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三岛(三島)
(1).指传说中的 蓬莱 、 方丈 、 瀛洲 三座海上仙山。亦泛指仙境。 唐 郑畋 《题缑山王子晋庙》:“六宫攀不住,三岛互相招。” 元 耶律楚材 《和百拙禅师》诗:“眠云卧月辞三岛,鼓腹謳歌预四民。”《西游记》第十七回:“十洲三岛还游戏,海角天涯转一遭。”
(2).指 日本 。 清 秋瑾 《日人石井君索和》诗:“诗思一帆海空阔,梦魂三岛月玲瓏。”
《漢語大詞典》:方丈
(1).一丈见方。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 白傅 葬 龙门山 ,四方过者,必奠卮酒;塚前方丈之土,常成泥泞。” 茅盾 《锻炼》二:“窗外是不满方丈的小院子。”
(2).指方丈之食。极言肴馔之丰盛。语出孟子·尽心下:“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 赵岐 注:“极五味之饌食,列於前,方一丈。”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食则方丈,衣则龙章。”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贬误:“﹝书生﹞乃於口中吐一铜盘,盘中海陆珍羞,方丈盈前。”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楔子:“我想先夫在日,食前方丈,从者数百;今日至亲只这三四口儿,好生伤感人呵!” 梁启超 《〈史记·货殖列传〉今义》:“彼食前方丈,而市酒肉者,得以养焉。”
(3).初指寺院。后指僧尼长老、住持的居室。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 宋 大明 五年,始立方丈茅茨,以庇经象。” 张铣 注:“言立方丈之室,覆以茅茨之草,以置经象也。”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未若天尊,躬临方丈。” 唐 欧阳詹 《同诸公过福先寺律院宣上人房》诗:“寂尔方丈内,莹然虚白间。”清平山堂话本·戒指儿记:“那尼姑连忙出门迎接,邀入方丈。”《人民文学》1981年第3期:“两位男性住北间,两位堂客住南间,他自己告退回方丈。”
(4).指道观住持的居室。《水浒传》第一回:“真人答道:‘容稟,詔敕权供在殿上,贫道等亦不敢开读。且请太尉到方丈献茶,再烦计议。’”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九:“看过了 吕纯阳 、 韩湘子 跨鹤并飞的亭子……便在方丈内坐了一会。”
(5).指寺院、道观的住持。 唐 陆龟蒙 《和袭美寒日书斋即事》之三:“名价皆酬百万餘,尚怜方丈讲玄虚。”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八大寺》:“一寺之事,方丈总其成。” 郁达夫 《在寒风里》下:“第二天早晨一早,就辞别了方丈,走下山来。”
(6).传说中海上神山名。史记·秦始皇本纪:“ 齐 人 徐市 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 蓬莱 、 方丈 、 瀛洲 。”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涉海则有 方丈 、 蓬莱 ,登陆则有 四明 、 天台 。” 宋 贺铸 《海月谣》词:“顿觉 蓬莱 、 方丈 ,去人不远。”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卧三脚木榻上,觉四体舒适,心神开朗,如居 蓬莱 、 方丈 间。”参见“ 方丈洲 ”。
《漢語大詞典》:方丈洲
传说 东海 中神山名。海内十洲记·方丈洲:“ 方丈洲 在 东海 中心,西南东北岸正等。 方丈 方面各五千里,上专是羣龙所聚;有金玉琉璃之宫,三天司命所治之处。”
《漢語大詞典》:环堵(環堵)
(1).四周环着每面一方丈的土墙。形容狭小、简陋的居室。礼记·儒行:“儒者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 郑玄 注:“环堵,面一堵也。五版为堵,五堵为雉。”《淮南子·原道训》:“环堵之室,茨之以生茅,蓬户瓮牖,揉桑为枢。” 高诱 注:“堵长一丈,高一丈,故曰环堵,言其小也。” 唐 杜甫 《寄柏学士林居》诗:“几时高议排金门,各使苍生有环堵。” 康有为 《陕西第一次讲演》:“凡为家人者,处环堵之中,有父母兄弟妻子之乐,即有父母兄弟妻子之忧。”
(2).指贫穷人家。 清 唐甄 潜书·去奴:“环堵之子,不可以权巨室之宜;草莽之士,不可以妄意宫中之事。”
(3).围聚如墙。形容拥挤。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明武宗遗事》:“值帝微行,过其肆,见观者环堵,嘖嘖称羡。”
《漢語大詞典》:方壶(方壺)
(1).腹圆口方的壶。古代礼器的一种。仪礼·燕礼:“司宫尊于东楹之西,两方壶。” 郑玄 注:“尊方壶,为卿大夫士也。” 贾公彦 疏:“以其燕总有卿大夫士,又别有公尊瓦大两,故知方尊为此人也。”《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国子执壶浆” 汉 何休 注:“壶,礼器。腹方口圆曰壶,反之曰方壶。”
(2).传说中神山名。一名 方丈 。列子·汤问:“ 渤海 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舆 ,二曰 员嶠 ,三曰 方壶 ,四曰 瀛洲 ,五曰 蓬莱 。” 殷敬顺 释文:“一曰 方丈 。” 汉 班固 《西都赋》:“滥 瀛洲 与 方壶 , 蓬莱 起乎中央。” 宋 辛弃疾 《满江红·题冷泉亭》词:“是当年、玉斧削 方壶 ,无人识。” 清 金农 《龙涎香二首寄吴秀才焯厉孝廉鹗》诗之二:“ 方壶 岛客渺难逢,一饼凄凉话故宫。”
《漢語大詞典》:行者
(1).出行的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行者甚众,岂唯刑臣!”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丁壮之人,不识兵器,路不拾遗,行者不囊粮。” 清 阎尔梅 《渔父辞》:“ 峒山 居者笑行者,我自乘船君乘马。” 清 昭梿 啸亭杂录·用洪文襄:“上笑曰:‘譬诸行者,君等皆瞽目,今获一引路者,吾安得不乐也!’众乃服。”
(2).佛教语。即头陀。行脚乞食的苦行僧人。《三国演义》第七七回:“身边只有一小行者,化饭度日。”
(3).佛教语。方丈的侍者,及在寺院服杂役尚未剃发的出家者。释氏要览卷上:“《善见律》云:‘有善男子欲求出家,未得衣鉢,欲依寺中住者,名 畔头波罗沙 。’今详,若此方行者也。”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十九:“院有行者,名 宗顥 。尝给事公左右。及公作相, 顥 已为僧。”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原来长者有两个行者在身边伏事。”
(4).泛指修行佛道之人。《观无量寿经》:“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几箇参头行者,着箭后即时坐化。”
(5).《西游记》中 孙悟空 的别名。《西游记》第十四回:“猴王道:‘不劳师父盛意,我原有个法名,叫做 孙悟空 。’ 三藏 欢喜道:‘也正合我们的宗派。你这个模样,就象那小头陀一般,我再与你起个混名,称为行者好么?’”
《漢語大詞典》:三洲
(1).指传说中的 蓬莱 、 方丈 、 瀛洲 三仙山。 明 高启 《次韵酬张院长见贻太湖中秋玩月之作》:“若上 洞庭 看玉镜,两山应是胜三洲。”
(2).歌曲名。旧唐书·音乐志二:“《三洲》,商人歌也。商人数行 巴陵 三江 之间,因作此歌。”参见“ 三洲歌 ”。
《漢語大詞典》:三洲歌
乐府西曲歌名。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五·三洲歌 宋 郭茂倩 题解:“《古今乐録》曰:‘《三洲歌》者,商客数游 巴陵 三江口 往还,因共作此歌。’”
《漢語大詞典》:方蓬
传说中海中二神山 方丈 、 蓬莱 的并称。 唐 李白 《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兼欣克复之美书怀示息秀才》诗:“寄言 息夫子 ,岁晚陟 方 蓬 。” 王琦 注:“ 方 蓬 , 方丈 、 蓬莱 ,海中二神山也。” 明 李东阳 《和沉地官时旸游城西朝天宫韵》:“逢僧问 兜率 ,访道疑 方 蓬 。”
《漢語大詞典》:三壶(三壺)
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 方丈 、 蓬莱 、 瀛洲 的合称。 晋 王嘉 拾遗记·高辛:“ 三壶 ,则海中三山也。一曰 方壶 ,则 方丈 也;二曰 蓬壶 ,则 蓬莱 也;三曰 瀛壶 ,则 瀛洲 也;--形如壶器。”
《漢語大詞典》:三丘
(1).泛指大小山丘。晋书·食货志:“河滨海岸,三丘八藪,耒耨所不至者,人皆受焉。”
(2).指 蓬莱 、 方丈 、 瀛洲 三仙山。后汉书·张衡传:“过 少皞 之 穷野 兮,问三丘乎 句芒 。” 李贤 注:“三丘, 东海 中三山也,谓 蓬莱 、 方丈 、 瀛洲 。”
《漢語大詞典》:监寺(監寺)
(1).佛寺中主持寺务之僧。地位次于方丈。 唐 黄滔 《华岩寺开山始祖碑铭》:“师生于 建中 二年辛酉,齠齓即颖悟,异於诸童,九岁投 玉涧寺 监寺 神皎 出家。”《水浒传》第四回:“ 真长老 便唤首座、维那,商议剃度这人;分付监寺、都寺,安排斋食。”《西湖佳话·南屏醉迹》:“监寺见长老发性,方不敢再言,只得退出。”参阅释氏要览卷下。
(2).指封建朝廷监、寺等机构的长官。 唐 常衮 《授薛伯高少府少监制》:“昔 杨洪 、 公孙贺 ,皆以儒术居于少府、国朝监寺之列,亦称通显,贰于其长,所任匪轻。”
《漢語大詞典》:昆仑墟(崑崙墟)
(1). 昆仑山 的基部。亦指 昆仑山 。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覲 王母 於 崑墟 ,要 帝臺 於 宣岳 。” 唐 李白 《赠崔侍御》诗:“风涛儻相因,更欲凌 崑墟 。”
(2).指 方丈山 。山海经·海外南经:“ 崑崙墟 在其东,墟四方。” 毕沅 注:“此 东海 方丈山 也。”
《漢語大詞典》:玉方壶(玉方壺)
传说中的仙山名,即 方丈山 。见列子·汤问。亦泛指仙山。 唐 元稹 《和乐天招钱蔚章看山绝句》:“碧落招邀閒旷望,黄金城外玉方壶。人间还有大江海,万里烟波天上无。”
《漢語大詞典》:老退居
指做过方丈的和尚的住处。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当下又走了许多路,走过老退居,到一个和尚家,敲门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