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翰苑
(1).文苑。文翰荟萃之处。 唐 王勃 《上武侍极启》:“攀翰苑而思齐,傃文风而立志。”
(2).翰林院的别称。宋史·萧服传:“文辞劲丽,宜居翰苑。” 清 钮琇 觚賸续编·得树:“二甲第二入翰苑,非其志也。”
《漢語大詞典》:文海
(1).犹文苑。 南唐 陈陶 《赠江南从事张侍郎》诗:“几处谈天致云雨,早时文海得鲸鰲。”
(2).犹言文章总汇。周书·萧圆肃传:“又撰时人诗笔为《文海》四十卷。”多用作书名。又如:明文海
《漢語大詞典》:文圃
犹文苑。 南朝 梁 沈约 《齐临川王行状》:“洽贯书场,该纬文圃。” 唐 韦丹 《思归寄东林澈上人》诗序:“ 澈公 近以《匡庐七咏》见寄。及吟咏之,皆丽絶於文圃也。” 明 张居正 《白燕曲》之四:“感德蹌蹌仪 舜 庭,呈祥翯翯来文圃。”
分類:文苑
《漢語大詞典》:笔海(筆海)
(1).犹文苑;文海。 唐 李善 《上〈文选〉注表》:“ 昭明太子 ……搴中叶之词林,酌前修之笔海。” 唐 司空图 《擢英集述》:“诚欲兼搜於笔海,亦当閒掇於兰丛。”
(2).插笔的器具。红楼梦第四十回:“案上堆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
分類:文苑器具
《漢語大詞典》:笔苑(筆苑)
犹文苑。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总术:“文场笔苑,有术有门。务先大体,鑑必穷源。” 唐 骆宾王 《上兖州刺史启》:“縟翠萼于词林,綷鲜花于笔苑。”
分類:文苑
《漢語大詞典》:翰林
(1).谓文翰荟萃之所,犹词坛文苑。晋书·陆云传:“辞迈翰林,言敷其藻。”
(2).指文士。 唐 杜甫 《宴胡侍御书堂》诗:“翰林名有素,墨客兴无违。”
(3).鸟栖之林。 晋 潘岳 《悼亡诗》之一:“如彼翰林鸟,双飞一朝隻。” 唐 柳宗元 《奉酬杨侍郎》诗:“翰林寂寞谁为主?鸣凤应须早上天。”
(4).官名。指翰林学士。参见“ 翰林学士 ”。
(5).官名。指 唐 宋 翰林院官员。
(6).官名。指 清 代翰林院属官,如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等。
(7).指翰林院。 唐 韩愈 《董公行状》:“﹝ 公 ﹞拜祕书省校书郎,入翰林为学士。”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近年馆课,悉用朱阑大卷。先公入翰林时,尚是白摺也。”
《漢語大詞典》:翰林学士(翰林學士)
官名。 唐玄宗 开元 初以 张九龄 、 张说 、 陆坚 等掌四方表疏批答、应和文章,号“翰林供奉”,与集贤院学士分司起草诏书及应承皇帝的各种文字。 德宗 以后,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亲近顾问兼秘书官,常值宿内廷,承命撰拟有关任免将相和册后立太子等事的文告,有“内相”之称。 唐 代后期,往往即以翰林学士升任宰相。 北宋 翰林学士仍掌制诰。 清 代以翰林掌院学士为翰林院长官,其下有侍读学士、侍讲学士。 清 末复置翰林学士,仅备侍读学士的升迁。
《漢語大詞典》:道山
(1).指儒林、文苑。文人聚集的地方。语出后汉书·窦章传:“是时学者称 东观 为 老氏 臧室,道家 蓬莱山 。” 宋 张耒 《答林学士启》:“揽轡按行,窾竇已解,已进登於卿棘,復宜入於道山。” 清 朱彝尊 《送叶参议映榴督储楚中》诗:“道山槖笔入,粉署含香趋。”
(2).传说中的仙山。 宋 苏轼 《上虢州太守启》:“至於事简讼稀,瀟洒有道山之况。” 清 赵翼 《题蒋心馀携子游庐山图》诗:“事往空思写木莲,道山人已骑白凤。”
(3).旧时称人死为归道山。 宋 惠洪 冷斋夜话卷七:“世传 端明 已归道山,今尚尔游戏人间邪?”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下·文字凝炼:“ 吴 杨 二家,不知存亡,殆亦归道山矣。”
(4).指 宋 无名氏所著之笔记小说道山清话。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下:“小説家一类,又自分数种。一曰志怪,《搜神》《述异》《宣室》《酉阳》之类是也。一曰传奇,《飞燕》《太真》《崔鶯》《霍玉》之类是也。一曰杂録,《世説》语林《琐言》《因话》之类是也。一曰丛谈,《容斋》《梦溪》《东谷》《道山》之类是也。”
《漢語大詞典》:文苑
犹文坛、文学界。旧史中多立文苑传,记载文士的言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观夫 后汉 才林,可参 西京 ; 晋 世文苑,足儷 鄴都 。” 唐 韦应物 《寄洪州幕府卢二十一侍御》诗:“文苑臺中妙,冰壶幕下清。” 清 黄遵宪 《岁暮怀人》诗:“他年番社编文苑,初祖开山天破荒。” 鲁迅 《且介亭杂文·韦素园墓记》:“文苑失英,明者永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