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帖帖
(1).形容帖伏收敛之貌。释名·释床帐:“牀前帷曰帖,言帖帖而垂也。” 宋 梅尧臣 《月下怀裴如晦宋中道》诗:“我马卧我庭,帖帖垂颈耳。” 明 刘基 《大热遣怀》诗:“渡水翅帖帖,守门口舑舑。”
(2).安稳貌。 唐 杜牧 《燕将录》:“唯 燕 未得一日之劳为子孙寿,后世岂能帖帖无事事乎?” 明 唐顺之 《答李中谿御史》:“苞苴不行於上,怨毒不结於下,天下可以卧而帖帖矣。”
(3).逼近、贴近貌。 唐 韩偓 《雨中》诗:“独自上西楼,风襟寒帖帖。” 元 萨都剌 《绣鞋》诗:“罗裙习习春风轻,莲花帖帖秋水擎。” 清 阮元 《冒雨由缙云趋丽水》诗:“迷漫十步外,白雪飞帖帖。”
(4).温顺;服帖。 唐 韩愈 《施先生墓志铭》:“贵游之子弟,时先生之説二经,来太学,帖帖坐诸生下,恐不卒得闻。” 宋 费衮 梁谿漫志·〈闻见后录〉论田横:“其意谓同心协力,数百人萃於一国,彼岂终帖帖者耶?” 明 宋濂 《章公神道碑》:“乃诛其首叛者,餘皆帖帖。”
(5).平淡无奇。朱子语类·论文上:“ 司马迁 文雄健,意思不帖帖,有 战国 文气象。”
《漢語大詞典》:柔和
(1).温顺;温和。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 宋 苏轼 《温陶君传》:“其为人柔和,有以塞谗人之口故也。”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说上·裹足》:“大凡女人之德,自以性情柔和为第一义,容貌端庄为二义。” 茅盾 《子夜》三:“ 雷参谋 用柔和恭敬的声音回答。”
(2).安抚而使之和乐。国语·晋语四:“亿寧百神,而柔和万民。” 韦昭 注:“柔,安也。”
(3).谓安定平和。 宋 叶适 《上孝宗皇帝札子》:“故内治柔和,无狡悍思乱之民,不烦寸兵尺铁,可以安枕无事。”
(4).柔软,软和。《水浒传》第二七回:“舌为柔和终不损,齿因坚硬必遭伤。”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建康俗尚:“南方水土柔和,其音清举。”
《漢語大詞典》:婉顺(婉順)
温顺。汉书·元后传:“及壮大,婉顺得妇人道。”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王汾梦得郡》:“ 厚之 云:‘ 荆公 意思不婉顺,未可议也。然 荆公 屡争事不合,恐旦夕出矣。’”《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府判见他出语婉顺,心下喜他。”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 凌叔华 ﹞适可而止的描写了旧家庭中的婉顺的女性。”
分類:温顺
《漢語大詞典》:阳明(陽明)
(1).阳光。汉书·孔光传:“臣闻日者众阳之宗,人君之表,至尊之象。君德衰微,阴道盛彊,侵蔽阳明,则日蚀应之。”
(2).光明。后汉书·五行志二:“或以为凤皇阳明之应,故非明主,则隐不见。” 唐 韩愈 《题炭谷湫祠堂》诗:“万生都阳明,幽暗鬼所寰。”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钱币:“ 世皇 尝以钱币问太保 刘文贞公 ,公曰:‘钱用於阳,楮用於阴。华夏,阳明之区;沙漠,幽阴之域。今陛下龙兴朔漠,君临中夏,宜用楮币。’”
(3).指和蔼温顺的秉性。 清 方苞 《书直隶新安张烈妇荆氏行实后》:“天地之气,蔼然而温和者为阳,惨然而凛慄者为阴。凡妇人之顺於舅姑,宜於家人,慈於子姓者,皆阳明之发也;故其变也激而为义烈。”
(4).中医经脉名称。周礼·天官·疾医“参之以九藏之动。” 汉 郑玄 注:“脉之大候,要在阳明、寸口。” 贾公彦 疏:“阳明者,在大拇指本骨之高处,与第二指间。寸口者,大拇指本高骨后一寸是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热上则熏阳明,烂流络,流络动则脉结发,脉结发则烂解,故络交。”
(5).指东方 青帝 。云笈七籤卷四九:“阳明主春,万童开门。”
(6).刚强。 明 李贽 《史纲评要·东汉纪·光武帝》:“ 光武 与 高祖 不同, 高祖 阳明, 光武 阴柔。”
(7). 明 王守仁 之号。明史·王守仁传:“ 守仁 天姿异敏……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谓 宋 周 程 二子后,惟 象山 陆氏 简易直捷,有以接 孟氏 之传。而《朱子集注》《或问》之类,乃中年未定之説。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漢語大詞典》:恂恂
(1).温顺恭谨貌。论语·乡党:“ 孔子 於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 陆德明 释文:“恂恂,温恭之貌。”汉书·李广苏建传赞:“ 李将军 恂恂如鄙人,口不能出辞。” 宋 司马光 《石昌言哀辞》:“ 昌言 为人纯素忠谨,望之儼然,以律度自居,即之恂恂温厚。” 清 刘大櫆 《赠大夫闵公传》:“值公事,则恂恂随诸兄后,未尝敢越次儳言。”《痛史》第七回:“ 宗仁 虽也是个武弁,他却恂恂有儒者之风。”
(2).犹循循。善于诱导貌。后汉书·郭太传:“逊言危行,终亨时晦,恂恂善导,使士慕成名。”宋书·礼志一:“ 孔子 恂恂,道化 洙 泗 ; 孟軻 皇皇,诲诱无倦。”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耆旧·响泉观察》:“后为东林书院山长,善诱恂恂,培养后进。”
(3).戒惧貌。 唐 柳宗元 《捕蛇者说》:“吾恂恂而起,视其缶,则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漢語大詞典》:燕婉
(1).仪态安详温顺。《诗·邶风·新台》:“燕婉之求,籧篨不鲜。” 毛 传:“燕,安;婉,顺也。”
(2).指夫妇和爱。旧题 汉 苏武 《诗》之二:“结髮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欢娱在今夕,燕婉及良时。” 唐 白居易 《母别子》诗:“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自是狎暱燕婉,逾於平日,恒形影不离。”
(3).优美;柔和。 唐 高适 《同敬八卢五泛河间清河》诗:“飘颻波上兴,燕婉舟中词。”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燕婉动听的宫乐在大殿里飘荡。”
(4).借指美女。 宋 苏轼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之一:“吾闻 东山 傅,置酒携燕婉。富贵未能忘,声色聊自遣。”一本作“ 嬿婉 ”。 王十朋 集注:“ 晋 谢安 栖迟 东山 ,放情丘壑,好音乐,每游赏必以妓从。”参见“ 嬿婉 ”。
《漢語大詞典》:嬿婉
(1).美好貌。 南朝 梁 沈约 《丽人赋》:“亭亭似月,嬿婉如春。凝情待价,思尚衣巾。”
(2).也借指美女。 汉 张衡 《西京赋》:“捐衰色,从嬿婉。” 宋 苏轼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之一:“吾闻 东山 傅,置酒携嬿婉。”
(3).欢好;和美。文选·苏武〈诗〉之三:“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 吕向 注:“嬿婉,欢好貌。”文选·刘琨〈答卢谌诗〉:“郁穆旧姻,嬿婉新婚。” 吕延济 注:“郁穆,嬿婉,和美貌。” 明 沈鲸《双珠记·吉筵叙故》:“ 秦 晋 同休,成两姓绸繆之好; 朱 陈 媲美,缔百年嬿婉之欢。”
《漢語大詞典》:软美(軟美)
亦作“輭美”。 柔和美好;温顺。 唐 白居易 《东南行一百韵》:“软美 仇 家酒,幽閒 葛氏 姝。” 宋 陈亮 《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正言以迂阔而废,巽言以软美而入。” 清 刘大櫆 《中书舍人程君墓志铭》:“呜呼!世俗日益偷,竞为輭美以相媚説为能。”
《漢語大詞典》:和顺(和順)
(1).顺应,不违背。易·说卦:“和顺於道德,而理於义。” 孔颖达 疏:“上以和协顺成圣人之道德,下以治理断人伦之正义。”
(2).和睦顺从;和睦融洽。管子·形势解:“父母不失其常,则子孙和顺。” 唐 元稹 《才识兼茂明于体用对》:“争夺之患销,则和顺之心作。”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你两个是七八岁上定下的夫妻,完婚后并不曾争论一遍两遍,且是和顺。” 阿英 《灰色之家》八:“ 王公子 一家多和顺,奴与他露水夫妻有的什么情。”
(3).和善温顺。 汉 荀悦 《汉纪·元帝纪》:“上义高节则民兴行,宽柔和顺则众相爱。”陈书·王冲传:“ 冲 性和顺。”《天雨花》第十六回:“小姐和顺回言道,儿来特问一桩情。”
(4).指和善温顺的性情。礼记·乐记:“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 孔颖达 疏:“谓思念善事日久,是和顺积於心中;言词声音发见於外,是英华发於身外。”
(5).调和顺适。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王道:“王者,人之始也。王正则元气和顺,风雨时,景星见,黄龙下。” 宋 司马光 《议辨·策问十道》之一:“地平天成,风雨和顺者,宰相之任也。”
《漢語大詞典》:柔心
(1).性情柔和。列子·汤问:“人性婉而从物,不竞不争;柔心而弱骨,不骄不忌。”
(2).温顺之心。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弭雄姿以奉引,婉柔心而待御。” 清 姚鼐 《王君病起有诗见和因复次韵赠之》:“渥洼天马或跅弛,那遽柔心受持鞚。”
(3).谓安其心,收敛其心。 宋 赞宁 等宋高僧传·感通二·唐庐江潜山天柱寺惠符:“﹝ 惠符 ﹞勇气过人,角力驰逐,无能及者。然其任侠,且厌在家,忽投 香巖寺 ,矫迹柔心,淳淑顿变,纳法之后……安禪不动。”
《漢語大詞典》:绵羊(綿羊)
亦作“緜羊”。
(1).动物名。羊的一种。角比山羊短小,略呈螺旋形。肉可食。毛白色,浓密而卷曲,是纺织品的重要原料。毛皮可制成裘,皮可制革。有的地区称胡羊。宋史·外国传六·层檀国:“畜有緜羊、山羊、沙牛、水牛、橐驼、马、犀、象。” 元 汤式《庆东原·田家乐》曲之一:“线鸡长膘,绵羊下羔,丝茧成繰。” 明 马欢 《瀛涯胜览·忽鲁谟斯国》:“其羊有四样:一等绵羊,每箇有七八十觔,其尾阔一尺餘,拖着地,重二十餘斤。”
(2).绵羊性温顺,常喻柔弱的人。 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集·送阿宝出黄金时代》:“我眼看见儿时伴侣中的英雄,好汉,一个个退缩,顺从,妥协,屈服起来,到像绵羊的地步。”
《漢語大詞典》:婉嫕
亦作“ 婉瘱 ”。 温顺娴静。汉书·外戚传下·孝平王皇后:“太后时年十八矣,为人婉瘱有节操。” 颜师古 注:“婉,顺也;瘱,静也。” 晋 张华 《女史箴》:“婉嫕淑慎,正位居室。” 宋 王安石 《寄吴氏女子》诗:“女復知女功,婉嫕有典刑。” 清 薛福成 《书〈汉书·外戚传〉后》九:“然 惠 、 昭 、 哀 、 平 ,短祚者四帝,其中宫皆以稚龄寡居,而颇有贞静之德,婉瘱之操。”
分類:温顺娴静
《漢語大詞典》:柔惠
(1).温顺柔和。《诗·大雅·崧高》:“ 申伯 之德,柔惠且直。” 唐 柳宗元 《为王户部荐李谅表》:“﹝ 李谅 ﹞清明直方,柔惠端信。” 唐 陆贽 《册蜀王妃文》:“生禀柔惠,习知礼节。” 明 唐顺之 《贺氏孙杨二妻墓志铭》:“而二孺人者又皆柔惠婉娩,克媲厥美。”
(2).施仁爱;仁爱。国语·晋语七:“﹝ 午 ﹞其冠也,柔惠小物,而镇定大事。” 韦昭 注:“柔,仁也。惠,爱也。”尚书大传卷三:“和外怨,抚四方,行柔惠,止刚强。”
《漢語大詞典》:婉淑
温顺善良。 明 宋濂 《故陈夫人赵氏石表辞》:“ 濂 闻之,女教不行於天下,婉淑之道消而暴慢之风盛,孰有如 赵夫人 之贤者乎!” 清 顾炎武 《先妣王硕人行状》:“其他婉淑之行,世莫得闻。” 苏曼殊 《绛纱记》:“又念 五姑 为人婉淑,何至如其父所言。”
《漢語大詞典》:和安
温顺安分。国语·晋语七:“其冠也,和安而好敬。”史记·秦始皇本纪:“皆遵度轨,和安敦勉,莫不顺令。”
《漢語大詞典》:宴婉(讌婉)
(1).安详柔顺。常用以借指娴静美好的女子。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佩兰蕙兮为谁脩,宴婉絶兮我心愁。”
(2).缠绵深厚之情。 三国 魏 嵇康 《答二郭》诗:“当今寄他域,严驾不得停。本图终宴婉,今更不克并。”参见“ 燕婉 ”。
温顺和爱。指夫妻之情。 清 陈梦雷 《黄叔威以古诗八首见赠拟古妾薄命以答之》:“讌婉及良辰,幸得事郎君。”
《漢語大詞典》:燕婉
(1).仪态安详温顺。《诗·邶风·新台》:“燕婉之求,籧篨不鲜。” 毛 传:“燕,安;婉,顺也。”
(2).指夫妇和爱。旧题 汉 苏武 《诗》之二:“结髮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欢娱在今夕,燕婉及良时。” 唐 白居易 《母别子》诗:“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自是狎暱燕婉,逾於平日,恒形影不离。”
(3).优美;柔和。 唐 高适 《同敬八卢五泛河间清河》诗:“飘颻波上兴,燕婉舟中词。”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燕婉动听的宫乐在大殿里飘荡。”
(4).借指美女。 宋 苏轼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之一:“吾闻 东山 傅,置酒携燕婉。富贵未能忘,声色聊自遣。”一本作“ 嬿婉 ”。 王十朋 集注:“ 晋 谢安 栖迟 东山 ,放情丘壑,好音乐,每游赏必以妓从。”参见“ 嬿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