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虚己(虛己)  拼音:xū jǐ
虚心不自满。《庄子。山木》:「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汉书。卷六八。霍光传》:「光每朝见,上虚己敛容,礼下之已甚。」
《國語辭典》:虚心(虛心)  拼音:xū xīn
1.谦退容物,心不自满。《庄子。渔父》:「无所得闻至教,敢不虚心。」《老残游记》第二○回:「你这位先生颇虚心,我对你讲,眼前路都是从过去的路生出来的。」
2.心有所愧而胆怯。《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其实不知甚么根由,怎当得虚心病的露出马脚来。」
《漢語大詞典》:无己(無己)
(1).犹无我。《庄子·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太上无己,其次无名。”
(2).不固执己见。 明 李贽 《答耿中丞书》:“无己,故学莫先於克己。”
《國語辭典》:至人  拼音:zhì rén
圣人,有大德的人。《庄子。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文选。潘岳。秋兴赋》:「闻至人之休风兮,齐天地于一指。」
《國語辭典》:心死  拼音:xīn sǐ
1.比喻绝望。《庄子。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2.摒除杂念而达到无我的境地。《列子。汤问》:「同斋三月,心死形废,徐以神视。」
《國語辭典》:心若死灰  拼音:xīn ruò sǐ huī
语出《庄子。知北游》:「被衣大说,行歌而去之。曰:形若槁骸,心若死灰。」心不为外物所动,如不再燃烧的灰烬。《隋书。卷五七。卢思道传》:「心若死灰,不营势利,家无儋石,不费囊钱。」也作「心如死灰」。
《國語辭典》:渐悟(漸悟)  拼音:jiàn wù
渐次證悟真理。与顿悟相对。
《国语辞典》:大爱(大爱)  拼音:dà ài
无私无我的人间至爱。如:「国家大爱」、「民族大爱」。
《國語辭典》:二空  拼音:èr kōng
佛教用语。佛教谓我空和法空。在身心中没有真实我,是我空;所有存在现象,都不是真实客观的存在,是法空。《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六:「能观十二因缘法,四谛二空真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