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会理(會理)
明理。 明 樊鹏 《何大复先生行状》:“博物洽闻,会理守约。究其所造,可谓浑然成矣。”
分類:明理
《漢語大詞典》:致意
(1).谓使人明理达变。战国策·赵策二:“夫制於服之民,不足与论心;拘於俗之众,不足与致意。”
(2).问候。汉书·朱博传:“二千石新到,輒遣吏存问致意。”晋书·简文帝纪:“致意尊公,家国之事,遂至於此!由吾不能以道匡卫。愧叹之深,言何能喻。”儒林外史第三二回:“世兄替我致意他罢!”
(3).关注;集中心思。 严复 《原强》:“而于一国盛衰强弱之故,民德醇漓合散之由,则尤三致意焉。” 茅盾 《〈呼兰河传〉序》:“找一找我的男孩子那时专心致意收集来的一些 美国 出版的连环图画。”
《漢語大詞典》:明理
(1).严明的治理。 汉 桓宽 盐铁论·申韩:“明理正法,奸邪之所恶而良民之福也。”
(2).明显的道理。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上论:“犯法当死,不应死自活,此明理也。”
(3).说明道理。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事类:“此全引成辞,以明理者也。”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原道下:“文章之用,或以述事,或以明理。”
(4).明察事理;懂道理。宋书·良吏传·徐豁:“歷二丞三邑,精练明理,为一世所推。”《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妹子,你是明理的人。我们这行户例,只有贱买,那有贱卖?” 许地山 《归途》:“您当官明理,也可以知道我不是凶手。”
《漢語大詞典》:明识(明識)
(1).透彻了解。孔丛子·陈士义:“非信义君子明识穷达,则不可。”
(2).高明的见识。晋书·荀勖传:“又尝在帝坐进饭,谓在坐人曰:‘此是劳薪所炊。’咸未之信。帝遣问膳夫,乃云:‘实用故车脚。’举世伏其明识。” 宋 曾巩 《移沧洲过阙上殿札子》:“﹝ 英宗 ﹞虽早遗天下,成功盛烈,未及宣究,而明识大略,足以克配前人之休。”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义理一·羲之子昂:“余尝观 羲之 諫 殷浩 北伐书,喜其事理通畅,深中当时之弊;劝其辑和朝廷,又见明识远略。”
(3).明理,有见识。南史·刘穆之传:“其妻 江嗣 女,甚明识,每禁不令往。” 宋 苏辙 《颍滨遗老传上》:“母 成国太夫人 程氏 ,亦好读书,明识过人,志节凛然。”
《漢語大詞典》:任棠
东汉 隐者名。因其曾诱导太守 庞参 清明理政而闻名。后汉书·庞参传:“ 参 为 汉阳 太守。郡人 任棠 者,有奇节,隐居教授。 参 到,先候之。 棠 不与言,但以薤一大本,水一盂,置户屏前,自抱孙儿伏於户下,主簿白以为倨。 参 思其微意,良久曰:‘ 棠 是欲晓太守也。水者,欲吾清也。拔大本薤者,欲吾击强宗也。抱儿当户,欲吾开门恤孤也。’”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尽 任棠 置水之情,弘 郭伋 待期之信。” 明 唐顺之 《与李少卿中麓书》:“且赖兄为邑人,当如古 澹羽 、 任棠 之徒,上裨有司之见闻,下以善道化诱乡里,非兄之责而谁责也。”
《漢語大詞典》:申请(申請)
向上级或有关部门说明理由,提出请求。晋书·刘毅传:“前已口白,谨復申请。”新唐书·张濬传:“朝廷震动,即日下詔罢 濬 为 武昌军 节度使,三贬 绣州 司户参军。 全忠 为申请,詔听使便。”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上》:“郡邑申请立祠於 梅花岭 祀之。” 徐迟 《牡丹》九:“ 姚黄 挺身而出,毫不犹豫的申请,申她来参加演出。”
《漢語大詞典》:伸请(伸請)
向上级申明理由,提出请求。资治通鉴·汉灵帝光和元年:“中常侍 河南 吕强 愍 邕 ( 蔡邕 )无罪,力为伸请。”《元典章·诏令一·建国号诏》:“顷者耆宿诣庭奏章伸请,谓既成大业,宜早定於鸿名。”
《漢語大詞典》:申请书(申请書)
向上级或有关部门说明理由、提出请求的文书。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三七:“那你就代我拟一个申请书,要写得恳切一点。”
《漢語大詞典》:辩晰(辯晳)
(1).聪慧明理。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其人亦生而辩晳,即穷巷下佣,无不能言语进退者,亦其风气使然也。”
(2).分辩清楚,分辩明白。 严复 《论教育书》:“不敢以空虚无据之辞进,请即大报所论列者,相与扬搉辩晳之可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