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委曲
(1).弯曲;曲折延伸。《淮南子·精神训》:“休息于无委曲之隅,而游敖于无形埒之野。” 汉 应劭 《风俗通·山泽·阜》:“今 曲阜 在 鲁 城中,委曲长七八里。” 唐 李端 《赋得山泉送房造》诗:“委曲穿深竹,潺湲过远滩。” 金 王特起 《绝句》之一:“山势奔腾如逸马,水流委曲似惊蛇。”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金沟馆》:“自此入山,委曲登涉,无復里堠,但以马行记日耳。”
(2).声音抑扬不绝貌。 唐 白居易 《九日思杭州旧游寄周判官及诸客》诗:“笙歌委曲声延耳,金翠动摇光照身。” 唐 子兰 《蝉》诗之一:“独蝉初唱古槐枝,委曲悲凉断续迟。”
(3).形容文词转折而含蓄。 宋 姜夔 《白石诗话》:“雕刻伤气,敷衍露骨。若鄙而不精巧,是不雕刻之过;拙而无委曲,是不敷衍之过。” 明 李东阳 麓堂诗话:“独其( 苏軾 )诗伤於快直,少委曲沉著之意。” 清 黄宗羲 《〈吕胜千诗集〉题辞》:“余观当今之作家,有喜平淡而出之率易,有喜艷丽而出之委曲。”
(4).委婉;婉转。 宋 陈亮 《甲辰答朱元晦书》:“欲有所言,必委曲而后敢及。”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陈旺 的老婆是个蠢货,那晓得什么委曲?不顾高低,一直的对主母説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酒狂:“我委曲与言,浼以私意释甥去,或可允从。”
(5).周全;调和。 宋 叶适 《舒颜升墓志铭》:“不幸而难从,非贤者顺导委曲,而不抵突以败,寡矣。”明史·杨廷和传:“ 廷和 与 东阳 委曲其间,小有剂救而已。”《再生缘》第四九回:“委曲朝端真不错,调停王事实称能。”
(6).辗转周折。 唐 裴铏 《传奇·薛昭》:“ 昭 大惊曰:‘ 山叟 即天师,明矣!不然,何以委曲使予符曩日之事哉!’”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四:“二子( 董仲舒 、 刘向 ) 汉 之大儒,惓惓爱君之心,以为人主无所畏,惟畏天,畏祖宗,故委曲推类而言之,庶有警悟。学者未可遽少之也。” 清 恽敬 《古今人表书后》:“读之者委曲推明,尚不能得其十五。”
(7).隐晦曲折。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玉英:“春秋之书事,时诡其实,以有避也……然则説春秋者,入则诡辞,随其委曲而后得之。”后汉书·班彪传:“﹝ 司马迁 ﹞又进 项羽 、 陈涉 而黜 淮南 、 衡山 ,细意委曲,条例不经。”
(8).迁就;曲从。汉书·儒林传·严彭祖:“凡通经术,固当修行先王之道,何可委曲从俗,苟求富贵乎!”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寧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自称不乐京局,且不能委曲时好,恐以罪去,以此惑后人。” 章炳麟 《却还内务部所定报律议》:“而对於自身则任人陵践,虽欲委曲迁就,势有不能。”
(9).邪曲不正。 晋 段灼 《上表陈五事》:“虽有椒房外戚之宠,不受其委曲之言;虽有近习爱幸之竖,不听其姑息之辞。”论语·为政“举直错诸枉则民服” 南朝 梁 皇侃 义疏:“枉,委曲邪佞之人也。”
(10).殷勤周至。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 公孙渊 ﹞悉斩送 弥晏 等首”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又 权 待 舒 综 ,契阔委曲,君臣上下毕欢竭情。” 前蜀 尹鹗 《秋夜月》词:“语丁寧,情委曲,论心正切。”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一引青泥莲花记曰:“ 琼 ( 聂胜琼 )至,即弃冠櫛,损妆饰,委曲事主母,终身和悦。”
(11).细微;琐碎。史记·天官书:“此其犖犖大者,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 南朝 梁 王僧孺 《与何炯书》:“直以章句小才,虫篆末艺,含吐緗縹之上,翩蹮樽俎之侧,委曲同之针缕,繁碎譬之米盐。” 宋 叶适 《上西府书》:“而委曲细故,皆足以兆治乱之端者,又不可悉数。” 清 刘大槐 《心知》:“百世之上,百世之下,方名器数之委曲而繁多,吾未之见也,不得而知之。”
(12).详尽、详细。 晋 葛洪 抱朴子·道意:“余所以委曲论之者……故欲令人觉此而悟其滞迷耳。”新唐书·崔隐甫传:“帝尝詔校外官岁考。异时必委曲参审,竟春未定。”金史·显宗纪:“自是凡启禀刑名,帝自披閲,召都事委曲折正。”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其人絮絮言家务得失,婢媪善恶,皆委曲周至。”
(13).指详悉;详述。 南朝 宋 鲍照 《代升天行》:“备闻十帝事,委曲两都情。”魏书·中山王英传:“﹝詔曰﹞凯旋迟近,不復委曲。” 唐 刘知几 史通·二体:“史记者,纪以包举大端,传以委曲细事,表以谱列年爵,志以总括遗漏。”
(14).事情的原委;底细。魏书·后妃传·孝文幽皇后:“然惟小黄门 苏兴寿 密陈委曲, 高祖 问其本末,敕以勿洩。”周书·孝义传·李棠:“既入 成都 , 萧撝 问 迥 运中委曲, 棠 不对。”《西游记》第七三回:“女子道:‘师兄原不知这个委曲。那和尚乃 唐 朝差往西天取经去的。’” 郭沫若 《孤竹君之二子》:“啊,这是我说话失了检点,我不知道有这样的委曲。”
(15).手札;手谕。 唐 柳宗元 《谢襄阳李夷简尚书委曲抚问启》:“当州员外司马 李幼清 传示尚书委曲,特赐记忆,过蒙存问。”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金刚经鸠异:“ 昭 乃具説杀牛实奉 刘尚书 委曲,非牒也。”资治通鉴·唐僖宗光启三年:“ 用之 比来频啟令公,欲因此相图,已有委曲在 张尚书 所,宜备之!” 胡三省 注:“当时机密文书谓之委曲。” 宋 岳珂 《宝真斋书法赞·段文昌秋气帖赞》:“‘有 华阳 消息,可报委曲。’按: 唐 世搢绅家以上达下,其制相承,名之曰委曲,盖今之批示也。”
(16).受到不应有的待遇或指责,心里难过。 清 蒋士铨 《桂林霜·幽禁》:“ 马大人 ,我的兄弟将军説,你在衙门住得委曲,另备下一所公馆,请你乔迁。” 吴运铎 《把一切献给党·童年》:“我心里觉得很委曲,难道看看鸭子浮水也错了吗?”
《漢語大詞典》:曲徇
顺从;曲从。 宋 司马光 《论正家上殿札子》:“今陛下曲徇公主之意,不復裁以礼法,使之无所畏惮,陷入於恶。” 明 张居正 《答三边总督》:“厉兵秣马,以待其变,不宜曲徇其额外之请,以自敝也。”《解放日报》1946.8.29:“对于政权问题,也曲徇 蒋介石 的要求做了许多新的让步……但是协议依然被破坏。”
分類:顺从曲从
《漢語大詞典》:徇俗
曲从世俗。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物情良狥俗,时论太诬吾。” 清 陈确 《柬同志》之二:“及至事物之来,则恆脱略以为高,或狥俗以自苦,浮情客气,牵缠不休,何言行相戾之远也!” 清 姚鼐 《由桥头驿至长沙》诗:“缅忆独居情,将毋狥俗畏。”
《漢語大詞典》:不阿
不曲从,不逢迎。管子·君臣下:“能据法而不阿,上以匡主之过,下以振民之病者,忠臣之所行也。”后汉书·袁敞传:“ 敞 廉劲不阿权贵,失 邓氏 旨,遂自杀。”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宗藩·辽王贵烚罪恶:“谈者反谓 洪 不阿 江陵 ,欲存 辽 得罪。真説梦耳。” 萧乾 《栗子·参商》四:“他有着黑亮的眼珠,整齐的牙齿,和一条倔强不阿的灵魂。”
《漢語大詞典》:徇物
追求身外之物。吕氏春秋·贵生:“今世俗之君子,危身弃生以徇物。” 高诱 注:“徇,犹随也。” 陈奇猷 校释:“徇者,以身从物之谓。”
曲从世俗。 宋 曾巩 《〈说苑目录〉序》:“ 向 之学博矣,其著书及建言,尤欲有为於世,至其枉己而为之者有矣,何其徇物者多,而自为者少也?” 清 曾国藩 《江宁府学记》:“吾观 江寧 士大夫,材智虽有短长,而皆不屑诡随以徇物。”
《漢語大詞典》:徇人
依从他人;曲从他人。 宋 苏籀 《栾城先生遗言》:“若用心专模倣一人,捨己徇人,未必贵也。”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钦定士阶条例》:“务悦世而不知敬天,徒徇人而不知事主,其何以为德?其何以为才?其何以为士?”
《漢語大詞典》:不徇
不顺从,不曲从。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犹之用人,非畜道德者恶能辨之不惑,议之不徇?不惑不徇,则公且是矣。”
《漢語大詞典》:曲从(曲從)
委曲顺从。汉书·鲍宣传:“以苟容曲从为贤,以拱默尸禄为智。” 宋 苏轼 《赐许将辞免恩命不允诏》:“既非所望,其可曲从?”《西游记》第八四回:“长老无奈,只得曲从。” 冰心 《南归》:“本来这些迷信禁忌的办法,我们所以有时曲从,都是不忍过拂老人家的意思。”
《漢語大詞典》:依阿
曲从附顺。文选·干宝〈晋纪总论〉:“其倚杖虚旷,依阿无心者,皆名重海内。” 张铣 注:“依阿无心,谓曲从不察。”新唐书·萧复传:“若使臣依阿偷免,不敢当宰相。”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术智·杨倭漆》:“一时縉绅之流,依阿事达者不少。” 清 管同 《孝史序》:“及 东汉 马融 ,依阿权势,所至以贿闻。”
分類:曲从
《漢語大詞典》:徇私
曲从私情。 汉 桓宽 盐铁论·刺复:“富者买爵贩官,免刑除罪,公用弥多而为者徇私。” 宋 苏轼 《论每事降诏约束状》:“若受贿徇私,罪名重者,自从重。”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惟以发抒党见为期,不以发抒民意为期,乃及工商诸政,则未有不徇私自环者。”
《漢語大詞典》:徇情
曲从私情。 唐 李翱 《劝河南尹复故事书》:“中丞何轻改黄卷二百年之旧礼,而重违一司録之狥情自用乎?”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非文事:“不许将庸常之人,狥情虚饰妄报。”红楼梦第十四回:“你要狥情,叫我查出来,三四辈子的老脸,就顾不成了。”
《漢語大詞典》:遂情
(1).犹抒情。文选·潘岳〈闲居赋〉序:“乃作《闲居赋》,以歌事遂情焉。” 李善 注引《声类》:“遂,从意也。”
(2).徇情,曲从私情。宋书·律历志下:“ 冲之 既违天於改易,又设法以遂情,愚谓此治历之大过也。”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谢小姐贤达,看我面遂情罢。”
(3).犹如意。 宋 戴炳 《杂言》诗:“秋来刈吾秫,庶得两遂情。”
《漢語大詞典》:私徇
亦作“ 私狥 ”。 犹徇私。曲从私情。 唐 刘知几 史通·论赞:“其有本无疑事,輒设论以裁之,此皆私徇笔端,苟衒文彩。” 明 朱有炖 《香囊怨》第三折:“我説来的言语无私狥。” 章炳麟 《文学说例》:“效 战国 之口説以为辞者,语必傖俗,且私徇笔端,苟炫文采,浮言妨要,其伤实多。”
《漢語大詞典》:阿从(阿從)
阿附曲从。汉书·循吏传·黄霸:“守丞相长史,坐公卿大议廷中知 长信 少府 夏侯胜 非议詔书大不敬, 霸 阿从不举劾,皆下廷尉,繫狱当死。”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事不当时固争,防祸於未然,各随指阿从,以求容媚。”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四年:“﹝上﹞因敕百司:‘自今詔敕行下有未便者,皆应执奏,毋得阿从,不尽己意。’”
分類:阿附曲从
《漢語大詞典》:偏徇
亦作“ 偏狥 ”。 偏私曲从。《元典章·刑部十五·问事》:“事有偏狥,理宜纠治。” 明 无名氏 《薛苞认母》第四折:“亲的原来则是亲,无他那半点儿心偏徇。” 清 朱履贞 《书学捷要》:“前人评书,亦有偏徇失实、褒贬不公处。”
分類:偏私曲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