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了楼(瞭樓)
即望楼。《清会典事例·工部·各省营房三》:“ 巖子河 、 青苔店 、 黄山新集 、 尚市店 、 三道河 、 万家店 等六处塘房,各建官厅三间……瞭楼一座,烟墩五座。”参见“ 望楼 ”。
分類:望楼
《漢語大詞典》:望楼(望樓)
瞭望守御的高楼。 唐 邵谒 《显茂楼》诗:“繁华朱翠尽东流,唯有望楼对明月。” 宋 路振 九国志·南汉·苏章:“从 隐 讨 卢延章 於 韶州 ……进逼其城,城上望楼中有人駡 隐 ,言颇秽褻。”明史·丁瑄传:“初, 福建 多矿盗,命御史 柳华 捕之。 华 令村聚皆置望楼,编民为甲,择其豪为长,得自置兵仗,督民巡徼。”
《漢語大詞典》:瞭楼
1.即望楼。
分類:望楼
《漢語大詞典》:城阙(城闕)
(1).城门两边的望楼。《诗·郑风·子衿》:“佻兮达兮,在城闕兮。” 孔颖达 疏:“谓城上之别有高闕,非宫闕也。”
(2).都城,京城。 汉 张衡 《东京赋》:“肃肃习习,隐隐轔轔,殿未出乎城闕,斾已返乎郊畛。” 三国 魏 曹植 《赠丁翼》诗:“嘉宾填城闕,丰膳出中厨。”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鞭挞其夫家,聚歛贡城闕。” 仇兆鳌 注:“京师有闕,得称城闕。”
(3).宫阙。帝王所居之处。 晋 陆机 《谢平原内史表》:“不得束身奔走,稽顙城闕。” 唐 白居易 《长恨歌》:“九重城闕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后土词渎慢:“即令黄衣人復引余过数城闕,止一殿庭。”
《漢語大詞典》:戍楼(戍樓)
边防驻军的瞭望楼。 南朝 梁元帝 《登堤望水》诗:“旅泊依村树,江槎拥戍楼。” 唐 许浑 《金陵怀古》诗:“《玉树》歌残王气终, 景阳 兵合戍楼空。” 明 尹耕 《紫荆关》诗:“斥堠直通沙磧外,戍楼高并朔云平。” 清 吴伟业 《送纪伯紫往太原》诗:“相依 刘越石 ,清啸戍楼中。”
《漢語大詞典》:城楼(城樓)
城门上的了望楼。后汉书·邓禹传:“ 光武 舍城楼上,披舆地图。”三国志·魏志·郭皇后传:“霖雨百餘日,城楼多坏。” 唐 白居易 《寄微之》诗:“驛路缘云际,城楼枕水湄。” 鲁迅 《故事新编·出关》:“到得关上,立刻开了大厅来招待他。这大厅就是城楼的中一间。”
《漢語大詞典》:谯楼(譙樓)
城门上的瞭望楼。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詔诸郡县治城郭,起譙楼,穿堑发渠,以备盗贼。” 唐 唐彦谦 《叙别》诗:“譙楼夜促莲花漏,树阴摇月蛟螭走。”《西游记》第六二回:“此时满天星月光辉,譙楼上更鼓齐发。” 郭风 《我与散文诗》:“我忽地想念起故乡县城里的那一座谯楼来。”
《漢語大詞典》:谯门(譙門)
建有瞭望楼的城门。汉书·陈胜传:“攻 陈 , 陈 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譙门中。” 颜师古 注:“譙门,谓门上为高楼以望者耳。” 唐 柳宗元 《柳州东亭记》:“出州南譙门,左行二十六步,有弃地在道南。” 宋 王栐 燕翼诒谋录卷三:“而置酒肆于譙门,民持钱而出者,诱之使饮,十费其二三矣。”
《漢語大詞典》:津楼(津樓)
渡口修筑的瞭望楼台。 唐 陈子昂 《岘山怀古》诗:“野树苍烟断,津楼晚气孤。” 唐 黄滔 《祭宋员外文》:“沙岸迎欢,津楼送别,且言不日之后会,谁料终天之永诀!”
《漢語大詞典》:两观(兩觀)
(1).宫门前两边的望楼。左传·定公二年:“夏五月壬辰,雉门及两观灾。”汉书·董仲舒传:“及至 周 室,设两观,乘大路,朱干玉戚,八佾陈於庭,而颂声兴。” 晋 崔豹 古今注·都邑:“闕,观也。古每门树两观於前,所以标表宫门也。其上可居,登之则可远观,故谓之观。” 唐 储光羲 《贻刘高士别》诗:“壮哉丽百常,美矣崇两观。”
(2).特指 春秋 鲁 阙, 孔子 诛 少正卯 之处。《孔子家语·始诛》:“於是朝政七日而诛乱政大夫 少正卯 ,戮之于两观之下。”旧唐书·李义府传:“ 仲尼 为 鲁 司寇七日,诛 少正卯 於两观之下; 义方 任御史旬有六日,不能去姦邪於双闕之前,实以为愧。”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六:“两观餘坡陀,万世示顽獷。”
(3).借指行刑正法之所。 宋 李纲 《上渊圣皇帝实封言事奏状》:“罪实比於四凶,诛宜行於两观。”
《漢語大詞典》:望楼(望樓)
瞭望守御的高楼。 唐 邵谒 《显茂楼》诗:“繁华朱翠尽东流,唯有望楼对明月。” 宋 路振 九国志·南汉·苏章:“从 隐 讨 卢延章 於 韶州 ……进逼其城,城上望楼中有人駡 隐 ,言颇秽褻。”明史·丁瑄传:“初, 福建 多矿盗,命御史 柳华 捕之。 华 令村聚皆置望楼,编民为甲,择其豪为长,得自置兵仗,督民巡徼。”
《漢語大詞典》:东阙(東闕)
(1).宫殿东门前的望楼。史记·高祖本纪:“ 萧丞相 营作 未央宫 ,立东闕、北闕、前殿、武库、太仓。”汉书·宣帝纪:“﹝ 五凤 ﹞三年辛丑,鸞凤又集 长乐宫 东闕中树上。”
(2).东边的宫阙。代指朝廷。 唐 李贺 《秋凉诗寄正字十二兄》:“青袍度白马,草简奏东闕。” 宋 杨万里 《诏追造朝供尚书郎职舟行阻风青泥》诗:“东闕催人赴赤墀,北风拦我泊 青泥 。”
《漢語大詞典》:巢门(巢門)
即谯门。建有望楼的城门。吕氏春秋·简选:“以戊子战於 郕 ,遂禽 推移 、 大牺 。登自 鸣条 ,乃入巢门,遂有 夏 。”
《漢語大詞典》:烽橹(烽櫓)
举烽火的望楼。 南朝 宋 鲍照 《芜城赋》:“是以板筑雉堞之殷,井干烽櫓之勤,格高五岳,袤广三坟。” 唐 杜甫 《入衡州》诗:“旗亭壮邑屋,烽櫓蟠城隍。”
分類:烽火望楼
《漢語大詞典》:谯橹(譙櫓)
城门上的守望楼。新唐书·马燧传:“ 燧 聚石种树障之,设二门为譙櫓,八日而毕,虏不能暴。”
《漢語大詞典》:城谯(城譙)
城上的望楼。 宋 陈岩肖 庚溪诗话卷下:“﹝ 蔡天启 ﹞尝守 睦州 ,到任谢表有曰:‘城譙闃寂,一叶落而知秋;岛屿縈迴,二水合而成字。’”
分類:城上望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