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固实(固實)
故实。指足以效法的旧事。史记·鲁周公世家:“赋事行刑,必问於遗训而咨於固实。” 裴駰 集解:“ 徐广 曰:‘固,一作故。’ 韦昭 曰:‘故实,故事之是者。’”按,国语·周语上作“故实”。
《漢語大詞典》:双凫(雙鳧)
(1).两只水鸟;两只野鸭。 汉 扬雄 《解嘲》:“譬若江湖之崖,渤澥之岛,乘雁集不为之多,双鳧飞不为之少。” 宋 黄庭坚 《次韵清水岩》:“双鳧能来游,俗子跡可扫。” 元 虞集 《苏武慢》词:“乘雁双鳧,断芦漂苇,身在画图秋晚。”
(2).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 王乔 者, 河 东人也。 显宗 世,为 叶 令。 乔 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臺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輒有双鳧从东南飞来。於是候鳧至,举罗张之,但得一隻舃焉。乃詔尚方诊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后用为地方官的故实。 唐 徐凝 《送李补阙归朝》诗:“駟马归 咸秦 。双鳧出 海门 。” 宋 苏轼 《次韵陈海州书怀》:“酒醒却忆儿童事,长恨双鳧去莫攀。” 元 无名氏 《碧桃花》第一折:“现如今拥双鳧做宰臣,许下我五花誥为县君。”
《漢語大詞典》:掌故
(1).亦作“ 掌固 ”。官名。 汉 置,太常属官,掌管礼乐制度等的故实。史记·儒林列传:“是时 伏生 年九十餘,老,不能行,於是乃詔太常使掌故 朝错 往受之。”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宜命掌故悉奏其仪而览焉。”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久应旁求掌故,咨询天官,斟酌繁昌,经营高邑。” 南朝 宋 鲍照 《论国制启》:“伏见 彭城国 旧制,犹有数卷,虽多殊革,大纲可依,愚谓宜令掌固刊而撰之。”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八:“ 平原 犹豫不能决,欲留其人,处以掌故,其人力辞,竟去。” 清 卢文弨 锺山札记·掌固:“固,本与‘故’通,掌故亦可作‘掌固’……与周礼·夏官之掌固,其职自殊。”
(2).旧制旧例;故事,史实。史记·龟策列传:“ 孝文 、 孝景 因袭掌故,未遑讲试。” 宋 岳珂 愧郯录·服章入衔:“此南渡而后,掌故散讹之失也。”明史·杨廷和传:“好考究掌故、民瘼、边事及一切法家言。” 清 韩泰华 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下:“人始入官,如入晦室,久而愈明,明於朝章掌故也,明於兵刑钱穀也。” 鲁迅 《且介亭杂文·买〈小学大全〉记》:“为了文字狱,使士子不敢治史,尤不敢言近代事,但一面却也使昧于掌故。”
《漢語大詞典》:故实(故實)
(1).有参考或借鉴意义的旧事。国语·周语上:“赋事行刑,必问於遗训而咨於故实。” 韦昭 注:“故实,故事之是者。” 唐 皎然 《奉同颜使君真卿开元寺经藏院会观树文殊碑》诗:“故实刊 周 典,新声播 鲁 诗。” 鲁迅 《〈准风月谈〉前记》:“这一种办法,是比 日本 大有进步的,我现在提出来,以存 中国 文网史上极有价值的故实。”
(2).出处;典故。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或问:‘俗名傀儡子为 郭秃 ,有故实乎?’” 宋 何薳 春渚纪闻·著述详考故实:“每有赋咏及著譔,所用故实,虽目前烂熟事,必令 秦 与 叔党 诸人检视而后出。” 清 捧花生 《画舫馀谈》:“‘偶凭杨柳藏春色,为忆 钱唐 是故乡’二句,皆用 苏小 故实。”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篇:“其最为世间所知,常引为故实者,有 崑崙山 与 西王母 。”
《漢語大詞典》:诗话(詩話)
(1).评论诗歌、诗人、诗派及记录诗人故实的著作。 宋 许顗 彦周诗话:“诗话者,辨句法,备古今,纪盛德,録异事,正讹误也。”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诗话:“诗话之源,本於 钟嶸 诗品。” 朱光潜 《〈诗论〉抗战版序》:“诗话大半是偶感随笔,信手拈来,片言中肯,简炼亲切,是其所长。”
(2).说唱文学的一种。属于“词话”系统,其体制有诗也有散文。诗即通俗的诗赞。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三篇:“﹝《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三卷分十七章,今所见小説分章回者始此;每章必有诗,故曰诗话。”
《漢語大詞典》:事实(事實)
亦作“ 事寔 ”。
(1).事情的实际情况;实有的事情。韩非子·存韩:“听奸臣之浮説,不权事实。”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 张守节 正义:“言庄子杂篇《庚桑楚》以下,皆空设言语,无有实事也。”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月桂子:“ 宋之问 台州 作诗云:‘桂子月中下,天香云外飘。’文士尚奇,非事实也。” 清 薛福成 庸庵文编·凡例:“文后有评语暨自识之语,或叙作文之由,或书后来事寔。” 鲁迅 《花边文学·安贫乐道法》:“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2).干实事。宋书·沈林子传:“ 国渊 以事实见赏, 魏尚 以盈级受罚。” 唐 韩愈 《与于襄阳书》:“侧闻閤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道方而事实。”
(3).事迹。 唐 韩愈 《欧阳生哀辞》:“事实既修兮,名誉又光……命虽云短兮,其存者长。”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柳仲涂作铭:“其文首纪葬之年月与地,末纪名字三代与卒年,中叙事实。”
(4).故实,典故。 清 薛雪 一瓢诗话:“ 谭用之 最多杜撰句法,硬用事实;偶有不杜撰、不硬用处,便佳。”
(5).指事物发展的最后结果。 老舍 《四世同堂》第二部五二:“孩子对于他,只是生物与生理上的一种事实。”
《漢語大詞典》:乡故(鄉故)
(1).故乡。 元 睢景臣《哨遍·高祖还乡》套曲:“又言是车驾,都説是鸞舆,今日还乡故。”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公子不如暂回乡故,且覲双亲。”
(2).家乡故实。 明 王世贞 《题娄东卷》诗:“见尔谈乡故,闻音疑是非。”
《漢語大詞典》:獭祭鱼(獺祭魚)
亦省作“ 獭祭 ”。 1.谓獭常捕鱼陈列水边,如同陈列供品祭祀。礼记·月令:“﹝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吕氏春秋·孟春:“鱼上冰,獭祭鱼。” 高诱 注:“獭獱,水禽也。取鲤鱼置水边,四面陈之,世谓之祭。”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史越王青词:“反本狐邱,寓诚獭祭。” 清 孙枝蔚 《老妻病愈设饼祭神》诗:“一点虔诚意,惟同獭祭鱼。”实际上因獭食鱼时必残杀和吃剩许多鱼,故有“獭祭”之说。 陆宗达 王宁 《古汉语词义答问·说“祭”字》:“‘祭’的本义应是‘残杀’,大戴礼记·夏小正礼记·月令皆曰‘獭祭鱼’……獭性残,食鱼往往只吃一两口就抛掉,捕鱼能力又强,所以每食必抛掉许多吃剩的鱼。人们称堆积故实为‘獭祭’,即取堆积残余之意。”
(2).比喻罗列故实,堆砌成文。 宋 吴炯 五总志:“ 唐 李商隐 为文,多检閲书史,鳞次堆集左右,时谓为獭祭鱼。” 清 赵翼 《哭汪文端师》诗:“丛编勤獭祭,残卷剔蜗涎。”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毛西河:“﹝ 毛西河 ﹞凡作诗文,必先罗书满前……﹝其夫人﹞曰:‘君等以 毛大可 为博学耶?渠作七言八句,亦须獭祭乃成。’” 闻一多 《龙凤》:“至于以凤比 孔子 的典故,也近在眼前,不知为什么从未成为词章家‘獭祭’的资料。”
《漢語大詞典》:事类(事類)
(1).事情的类似性;同类之事。韩非子·显学:“夫祸知磐石、象人,而不知祸商官儒侠为不垦之地、不使之民,不知事类者也。” 汉 王充 论衡·实知:“放象事类以见祸,推原往验以处来。”后汉书·陈宠传:“ 宠 为 昱 ( 鲍昱 )撰《辞讼比》七卷,决事科条,皆以事类相从。”
(2).指文章中引用古事故实以类比事理。 晋 挚虞 《文章流别论》:“古诗之赋,以情义为主,以事类为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事类:“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 范文澜 《中国通史简编》第三编第七章:“﹝ 唐 前期﹞有些士人博见强记,使用事类表现惊人的丰富。”
《漢語大詞典》:记故(記故)
史事,故实。 汉 王充 论衡·齐世:“世见五帝、三王事在经传之上,而 汉 之记故尚为文书,则谓古圣优而功大,后世劣而化薄矣。”
分類:史事故实
《漢語大詞典》:僻事
(1).邪僻之事。 汉 荀悦 申鉴·杂言上:“是故僻志萌,则僻事作。”
(2).不习见常用的故实;僻典。 宋 许顗 彦周诗话:“然前辈 杨 、 刘 、 李 、 宋 最号知僻事,岂不知读《汉官仪注》而疑之耶?” 元 林坤 《诚斋杂记》卷上:“ 唐 末有 乔子旷 者,能诗,喜用僻事,时人谓之狐穴诗人。” 清 戴名世 《吴他山诗序》:“﹝君之诗﹞僻事以为奥,奇字以为古乎?”
《漢語大詞典》:黄犀
汉书·王莽传上:“ 越裳氏 重译献白雉, 黄支 自三万里贡生犀, 东夷王 度大海奉国珍。”后遂以“黄犀”为事物变化之征兆的故实。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祥瑞:“白雉亡 汉 ,黄犀死 莽 ,恶在其为符也。”
《漢語大詞典》:事对(事對)
用相似或相反的人物故实,构成对偶句的修辞方法。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丽辞:“事对者,并举人验者也…… 宋玉 《神女赋》云:‘ 毛嬙 鄣袂,不足程式; 西施 掩面,比之无色。’此事对之类也。”
《漢語大詞典》:点鬼簿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六:“时 杨 ( 杨炯 )之为文,好以古人姓名连用,如‘ 张平子 之略谈, 陆士衡 之所记’,‘ 潘安仁 宜其陋矣, 仲长统 何足知之’。号为点鬼簿。”后用“点鬼簿”讥刺诗文的滥用古人姓名或堆砌故实。 明 杨慎 升庵诗话·晚唐两诗派:“又忌用事,谓之点鬼簿,惟搜眼前景而深刻思之。” 清 王夫之 等师友诗传录:“若无性情而侈言学问,则昔人有讥点鬼簿、獭祭鱼者矣。”亦省作“ 点鬼 ”。 清 钱谦益 《姚叔祥过明发堂共论近代词人戏作绝句》之十:“石言雁字并纷如,点鬼穷时又祭鱼。”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否则才夸八斗,胸号五车,为文仅称点鬼之谈,著书惟供覆瓿之用,虽多亦奚以为!”
《漢語大詞典》:负俎(負俎)
史记·殷本纪:“﹝ 伊尹 ﹞负鼎俎,以滋味説 汤 ,致於王道。”后以“负俎”为干时以求进用的故实。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士以自衒为不高,女以自媒为不贞,何必委洗耳之峻摽,效负俎之干荣哉!” 明 孙仁孺东郭记·齐东野人之语:“ 阿衡 负俎调羹,与羊皮牛口 秦 臣辉映。”参见“ 负鼎 ”。
《漢語大詞典》:负鼎(負鼎)
指 伊尹 背负鼎俎见 汤 ,喻以烹调致 汤 王道之事。史记·殷本纪:“ 伊尹 名 阿衡 。 阿衡 欲于 汤 而无由,乃为 有莘氏 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説 汤 ,致于王道。” 唐 李白 《送梁四归东平》诗:“ 殷王 期负鼎, 汶水 起垂竿。” 宋 叶适 《魏华甫鹤山书院》诗:“垂竿 桐江 笑短弱,负鼎 莘野 嫌豪粗。”后用以指辅佐帝王,担当治国之任。后汉书·马援传论:“ 马援 腾声 三辅 ,遨游二帝,及定节立谋,以干时主,将怀负鼎之愿,盖为千载之遇焉。”晋书·纪瞻传:“臣以凡庸,邂逅遭遇,劳无负鼎,口不商歌,横逢大运,频烦饕窃。” 唐 崔湜 《景龙二年春日赴襄阳途中言志》诗:“进无负鼎説,退惭补袞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