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拽扎
(1).捆扎;结扎。《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番身入房,取了十五贯钱,扯条单被包裹得停当,拽扎得爽利,出门,拽上了门就走。”《水浒传》第五回:“ 鲁智深 把直裰脱了,拽扎起下面衣服,跨戒刀,大踏步,提了禪杖,出到打麦场上。”
(2).绷紧。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他拽扎起面皮来:‘查得谁的言语你将来,这妮子怎敢胡行事。’” 明 陆采 《明珠记·奸谋》:“拽扎起 温元帅 面皮,猛放着 阎罗王 威势。”
《漢語大詞典》:捆缚(綑縛)
(1).捆扎;捆绑。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闻人声在絶壁下,乃樵者拾枯於此,捆缚将返。” 茅盾 《参孙的复仇》:“她三次捆缚我,毕竟不过是试验我的不忠实罢了!”
(2).拘束;束缚,不自由。 明 唐顺之 《答茅鹿门知县书》之二:“使人读其诗,秖见其捆缚齷齪,满卷累牘,竟不曾道出一两句好话。” 郭沫若 《天地玄黄·历史的大转变》:“以及由这统治而招来了的帝国主义的重重捆缚,我们是被动地落了后的。”
(1).以绳索缠绕绑扎。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是夜果有强盗二十餘人跳上船来,将 袁忠 綑缚,掠取船中银四百锭去了。”
(2).束缚;拘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先生曰:‘圣人之学,不是这等綑缚苦楚的,不是粧做道学的模样。’”《花月痕》第七回:“我只道现在读书人,给那八股时文,五言试帖,綑缚得个个作个书獃,不想也还有这瀟洒不羣的人。”
《漢語大詞典》:抓缚(抓縛)
捆扎;扎缚。 宋 周密 武林旧事·乾淳奉亲:“八月十八日……竝出 候潮门 。先命脩内司於 浙江亭 两旁,抓缚席屋五十间。”《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 王招宣 府里抓缚着小鰲山,今夜亦放灯。”
分類:捆扎扎缚
《漢語大詞典》:扎缚(紮縛)
捆扎;包扎。《水浒传》第三三回:“去土地大王庙前,扎缚起一座小鰲山。”
(1).犹结扎。《水浒传》第三三回:“且説这 清风寨 镇上居民……去土地大王庙前扎缚起一座小鰲山,上面结彩悬花,张挂五六百碗花灯。”
(2).捆绑;结束。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纪昀》:“如忠臣烈士誓不从贼而扎缚把持,虽使跪拜,可谓之屈膝贼廷哉!”《说岳全传》第十回:“弟兄们上楼去扎缚好了,各将器械拿下楼来。”
《漢語大詞典》:拴缚(拴縛)
捆扎;约束。《水浒传》第六一回:“讨了十辆太平车子,唤了十个脚夫,四五十拽车头口,把行李装上车子,行货拴缚完备。”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
《漢語大詞典》:绑扎
捆扎;包扎:~行李ㄧ~伤口。
《漢語大詞典》:缚扎(縛紥)
亦作“ 缚扎 ”。 捆扎。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二章:“他把上衣脱下来,当作腰带缚扎在腰上。” 克非 《春潮急》八:“将一床旧晒席拉开张在墙洞上,拿一剖两半的大慈竹夹好,挨排一一缚扎起来。”
分類:捆扎
《漢語大詞典》:交缚(交縛)
捆扎。
分類:捆扎
《漢語大詞典》:结束(結束)
(1).扎缚,捆扎。后汉书·东夷传·倭:“其男衣皆横幅结束相连。”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元宵:“内设两长竿,高数十丈,以繒綵结束,纸糊百戏人物,悬於竿上,风动宛若飞仙。”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一》:“羽族之巧过於人,其为巢,只以一口两爪,而结束牢固,甚於人工。”
(2).约束;拘束。《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 唐 李白 《古风》之二三:“人生鸟过目,胡乃自结束。”
(3).整治行装。 南朝 梁 褚翔 《雁门太守行》:“便闻 雁门 戍,结束事戎车。” 唐 善生 《送智光之南值雨》诗:“结束衣囊了, 炎州 定去游。” 清 方式济 《远行曲》:“结束语童僕,鸡鸣看天曙。”
(4).装束;打扮。《杂事秘辛》:“ 姁 告 莹 曰:‘官家重礼,借是朽落。缓此结束,当加鞠翟耳。’” 唐 杜甫 《陪王使君晦日泛江就黄家亭子》诗之一:“结束多红粉,欢娱恨白头。” 仇兆鳌 注:“结束,衣裳装束也。” 元 白朴 《梧桐雨》第二折:“把箇 太真妃 扶在翠盘间,快结束,宜粧扮。” 叶圣陶 《旅程的伴侣》:“身上穿着布袄,结束整齐,且又清洁。”
(5).嫁妆。 宋 王明清 《摭青杂说》:“ 项 曰:‘彼一家人遭难,独留得餘生,今我既不留为子妇,寧陪些少结束,嫁一本分人。’”
(6).书法指字的笔势收束。 宋 姜夔 续书谱·真:“横直画者,字之骨体。欲其坚正圆浄,有起有止,贵长短合宜,结束坚实。” 明 赵宧光 寒山帚谈·格调:“字须结束,不可涣散;须自然,不可勉强。各自成象而结束者,自然也;曲直避让而结束者,勉然也。”
(7).处理;安排。 唐 孟郊 《赠农人》诗:“青春如不耕,何以自结束。”《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那老亡八把这两箇瘦马养着,不知作何结束!”
(8).指文章的结尾。 清 周中孚 郑堂札记卷五:“《蜀书·马超传》叙其父 腾 事……不特事蹟不全,行文亦无结束。” 魏巍 《幸福的花为勇士而开》五:“让我们用 毛泽东 同志青年时代的日记中的几句话,来作为本文的结束。”
(9).完毕;事至最后阶段,不再继续。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十三:“他的短促的一生就这样地结束了。”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三章:“直到一架敌机被炮火击落,这场短促激烈的战斗才宣告结束。”
《漢語大詞典》:束缚(束縛)
(1).捆绑。指被拘囚。国语·齐语:“ 庄公 将杀 管仲 。 齐 使者请曰:‘寡君欲以亲为戮……’於是 庄公 使束缚以予 齐 使, 齐 使受之而退。”史记·李斯列传:“ 李斯 拘执束缚,居囹圄中。” 宋 陆游 《书感》诗:“幸得还故园,快若解束缚。” 章炳麟 《訄书·定版籍》:“农夫占田寡,而为佣耕。其收租税,亩钱三千以上。有闕乏,即束缚诣吏。”
(2).捆扎,缠束。庄子·徐无鬼:“ 齐 人蹢子於 宋 者,其命閽也不以完,其求鈃钟也以束缚。” 郭象 注:“乃反以爱钟器为是。束缚,恐其破伤。”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 蜀 人爨薪皆短而麄,束缚齐密。” 元 赵孟俯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之十七:“伐苇作薄曲,束缚齐榛榛。” 清 张锡祚 《编篱》诗:“屏藩宛天成,束缚随人意。”
(3).约束,限制。吕氏春秋·论人:“意气宣通,无所束缚,不可收也。” 唐 元稹 《投吴端公崔院长》诗:“臺官相束缚,不许放情志。” 明 李贽 《复焦弱侯书》:“世间功名富贵,与夫道德性命,何曾束缚人,人自束缚耳。”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序》:“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不自由的婚姻,传统观念的束缚,家庭的专制,不知道摧残了多少正在开花的年轻的灵魂。”
《漢語大詞典》:束薪
(1).捆扎起来的柴木,一捆薪柴。《诗·王风·扬之水》:“扬之水,不流束薪。”汉书·朱买臣传:“﹝ 买臣 ﹞常刈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 明 刘基 《郁离子·天地之盗》:“一朝而屋坏,臣恐束薪不足以支之也。” 清 朱鹤龄 《广志》诗:“兰艾同荣,望秋则槁。虽在束薪,终是芳草。”
(2).比喻男女成婚。《诗·唐风·绸缪》:“绸繆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马瑞辰 通释:“诗人多以薪喻婚姻……此‘束薪’、‘束芻’、‘束楚’,《传》谓‘以喻男女待礼而成’是也。”
(3).捆柴。 唐 皮日休 《樵子》诗:“束薪白云湿,负担春日暮。” 宋 陆游 《园中晚饭示儿子》诗:“涧底束薪供晚爨,街头糴米续晨舂。”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甄后:“乃束薪爇火,抛阶下。瞬息烟蔽房屋,对面相失。”
《漢語大詞典》:封泥
(1).谓用泥封缄文书。古代文书囊笥外加绳捆扎,在绳结处以胶泥加封,上盖钤印,以防泄密、失窃。也有将简牍盛于囊内,在囊外系绳封泥者。盛行于 秦 汉 。后汉书·百官志三:“守宫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主御纸笔墨,及尚书财用诸物及封泥。” 唐 李林甫 《嵩阳观圣德感应颂》:“目对封泥,手连印署。” 王国维 《〈齐鲁封泥集存序〉》:“窃谓封泥之物,与古璽相表里,而官印之种类,较古璽印为尤伙,其足以考正古代官制地理者,为用至大。” 清 末以来,此项遗物发现甚多。参阅 清 吴式芬 陈介祺 封泥考略, 清 刘鹗 《铁云藏封泥》, 周明泰 《续封泥考略》《再续封泥考略》, 王国维 《齐鲁封泥集存》, 马衡 《封泥存真》
(2).后汉书·隗嚣传:“ 元 ( 王元 )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 函谷关 ,此万世一时也。”此谓守关如封泥,后因以“封泥”喻据守雄关。 唐太宗 《入潼关》诗:“弃襦怀远志,封泥负壮情。”
《漢語大詞典》:束缊(束緼)
亦作“束薀”。
(1).捆扎乱麻为火把。 唐 康骈 剧谈录·浑令公李西平爇朱泚云梯:“王师五千列阵而出,于时束藴居后,约战酣而燎。” 宋 刘克庄 《一剪梅·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词:“束緼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
(2).见“ 束緼请火 ”。
分類:捆扎火把
《漢語大詞典》:束缊请火(束緼請火)
用乱麻搓成引火物,持之向邻家讨火点燃。汉书·蒯通传:“臣之里妇,与里之诸母相善也。里妇夜亡肉,姑以为盗,怒而逐之。妇晨去,过所善诸母,语以事而谢之。里母曰:‘女安行,我今令而家追女矣。’即束緼请火於亡肉家,曰:‘昨暮夜,犬得肉,争鬭相杀,请火治之。’亡肉家遽追呼其妇。”《韩诗外传》卷七亦有此说,“緼”作“藴”。后用为求助于人之典。 唐 李德裕 《积薪赋》:“时束緼以请火,访蓬茨於善邻。”緼,一本作“ 藴 ”。亦省作“ 束緼 ”、“ 束藴 ”。 唐 骆宾王 《上瑕丘韦明府君启》:“是以 临邛 遣妇,寄束緼於 齐 邻; 邯郸 下客,效处囊於 赵 相。” 宋 林逋 《和酬周寺丞》:“门横野水席凝尘,束緼谁能问乞邻?”亦用为不出儿媳之典。 唐 白居易 《得景娶妻三年无子舅姑将出之诉云归无所从判》:“虽配无生育,诚合比於断絃;而归靡适从,庶可同於束藴。”
《漢語大詞典》:束湿
亦作“ 束湿 ”。
1.捆扎湿物。形容旧时官吏驭下苛酷急切。汉书·酷吏传·宁成:“好气,为少吏,必陵其长吏;为人上,操下急如束溼。” 颜师古 注:“束溼,言其急之甚也。湮物则易束。” 唐 颜真卿 《朝议大夫徐府君神道碑》:“公正色谓之曰:‘僕从祖父司刑卿, 天授 中,详理寃狱,振雪者七十餘家;今子孙犹困於 襄陵 ,岂忍以束湿之事以自便也。’” 宋 苏轼 《刚说》:“方新法之初,监司皆新进少年,驭吏如束溼,不復以礼遇士大夫。” 明 宋濂 《薛府君墓志铭》:“ 项氏 性恪严,驭府君如束湿,髮虽颁白,不能免谴訶。”
2.谓严饬。 明 李介 天香阁随笔卷一:“ 杨公 日飞檄,束溼诸将,以为距贼不宜太远。”
3.形容生活的蹙迫困厄。 清 郑燮 《赠潘桐冈》诗:“天公曲意来缚縶,困倒 扬州 如束湿。”
4.指蹙迫困厄之境。 清 王夫之 诗广传·大雅四六:“ 有周 之弓,天下之至调者也, 厉王 蹶而张之,筋蹙漆解,不絶者无几, 宣王 起,以柔道承之,庶几释天下於束溼乎!”
《漢語大詞典》:斗香(鬥香)
(1).一种特制的佛香。许多股香攒聚捆扎堆成塔形,叫斗香。点着时从顶到下一层层燃烧,烟火旺盛。红楼梦第七五回:“月臺上焚着斗香,秉着烛。”红楼梦第一○六回:“﹝ 贾母 ﹞又命自己院内焚起斗香,用拐拄着,出到院中。”
(2).旧时, 江苏 六合 地区中秋时节将各种食品堆成尖塔形,上插小旗,谓之斗香。
亦作“鬭香”。 比香料的优劣。 宋 陶谷 清异录·薰燎:“《中宗朝宗纪》: 韦 武 间为雅会,各携名香,比试优劣,名曰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