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辅车(輔車)
颊辅与牙床。一说车夹木与车舆。比喻事物互为依存的利害关系。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与丞相 陆逊 书曰:‘ 杨敬叔 传述清论,以为方今人物彫尽,守德业者不能復几,宜相左右,更为辅车,上熙国事,下相珍惜。’”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垂光九野,腾响四避,辅车鼎足,槃石虎牙,世匹 周 室,基永 汉 家。” 唐 李德裕 《上尊号玉册文》:“内严体貌,增堂陛之峻;外絶缔交,去辅车之势。” 章炳麟 《印度中兴之望》:“呜呼!东方文明之国,犖犖大者,独吾与 印度 耳。言其亲也,则如肺腑,察其势也,则若辅车,不相互抱持而起,终无以屏蔽 亚洲 。”
《漢語大詞典》:左车(左車)
(1).左面的牙床,亦指左面的牙齿。 唐 韩愈 《与崔群书》:“近者尤衰惫,左车第二牙无故动摇脱去。” 宋 杨万里 《谢陈希颜惠兔羓》诗:“老夫去年左车脱,匙抄烂饭犹戞戞。” 清 陈维嵩 《宣清·或以鹅炙啖我饱而填词》:“ 东郭 长贫,左车渐脱,仰天直视。”
(2).虚左以待的车。 宋 王安石 《次韵约之谢惠诗》:“左车公自迎,右券吾敢责!”
《高级汉语词典》:龈腭
牙床和腭。比喻事物的根底
《國語辭典》:车辅(車輔)  拼音:chē fǔ
辅,车轮旁用以增加轮毂承载重力的直木。「车辅」比喻相互依存的关系。三国魏。王粲〈赠士孙文始诗〉:「和通篪埙,比德车辅。」
《國語辭典》:齿龈(齒齦)  拼音:chǐ yín
覆盖在齿槽突及围绕齿冠周围的口腔黏膜,即牙床齿茎的部分。可分为不动的附著齿龈,及可动的游离齿龈。也称为「牙龈」、「牙床」。
《國語辭典》:牙床  拼音:yá chuáng
1.齿龈的别名。参见「齿龈」条。
2.语音学中称发音部位在上颚的为「牙床」。
3.上有象牙雕刻装饰的床。南朝梁。萧子范 落花诗:「飞来入斗帐,吹去上牙床。」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八出:「承众位雅意,让我两个并坐牙床,又吃一回合卺双杯,倒也有趣。」
《漢語大詞典》:牙车(牙車)
下腭骨。即下牙床。《左传·僖公五年》“辅车相依” 晋 杜预 注:“辅,颊辅;车,牙车。” 孔颖达 疏:“《释名》曰:‘颐或曰辅车,其骨彊,可以辅持其口,或谓牙车,牙所载也,或谓頷车也’……牙车、頷车,牙下骨之名也。” 宋 杨万里 《苦寒》诗:“且忍牙车寒一点,教他胸次雪千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两颧骨》:“打仆损伤,青肿坚硬疼痛,牙车紧急,嚼物艰难,鼻孔出血。”
分類:牙床
《漢語大詞典》:牙巴骨
牙床骨。《醒世姻缘传》第五二回:“ 狄希陈 吓的那脸蜡滓似的焦黄,战战的打牙巴骨,回不上话来。” 刘建安 《白莲湖》:“她望着那热闹的场合已经气得直咬牙巴骨。”参见“ 牙牀 ”。
分類:牙床
《國語辭典》:牙床  拼音:yá chuáng
1.齿龈的别名。参见「齿龈」条。
2.语音学中称发音部位在上颚的为「牙床」。
3.上有象牙雕刻装饰的床。南朝梁。萧子范 落花诗:「飞来入斗帐,吹去上牙床。」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八出:「承众位雅意,让我两个并坐牙床,又吃一回合卺双杯,倒也有趣。」
《国语辞典》:打牙巴骨  拼音:dǎ yá bā gǔ
牙巴骨,即牙床骨。「打牙巴骨」指受到惊吓时,上下牙齿因颤抖而互相撞击。如:「这部电影太恐怖了,吓得他直打牙巴骨。」《醒世姻缘传》第五二回:「狄希陈吓的那脸蜡滓似的焦黄,战战的打牙巴骨,回不上话来。」
《漢語大詞典》:辅牙相倚(輔牙相倚)
颊骨与牙床相互倚傍。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新唐书·藩镇传·李正己:“本名 怀玉 ,至是赐今名,遂有 淄 、 青 、 齐 、 海 、 登 、 莱 、 沂 、 密 、 德 、 棣 十州,与 田承嗣 、 薛嵩 、 李宝臣 、 梁崇义 辅牙相倚。”
《漢語大詞典》:齻牙
智牙。牙床末端最后长出的两对臼齿。旧称真牙。北齐书·徐之才传:“ 武成 生齻牙,问诸医……后以问 之才 ,拜贺曰:‘此是智牙,生智牙者聪明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