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贡谀(貢諛)
献媚。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邱侍郎献谀:“ 邱 竟以外蕃再斥。盖两番贡諛,皆不得厚偿,世谓君相造命,亦未必然。”《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回:“有 楚 人 费无极 ,素事 平王 ,善於贡諛, 平王 宠之,任为大夫。” 清 王韬 《变法中》:“今观 中国 之所长者无他,曰因循也,苟且也,蒙蔽也,粉饰也,贪罔也,虚憍也,喜贡諛而恶直言,好货财而彼此交征利。”
分類:献媚
《漢語大詞典》:贡媚(貢媚)
献媚。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胡忠安:“十年之间,贡媚无虚日,上皆谦让不允,至 英宗 登极,而其説尽行矣。”《东周列国志》第二十回:“﹝ 驪姬 ﹞在 献公 前,小忠小信,贡媚取怜。” 吴魂 《中国尊君之谬想》:“俄而以他人之土地,双手奉献於碧眼红鬚之人,以为贡媚列强之外交计亦听之。”
分類:献媚
《漢語大詞典》:行媚
献媚。《左传·襄公四年》:“ 浞 行媚於内,而施赂于外,愚弄其民,而虞 羿 于田。树之诈慝,以取其国家,外内咸服。” 章炳麟 《中华民国解》:“不言吏治得失,则行媚可及於臧吏;不计民生隐曲,故选举可及於惰民。”
分類:献媚
《漢語大詞典》:效媚
犹献媚。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尽谢他客,曲意效媚。”
分類:献媚
《漢語大詞典》:谀佞(諛佞)
(1).奉承献媚。 唐 韩愈 《上宰相书》:“妖淫諛佞譸张之説,无所出於其中。”宋史·隐逸传下·徐中行:“ 秦檜 当国,科场尚諛佞,试题问中兴歌颂, 庭筠 叹曰:‘今日岂歌颂时耶!’” 章炳麟 《革命道德说》:“幕客者,其才望驾胥徒而上之,其持书求荐,援引当道,浮伪諛佞,则胥徒所无也。”
(2).指奉承献媚的人。 宋 汪应辰 《应诏言弭灾防盗事》:“进用忠讜,斥远諛佞,使天下知好恶所在,则中人以下,皆化而为忠矣。”
《漢語大詞典》:小忠
(1).在小事上效忠献媚。韩非子·饰邪:“小知不可使谋事,小忠不可使主法。”韩非子·饰邪:“ 竖穀阳 之进酒也,非以端恶 子反 也,实心以忠爱之而适足以杀之而已矣。此行小忠而贼大忠者也。故曰:小忠,大忠之贼也。”《晋书·儒林传·徐邈》:“欲为左右耳目者,无非小人,皆先因小忠而成其大不忠。”宋史·杜范传:“权相阳进妾妇之小忠,阴窃君人之大柄。”
(2).小小的忠心。 唐 杜甫 《遣闷呈严公二十韵》:“束缚酬知己,蹉跎效小忠。”
《國語辭典》:娇媚(嬌媚)  拼音:jiāo mèi
1.娇艳妩媚。《西游记》第三○回:「真个身体轻盈,仪容娇媚。」《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我家有个表侄女新寡,且是生得娇媚。」
2.向人撒娇献媚。宋。柳永〈尉迟材。宠佳丽〉词:「恣雅态,欲语先娇媚。」
《國語辭典》:戚施  拼音:qī shī
1.蟾蜍的别名。参见「蟾蜍」条。
2.比喻患丑疾,背曲而不能仰的人。《诗经。邶风。新台》:「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3.比喻阿谀谄媚的人。《魏书。卷七二。阳尼传》:「蘧蒢戚施,邪媚是钦,既诡且妒,以逞其心。」
4.滑稽俳优的人。《国语。郑语》:「侏儒、戚施,实御在侧,近顽童也。」
5.阿谀谄媚。《旧唐书。卷一○一。薛登传》:「若开趋竞之门,邀仕者皆戚施而附会。」
《國語辭典》:喔咿  拼音:wò yī
1.强笑献媚的样子。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正色摧强禦,刚肠嫉喔咿。」也作「喔咿嚅唲」。
2.形容含糊不清的声音。宋。洪迈《夷坚丙志。卷四。庐州诗》:「骂贼语悲壮,桩喉声喔咿。」
3.形容鸡啼声。唐。韩愈 天星送杨凝郎中贺正诗:「天星牢落鸡喔咿,仆夫起餐车载脂。」
《國語辭典》:喔咿(噢咿)  拼音:yǔ yī
内心悲痛。《玉篇。口部》:「喔,乙六切。喔咿,内悲。」
《漢語大詞典》:鸣吠(鳴吠)
(1).(鸡犬等)鸣叫。 晋 陶潜 《桃花源》诗:“荒路曖交通,鸡犬互鸣吠。” 清 褚人穫 《坚瓠馀集·雷谴逆妇》:“一日,白昼中,忽轰雷一声,觉电光红紫眩目。三妇人皆人首,而身则一牛一犬一豕,踞地鸣吠。”
(2).比喻骚动、叛乱。《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是后大军所以临 江 而不济者,以 韩约 、 马超 逋逸迸脱,走还 凉州 ,復欲鸣吠。” 李周翰 注:“鸣吠,犹叛乱也。” 明 徐渭 《代云南策问》:“ 云南 在 贵州 西九驛,仅一线路通行旅耳,自 云南 而北,以向中州,必假道於 贵 ,万一有鸣吠之梗,则悬隔不得通。”
(3).谓献媚讨好。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词林·杨名编修:“盖 汪 为 永嘉 鸣吠不待言,而当时议礼诸公,自 桂 霍 之外,如 方西樵 、 席元山 、 黄敬斋 、 熊兆原 诸公,皆表表自树,无肯扫舍人门者。自是 永嘉 势亦渐孤。”
(4).谓鸡鸣狗吠之薄技。隋书·文学传·潘徽:“所以人加脂粉,物竞琢磨,俱报稻粱,各施鸣吠。” 唐 柳宗元 《上江陵严司空献所著文启》:“鸣吠之能,犹希效用。” 明 冯梦龙 《〈智囊补〉续序》:“善用之,鸣吠之长可以逃死。”参阅史记·孟尝君列传
《國語辭典》:导谀(導諛)  拼音:dǎo yú
谄谀奉承。《史记。卷四一。越王句践世家》:「吴已杀子胥,导谀者众。」《三国志。卷三。魏书。明帝纪》:「敢为佞邪导谀时君,妄建非正之号以干正统。」
《漢語大詞典》:蘧蒢
亦作“ 蘧篨 ”。亦作“ 蘧除 ”。
(1).用苇或竹编成的粗席。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庶人即草蓐索经,单藺蘧蒢而已。”周书·韦夐传:“昔 士安 以蘧蒢束体, 王孙 以布囊绕尸。” 宋 陆游 《舟中作》诗:“蘧蒢作帆三版船,渔灯夜泊 閶门 边。”明史·后妃传二·庄烈帝恭淑田贵妃:“暑月驾行幸,御盖行日中。妃命作蘧篨覆之,从者皆得休息。”
(2).身有残疾不能俯视的人。国语·晋语四:“蘧蒢不可使俯,戚施不可使仰。” 韦昭 注:“蘧蒢,直者,谓疾。” 宋 王安石 《上执政书》:“盖自古者至治之世,自瞽蒙、昏瞶、朱儒、蘧蒢、戚施之人,上所以使之,皆各尽其才。” 清 李渔 《奈何天·形变》:“那里知道冥冥之中有我这变形使者,能把蘧蒢、戚施变做 潘安 、 宋玉 。”
(3).谄谀献媚的人。 汉 王充 论衡·累害:“戚施弥妒,蘧除多佞。”汉书·叙传下:“ 宣 之四子, 淮阳 聪敏,舅氏蘧蒢,几陷大理。” 颜师古 注:“蘧蒢,口柔,观人颜色而为辞佞者也。” 宋 黄庭坚 《次以道韵寄范子夷子默》:“持论不蘧蒢,奉身谢夸詡。”
《國語辭典》:谀媚(諛媚)  拼音:yú mèi
阿谀谄媚。如:「他极力谀媚经理,希望能藉此获得好处。」
分類:奉承献媚
《漢語大詞典》:纤佞(纖佞)
(1).谓工于心计,巧言献媚。新唐书·萧俛传:“ 令狐楚 罢执政, 西川 节度使 王播 赂权幸求宰相, 俛 劾 播 纤佞不可污台宰,帝不许。”
(2).指奸巧邪佞之人。新唐书·刘蕡传:“宜絀左右之纤佞,进股肱之大臣。”
《漢語大詞典》:西第颂(西第頌)
后汉书·马融传:“初 融 惩於 邓氏 ,不敢復违忤埶家,遂为 梁冀 草奏 李固 。又作大将军《西第颂》,以此颇为正直所羞。”后因称献媚权贵的文章为“西第颂”。 清 顾炎武 《过矩亭拜李先生墓》诗:“心鄙 马季长 ,不作《西第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