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妆点(妝點)
(1).梳妆打扮。北史·后妃传下·齐后主冯淑妃:“城陷十餘步,将士乘势欲入。帝敕且止,召 淑妃 共观之。 淑妃 粧点,不获时至。 周 人以木拒塞,城遂不下。” 元 乔吉 《清江引·笑靥儿》曲:“一团可人衠是娇。粧点如花貌。”《金瓶梅词话》第四回:“﹝妇人﹞先到楼上,从新粧点,换了一身艷色新衣。”
(2).妆饰点缀。 元 薛昂夫 《端正好·闺怨》套曲:“残红粧点青苔径,又一番春色飘零。” 清 吴伟业 《雕桥庄歌》:“年年细柳与新蒲,粧点溪山入画图。”《西湖佳话·白堤政迹》:“初还只在 西湖 上粧点,既而西边直粧点到 灵隐 、 天竺 ,南边直粧点到 净慈 、 万松岭 ,竟将一个 西湖 团团粧点成花锦世界。”
(3).渲染敷洐。 宋 吕祖谦 《与朱侍讲元晦》:“祭文谨録呈,虽病中语言无次序,然却无一字粧点做造也。”朱子语类卷八三:“问: 季札 观乐,如何知得如此之审?曰:此是 左氏 粧点出来,亦自难信。”
(1).装饰,打扮。 南朝 陈后主 《三妇艳词》之二:“小妇初妆点,回眉对月钩。” 清 吴伟业 《梅村诗话》五:“呼舆往迎,续报至矣。已而登楼,託以妆点始见。”
(2).谓点缀。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白羊妆点芳草:“ 午桥庄 小儿坡 ,茂草盈里。 晋公 每使数群羊散于坡上,曰:‘芳草多情,赖此妆点。’” 明 高攀龙 《三时记》:“二十一日行,两岸残雪妆点,野色甚佳。”《红楼梦》第二二回:“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3).指修饰文字。 清 黄宗羲 《〈山翁禅师文集〉序》:“ 山翁 之诗文,亦不免於堆垛妆点。” 清 恭士 《蹇千里传评》:“可见文不在妆点,一涉妆点便拙。”
(4).渲染敷衍。 清 王韬 《淞滨琐话·李延庚》:“世间所传幽欢冥会之事,尽出文人妆点,悉属寓言,君乃信以为真哉!”
《漢語大詞典》:梳裹
(1).梳妆打扮。 宋 柳永 《定风波》词:“暖酥消,腻云嚲,终日厌厌倦梳裹。” 元 无名氏 《桃花女》第二折:“则为这镜儿昏,我可也难梳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九回:“这里姨妈招呼着和少奶奶重新梳裹已毕。”
(2).指男子梳发并裹巾帻。 宋 米芾 画史:“客至,即言‘容梳裹’。乃去皮冠,梳髮角加后以入幞头巾子中,篦约髮,乃出。”
《漢語大詞典》:妆梳(妝梳)
(1).梳妆打扮。 元张寿卿《红梨花》第三折:“他粧梳的异样儿新,眉分八字真,口吐樱桃,眼转秋波,鬢挽乌云。” 元 卢挚 《朱履曲·雪中黎正卿招饮赋此五章》曲:“虽不至撏绵扯絮,是谁教剪玉跳珠?是谁把溪山粉粧梳?” 清 葆光子 《物妖志·兽类·鼠狼》:“禁之不令粧梳,即欲自縊投井。”
(2).梳妆打扮的款式。 唐 白居易 《时世粧》诗:“ 元和 粧梳君记取,髻堆面赭非华风。”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一折:“他则待人前卖弄些好粧梳,扮一个峩冠士大夫。” 元 睢景臣《哨遍·高祖还乡》套曲:“更几箇多娇女,一般穿着,一样粧梳。”
梳妆打扮。 唐 王昌龄 《殿前曲》诗之一:“贵人妆梳殿前催,香风吹入殿后来。” 唐 刘禹锡 《历阳书事七十韵》:“容华本南国,妆梳学 西京 。”
《漢語大詞典》:脩饰(脩飾)
(1).修改润饰,使语言文字明确生动。论语·宪问:“为命, 裨諶 草创之, 世叔 讨论之,行人 子羽 脩饰之。” 宋 陈亮 《与韩无咎尚书》:“今但与妻孥併力耕桑以图温饱,虽书册亦已一切弃去,况更能脩饰语言,作少年涂抹事乎?”
(2).梳妆打扮。《楚辞·九辩》:“今脩饰而窥镜兮,后尚可以窜藏。” 金 王若虚 《生日自祝》诗:“清晨闻喧呼,亲旧作生日,初我未免俗,随分畧脩饰。”
(3).整修装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汝水:“ 黄巾 之乱,残毁穨闕, 魏 太和 景初 中,令长脩饰旧宇。” 宋 洪适 隶释·鲁相韩勑造孔庙礼器碑:“脩饰宅庙,更作二舆。”宋书·武帝中:“可改构榱桷,修饰丹青,苹蘩行潦,以时致荐。”
(4).修养德行。 汉 刘向 列女传·契母简狄:“ 契 母 简狄 ,敦仁励翼,吞卵产子。遂自修饰,教以事理,推恩有德。”
(5).指提高学养。 唐 张九龄 《上封事》:“故於用人之际,不可不第高下。若高下不可妄干,天下士流,必刻意脩饰,思齐日众,刑政自清。” 宋 苏洵 《上皇帝书》:“臣愚以为父兄之所任而得官者,虽至正郎,宜皆不听任子弟,唯其能自脩饰,而越録躐次以至於清显者乃听。”
(6).合乎礼义。荀子·子道篇:“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脩饰,孝子不从命,乃敬。”
(7).谓使之合乎礼义。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孝为百行之首,犹须学以脩饰之,况餘事乎!”
(8).指讲究外表、形式。三国志·蜀志·蒋琬传:“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脩饰为先。”资治通鉴·汉宣帝神爵元年:“上颇脩饰,宫室、车服盛於 昭帝 时。”
(9).引申谓故意做作以取悦于人。墨子·非儒下:“ 孔 某盛容脩饰以蛊世,弦歌鼓舞以聚徒,繁登降之礼以示仪,务趋翔之节以劝众。”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行不脩饰,名迹无愆;操不激切,素风愈鲜。”
《漢語大詞典》:妆扮(妝扮)
梳妆打扮。《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那 颜俊 虽则丑陋,最好粧扮,穿红着緑,低声强笑,自以为美。”
(1).打扮。红楼梦第七四回:“我看不上这浪样儿。谁准许你这么花红柳緑的妆扮?”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咱们这可到厢房里歇歇儿去罢,回来吃点东西,妆扮起来,也就是时候儿了。” 茅盾 《烟云集·拟〈浪花〉》:“ 吴夫人 早起床半个钟头,已经妆扮好了要出去‘应酬’。”
(2).打扮的样式。《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只见一人高冠敞袖,似是道家妆扮。”
《漢語大詞典》:铅华(鉛華)
亦作“ 铅花 ”。
(1).妇女化妆用的铅粉。《文选·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李善 注引 张衡 《定情赋》:“思在面为铅华兮,患离尘而无光。” 唐 刘长卿 《戏赠于越尼子歌》:“北客相逢疑姓 秦 ,铅花抛却仍青春。” 宋 洪迈 《夷坚乙志·馀杭宗女》:“一女子可二十许岁,粉黛铅华,如新傅者。” 清 纳兰性德 《菩萨蛮》词之二:“小屏山色远,妆薄铅华浅。”
(2).用铅粉等物梳妆打扮。 宋 陈造 《田家谣》:“中妇輟闲事铅华,不比大妇能忧家。” 钱锺书 注:“二媳妇忙里偷闲爱打扮。” 清 洪升 《长生殿·倖恩》:“虽居富贵,不爱铅华。” 徐朔方 校注:“不爱铅华,不爱打扮。”
(3).借指妇女的美丽容貌、青春年华。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冶容媚姿,铅华素质,伐命者也。” 前蜀 韦庄 《抚盈歌》:“铅华窅窕兮穠姿, 棠公 肸蠁兮靡依。” 明徐复祚《投梭记·逼娼》:“老去病来缠,花谢岂重妍,曾擅 平康 铅华选。”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传歌》:“铅华未谢,丰韵犹存。”
(4).借指青年妇女。 唐 卢纶 《七夕》诗:“铅华潜惊曙,机杼暗传秋。”
(5).指作画、写字用的颜料。引申为图画或文字。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画体工用拓写:“ 武昌 之扁青, 蜀郡 之铅华。” 清 赵翼 《春兰禁体和吕叔讷广文》:“粉气薰常借,铅华写未工。” 清 昭梿 啸亭杂录·李巨来夙慧:“闈中卷几万本,公皆披示,铅华纷披,无不中肯。”
(6).比喻虚浮粉饰之词。 清 戴名世 《与刘言洁书》:“君子之文,淡焉,泊焉,略其町畦,去其铅华,无所有乃其所以无所不有者也。”《新华文摘》1983年第3期:“艺术上如行云流水,自然清新,尽洗铅华。”
(7).比喻落花。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一折:“子规声好教人恨,他只待送春归几树铅华。” 清 孙枝蔚 《落花》诗:“狼籍铅华转眼中,依然蜂蝶趁香风。”
(8).比喻冷月的清光。 南朝 梁 陶弘景 《寒夜怨》诗:“空山霜满高烟平,铅华沉照帐孤明。”
《漢語大詞典》:严妆(嚴妝)
(1).整妆,梳妆打扮。《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宋 贺铸 《菩萨蛮》词之七:“子规啼梦罗窗晓,开匳拂镜严妆早。”
(2).打扮齐整。《醒世缘弹词》第十二回:“新人入洞房,那 秉义 竟是进三步退二步到了房门,看了新人严妆独坐。”
《漢語大詞典》:修饰(修飾)
(1).修改润饰,使文字生动。北齐书·崔季舒传:“ 文襄 每进书 魏帝 ,有所諫请,或文辞繁杂, 季舒 輒修饰通之,得申劝戒而已。” 巴金 《关于〈第四病室〉》:“我想这样尝试一次,不加修饰,不添枝加叶,尽可能写得朴素、真实。”
(2).梳妆打扮,修整装饰使仪容漂亮、衣着美观。汉书·外戚传·孝武李夫人:“妇人貌不修饰,不见君父。”魏书·元顺传:“陛下母临天下,年垂不惑,过甚修饰,何以示后世?” 曹禺 《日出》第二幕:“她薄薄敷一层粉,几乎没有怎么修饰,仿佛很勉强地来到这里。”
(3).指修整装饰建筑物或各种器物等。汉书·严安传:“今天下人民用财侈靡,车马衣裘宫室皆竞修饰。”魏书·李平传:“ 平 劝课农桑,修饰太学,简试通儒以充博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梦公主:“适主言居宅湫隘,烦以此少致修饰,落成相会也。”
(4).修养品德。荀子·君道:“其所为身也,谨修饰而不危。” 唐 白居易 《李谅除泗州刺史张愉可岳州刺史同制》:“而 愉 亦学古入仕,甚自修饰。”
(5).指有道德修养,不违礼义。 宋 苏轼 《荐何宗元十议状》:“伏见 蜀 人朝奉郎新差通判 延州 事 何宗元 ,吏道详明,士行修饰,学古著文,颇适於用。”
(6).指讲究外表、形式。引申指矫饰造情以取悦于人。晋书·元帝纪:“及当官软弱,茹柔吐刚,行身秽浊,修饰时誉者,各以名闻。”周书·宣帝纪:“帝惮 高祖 威严,矫情修饰,以是过恶遂不外闻。”
《漢語大詞典》:熏沐
(1).熏香沐浴。引申指梳妆打扮。 金 元好问 《答郭仲通》诗之一:“向时诸老供熏沐,此日孤生足駡讥。” 刘半农 《两盗》:“且世女子,多半无情,今日见甲死而恸哭,明日即熏沐以为乙客。”
(2).恩泽。 明 徐渭 《奉徐公书》:“迨於北上,谓得更沾熏沐,庶几桑榆,而臺下遂远承明,失所依庇。”
(3).犹熏陶。 饶宗颐 《清词与东南亚诸国》:“可见其熏沐于 汉 文学者至深。”
《漢語大詞典》:倦妆(倦粧)
懒于梳妆打扮。 明 高启 《题理髮美人图》诗:“石后理梳羞未出,怕人猜是倦粧时。”
分類:梳妆打扮
《漢語大詞典》:画妆(畫粧)
亦作“ 画粧 ”。 梳妆打扮。 南朝 陈 徐陵 《奉和咏舞》:“主家能教舞,城中巧画粧。”一本作“ 画妆 ”。 唐 顾朝阳 《相和歌辞·王昭君》:“一去边城路,何情更画妆。”
分類:梳妆打扮
《漢語大詞典》:梳妆台(梳妝臺)
(1).置放梳洗用具供妇女梳妆打扮的台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回:“ 小云 听説,便起身走向梳妆臺的抽屉里,一阵乱翻,却翻不出来。” 曹禺 《日出》第三幕:“近床有一张破旧梳妆台,上面放一只破脸盆,一两个花碗。”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二章:“ 晓燕 对着梳妆台梳理好了头发,又对着自己发烧的脸颊笑了笑。”
(2).古迹名。在今 北京市 景山 附近。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 辽 金 及 元 皆都 燕 ,而制度文物, 金 为最盛。今禁中 梳妆臺 、 琼花岛 及 小海 、 南海 等处,皆 金 物也。”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畿辅·煤山梳妆台:“又有 梳妆臺 ,与此山相近,予幼时往游……相传为 耶律后 萧氏 洗粧之所。”
(3).古迹名。在昔 江苏省 宜兴县 善权寺 内。 清 陈维嵩 《倾杯乐·善权寺火》词:“ 三生堂 后, 梳妆臺 左, 李唐 遗殿。”
(4).古迹名。在今 三门峡 。 贺敬之 《三门峡歌·梳妆台》:“马去门开不见家,门旁空留 梳妆台 。”
《漢語大詞典》:梳妆打扮(梳粧打扮)
见“ 梳粧打扮 ”。
亦作“ 梳妆打扮 ”。 对容颜衣着进行修饰。 元 关汉卿 《鲁斋郎》第二折:“ 张龙 ,将那 李四 的浑家,梳粧打扮的赏与 张珪 便了。” 李淑一 《忽报人间曾伏虎》:“ 开慧 平时生活朴素,从不讲究梳妆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