ 升堂 ”。 宋 苏轼 《潘推官母李氏挽词》:“尚有升堂他日约,岂知负土一阡新。”
《漢語大詞典》:登堂
升上厅堂。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入门不咳,登堂无声,二不肖也。” 唐 李贺 《感讽》诗之一:“县官踏飡去,簿吏復登堂。”《说唐》第十回:“二人携手登堂,喜动颜色,顶礼相拜。”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二:“现在已到门庭,请举步入室登堂罢。”
《漢語大詞典》:上堂
厅堂,殿堂。后汉书·赵岐传:“ 嵩 先入白母曰:‘出行,乃得死友。’迎入上堂,饗之,极欢。”《水浒传》第九十回:“那长老慌忙降阶而接,邀至上堂,各施礼罢。”
(1).入堂,登堂。礼记·曲礼上:“将上堂,声必扬。”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行》:“上堂拜嘉庆,入室问何之。” 宋 朱熹 《十六日下山各赋一篇仍迭和韵》:“游子上堂慈母笑,岂知行李尚天涯。”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十八位房官一齐上堂打躬参见,就请示主考的意志。”
(2).上课。 鲁迅 《彷徨·高老夫子》:“上堂的姿势应该威严,额角的瘢痕总该遮住,教科书要读得慢,看学生要大方。”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一篇:“学堂内部每次课堂上堂下堂的摇铃声可以听见。”
《漢語大詞典》:登歌
亦作“ 登哥 ”。亦作“ 登謌 ”。
(1).升堂奏歌。古代举行祭典、大朝会时,乐师登堂而歌。周礼·春官·大师:“大祭祀,帅瞽登歌,令奏击拊。”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登歌,歌者在堂也。”宋书·乐志一:“ 晋氏 以来,登哥诵美,诸室继作。” 宋 梅尧臣 《凌霄花赋》:“或製裳於骚客,或登歌於乐章。”宋史·乐志一:“欲依月律,撰《神龟》《甘露》《紫芝》《嘉禾》《玉兔》五瑞各一曲,每朝会登歌首奏之。”
(2).指古代举行祭典、大朝会时,乐师登堂所奏的歌。 汉 荀悦 《汉纪·惠帝纪》:“乾豆上,奏登歌。”后汉书·章帝纪:“作登歌,正予乐,博贯六艺,不捨昼夜。”宋书·乐志一:“皇帝初登坛,奏登哥。”
(3).泛指歌词。 宋 王禹偁 《皇帝亲试贡士歌》:“应制非才但泪垂,强作登謌謌 舜 禹 。”
(4).犹歌颂。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亘古通今,明鲜晦多。千龄一见,书史登歌。”
(5).古代举行祭典、大朝会时所用的乐器。旧唐书·音乐志二:“登歌二架,登於堂上两楹之前。”宋史·乐志一:“大乐署旧制,宫县三十六虡设於庭,登歌两架设於殿上。”续资治通鉴·元英宗至治二年:“至是庙工未毕,妨陈宫县,止用登歌。”
《漢語大詞典》:升歌
谓祭祀、宴会登堂时演奏乐歌。仪礼·燕礼:“升歌《鹿鸣》,下管《新宫》,笙入三成。”礼记·乡饮酒义:“工入,升歌三终,主人献之。” 孔颖达 疏:“升堂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每一篇而一终也。” 南朝 宋 谢庄 《登歌》:“《肆夏》戒敬,升歌发德。” 宋 郭茂倩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序:“ 梁元帝 《纂要》曰:‘堂上奏乐而歌曰登歌,亦曰升歌。’”
《漢語大詞典》:小参(小參)
(1).佛教语。称登堂说法为大参,定时以外的说法为小参。 宋 陆庵 祖庭事苑·小参:“禪门,詰旦升堂,谓之早参。日晡念诵,谓之晚参。非时説法,谓之小参。” 宋 惠洪 《题昭默自笔小参》:“ 昭默 自卧疾后,无他嗜好,以翰墨为佛事,如示众以小参之语,皆肯自笔。”
(2).犹参谒拜见。 宋 杨万里 《游蒲涧》诗:“小参古殿黄面老,不见旧日 安期生 。”
《漢語大詞典》:不升
(1).不登堂。仪礼·聘礼:“主人不筵几、不礼面、不升、不郊劳。” 贾公彦 疏:“不升者,谓私覿庭中受之不升堂。”
(2).犹不登。收成不好。《穀梁传·庄公二十八年》:“一年不升,告糴诸侯。”后汉书·何敞传:“一穀不升,则损服彻膳。”
《漢語大詞典》:登馂(登餕)
谓古代君之嗣子登堂接受君之馀食。餕,食之馀。礼记·文王世子:“其登餕献受爵,则以上嗣。” 孔颖达 疏:“登谓登堂。无事之时,嗣子在堂下,餕时登堂,献时亦登堂,受爵之时亦登堂。此一登之文包此三事。”隋书·元德太子昭传:“皇太子薨于行宫……皇帝悼离方之云晦,嗟震宫之亏象,顾守器以长怀,临登餕而兴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