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瑞牒
犹玉牒。指吉祥或珍贵的文书。 南朝 梁简文帝 《菩提树颂》:“现彼法身,图兹瑞牒。” 宋 赵彦端 《瑞鹤仙》词:“看景星朝覩,洗空霜洁。珍图瑞牒。”《宋史·乐志九》:“名符瑞牒,色应金方。”
《漢語大詞典》:玉翰
(1).书札的美称。 南朝 梁 萧统 《十二月启·中吕四月》:“今因去雁,聊寄芻蕘。如遇回鳞,希垂玉翰。”玉翰,一本作“ 金玉 ”。
(2).犹玉牒。告祭亡灵的文书。 金 王哲 《临江仙·发牒》词:“外庭中呈玉翰,衣列行齐分。圭已许奏新文。词同转,把信章焚。”参见“ 玉牒 ”。
《漢語大詞典》:玉牒
(1).古代帝王封禅、郊祀的玉简文书。史记·孝武本纪:“封 泰山 下东方,如郊祠 泰一 之礼。封广丈二尺,高九尺,其下则有玉牒书,书祕。” 唐 刘肃 《大唐新语·郊禅》:“ 开元 十三年, 玄宗 既封禪,问 贺知章 曰:‘前代帝王何故秘玉牒之文?’ 知章 对曰:‘玉牒本通神明之意,前代帝王所求各异,或祷年算,或求神仙,其事微密,故外人莫知之。’” 宋 王禹偁 《单州成武县行宫上梁文》:“祈福不劳藏玉牒,礼天须至用金泥。”
(2).记载帝王谱系、历数及政令因革之书。至 宋 代,每十年一修。新唐书·百官志三:“﹝ 宗正寺 ﹞知图谱官一人,修玉牒官一人。”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三:“玉牒修书,始於 大中 祥符 ,至於 政 宣 而极备……编年以纪帝系,而戴其历数及朝廷政令之因革者,为《玉牒》。” 明 何景明 《寄樊国宾》诗:“业绍青緗旧,名沾玉牒香。” 爱新觉罗·溥仪 《我的前半生》第九章:“我曾根据一九三七年修订的‘玉牒’和妹妹弟弟们提供的材料,做过一个统计。”
(3).泛指典册、史籍。文选·左思〈吴都赋〉:“鸟策篆素,玉牒石记。” 张铣 注:“玉牒、石记,皆典策类也。”文选·张协〈七命〉:“生必耀华名於玉牒,没则勒洪伐於金册。” 李周翰 注:“玉牒、金册,并国史也。”
(4).指佛道之书。 晋 葛洪 抱朴子·黄白:“《玉牒记》云:‘天下悠悠,皆可长生也;患於犹豫,故不成耳。’” 隋 炀帝 《宝台经藏愿文》:“前佛后佛,谅同金口;即教当教,寧殊玉牒。”云笈七籤卷七:“三元布经皆刻金丹之书,盛以自然云锦之囊,封以三寳神之章,藏於九天之上大有之宫,谓之玉牒金书。”
(5).神仙名籍。 唐 韦应物 《萼绿华歌》:“有一人兮升紫霞,书名玉牒兮 萼緑华 。”
《漢語大詞典》:泥金
(1).用金箔和胶水制成的金色颜料。用于书画、涂饰笺纸,或调和在油漆里涂饰器物。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金狮猛:“得一石,作狮形,色如泥金所涂。” 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一:“接着便见 婉小姐 一手挽着 小引儿 ,一手摇着泥金面小檀香细骨的折扇,袅袅婷婷来了。”参阅 清 邹一桂 小山画谱
(2).古代帝王行封禅礼时所用的玉牒有玉检、石检,检用金缕缠住,用水银和金屑泥封。见后汉书·祭祀志上。后因以借指封禅。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封禅:“树石九旻,泥金八幽。”旧唐书·后妃传上·太宗贤妃徐氏:“ 齐桓 小国之庸君,尚图泥金之事。” 宋 苏轼 《永裕陵二月旦表本》:“ 岱岳 泥金,未讲升中之礼; 荆山 铸鼎,遽成脱屣之游。”
(3).借指帝王所乘的涂泥金的銮车。 唐 崔涂 《过绣岭宫》诗:“古殿春残緑野阴,上皇曾此驻泥金。”
(4).借指泥金帖子。 宋 张元干 《喜迁莺慢》词:“姓标红纸,帖报泥金,喜信归来俱捷。” 清 李渔 《慎鸾交·耳醋》:“少不的泥金捷到也香车至,不教望得眼生泪。” 鲁迅 《集外集·斯巴达之魂》:“诸君不见下第者乎?泥金不来,妇泣于室,异感而同情耳。”参见“ 泥金帖子 ”。
《漢語大詞典》:泥金帖子
用泥金涂饰的笺帖。 唐 以来用于报新进士登科之喜。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泥金帖子:“新进士才及第,以泥金书帖子附家书中,用报登科之喜,至 文宗 朝,遂寖削此仪也。” 宋 杨万里 《送族弟子西赴省》诗:“淡墨榜头先快覩,泥金帖子不须封。”
《漢語大詞典》:玉叶(玉葉)
(1).对花木叶子之美称。 南朝 梁 江淹 《学梁王兔园赋》:“青树玉叶,弥望成林。” 宋 范成大 《至昌为具赏东轩千叶梅》诗:“玉叶重英意已芽,新移竹外小横斜。” 明 刘基 《梅花七绝句》之六:“琼跗玉叶两依依,摇落空山物色微。”
(2).喻云彩。 晋 陆机 《浮云赋》:“金柯分,玉叶散,緑翘明,岩英焕。” 南朝 梁简文帝 《咏云》:“玉叶散秋影,金风飘紫烟。” 唐 章孝标 《玩月遇云》诗:“无端玉叶连天起,不放金波到晓流。”
(3).犹玉牒,指皇家谱系。 南朝 梁 江淹 《宋安成王右常侍刘乔墓志文》:“玉叶既积,金徽方传。乃毓伊人,尅广克宜。” 宋 柳永 《中吕宫·送征衣》词:“吾皇诞弥月,瑶图纘庆,玉叶腾芳。”
(4).喻皇家子孙。 唐 萧颖士 《为扬州李长史贺立皇太子表》:“琼枝挺秀,玉叶资神。” 唐 萧仿 《享太庙乐章·懿宗舞》:“金枝繁茂,玉叶延长。”《群音类选·四豪记·春申献美人》:“喜今宵凤配鸞儔,兆异日金枝玉叶。” 清 陈梦雷 《赠秘书觉道弘》诗:“玉叶宗支贵,金貂祖烈宏。”
(5).指优质笺纸。 唐 元稹 《赠严童子》诗:“解拈玉叶排新句,认得金环识旧身。”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步飞烟:“﹝ 赵象 ﹞又以 剡溪 玉叶纸,赋诗以谢。” 宋 杨万里 《题曾无巳所藏高丽匹纸蔡君谟欧公笔迹》诗:“三 韩 玉叶展明蠲,诸老银鉤卷碧鲜。”
(6).指琉璃瓦。旧唐书·礼仪志二:“﹝明堂﹞堂檐,径二百八十八尺……上以清阳玉叶覆之。”
(7).借指宫殿。 唐 张说 《奉和圣制爰因巡省途次旧居应制》:“从臣观玉叶,方愿纪灵符。”
(8).指结拜兄弟序的谱系。形容友谊深笃。 唐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序》:“遂得载披玉叶,款洽金兰。倾意气于一言,缔风期于干祀。” 唐 骆宾王 《游衮郡逢孔君自卫来欣然相遇若旧》诗:“倾盖金兰合,忘筌玉叶开。”
《漢語大詞典》:玉检(玉檢)
(1).玉牒书的封箧。汉书·武帝纪“登封 泰山 ”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孟康 曰:“玉者功成治定,告成功於天……刻石纪号,有金策石函,金泥玉检之封焉。” 唐 李商隐 《赠华阳宋真人兼寄清都刘先生》:“玉检赐书迷凤篆,金华归驾冷龙鳞。”说文·木部“检,书署也” 清 段玉裁 注:“玉牒检者,玉牒之玉函也,所谓玉检也。” 桂馥 义证:“六书故:检状如封匧。”
(2).借指玉牒文。 唐 刘禹锡 《平齐行》之二:“侍臣 燕公 秉文笔,玉检告天无愧词。”
分類:玉牒玉检
《漢語大詞典》:玉牒
(1).古代帝王封禅、郊祀的玉简文书。史记·孝武本纪:“封 泰山 下东方,如郊祠 泰一 之礼。封广丈二尺,高九尺,其下则有玉牒书,书祕。” 唐 刘肃 《大唐新语·郊禅》:“ 开元 十三年, 玄宗 既封禪,问 贺知章 曰:‘前代帝王何故秘玉牒之文?’ 知章 对曰:‘玉牒本通神明之意,前代帝王所求各异,或祷年算,或求神仙,其事微密,故外人莫知之。’” 宋 王禹偁 《单州成武县行宫上梁文》:“祈福不劳藏玉牒,礼天须至用金泥。”
(2).记载帝王谱系、历数及政令因革之书。至 宋 代,每十年一修。新唐书·百官志三:“﹝ 宗正寺 ﹞知图谱官一人,修玉牒官一人。”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三:“玉牒修书,始於 大中 祥符 ,至於 政 宣 而极备……编年以纪帝系,而戴其历数及朝廷政令之因革者,为《玉牒》。” 明 何景明 《寄樊国宾》诗:“业绍青緗旧,名沾玉牒香。” 爱新觉罗·溥仪 《我的前半生》第九章:“我曾根据一九三七年修订的‘玉牒’和妹妹弟弟们提供的材料,做过一个统计。”
(3).泛指典册、史籍。文选·左思〈吴都赋〉:“鸟策篆素,玉牒石记。” 张铣 注:“玉牒、石记,皆典策类也。”文选·张协〈七命〉:“生必耀华名於玉牒,没则勒洪伐於金册。” 李周翰 注:“玉牒、金册,并国史也。”
(4).指佛道之书。 晋 葛洪 抱朴子·黄白:“《玉牒记》云:‘天下悠悠,皆可长生也;患於犹豫,故不成耳。’” 隋 炀帝 《宝台经藏愿文》:“前佛后佛,谅同金口;即教当教,寧殊玉牒。”云笈七籤卷七:“三元布经皆刻金丹之书,盛以自然云锦之囊,封以三寳神之章,藏於九天之上大有之宫,谓之玉牒金书。”
(5).神仙名籍。 唐 韦应物 《萼绿华歌》:“有一人兮升紫霞,书名玉牒兮 萼緑华 。”
《漢語大詞典》:石箧(石篋)
旧时皇室藏玉牒的石函。旧唐书·礼仪志三:“旧藏玉牒,止用石函,亦犹盛书篋笥,所以或呼石篋。”
分類:皇室玉牒
《漢語大詞典》:縢牒
犹言金缄玉牒。指帝王族谱。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太妃周氏行状》:“世擅 淮 汝 ,族冠畴代。故以载曜声书,式炳縢牒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