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孝子
(1).孝顺父母的儿子。《诗·大雅·既醉》:“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匱,永锡尔类。”庄子·天地:“孝子操药,以脩慈父,其色燋然,圣人羞之。”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忠臣孝子,烈士贞女,贤愚成败,靡不载叙。” 唐 韩愈 《复仇状》:“盖以为不许復讐,则伤孝子之心,而乖先王之训。” 宋 苏轼 《代张方平谏用兵书》:“慈父孝子、孤臣寡妇之哭声,陛下必不得而闻也。”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欲劝人为孝,则举一孝子出名,但有一行可纪,则不必尽有其事,凡属孝亲所应有者,悉取而加之。” 冰心 《南归》:“人家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我这次病了五个月,你们真是心力交瘁!”
(2).指父母亡故后居丧者。礼记·问丧:“孝子亲死,悲哀志懣,故匍匐而哭之,若将復生然。”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初, 恪 将征 淮南 ,有孝子著縗衣入其閤中,从者白之,令外詰问,孝子曰:‘不自觉入。’”宋书·后妃传·明恭王皇后:“ 元徽 五年五月五日,太后赐帝玉柄毛扇,帝嫌其毛柄不华,因此欲加酖害,已令太医煑药,左右人止之曰:‘若行此事,官便应作孝子,岂復得出入狡獪。’帝曰:‘汝语大有理。’乃止。”明史·礼志十四:“凡有改葬者,孝子以下及妻、妾、女子子,俱緦麻服,周亲以下素服。”儒林外史第四八回:“‘你父亲几时去世的?’那孝子道:‘还不曾尽七。’”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六章:“亲戚、邻居、门中人,挤满当事人的院子,说了一早晨,没说倒,才来到区上,因为必须立刻决定谁是孝子,好办丧事。”
(3).祭祀时对已故父母的自称。礼记·郊特牲:“祭称孝孙孝子,以其义称也。”新唐书·礼乐志三:“若宗子有故,庶子摄祭,则祝曰:‘孝子某使介子某执其常事。’”
(4).旧时表旌孝行卓著者的特定称号。后汉书·蔡邕传:“又市贾小民,为 宣陵 孝子者,悉除为郎中、太子舍人。”明史·孝义传一·李德成:“ 洪武 十九年举孝廉,屡擢尚宝丞。二十七年旌为孝子。”
《漢語大詞典》:岂敢(豈敢)
(1).犹言怎么敢。《诗·郑风·将仲子》:“岂敢爱之?畏我父母。”史记·刺客列传:“窃闻足下义甚高,故进百金者,将用为大人麤糲之费,得以交足下之驩,岂敢以有求望邪!” 宋 苏轼 《乞常州居住表》:“岂敢復以迟暮为叹,更生侥覬之心。”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谁都知道这是 姜太公 的声音,岂敢不听。”
(2).用作应对时表示谦虚的套语。红楼梦第一回:“ 雨村 忙笑道:‘岂敢。不过偶吟前人之句。’”《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五回:“ 靚云 説:‘师兄偏劳了。’ 逸云 説:‘岂敢,岂敢!’” 许地山 《空山灵雨·处女底恐怖》:“岂敢,岂敢。请原谅我底莽撞。”
《漢語大詞典》:上尘(上塵)
旧时表奏函牍中表示谦抑的套语,意为有污尊长视听。 晋 庾亮 《让中书监表》:“止足之分,臣所宜守,而偷荣昧进,日尔一日,谤讟既集,上尘圣朝。” 宋 宋祁 《上李相为撰燕子楼记书》:“輒譔定记草,上尘省览。审若疎谬芜累,恐辱琬琰,伏望掇去,别咨名才。” 清 《与董樵书》:“形迹阻隔,悃款莫通。輒録数诗,上尘洞瞩。”
《漢語大詞典》:沸腾(沸騰)
(1).水波翻涌。《诗·小雅·十月之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 宋 鲁应龙 《闲窗括异志》:“每岁湖中羣蛟竞鬭,水为沸腾。” 吴运铎 《把一切献给党·觉悟》:“清晨,阳光照到 鸡头山 顶,江水沸腾了。”
(2).比喻议论激烈。 三国 魏 嵇康 《忧愤》诗:“欲寡其过,谤议沸腾。” 宋 苏舜钦 《诣匦疏》:“降麻之后,物论沸腾。” 鲁迅 《而已集·谈所谓“大内档案”》:“即如档案罢,任其自然,烂掉,霉掉,蛀掉,偷掉,甚而至于烧掉,倒是天下太平;倘一加人为,一‘办’,那就舆论沸腾,不可开交了。”
(3).形容声势猛烈。 晋 潘岳 《马汧督诔》:“齐万虓闞,震惊台司。声势沸腾,种落煽炽。”
(4).比喻社会动乱。南史·文学传序:“自中原沸腾,五马南度,缀文之士,无乏於时。”新唐书·张行成传:“ 有隋 失道,天下沸腾。” 萧乾 《一本褪色的相册·斯诺与中国新文艺运动》:“﹝ 斯诺 ﹞通过沸腾的三十年代所产生的文艺作品,探索了 中国 人民的恨与爱,咒诅与憧憬。”
(5).比喻声音喧闹。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上:“《左氏》之叙事也,述行师则簿领盈视,哤聒沸腾。” 宋 孔平仲 续世说·汰侈:“﹝ 蜀主 ﹞酣饮禁中,鼓吹沸腾,以至达旦。” 艾青 《年轻的城》诗:“到处都是建筑工地,劳动的声音在沸腾。”
(6).比喻情绪高涨或事物的蓬勃发展。 宋 司马光 《赐参政知事王安石不允断来章批答》:“今士夫沸腾,黎民骚动。” 杨朔 《雪花飘在满洲》:“他们潜在的反 日 情绪更加沸腾,热烈地期待着民族解放那一天的到来。”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七章:“三连的战斗情绪顿时达到沸腾状态,全连都在红旗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李瑛 《听一位黑人朋友朗诵诗》诗:“呵,真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呵,真是一个沸腾的世纪!”
(7).液体到达一定温度时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气化现象。 秦牧 《艺海拾贝·巨日》:“对某些动人的情节,我们的共鸣和感动,并不是一下子就涌现的,它们有点像烧开水似的,热度慢慢增加,终于,冒汽了,喧响了,沸腾了。”
《漢語大詞典》:双关(雙關)
(1).指两扇门。 唐 皮日休 《初夏即事寄鲁望》诗:“归来闭双关,亦忘枯与荣。”
(2).比喻心中疑团。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却説 十三妹 ……忽然听得那先生説了这等一番言词,字字打到自己心坎儿里,且是打了一个双关儿透,不觉长叹一声。”
(3).两手围拢。《金瓶梅词话》第二一回:“ 月娘 恰烧毕了香……就往屋里走。被 西门庆 双关抱住。”儿女英雄传第九回:“ 张金凤 双关紧抱,把脸儿靠住了那姑娘的腿,赖住不动。”
(4).修辞格之一。用词造句时表面上是一个意思,而暗中隐藏着另一个意思。 宋 范仲淹 《〈赋林衡鉴〉序》:“兼明二物者,谓之双关。”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科场对:“ 谢金圃 ( 墉 )、 吴玉纶 、 德定圃 ( 保 )、 沈云椒 ( 初 )典试,颇不满於众口,作对云:‘ 谢金圃 抽身便讨, 吴玉纶 倒口就吞, 德定圃 人傍呆立, 沈云椒 衣里藏刀。’双关拆字,巧不可阶。”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双关》:“双关是用了一个语词,同时关顾着两种不同事物的修辞方式。例如 鲁迅 《哀范君三章》:‘风雨飘摇日,予怀 范爱农 。华颠萎寥落,白眼看鸡虫。’鸡和虫都不值得重视,用来比争权夺利的可鄙人物。当时自由党主持人 何几仲 ,排挤 范爱农 ,为 范爱农 所鄙视,所以说白眼看鸡虫。鸡虫是‘几仲’的谐音,这里是一语双关。” 巴金 《家》二一:“这句话的语意虽是双关,她却是无心说出来的。”
(5).围棋术语。 唐 王绩 《围棋长篇》:“双关防易断,隻眼畏难全。”
《漢語大詞典》:祭文
文体名。祭祀或祭奠时表示哀悼或祷祝的文章。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若乃礼之祭祀,事止告饗;而中代祭文,兼讚言行。祭而兼讚,盖引神而作也。” 宋 郭彖 睽车志卷四:“忽有髑髏自空堕几案间,举家骇愕, 咏之 为祭文而埋之。” 章炳麟 《国故论衡·正斋送》:“近世或有功德在民,祭於州邑,及夫往世特达之士, 比干 、 夷 齐 、 鲁连 、 郑康成 之伦,庙祀犹在,有特豚鱼菽之祭,为之祭文可也。” 沙汀 《还乡记》四:“免得拖死了连祭文都不好写。”
《漢語大詞典》:肉袒
(1).去衣露体。古代在祭祀或谢罪时表示恭敬和惶惧。礼记·郊特牲:“君再拜稽首,肉袒亲割,敬之至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 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 藺相如 门谢罪。” 司马贞 索隐:“肉袒者,谓袒衣而露肉也。” 唐 陈子昂 《为义兴公求拜扫表》:“稽顙松关,谢不睦之辜;肉袒山门,祈自新之路。” 明 刘元卿 《贤奕编·德器》:“在户部时,吏污精微文书,惊惧肉袒以候。” 陈白尘 《大风歌》第五幕:“ 周勃 武夫,一再无礼,谨向足下肉袒请罪!”
(2).指裸露身体的一部或全部。 清 黄遵宪 《番客篇》:“蚩蚩 巫来由 ,肉袒亲牵羊。” 闻一多 《剑匣》诗:“烟痕半消未灭之处,隐约地又升起了一个玉人,仿佛是肉袒的 维纳司 呢。”
(3).见“ 肉袒牵羊 ”。
(4).僧人袒露肩膊而致敬的一种礼节。法苑珠林卷二八:“偏露右肩,或偏露一肩,或偏露一膊,所言袒者,谓肉袒也……故知肉袒露肩,乃是主敬之极。”
《漢語大詞典》:肉袒牵羊(肉袒牽羊)
露体牵羊,以示降服顺从。左传·宣公十二年:“ 郑伯 肉袒牵羊以逆。” 杜预 注:“肉袒牵羊,示服为臣僕。”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前赵·刘聪:“帝肉袒牵羊,舆櫬衔璧,出降东门。” 北齐 魏收 《为东魏檄梁文》:“若 吴 之王孙, 蜀 之公子,顺时以动,见机而作,面缚衔璧,肉袒牵羊,归款军门。”亦省作“ 肉袒 ”。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士卒易保,人不肉袒。” 李贤 注:“左传 郑伯 肉袒牵羊以降 楚 ,言 关中 士卒易与保守不降下也。”
《漢語大詞典》:笑意
指笑时表现的神态。 茅盾 《子夜》三:“小客厅的前右侧的门口站着一位军装的少年,腰肢挺得笔直,清秀而带点威武气概的脸上半含着笑意,眼光炯炯地:是 雷参谋 !” 巴金 《秋》二:“ 高忠 看见 克定 这样镇静,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意。” 郭小川 《木瓜树的风波》诗:“他的笑意逐渐填满了脸上的皱纹。”
分類:时表神态
《漢語大詞典》:雅玩
(1).高雅的玩赏品。 宋 米芾 画史·唐画:“ 徐熙 大小折枝,吾家亦有,士人家往往见之。翎毛之伦,非雅玩,故不録。”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给我挣下万顷庄田,万贯金钱,买些秘书古画,奇珍雅玩,合那佳肴美酒,摆设在名园。”
(2).风雅的游赏。 叶圣陶 《晓行》:“远处粪肥的气味微微地送入我的鼻管,充满着农田生活的感觉,使我否认先前的假想:我并不在清游雅玩的 西湖 上。”
(3).客套语。送人艺术品时表示请人赏玩。
《漢語大詞典》:村田乐(村田樂)
宋 、 元 、 明 时表现农村生活的一种民间舞蹈。 宋 范成大 《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村田簑笠野,街市管弦清”自注:“村田乐。” 元 无名氏 《朝天子》曲:“耕种锄鉋,无烦无恼,卧东窗日影高,芭棚下饭饱,麦场上醉倒,快活煞村田乐。” 明 朱有炖 《醉花阴》套曲:“贺贺贺,一齐的舞起村田乐。”
《漢語大詞典》:袒右
(1).脱去右袖,露出右臂。古代罪人受刑的标志。仪礼·乡射礼“司射适堂西,袒决遂” 唐 贾公彦 疏:“凡事无问吉凶,皆袒左……惟有受刑袒右。”参见“ 袒左 ”。
(2).脱去右袖,露出右臂。古时表示参加起事的标志。战国策·齐策六:“ 王孙贾 乃入市中曰:‘ 淖齿 乱 齐国 ,杀 閔王 ,欲与我诛者袒右。’市人从者四百人,与之诛 淖齿 ,刺而杀之。”汉书·陈胜传:“乃诈称公子 扶苏 、 项燕 ,从民望也。袒右,称 大楚 。” 颜师古 注:“袒右者,脱右肩之衣。当时取异於凡众也。”
(3). 汉 吕后 死,太尉 周勃 入北军,“行令军中曰:‘为 吕氏 右袒,为 刘氏 左袒。’军皆左袒。” 周勃 遂率兵尽杀 吕 党。事见史记·吕太后本纪。后遂以“袒右”表示对旧势力的拥护。 李大钊 《新旧思潮之激战》:“若是公众袒右你们,那个能够推倒你们。”
《漢語大詞典》:袒左
古行礼时,袒出上衣之左袖,以左袖插入前襟之右,而露出裼衣;或袒所有衣服之左袖,而露出左臂。古代凡礼事皆左袒。仪礼·乡射礼“司射适堂西,袒决遂” 唐 贾公彦 疏:“凡事无问吉凶,皆袒左,是以《士丧》主人左袒,此及《大射》亦皆袒左,不以凶吉相反,惟有受刑袒右。”
《漢語大詞典》:高让(高讓)
拱手相让。旧时表示推让、辞让,往往高拱其手,故称。 晋 陆云 《盛德颂》序:“陛下犹復允执高让,成功靡有。”晋书·郑冲传:“公屡以年高疾篤,致仕告退……高让弥篤,至意难违。”南史·梁纪下论:“ 敬帝 遭家不造,绍兹屯运,征伐有所自出,政刑不由於己,时无 伊 霍 之辅,焉得不为高让歟。”
《漢語大詞典》:道具
(1).佛教语。指修行者用的衣物器具。 唐 严维 《送桃岩成上人归本寺》诗:“道具门人捧,斋粮谷鸟衔。” 宋 惠洪 冷斋夜话·石崖僧:“师寄此山如今几年矣,道具何在?伴侣为谁?”
(2).演剧或摄制电影时表演用的器物。通常分:大道具(如桌、椅、屏风等)、小道具(如杯、壶、文具等)、装饰道具(如镜框、书画、古玩等)、随身道具(如眼镜、烟盒、扇子等)。 阿英 《〈李闯王〉编演纪事》:“布景漂亮得多,又从淮海实验剧团借来一部分行头和道具。” 茅盾 《委屈》:“这衣服的剪裁式样要是给话剧团管道具的专家见了准会鉴定它是哪一年的时装。”
《漢語大詞典》:打搅(打攪)
(1).干扰,扰乱。 元 杨显之《酷寒亭》第二折:“我如今洗剥了,慢慢的打你,待我关上门,省的有人来打搅。”《老残游记》第七回:“立刻便要传出号令:某人立足之地,不许打搅。” 冰心 《庄鸿的姊姊》:“天冷人静,我似乎无家可归了,忽然想起你来,所以就来找你谈话,却打搅了你们姊弟怡怡的乐境。”
(2).犹打扰。受人招待或请人帮助时表示谢意之词。 元 乔吉 《扬州梦》楔子:“多有打搅,小生不敢久留,就此告辞长行去也。”《英烈传》第十七回:“我在此打搅了一番,自然算房钱、饭钱、酒钱还你。” 曹禺 《日出》第三幕:“对不起,打搅你们了。”
(3).搅动。 明 吕坤 《呻吟语·天地》:“譬之一盆水,打搅起来,大小浮沤以千万计,原是假借成的,少安静时,还化为一盆水。”
《漢語大詞典》:时表(時表)
旧称怀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五回:“我看见第三十七条底下注明赠彩是时表一枚。” 方志敏 《可爱的中国·清贫》:“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之外,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
分類:怀表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