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玉溆(玉漵)
水滨的美称。 唐 崔国辅 《采莲曲》:“玉漵花争发,金塘水乱流。” 明 吴兆 《后湖》诗:“玉漵覃拖深覆艇,碧潭歷乱密迎榔。”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引 龚元超 《渔家》诗:“轻縠纹生玉漵斜,晚风吹雨湿桃花。”
分類:水滨
《漢語大詞典》:水澨
水滨。 宋 叶适 《毛夫人墓表》:“山巔可休,水澨可息。” 清 薛福成 《白雷登海口避暑记》:“或遥睇水澨,而羡鸥鸟之忘机;或旁眄钓徒,而悯众鱼之贪饵。”
分類:水滨
《漢語大詞典》:水滨(水濱)
水边。左传·僖公四年:“ 昭王 之不復,君其问诸水滨。” 晋 王嘉 拾遗记·周:“水滨所以招问,春秋以为深贬。” 清 朱彝尊 《为乔侍读题画》诗之二:“三百 临安 树,移来种水滨。” 郭沫若 《瓶》诗之四:“我是凭倚在 孤山 的水亭,她是伫立在亭外的水滨。”
分類:水边水滨
《漢語大詞典》:极浦(極浦)
遥远的水滨。《楚辞·九歌·湘君》:“望 涔阳 兮极浦,横 大江 兮扬灵。” 王逸 注:“极,远也;浦,水涯也。”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谢惠连〈赠别〉》:“停艫望极浦,弭棹阻风雪。” 唐 许浑 《凌歊台送韦秀才》诗:“帆势依依投极浦,鐘声杳杳隔前林。” 清 曹寅 《过燕子矶》诗:“峭帆的的空濛去,极浦回闻十里鐘。”
分類:遥远水滨
《漢語大詞典》:水曲
水流曲折处;曲折的水滨。周礼·地官·保氏“四曰五驭” 汉 郑玄 注:“五驭:鸣和鸞,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铁路》:“铁路遇山岭水曲,均须遶越,架空凿洞,亦可驶行。”
宋 代西南少数民族舞曲名。宋史·蛮夷传四·西南诸夷:“一人吹瓢笙如蚊蚋声。良久,数十辈连袂宛转而舞,以足顿地为节。询其曲,则名曰《水曲》。”
《漢語大詞典》:秋浦
秋日的水滨。 唐 张九龄 《别乡人南还》诗:“东南行舫远,秋浦念猿吟。” 唐 李贺 《蜀国弦》诗:“凉月生秋浦,玉沙粼粼光。”
分類:水滨
《漢語大詞典》:烟浦(煙浦)
云雾迷漫的水滨。 唐 李贺 《钓鱼》诗:“为看烟浦上, 楚 女泪沾裾。” 宋 苏轼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之五:“盈盈解佩临烟浦,脉脉当壚傍酒家。” 清 文廷式 《翠楼吟·岁暮江湖》词:“清辉坠,望穷烟浦,数星渔火。”
《漢語大詞典》:祓禊
犹祓除。古祭名。源于古代“除恶之祭”。或濯于水滨( 薛君 《韩诗章句》),或秉火求福( 杜笃 《祓禊赋》)。 三国 魏 以前多在三月上巳, 魏 以后但在三月三日。然亦有延至秋季者( 刘桢 《鲁都赋》)。 汉 刘桢 《鲁都赋》:“及其素秋二七,天汉指隅,民胥祓禊,国于水嬉。”后汉书·礼仪志上“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於东流水上” 南朝 梁 刘昭 注:“ 蔡邕 曰:《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 沂 ,风乎舞雩,咏而归。’自上及下,古有此礼。今三月上巳,祓禊於水滨,盖出於此。” 唐 张志和 《上巳日忆江南禊事》诗:“ 黄河 西绕郡城流,上巳应无祓禊游。”辽史·王鼎传:“适上巳,与同志祓禊水滨,酌酒赋诗。” 清 龚自珍 《百字令》词:“珂珮晨閒,文章秋横,祓禊西山雨。”
分類:祓除水滨
《漢語大詞典》:寒浦
寒冷的水滨。 唐 李峤 《和杜学士旅次淮口阻风》诗:“夕吹生寒浦,清 淮 上暝潮。” 唐 无可 《暮秋宿友人居》诗:“寒浦鸿相叫,风窗月欲沉。” 明 宗臣 《雨夜沉二丈至》诗:“明朝寒浦望,摇落有渔簑。”
分類:寒冷水滨
《漢語大詞典》:春浦
春日的水滨。亦指春江。 北齐 魏收 《櫂歌行》:“雪溜添春浦,花水足新流。” 前蜀 李珣 《南乡子》词:“行客待潮天欲暮,送春浦。” 宋 陆游 《旅游》诗:“螺青点出暮山色,石緑染成春浦潮。”
《漢語大詞典》:鸳鸯浦(鴛鴦浦)
鸳鸯栖息的水滨。比喻美色荟萃之所。 前蜀 毛文锡 《中兴乐》词:“红蕉叶里猩猩语,鸳鸯浦,镜中鸞舞。” 明 梁辰鱼 《浣纱记·采莲》:“西帝宸游飞翠盖,拥出三千宫女。絳綵娇春,铅华炫昼,占断鸳鸯浦。” 清 李渔 《十二楼·鹤归楼》第二回:“浪踞温柔乡,横截鸳鸯浦。使君父朋友想望而不能得者,一旦攘为己有,三过分也。”
《漢語大詞典》:绿浦
绿色的水滨。 南朝 梁 沈约 《钓竿》诗:“桂舟既容与,緑浦復回紆。” 唐 李益 《长干行》:“鸳鸯緑浦上,翡翠锦屏中。” 宋 晏几道 《浪淘沙》词:“緑浦归帆看不见,还是斜阳。”
分類:绿色水滨
《漢語大詞典》:浦帆
水滨的帆船。 唐 杜甫 《朝》诗:“浦帆晨初发,郊扉冷未开。”
分類:水滨帆船
《漢語大詞典》:寒蒲
浦草。因多生长于水滨,故称。梁书·张缵传:“临鱼官以輟膳,践寒蒲之抽筠。” 宋 黄庭坚 《谢何十三送蟹》诗:“寒蒲束缚十六辈,已觉酒兴生江山。” 明 徐渭 《仕女》诗:“乍解寒蒲束缚,忽闻落落琴声。”
《漢語大詞典》:春禊
古时民俗,官民于三月上巳( 魏 以后为三月初三)在水滨举行盥洗祭礼,以除不祥,谓之春禊。禊,洁。 南朝 宋 谢朓 《侍宴华光殿曲水奉敕为皇太子作》诗之五:“秋祓濯流,春禊浮醴。” 隋 江总 《三日侍宴宣猷堂曲水》诗:“上巳娱春禊,芳辰喜月离。” 唐 王维 《奉和圣制与太子诸王三月三日龙池春禊应制》:“故事修春禊,新宫展豫游。”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谭诗·以人存诗》:“ 兰亭 去此一千里,春禊故事知谁修?”参阅 汉 应劭 《风俗通·祀典·禊》晋书·礼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