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梅霖
梅雨。 宋 沈辽 《开窗》诗:“斋居病紆鬱,况復当梅霖。” 元 龚玊 《吴侬行》:“ 吴 儂畏雨如畏虎,不道梅霖是时雨。”
分類:梅雨
《漢語大詞典》:霉雨
梅雨。黄梅季节下的雨。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水一·雨水:“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生黑霉也。” 清 曹寅 《雨阻不得入城和梅岑》:“霉雨疎还密,霉天暗復明。”
《漢語大詞典》:梅雨
指初夏产生在 江 淮 流域持续较长的阴雨天气。因时值梅子黄熟,故亦称黄梅天。此季节空气长期潮湿,器物易霉,故又称霉雨。太平御览卷九七○引 汉 应劭 《风俗通》:“五月有落梅风, 江 淮 以为信风。又有霜霪,号为梅雨,沾衣服皆败黦。” 宋 晏几道 《鹧鸪天》词:“梅雨细,晓风微。倚楼人听欲沾衣。”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水一·雨水:“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生黑霉也。芒种后逢壬为入梅,小暑后逢壬为出梅。又以三月为迎梅雨,五月为送梅雨。”
《漢語大詞典》:梅信
(1).指梅雨开始的信息。 唐 皮日休 《所居首夏水木尤清适然有作》诗:“潮期暗动庭泉碧,梅信微侵地障红。”
(2).梅花开放所报春天将到的信息。亦暗指信函。 宋 贺铸 《江夏寓兴》诗:“朋从正相远,梅信为谁开。” 宋 唐庚 《次韵行父冬日旅舍》:“异乡梅信远,谁寄一枝春。”参见“ 梅花信 ”、“ 梅花使 ”。
《漢語大詞典》:梅月
(1).指农历四月。亦泛指梅雨季节。 前蜀 贯休 《寄王涤》诗:“梅月多开户,衣裳润欲滴。” 南唐 李廷圭 《藏墨诀》诗:“避暑悬葛囊,临风度梅月。” 宋 赵希鹄 《洞天清禄集·古琴辨》:“掛琴不宜著壁……梅月须早入匣,以厚纸糊缝,安楼之阴凉处。”
(2).指疏梅映月的景色。 明 徐渭 《某伯子惠虎丘茗谢之》诗:“却从梅月横三弄,细搅松风灺一灯。”
《漢語大詞典》:入梅
进入梅雨期。各地气候时节不同,入梅期也各不同。 宋 陆游 《入梅》诗:“微雨轻云已入梅,石榴萱草一时开。” 元 陈元靓 岁时广记·夏黄梅雨:“四时纂要云:‘梅熟而雨曰梅雨。’又 闽 人以立夏后逢庚日为入梅,芒种后逢壬日为出梅。”《文汇报》1984.5.21:“因此,不能凭日历上的入梅、出梅来指导生产和生活,而要听取气象台发表的梅雨预报。”
《漢語大詞典》:梅润(梅潤)
谓梅雨季节的潮湿空气。 唐 皮日休 《吴中苦雨因书一百韵奇鲁望》:“梅润侵束杖,和气生空狱。” 宋 林逋 《夏日即事》诗:“石枕凉生茵阁虚,已应梅润入图书。”
《漢語大詞典》:出梅
梅雨季节结束。 鲁迅 《书信集·致母亲》:“ 上海 刚刚出梅,即连日大热,今日正午,室中竟至九十五度。”
《漢語大詞典》:梅蒸
梅雨季的湿热之气。 宋 王安石 《纸阁》诗:“毡庐易以梅蒸坏,锦幄终于草野妨。”
《漢語大詞典》:梅候
梅雨季节。 明 徐渭 《避暑豁然堂大雨》诗:“梅候苦歊蒸,幸得五日霽。”
《漢語大詞典》:舶趠风(舶趠風)
指梅雨结束夏季开始之际强盛的季候风。 宋 苏轼 《舶趠风》诗序:“ 吴中 梅雨既过,颯然清风弥旬;岁岁如此,湖人谓之舶趠风。是时海舶初回,云此风自海上与舶俱至云尔。” 清 赵翼 《纪事》诗:“今年六月舶趠风,十日不断声大啸。”
《漢語大詞典》:断梅(斷梅)
谓梅雨季节的雷雨。 宋 陆游 《归兴》诗之一:“轻雷轣轣断梅初,残籜纵横过笋餘。”自注:“乡语谓梅雨有雷为断梅,又谓笋出林为过笋。”
《漢語大詞典》:梅暑
谓梅雨湿热天气。 宋 王安石 有《酬微之梅暑新句》诗。
《漢語大詞典》:洗梅
梅雨之后所降的雨。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二 浙 四时皆无巨风,春多大雷雨,霖霪不已,至夏为梅雨,相继为洗梅。以五月二十日为分龙,自此雨不周徧。”
分類:梅雨
《漢語大詞典》:霉气(黴氣)
(1).梅雨季节潮湿的空气。 清 钮琇 觚賸·季氏之富:“ 康熙 九年,霖雨连旬,恐霉气侵涴,命典衣者曝裘於庭。”
(2).倒霉,遇事不吉利。 草明 《乘风破浪》六:“我霉气透啦,到哪儿哪儿霉气!”
指潮湿之气。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七修类稿》:“《风土记》云:‘天道自南而北,凡物候先南方。’今验 江 南梅雨将罢,而 淮 上方梅雨;又踰 河 北至七月少有霉气而不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