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秉心
持心。《诗·鄘风·定之方中》:“匪直也人,秉心塞渊。”汉书·楚元王刘交传:“论议正直,秉心有常。”旧唐书·德宗纪下:“而秉心匪彝,自底不类。” 明太祖 《封刘基诚意伯诰》:“秉心坚贞,怀才助朕。”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虽谓秉心贞正,感动幽灵,亦未必不然也。”
分類:持心
《漢語大詞典》:持心
谓处事所抱的态度。后汉书·韦彪传:“忠孝之人,持心近厚,锻鍊之吏,持心近薄。” 宋 曾巩 《贺韩相公赴许州启》:“ 巩 处势多奇,误知最久。持心素厚,未忌坠屨之微;引脰永怀,已动扫门之喜。” 元 柯丹邱 《荆钗记·就禄》:“后因朝廷体知处事能为,持心公正,陞任 吉安 知府。”
《漢語大詞典》:操存
(1).执持心志,不使丧失。语出孟子·告子上:“ 孔子 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朱子全书》卷三:“为学之要,只在着实操存,密切体认自己身心上理会。” 宋 李光 《赠赵璚夫》诗:“操存有约要真见,记问夸多只謏闻。” 明 叶子奇 草木子·原道:“丹经言鼎鑪是安身立命也,採药是收敛精神也,火候是操存之意也,沐浴是日新之功也,抽添是勤怠之节也。” 明 彭时 《彭文宪公笔记》:“先生平昔涉歷艰险,操存有素,故祸福不足以动心。”
(2).指操守、心志。 明 徐阶 《送司封仲芳杨子赴留都》诗:“愿言励操存,千里同襟期。”
《漢語大詞典》:撄宁(攖寧)
(1).接触外物而不为所动,保持心神宁静。庄子·大宗师:“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攖寧。攖寧者,攖而后成者也。” 成玄英 疏:“攖,扰动也。寧,寂静也……动而常寂,虽攖而寧者也。”
(2).指外物的扰乱。 明 吕天成 《齐东绝倒》第三出:“罢罢罢,罢却了賡歌辛苦无乾浄。便便便,便永世脱攖寧。”
《漢語大詞典》:保和
谓保持心志和顺,身体安适。魏书·崔浩传:“愿陛下遣诸忧虞,恬神保和,纳御嘉福,无以闇昧之説,致损圣思。”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三》:“居惟保和,动必循道。” 宋 梅尧臣 《小女称称砖铭》:“饮乳无犯舌之禁,爱恶无有情之系:若是则得天真与保和,何病夭之遽乎!”
《漢語大詞典》:秉正
持心公正。明史·王家屏传:“每议事,秉正持法,不亢不随。”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一·葛端肃公家训:“大凡人能清约,即能秉正。”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父下凡诏书二》:“各各总要真心秉正,同辅朝纲。”
分類:持心公正
《漢語大詞典》:秉公
持心公正;主持公道。 明 张居正 《谢召见疏》:“而人臣之道,必秉公为国。”清史稿·睿忠亲王多尔衮传:“有不秉公辅理,妄自尊大者,天地谴之!” 峻青 《秋色赋·胶济线上》:“天真的人们曾经对三人小组抱有希望,以为他们会秉公处理。”
《漢語大詞典》:秉公任直
持心公正,处事正直。 明 张居正 《答郑范溪书》:“公但自信此心秉公任直,纷纷之言,不足为意。”
《漢語大詞典》:清心少欲
谓保持心地清净,少生欲念。魏书·张衮传:“﹝ 张白泽 ﹞出行 雍州 刺史,清心少欲,吏民安之。”亦作“ 清心寡慾 ”。 元 郑廷玉《忍字记》第三折:“我奉师父法旨,着你清心寡慾,受戒持斋,不许凡心动。”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终身劳苦於身心,无分毫益,视彼仙佛之徒,清心寡慾,超然於世累之外者,反若有所不及矣。”《水浒传》第六一回:“你且自在家里,清心寡慾,高居静坐,自然无事。”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白云观》:“问及长生久世之道,则以清心寡慾为要。”
《漢語大詞典》:安安心心
保持心境平静;不受外界干扰。例如:他开始安安心心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