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壮猛(壯猛)
(1).壮盛,勇猛。后汉书·杜茂传:“ 凉 ( 郭凉 )字 公文 , 右北平 人也。身长八尺,气力壮猛,虽武将,然通经书,多智略,尤晓边事,有名北方。”
(2).汹涌;猛烈。新唐书·韩愈传:“臣所领州,在 广府 极东,过海口,下恶水,涛瀧壮猛,难计期程。”宋史·河渠志五:“今 御河 上源止是 百门 泉水,其势壮猛,至 卫州 以下,可胜三四百斛之舟。”
《漢語大詞典》:峥嵘(峥嶸)
(1).高峻貌。文选·班固〈西京赋〉:“於是灵草冬荣,神木丛生,巖峻崷崪,金石峥嶸。” 李善 注引 郭璞 《方言注》:“峥嶸,高峻也。”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披荒榛之蒙蘢,陟峭崿之峥嶸。” 李善 注引《字林》:“峥嶸,山高貌。” 宋 欧阳修 《鵯鵊词》:“龙楼凤闕鬱峥嶸,深宫不闻更漏声。” 巴金 《砂丁》二:“那两座大山,甚至在黑夜里也耸立在两边,摆出它们的峥嵘崎岖的样子。”
(2).指高峻的山峰。
(3).卓越,不平凡。 唐 张说 《唐故夏州都督太原王公神道碑》:“卓犖文艺,峥嶸武节。” 宋 苏轼 《和刘景文见赠》:“ 元龙 本志陋 曹 吴 ,豪气峥嶸老不除。” 明 徐复祚《投梭记·却说》:“抚青萍峥嶸壮志,肯教虚掷。” 清 顾炎武 《楚僧元瑛谈湖南事作四绝句》之三:“督师公子竟头陀,诗笔峥嶸浩气多。” 徐迟 《向着二十一世纪》:“那里啊,真是风光如画,美丽无比,人物峥嵘,情节感人。”
(4).兴盛;兴旺。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南皮二台遗瓦砚:“方峥嶸焕奕於一时之盛兮,詎知夫隆栋必倾而华榱终折。”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骂筵》:“堂堂列公,半边南朝,望你峥嶸。”
(5).形容植物茂盛。 朱德 《过五指山》诗:“幽谷多俊秀,草木尽峥嶸。”
(6).谓仕宦得意。 宋 黄庭坚 《次韵子瞻武昌西山》:“山川悠远莫浪许,富贵峥嶸今鼎来。” 元 汤式《一枝花·卓文君花月瑞仙亭》曲:“那生,可称。一峥嶸便到 文园 令。”《金瓶梅词话》第四三回:“ 乔五太太 道:‘娘子説那里话,似大人这等峥嶸,也彀了!昨日老身听得舍姪女与府上做亲,心中甚喜。’”
(7).高旷。 唐 李白 《金陵与诸贤送权十一序》:“举目四顾,霜天峥嶸。” 唐 杜甫 《画鹘行》:“乾坤空峥嶸,粉墨且萧瑟。” 仇兆鳌 注:“峥嶸,高旷也。”
(8).形容岁月逝去。文选·鲍照〈舞鹤赋〉:“岁峥嶸而愁暮,心惆悵而哀离。” 李善 注:“岁之将尽,犹物之高。” 唐 杜甫 《敬赠郑谏议十韵》:“筑居仙縹緲,旅食岁峥嶸。” 宋 陆游 《秋声》诗:“暑退凉生君勿喜,一年光景又峥嶸。” 明 高启 《客舍夜坐》诗:“清世莫嗟人寂寞,中年惭怯岁峥嶸。”
(9).深远貌,深邃貌。《楚辞·远游》:“下峥嶸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 洪兴祖 补注引 颜师古 云:“峥嶸,深远貌。”汉书·西域传上·罽宾国:“又有三池、盘石阪,道陿者尺六七寸,长者径三十里。临峥嶸不测之深,行者骑步相持,绳索相引。” 北齐 颜之推 《神仙》诗:“峥嶸下无地,列缺上陵天。”旧唐书·良吏传上·崔知温:“又谿谷峥嶸,草木幽蔚,万一变生,悔之何及!”
(10).幽深阴暗;阴沉。文选·鲍照〈芜城赋〉:“崩榛塞路,峥嶸古馗,白杨早落,塞草前衰。” 李善 注引广雅:“峥嶸,深冥也。” 唐 高适 《奉和鹘赋》:“野漭荡而风紧,天峥嶸而日曛。”
(11).犹凛冽。 唐 罗隐 《雪霁》诗:“ 南山 雪乍晴,寒气转峥嶸。” 宋 司马光 《苦寒行》:“穷冬北上 太行 岭,霰雪糺结风峥嶸。” 金 党怀英 《雪中》诗之三:“岁晏苦风雪,旷野寒峥嶸。”
(12).枯槁貌;瘦削貌。 唐 杜甫 《枯柟》诗:“楩柟枯峥嶸,乡党皆莫记。不知几百岁,惨惨无生意。” 宋 苏轼 《侄安节远来夜坐》诗之二:“心衰面改瘦峥嶸,相见惟应识旧声。”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三年皮骨走峥嶸,梦到春明身已轻。”
(13).引申为潦倒。 清 王夫之 《遣怀》诗:“乾坤极目不消愁,生事峥嶸祗敝裘。”
(14).形容波涛汹涌。 唐 王昌龄 《小敷谷龙潭祠作》诗:“跳波沸峥嶸,深处不可挹。” 宋 欧阳修 《送杨先辈登第还家》诗:“残雪 楚 天寒料峭,春风 淮 水浪峥嶸。” 明 李东阳 《风雨叹》诗:“峥嶸巨浪高比山,水底长鲸作人立。”《老残游记》第一回:“西面看城中人户,烟雨万家;东面看海上波涛,峥嶸千里。”
(15).形容泪流满面貌。 前蜀 贯休 《上留田行》:“父不父,兄不兄,上留田,蝥贼生。徒陟岗,泪峥嶸。”
(16).犹狰狞。状貌凶恶。《西游记》第二二回:“项下骷髏悬九个,手持寳杖甚峥嶸。”
《漢語大詞典》:狂澜(狂瀾)
(1).汹涌的波浪。 唐 韩愈 《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迴狂澜於既倒。” 明 吴承恩 《赏花钓鱼赋诗谢表》:“普滋生於湛露,息吞噬於狂澜。” 陈毅 《初游青岛》诗:“战士正操练,渔民斗狂澜。”
(2).喻剧烈的社会变动或大的动乱。 清 方文 《芜湖访宋玉叔计部感旧》诗之三:“一自狂澜翻大陆,遂令郎署属危途。” 梁启超 《近世第一女杰罗兰夫人传》:“时千七百九十三年之秋,革命之狂澜,轰天撼地。” 林伯渠 《赠北赴热察诸同志》诗:“为障狂澜作砥柱,还擎旗帜荡尘埃。”亦指纷繁的思潮。 叶圣陶 《穷愁》:“狱底沉宵,脑海中益兴狂澜,起伏无已。”
《漢語大詞典》:澒洞
(1).绵延;弥漫。 汉 贾谊 《旱云赋》:“运清浊之澒洞兮,正重沓而并起。” 宋 司马光 《和范景仁西圻野老》:“哀声澒洞彻四极,草木惨澹颜色伤。” 明 李东阳 《徐用和侍御所藏云山图歌》:“何人醉写云山图,浮云澒洞山模糊。” 李大钊 《青春》:“吾 华 自辛亥首义,癸丑之役继之,喘息未安,风尘澒洞,又復倾动九服,是亦欲再造其神州也。”
(2).水势汹涌。 宋 苏轼 《庐山二胜·栖贤三峡桥》诗:“空濛烟靄间,澒洞金石奏。”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 岷江 ﹞又受 彭蠡 之流,阻以 小姑 之险,澒洞震动,不可方物。” 赵朴初 《周总理挽诗》:“大星落中天,四海波澒洞。”
(3).引申为冲击、震动。 黄中黄 《孙逸仙》第四章:“一时謡变,澒洞全 粤 ,针小棒大,遂流言有人马数万之众。”
(4).虚空混沌貌。 宋 范成大 《不寐》诗:“丹田恍澒洞,银海眩眵黑。”
《漢語大詞典》:怒涛(怒濤)
汹涌的波涛。 唐 杜甫 《忆昔行》:“忆昔北寻有小洞,洪河怒涛过轻舸。” 宋 陆游 《度浮桥至南台》诗:“九轨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繫 大江 心。” 明 张煌言 《入武林》诗:“他日素车东 浙 路,怒涛岂必属 鴟夷 ?” 庐隐 《海滨故人》一:“ 莲裳 、 玲玉 、 云青 站在海边听怒涛狂歌,看碧波闪映。”
分類:汹涌波涛
《漢語大詞典》:奔腾(奔騰)
(1).飞奔急驰。后汉书·和帝纪:“旧 南海 献龙眼、荔支,十里一置,五里一候,奔腾阻险,死者继路。” 唐 杜甫 《病橘》诗:“忆昔 南海 使,奔腾献荔支。” 毛泽东 《十六字令》之一:“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2).谓水流汹涌。 唐 戴公怀 《奉和郎中游仙山四瀑泉》:“淙潨泻三四,奔腾千万秋。” 清 王韬 《淞滨琐话·徐麟士》:“须臾浪涌若山,潮翻如雪,奔腾澎湃之声,震闻数里。”
《漢語大詞典》:汹涌(洶湧)
亦作“ 汹涌 ”。
(1).水势翻腾上涌。 汉 刘向 《九叹·逢纷》:“波逢汹涌,濆滂沛兮。” 唐 李白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惊涛汹涌向何处?孤舟一去迷归年。” 清 薛福成 《〈五省沟洫图说〉序》:“西北横流,汹涌而衝决为患。” 蒋光慈 《少年飘泊者》十五:“他想起自家的身世,不禁悲从中来,热泪又涔涔地流下,落在汹涌的波浪中。”
(2).气势盛大。 唐 黄滔 《融结为河岳赋》:“刚柔随之而汹涌,嗜欲继之而隆崇。”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努目向人,势甚汹涌。” 唐韬 《〈点滴集〉序言》:“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革命浪潮汹涌,在中等城市里,中小学教师是一股很重要的力量。”
(3).动荡不安。 明 罗贯中 《风云会》第四折:“ 五代 乱离,人心汹涌。”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国事·石亨奸党:“事虽传闻,信实显著,人心汹涌,中外危疑。”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葛诚》:“知 长洲县 事 邓云霄 ,见民情汹涌,擒委官头目。”
(4).形容声音喧闹。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碧碧》:“有翁媪二人,率男妇六七辈,直入草堂,汹涌叫駡。”《廿载繁华梦》第九回:“及到了门前,已听得楼上人声汹涌,巴不得三步登到楼上。”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四章:“一霎时就地起水,山洪暴发了,雷声、雨声、山洪滔滔,汹涌嘈杂,使他们在避雨窑子里说话,还要大声喊叫才能听见。”
《漢語大詞典》:拍天
形容浪涛汹涌冲击,气势浩大。 唐 韩愈 《题临泷寺》诗:“ 潮阳 未到吾能説,海气昏昏水拍天。”
《漢語大詞典》:沄沄
(1).水流汹涌貌。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山川颂:“水则源泉混混沄沄,昼夜不竭。” 唐 宋务光 《海上作》诗:“浩浩去无际,沄沄深不测。” 清 刘大櫆 《浮山记》:“至峡之将尽,有巖石理凹凸纤密,如浮沤,如波浪之沄沄。”
(2).形容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 宋 王安石 《次韵答陈正叔》之一:“功名落落求难值,日月沄沄去不回。” 清 姚鼐 《诣岳麓书院有述》诗:“回艫天地晚,空悵逝沄沄。”
(3).喻长远流传。 唐 元结 《大唐中兴颂》:“能令大君,声容沄沄。”《宋史·乐志九》:“声容沄沄,被于八荒。”
(4).纷繁;纷乱。 汉 徐干 中论·谴交:“飢不暇餐,倦不获已,殷殷沄沄,俾夜作昼。” 宋 文天祥 《贺何尉书》:“别后不图事变沄沄,天下大事几去。”
《漢語大詞典》:喷薄(噴薄)
(1).震荡。 三国 魏 曹植 《卞太后诔》:“率土喷薄,三光改度。陵頽谷踊,五行错互。”
(2).汹涌激荡。 唐 沈佺期 《过蜀龙门》诗:“流水无昼夜,喷薄 龙门 中。” 宋 朱熹 《奉陪彦集充父同游瑞岩谨次莆田使君留题之韵》:“谷泉喷薄秋逾响,山翠空蒙昼不开。” 清 许承钦 《秋日登晴川阁》诗:“洪涛喷薄无今古,尚似英雄气未平。” 鲁迅 《集外集·斯巴达之魂》:“﹝ 斯巴达 军﹞与 波斯 军遇。呐喊格击,鲜血倒流,如鸣嘲飞沫,奔腾喷薄於荒磯。”
(3).雨雪纷飞貌。 唐 张说 《喜雨赋》之一:“平云黯而铺幕,密雨森其散丝……或喷薄而攒集,或淋漓而灌注。” 宋 苏舜钦 《观放牐》诗:“朔雪下喷薄,散为白雾浮。”
(4).强烈的散发,迸发。 宋 辛弃疾 《兰陵王》词:“看天阔鳶飞,渊静鱼跃,西风黄菊香喷薄。” 清 二石生 《再赠润卿》诗之五:“偶溢浓情相喷薄,恐滋旁笑復矜持。”
(5).形容事物出现时气势壮盛。 毛泽东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 峻青 《海啸》第二章:“火,并没有熄灭。它仍在地下熊熊地燃烧着,只等那时机一到,它就会冲破地壳,喷薄而出。”
《漢語大詞典》:喷雪(噴雪)
(1).形容白浪汹涌或水花飞溅。 唐 李白 《横江词》之四:“海神来过恶风迴,浪打天门石壁开。 浙江 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 唐 温庭筠 《拂舞词》:“ 黄河 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龙伯驱风不敢上,百川喷雪高崔嵬。”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天台山日记:“停足 仙筏桥 ,观 石梁 卧虹,飞瀑喷雪,几不欲卧。”
(2).形容白花怒绽。 唐 柳宗元 《柳州城西北隅种甘树》诗:“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漢語大詞典》:疾雷
(1).急遽发出的雷声。庄子·齐物论:“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旧唐书·高祖纪论:“决神机而速若疾雷,驱豪杰而从如偃草。”红楼梦第九六回:“ 黛玉 听了这句话,如同一个疾雷,心头乱跳。”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 修黎 ﹞偕其友乘舟泛海,而暴风猝起,益以奔电疾雷,少顷波平,孤舟遂杳。”
(2).比喻汹涌的波涛声。文选·枚乘〈七发〉:“﹝涛﹞似神而非者三:疾雷闻百里;江水逆流,海水上潮;山出内云,日夜不止。” 李善 注:“言声似疾雷,而闻百里。”
《漢語大詞典》:丰沛(豐沛)
(1).盛多貌。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於是皇泽丰沛,主恩满溢。”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洪泽丰沛,漫衍八方。” 晋 张载 《失题》诗:“ 江 南郡蔗,酿液丰沛。”
(2).汹涌的波涛。古文苑·刘歆〈遂初赋〉:“遭 阳侯 之丰沛兮,乘素波以聊戾。” 章樵 注:“丰沛,波之汹涌也。”
(3). 汉高祖 , 沛 丰邑 人,因以 丰沛 称 高祖 故乡。 汉 王充 论衡·命义:“犹 高祖 初起,相工入 丰沛 之邦,多封侯之人矣,未必老少男女俱贵而有相也。” 金 元好问 《读书》诗:“ 丰沛 帝乡多将相,莫从兴运论人材。” 清 张玉书 《谒项王庙》诗:“君不见 下相 城头望 丰沛 ,樵歌暮上 歌风臺 。”
(4).借指帝王故乡。 晋 陆云 《盛德颂》:“ 丰沛 之旅,其会如林。” 南朝 陈 徐陵 《进武帝为长城公诏》:“自镇抚 枌 榆 ,永寧丰沛。” 唐 杜甫 《别张十三建封》诗:“ 汾晋 为 丰沛 ,暴 隋 竟涤除。” 清 万寿祺 《五月》诗:“矞云五色日重光,今上龙飞 丰沛 乡。”
(5).借指 汉高祖 。 明 海瑞 《春日阻风部中限韵》:“朝马不嘶金勒断,塞游无路到关愁;却思 丰沛 有遗恨,猛士雕残蔓草愁。”
(6).泛指帝王。 郭沫若 《黑猫》二:“在宣布独立以后,更有 萑苻 馀孽一变而为 韦沛 功臣。”
(7).大的幡幔。易·丰“丰其沛,日中见沬” 唐 孔颖达 疏:“夫处光大之时,而丰沛见沬。” 陆德明 释文:“沛,或本作旆,谓幡幔也。”
《漢語大詞典》:怒潮
(1).汹涌的浪潮。 宋 苏舜钦 《诗僧则晖求诗》诗:“好约长吟处,霜天看怒潮。” 明 宋濂 《温州横山仁济庙碑》:“ 永康 中,三江逆流,颶风挟怒潮为孽。” 柳亚子 《吊鉴湖秋女士》诗之四:“碧血摧残酬祖国,怒潮呜咽怨 钱塘 。”
(2).比喻声势浩大的反抗运动。 茅盾 《子夜》十五:“女工的怒潮把他们冲倒,把他们卷入重围。” 秦牧 《花城·沙面晨眺》:“ 中国 人民的反帝怒潮,使东方爆发了一次世界史上空前的省 港 大罢工。”
《漢語大詞典》:惊浪(驚浪)
汹涌的浪涛。 晋 左思 《蜀都赋》:“流汉汤汤,惊浪雷奔。” 唐 刘禹锡 《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成六十韵》:“北风忽震盪,惊浪迷津涘。” 清 魏源 《青浪滩夜雨》诗:“客行得良朋,夜舟泊惊浪。”
分類:汹涌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