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河洛  拼音:hé luò
1.黄河、洛水的合称。又指两河的流域。《文选。班昭。东征赋》:「望河洛之交流兮,看成皋之旋门。」唐。杜甫〈后出塞〉诗:「坐见幽州骑,长驱河洛昏。」
2.河图洛书的简称。参见「河图洛书」条。《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上。序》:「至乃河洛之文,龟龙之图。」《文选。左思。魏都赋》:「河洛开奥,符命用出。」
《國語辭典》:河漏  拼音:hé lòu
一种北方面食。将和好的面团从底部有漏孔的床子挤压过去,轧成条状,直接落入锅中煮食。《水浒传》第二四回:「他家卖拖蒸河漏子,热烫温和大辣酥。」也称为「合落」、「河捞」、「河落」。
《漢語大詞典》:嵩洛
嵩山 和 洛水 的并称。两者圴近东都 洛阳 。 宋 张元干 《点绛唇》词:“ 嵩 洛 云烟,间生真相耆英裔。”宋史·沈伦传:“少习三礼於 嵩 洛 间,以讲学自给。” 明 李东阳 《京都十景诗》序:“盖古之称名都者有三:若 长安 之 河华 , 东京 之 嵩 洛 , 金陵 之 钟山 ,皆有所据以为胜。”
《漢語大詞典》:有洛
(1).古国名。为 商 所灭。有,词头。逸周书·史记:“昔者, 有洛氏 宫室无常,池囿广大,工功日进……农失其时。” 朱右曾 校释:“其地在 山西 潞安府 。”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十:“昔 有洛氏 ……人民困匱, 商 伐之, 有洛氏 以亡。”
(2).指 洛水 。有,词头。书·五子之歌:“﹝ 太康 ﹞畋于 有洛 之表,十旬弗反。” 孔 传:“ 洛水 之表,水之南。”
《漢語大詞典》:瀍洛
瀍水 和 洛水 的并称。 洛阳 为 东周 、 东汉 、 魏 、 晋 等朝都城(今 河南省 洛阳市 ,地处 瀍水 两岸、 洛水 之北)。故多以二水连称谓其地。艺文类聚卷九引 晋 张载 《濛汜池赋》:“激 通渠 于千金,承 瀍 洛 之长川。”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天地板荡,左带沸脣,乘间电发,遂覆 瀍洛 ,倾五都。” 明 唐顺之 《读〈春秋〉》:“ 幽 弑而 平 徙 岐 丰 之地,委为草莽 瀍 洛 之外,声教阻絶。”
《漢語大詞典》:龟河(龜河)
《书·洪范》“天乃锡 禹 洪范九畴” 孔 传:“天与 禹 , 洛 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於背,有数至於九。 禹 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常道。”后遂以“龟河”代称 洛水 。 唐 武三思 《奉和过梁王宅即目应制》:“凤竹初垂籜, 龟河 未吐莲。”参见“ 龟书 ”、“ 洛书 ”。
分類:洛水
《漢語大詞典》:龟津(龜津)
洛水 的别称。 唐 宗楚客 《应制诗》:“綵旗临凤闕,翠幙遶 龟津 。”参见“ 龟河 ”。
分類:洛水
《漢語大詞典》:龟河(龜河)
《书·洪范》“天乃锡 禹 洪范九畴” 孔 传:“天与 禹 , 洛 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於背,有数至於九。 禹 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常道。”后遂以“龟河”代称 洛水 。 唐 武三思 《奉和过梁王宅即目应制》:“凤竹初垂籜, 龟河 未吐莲。”参见“ 龟书 ”、“ 洛书 ”。
分類:洛水
《國語辭典》:丹书(丹書)  拼音:dān shū
1.古代颁给功臣的契券。《汉书。卷一六。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于是申以丹书之信,重以白马之盟,又作十八侯之位次。」
2.用朱笔定罪的文书。《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执其手,赂之以曲沃,初斐豹隶也,著于丹书。」
3.周文王所得的纬书。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正纬》:「则是尧造绿图,昌制丹书其伪三矣。」
《國語辭典》:伊洛  拼音:yī luò
1.伊、洛二水的合称。《书经。禹贡》:「伊洛瀍涧,既入于河。」
2.程颐、程颢的学说。因其曾讲学于伊、洛之间。《宋史。卷四五九。隐逸传下。刘勉之传》:「时蔡京用事,禁止毌得挟元祐书,自是伊、洛之学不行。」
《漢語大詞典》:伊洛之学(伊洛之學)
指 宋 程颢 、 程颐 的理学。 程 氏兄弟 洛阳 人,讲学 伊 洛 之间,故称。宋史·隐逸传下·刘勉之:“时 蔡京 用事,楚止毋得挟 元祐 书,自是 伊 洛 之学不行。” 明 宋濂 《赠林经历赴武昌都卫任序》:“南渡后,以 伊 洛 之学倡东南者,实自 艾轩 始也。”亦省称“ 伊洛 ”。 宋 陈亮 《书伊洛遗礼后》:“ 伊 洛 遗礼,其可见者惟婚与丧祭,仅存其一二,今以附诸《补亡》之后。” 清 刘大櫆 《吏部侍郎博野尹公行状》:“公少而卓犖多才,遵太夫人朝夕庭闈之训,言动皆必之礼。稍长读书,益悟浮华放浪之非,深究 伊 洛 之源流,蔚为儒者宗师。”
《國語辭典》:洛水  拼音:luò shuǐ
河川名:(1)源出于陕西省雒南县冢岭山,东南流入河南省境内,至巩县洛口入黄河。也称为「雒水」。(2)源出陕西省定边县东南白于山,至朝邑县入渭河。南北直贯陕西省中部,与渭河并为陕西省二大重要河流。也称为「北洛水」。
《漢語大詞典》:洛浦
(1). 洛水 之滨。 汉 张衡 《思玄赋》:“载 太华 之玉女兮,召 洛浦 之 宓妃 。” 宋 周邦彦 《燕归梁·咏晓》词:“曾经 洛浦 见惊鸿,关山隔,梦魂通。” 明 杨珽《龙膏记·邪萌》:“虚飘飘暮雨朝云,笑 宋玉 枉赋 巫山 神女;空渺渺春松秋菊,叹 陈王 浪传 洛浦 仙姝。”
(2).借指 洛神 。 唐 梁锽 《名姝咏》:“临津双 洛浦 ,对月两 嫦娥 。” 元 张可久 《寨儿令·题晴》曲:“珮环声真 洛浦 ,水月面活 观音 。”参见“ 洛神 ”。
分類:洛水洛神
《國語辭典》:洛神  拼音:luò shén
神话中洛水的女神。相传是宓妃,伏羲氏之女,溺死于洛水中,而被奉为洛水之神。见《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若夫青琴宓妃之徒」句下唐。司马贞。索隐。
《漢語大詞典》:洛川
洛水 。即今 河南省 洛河 。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容与乎 阳林 ,流沔乎 洛川 。”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四:“日夕登城隅,周迴视 洛川 。” 唐 武平一 《杂曲歌辞·妾薄命》:“ 洛川 昔云遇, 高唐 今尚违。”
《國語辭典》:洛神  拼音:luò shén
神话中洛水的女神。相传是宓妃,伏羲氏之女,溺死于洛水中,而被奉为洛水之神。见《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若夫青琴宓妃之徒」句下唐。司马贞。索隐。
《漢語大詞典》:津桥(津橋)
(1).桥梁。史记·天官书“旁一星,曰王良” 唐 张守节 正义:“王良五星,在奎北河中……客星守之,津桥不通。” 唐 李绅 《移九江》诗:“津桥归候吏,竹巷开门户。”
(2).指 洛水 上的 天津桥 。
《國語辭典》:宓妃  拼音:fú fēi
相传伏羲氏之女,为洛水之神。《楚辞。屈原。离骚》:「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也作「虙妃」。
《漢語大詞典》:涧瀍(澗瀍)
二水名。均流经今 洛阳市 境注入 洛水 。书·洛诰:“我乃卜 涧水 东、 瀍水 西,惟 洛 食。” 孔 传:“又卜 涧瀍 之间,南近 洛 ,吉。” 三国 魏 嵇康 《难〈宅无吉凶摄生论〉》:“ 周公 迁邑,乃卜 涧瀍 ,终惟 洛 食。” 唐 沈佺期 《伤王学士》诗:“忆汝曾旅食,屡空 涧瀍 湄。”后以代指 洛阳 。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赠郑监李宾客一百韵》:“露菊斑 丰 镐 ,秋蔬影 涧 瀍 。” 宋 陆游 《长歌行》:“巍巍天王都,九鼎奠 涧 瀍 。” 清 赵翼 《哭汪文端师》诗:“文苑芟榛莽,书城筑 涧 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