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然如
犹然而。大戴礼记·礼察:“然如曰礼云、礼云,贵絶恶於未萌,而起敬於微眇。”
分類:然而然如
《漢語大詞典》:然且
然而;尚且。《穀梁传·昭公十三年》:“冬十月,葬 蔡灵公 ……灭国不葬,然且葬之,不与 楚 灭,且成诸侯之事也。”荀子·荣辱:“君上之所恶也,刑法之所大禁也,然且为之,是忘其君也。” 宋 叶适 《绍兴府新置二庄记》:“ 越 为郊畿而民不胜困……若夫命乡论秀,合乐以侑之,古今常礼也,然且寂而无声数十年矣。”
分類:然而尚且
《漢語大詞典》:自为(自爲)
(1).自己做;自己治理。管子·国蓄:“则君虽彊本促耕,而自为铸币而无已,乃今使民下相役耳,恶能以为治乎?” 唐 胡曾 《赠渔者》诗:“自为钓竿能遣闷,不因萱草解销忧。” 宋 苏轼 《赐宰相吕公著上第二表乞致仕不允断来章批答》:“宰相不自用,人主不自为。”明史·方国珍传:“臣本庸才,遭时多故,起身海岛,非有父兄相藉之力,又非有帝制自为之心。”
(2).自己做主,自作决定。 唐 王建 《公无渡河》诗:“妇人无力挽断衣,舟沉身死悔难追。公无渡河公自为。”
(3).自然而成。庄子·天地:“大圣之治天下也,摇荡民心,使之成教易俗,举灭其贼心,而皆进其独志,若性之自为,而民不知其所由然。”
(4).看待自己。为,认为。 宋 陈亮 《廷对策》:“臣有以见陛下之未尝以薄待天下之人也。彼亦何忍以异类自为哉!”
为自己。《淮南子·兵略训》:“举事以为人者,众助之;举事以自为者,众去之。”史记·苏秦列传:“臣闻忠信者,所以自为也;进取者,所以为人也。” 明 方孝孺 《有子》:“攷诸王制,参诸人情,使君子致仁爱於其亲,非特不欲速朽也,欲速朽者自为之道,不欲以身为天下费也。”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十:“今世之不粗戇者,大率全躯保妻子,精于自为者。拔一毛以利君亲,有所不为,若孝子者,可以风矣。”
《漢語大詞典》:天成
(1).谓合于自然。庄子·寓言:“ 颜成子游 谓 东郭子綦 曰:‘自吾闻子之言,一年而野,二年而从……七年而天成。’” 郭象 注:“无所復为。” 成玄英 疏:“合自然成。”
(2).不假人工,自然而成。宋书·谢灵运传论:“至於高言妙句,音韵天成,皆暗与理合,匪由思至。” 唐 韩愈 《上襄阳于相公书》:“阁下负超卓之奇材,蓄雄刚之俊德,浑然天成,无有畔岸。” 宋 曾巩 《墨池记》:“ 羲之 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沈宗畸 《题居庸秋望图》诗:“天成隘阻设雄关,九塞古称兹独壮。”
《漢語大詞典》:洒然(灑然)
(1).潇洒;洒脱。 宋 苏舜钦 《大理评事杜君墓志》:“﹝ 杜叔温 ﹞性洒然峻拔,少所与合。” 明 杨慎 词品·严次山:“ 严仁 字 次山 ……又长於庆寿赠行,洒然脱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贾奉雉:“一日,途中遇一秀才,自言 郎 姓,风格洒然,谈言微中。”
(2).犹欣然。新唐书·忠义传下·贾直言:“ 穆宗 召为諫议大夫,羣情洒然称允。” 宋 苏舜钦 《沧浪亭记》:“至则洒然忘其归,箕而浩歌,踞而仰啸。” 清 恽敬 《同游海幢寺记》:“八月之望,与 仲廷 饮於 靖海门 之南楼,隔江望 海幢 ,如在天际,意为之洒然。”
(3).风吹雨洒的样子。 唐 戴叔伦 《喜雨》诗:“川上风雨来,洒然涤烦襟。” 清 黄景仁 《太白墓》诗:“清风 江 上洒然来,我欲因之寄微慕。”
(4).指清凉爽快。 宋 苏舜钦 《处州照水堂记》:“遂构广厦,且以‘照水’题之,庨豁虚明,坐视千里,虽甚盛暑,洒然如秋。” 宋 范成大 《北窗偶书呈王仲显南卿二友》诗:“使君坐侯宅,窗间即凉臺。何敢诉苦热,洒然助心斋。”
(5).形容神气一下子清爽或病痛顿时消失。 明 何景明 《七述》:“是则何如 胎簪子 洒然阳气见於面,病若脱而瘳者。”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三:“司理先把符来试挂,果然女病洒然。”《西游记》第五三回:“我的肚腹也不疼了,胎气想是已行散了。洒然无事,又吃水何为?”
(6).惊异貌;忽然。 元 无名氏 《飞刀对箭》第一折:“天子洒然惊觉,可是南柯一梦。” 苏曼殊 《天涯红泪记》第二章:“生始洒然有省,因叩行止。”
(1).洒脱貌。新唐书·文艺传上·袁朗:“ 后主 闻其才,詔为《月赋》一篇,洒然无留思。”
(2).畅快貌。 宋 曾巩 《送刘医博》诗:“洒然沉痾一日解,始免未老为枯骸。” 宋 杨万里 《晨炊白昇山》诗:“千峯为我旋生妍,我为千峯一洒然。”
(3).了然而悟。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卷上:“ 房 遂洒然,方记其为僧时, 永公 即 房 之前身也。”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七:“ 渊明 诗云:‘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閒。’説得更好。盖其自 彭泽 赋归之后,洒然悟心为形役之非,故其言如此。” 明 方孝孺 《与楼希仁书》:“能言者声和而音雅,词切而义明,理约而不乱,端多而不复,听之使人洒然不倦。”
惊异貌。庄子·庚桑楚:“ 庚桑子 之始来,吾洒然异之。”
(1).寒冷貌。《素问·风论》:“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 宋 范仲淹 《鄠郊友人王君墓表》:“时也天地人物,洒然在冰壶之中。”
(2).肃敬貌。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是日观 范雎 之见者,羣臣莫不洒然变色易容者。”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洒,先典反。” 宋 苏轼 《黄州上文潞公书》:“伏读洒然,知其不肖之驱,未死之閒,犹可以洗濯磨治,復入於道德之场,追 申徒 而谢 子产 也。”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 刘 始大悟,不觉洒然曰:‘君去固自得矣,将无使吾为忘筌忘蹄之人哉。’”
(3).整齐貌。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窗楞西向,户榻洒然,室不大而洁。”
《漢語大詞典》:乍见(乍見)
(1).忽然看见;猛一见。孟子·公孙丑上:“今人乍见孺子将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隐之心。” 朱熹 集注:“乍,犹忽也。” 北齐 祖珽 《望海》诗:“时看远鸿度,乍见惊鸥起。” 宋 周邦彦 《留客住》词:“乍见花红柳緑,处处林茂。又覩霜篱畔,菊散餘香,看看又还秋暮。” 明 万寿祺 《昆陵刘大过访草堂信宿遂别》诗:“乍见忽惊毛髮老,相看独有雪霜悬。”
(2).初次看见。《小五义》第二六回:“刚到山上,初逢乍见,他就要探探我的学问深浅,才干如何。”
突然而短暂地出现。 晋 木华 《海赋》:“天吴乍见而髣髴,蝄象暂晓而闪尸。” 唐 吴筠 《庐山云液泉赋》:“醴泉无源而易涸,丹溜乍见而难挹。”
《漢語大詞典》:然而
连词。连接分句,表示转折。连接的两部分意思相反。犹言如此,不过;如此,但是。左传·昭公十五年:“臣岂不欲 吴 ,然而前知其为人之异也。” 汉 桓宽 盐铁论·刑德:“昔 秦 法繁於秋荼,而网密於凝脂,然而上下相遁,姦伪萌生。” 唐 元稹 《戒励风俗德音》:“兵兴已来,人散久矣。始欲导之以德,不欲驱之以刑,然而信有未孚,理有未至。” 巴金 《灭亡》第一章:“有的说这是命该,有的叹死者可怜……然而并没有人骂那秘书长。”
《漢語大詞典》:天行
(1).天体的运行。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孔颖达 疏:“行者,运动之称……天行健者,谓天体之行昼夜不息,周而復始,无时亏退。” 唐 韩愈 《重云李砚疾赠之》诗:“天行失其度,阴气来干阳。重云闭白日,炎燠成寒凉。”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夫天行不能无岁差,况鬼神乎?”
(2).任自然而行。庄子·刻意:“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 郭象 注:“任自然而运动。”
(3).犹天命。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二章:“谈命运者仅付天行,信因果者只嗟劫数。”
(4).指流行病。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广知:“船底苔,疗天行。”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二折:“又谁知遇天行染了这场儿病疾,险些儿连性命也不得回归。”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千金藤:“﹝千金藤主治﹞霍乱中恶、天行虚劳疟瘴。”古今小说·月明和尚度柳翠:“ 柳宣教 感天行时疫病,无旬日而故。”
《漢語大詞典》:上相
(1).天子举行大典时,主持礼仪的官员。周礼·春官·大宗伯:“朝覲会同,则为上相。”周礼·秋官·司仪:“每门止一相,及庙,唯上相入。”
(2).对宰相的尊称。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足下位为上相,食三万户侯,可谓极富贵无欲矣。”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惟上相之叡哲,当草昧而经纶。”书·咸有一德“ 伊尹 既復政厥辟” 唐 孔颖达 疏:“ 伊尹 , 汤 之上相,位为三公。”
(3).泛称大臣。 清 龚自珍 《释言》诗:“守默守雌容努力,毋劳上相损宵眠。”
(4). 宋 代称居首位的宰相。宋史·职官志一:“ 宋 承 唐 制,以同平章事为真相之任,无常员;有二人则分日知印,以承郎以上至三师为之。其上相为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其次为集贤殿大学士。”
(5).星名。晋书·天文志上:“东蕃四星,南第一星曰上相。”晋书·天文志上:“西藩四星……第四星曰上相。”
犹上照,指人摄在相片上的神态自然而好看。
《漢語大詞典》:一头(一頭)
(1).一颗头颅。晋书·五行志下:“京都有豚,一头二脊八足。”
(2).满头。 唐 杜荀鹤 《维扬冬末寄幕中二从事》诗:“典尽客衣三尺雪,鍊精诗句一头霜。” 前蜀 贯休 《山居诗》之二十二:“满屋黄金机不息,一头白髮气犹高。”
(3).表数量。多用于牲畜。三国志·魏志·管辂传:“当有老公,从东方来,携豚一头,酒一壶。”宋书·礼志:“其纳采、问名、纳吉、请期、亲迎,皆用白雁白羊各一头,酒米各十二斛。”儿女英雄传第三回:“雇了四头长行驴子,他主僕三个人,骑了三头,一头驮载行李银两。”亦用于某些植物。《陆象山语录》卷上:“先生言吾家治田,每用长大钁头,两次锄至二尺许深,一尺半许外方,容秧一头。”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二回:“比如在街上买菜,为了多要一苗葱一头蒜,常和小贩争吵得脸红脖子粗。”
(4).一端。 三国 吴 陆玑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卷上:“梅树皮似豫章,叶大如牛耳,一头尖,赤心,华赤黄,子青不可食。”《西游记》第七六回:“那绳儿理出去见风就长粗了,把一头拴着妖怪的肝繫上,打做个活扣儿。”
(5).一面;一方面。 唐 张九龄 《南郊赦书》:“缘大礼数处有职掌者,任於一头从高叙。”朱子语类卷三六:“説得一头,又遗了一头。”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四:“为此,就不能只顾一头,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也就是我们过去常说的‘军民兼顾’,‘公私兼顾’。”
(6).一门,一桩。《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好叫官人得知,却有一头好亲在这里。”儒林外史第十七回:“我死之后,你满了服,就急急的要寻一头亲事。”
(7).一次,一趟。 元 贯云石 《斗鹌鹑·忆别》曲:“一头相见,两意相投,百步相随。”儒林外史第四五回:“他不给你钱,少不得也是我当灾!昨日那件事,关在饭店里,我去一头来。”
(8).相当于一个头的高度,如:他比你高出一头。亦指一定高度。犹言一截、一段或一等、一着。《三国演义》第四四回:“ 周瑜 谢出,暗忖曰:‘ 孔明 早已料着 吴侯 之心。其计划又高我一头。’” 高晓声 《大好人江坤大》:“他觉得自己欠大家的债,一辈子也还不清,所以只能比大家低一头。”参见“ 出人头地 ”。
(9).犹一旦。 元 岳伯川《铁拐李》第二折:“他一头亡了夫主,废了家缘……怕有那无廉耻谎汉子胡来缠。” 元 高文秀《襄阳会》第一折:“一头的 袁绍 兴兵行跋扈,可又早 曹公 霸道骋奸回。”
(10).表示动作突然而迅速。红楼梦第五七回:“几日前头,你们姐儿两个正説话, 赵姨娘 一头走进来。”《老残游记》第六回:“过了些时活该有事,被他爸爸回来一头碰见,气了个半死,把他闺女着实打了一顿。”
(11).表示一个动作跟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 元 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三折:“待我一头开门,一头念诗你听咱。”《水浒传》第九十回:“那汉一头吃酒吃肉,一头夹七夹八的説出几句话来。”
《漢語大詞典》:出人头地(出人頭地)
超出一般人;高人一等。 清 李渔 《怜香伴·闻试》:“妙算神机,出人头地。”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抓到一面旗帜,就自以为出人头地,摆出奴隶总管的架子。”参见“ 出一头地 ”。
《漢語大詞典》:平淡
亦作“ 平澹 ”。
(1).谓人的品性浑厚淡泊。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九徵:“是故观人察质,必先察其平淡,而后求其聪明。”晋书·郗鉴传:“ 彦辅 道韵平淡,体识冲粹,处倾危之朝,不可得而亲疏。” 宋 王巩 王氏谈录·性贵平淡:“公言人性贵平淡,若加以识器,即所谓宰辅器也。” 明 张居正 《杂著》:“故人之才性,以平淡为上。” 明 李东阳 《书米南宫真迹后》:“ 米 称 颜柳 挑踢,用意太过,无平淡天成之趣。” 清 刘熙载 《艺概·诗概》:“平澹天真,於五言为宜。” 秦牧 《艺海拾贝·〈茅台、花雕瓶子〉》:“大抵本领高强,作品寓意深厚,耐人寻味的画家,才敢于在画幅上萧疏平淡地仅仅画上一点东西,而留下很多的空白。”
(2).平常;没有曲折。 唐 韩愈 《送无本师归范阳》:“姦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澹。” 宋 文天祥 《跋胡琴牕诗卷》:“或谓游 吾山 如读 少陵 诗,平淡奇崛,无所不有。”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百年心事归平淡,删尽蛾眉《惜誓》文。” 陆蠡 《私塾师》:“目前简直是归隐了,没有访问,没有通讯,我过着平淡而寂寞的日子。”
(3).特指诗文、书画风格自然而不事雕琢。
《漢語大詞典》:自理
(1).为自己申诉。东观汉记·和熹邓后传:“ 杜冷 不杀人,自诬。被掠羸困,便舆见,畏吏不敢自理。”周书·崔彦穆传:“顷之, 永业 家自理得雪, 彦穆 坐除名。”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 禄山 怒,使 严庄 上表自理,具陈 国忠 罪状二十餘事。”
(2).自然而治。 三国 魏 嵇康 《难宅无吉凶摄生论》:“世无自理之道,法无独善之术。” 宋 苏辙 《元资福渝老》诗:“吾心未尝劳,万物将自理。”
(3).自己承担或料理。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越铎〉出世辞》:“其民復存 大禹 卓苦勤劳之风,同 勾践 坚确慷慨之志,力作治生,绰然足以自理。”如:膳食自理;车旅费自理。
《漢語大詞典》:全人
(1).指善于契合天然而又应合人为的全德之人。庄子·庚桑楚:“圣人工乎天而拙乎人,夫工乎天而俍乎人者,唯全人能之。” 成玄英 疏:“全人,神人也。夫巧合天然,善能晦迹,泽及万世而日用不知者,其神人之谓乎!”
(2).指完美的人。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三:“ 罗豫章 曰:‘朝廷大奸不可容,朋友小过不可不容。若容大奸,必乱天下;不容小过,则无全人。’”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殊不知凡为女子,必须妇德、妇言、妇容、妇工四者兼备,才算得个全人。” 朱光潜 《谈美感教育》:“理想的教育是让天性中所有的潜蓄力量都得尽量发挥,所有的本能都得平均调和发展,以造成一个全人。”
(3).肢体齐全的人。 南朝 梁 沈约 《与徐勉书》:“外观旁览,尚似全人,而形骸力用,不相综摄,常须过自束持,方可僶俛;解衣一卧,支体不復相关。”
(4).指整个人、整个面貌。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七)》:“不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
(5).保全人的身体和生命。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今之除肉刑者本欲以全人也。今去髠钳一等,转而入於大辟,以死罔民,失其本意矣。”亦指保全百姓。后汉书·郅恽传:“昔 伊尹 自鬻辅 商 ,立功全人。”
《漢語大詞典》:偶题(偶題)
偶然而题。多见于旧诗题,如 唐 杜甫 有《偶题》诗, 宋 陆游 有《晨起偶题》诗等。
《漢語大詞典》:坐作
(1).坐与起,止与行。古代练兵的科目之一,多与“进退”连用。周礼·夏官·大司马:“以教坐作进退疾徐疏数之节。” 郑玄 注:“习战法。” 宋 曾巩 《殿前都指挥使制》:“夫兵有击刺射驭之能,有坐作进退之法。” 清 龙启瑞 《覆唐子实书》:“苟不能如此,则所谓明训练,习坐作,备糗粮,筑关隘者,今皆不敢遽言。”
(2).安然而为。 汉 王符 潜夫论·思贤:“皇后兄弟,主壻外孙……虚食重禄,素餐尸位,而但事滛侈,坐作骄奢,破败而不及传世者也。” 汉 王符 潜夫论·三式:“且夫列侯皆剖符受策,国大臣也……何得坐作奢僭,骄育负责,欺枉小民,淫恣酒色,职为乱阶,以伤风化而已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