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惧怖(懼怖)
恐惧;惶惧。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吾国君惧怖,令於国:有能还 吴 军者,与之分国而治。” 曹禺 《原野》第二幕:“ 花氏 在外候着,惧怖地谛听里面的声音。”
分類:恐惧惶惧
《漢語大詞典》:忧危(憂危)
(1).忧虑戒惧;忧虑惶惧。书·君牙:“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氷。”晋书·元帝纪:“朕以不德,统承洪绪,夙夜忧危,思改其弊。” 唐 刘禹锡 《贺雪镇州表》:“遂令迷误之徒,顿释忧危之虑。” 清 刘大櫆 《金氏节母传》:“忧危困苦,丛集其心;饥饿寒冻,交迫其体。”
(2).忧患危难。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大王功盖天地,当承大业;今日忧危,乃天赞也;愿大王勿疑。”《宣和遗事》后集:“倘有忧危,臣等誓肝胆涂地,以报陛下恩德。”
《漢語大詞典》:骇汗(駭汗)
亦作“駴汗”。 因惊恐、惶惧而流汗。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末乃取 闢 ,骇汗如写。” 宋 梅尧臣 《吴冲卿示和韩持国诗一卷辄以为谢》诗:“一日真物来,骇汗沛且渥。” 清 吴省钦 《题土番款塞图》诗:“惊呼駴汗手加额,公神人也诚斯投。” 邹韬奋 《萍踪寄语》五:“ 民国 十五年国民军北伐时代, 荷 属当局骇汗相告,说这一次 中国 的革命青年真要成功了,对侨胞的态度立刻转变。”
《漢語大詞典》:震慑
(1).震惊惶惧。史记·酷吏列传:“於是上遣 山 乘鄣。至月餘, 匈奴 斩 山 头而去。自是以后,羣臣震慴。”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九年:“ 王涯 辈承顺其风指,惟恐不逮;自中尉、枢密、禁卫诸将,见 训 皆震慴,迎拜叩首。” 清 刘大櫆 《书荆轲传后》:“ 荆軻 欲有所待勇者与俱,而 丹 迟之;至使 舞阳 震慴 秦 庭之中,惟 軻 一人,故击 秦王 不中耳。”
(2).使震惊,恐惧。旧唐书·韦思谦传:“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慴州县,诚旷职耳。”明史·熊文灿传:“ 文灿 遂上言:‘臣兵威震慴,降者接踵。’” 梁启超 《中国历史上革命之研究》:“吾观 法国 大革命后……不移时而出 拿破仑 ,大行復仇主义以震慴 欧 陆。”
《漢語大詞典》:肉袒
(1).去衣露体。古代在祭祀或谢罪时表示恭敬和惶惧。礼记·郊特牲:“君再拜稽首,肉袒亲割,敬之至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 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 藺相如 门谢罪。” 司马贞 索隐:“肉袒者,谓袒衣而露肉也。” 唐 陈子昂 《为义兴公求拜扫表》:“稽顙松关,谢不睦之辜;肉袒山门,祈自新之路。” 明 刘元卿 《贤奕编·德器》:“在户部时,吏污精微文书,惊惧肉袒以候。” 陈白尘 《大风歌》第五幕:“ 周勃 武夫,一再无礼,谨向足下肉袒请罪!”
(2).指裸露身体的一部或全部。 清 黄遵宪 《番客篇》:“蚩蚩 巫来由 ,肉袒亲牵羊。” 闻一多 《剑匣》诗:“烟痕半消未灭之处,隐约地又升起了一个玉人,仿佛是肉袒的 维纳司 呢。”
(3).见“ 肉袒牵羊 ”。
(4).僧人袒露肩膊而致敬的一种礼节。法苑珠林卷二八:“偏露右肩,或偏露一肩,或偏露一膊,所言袒者,谓肉袒也……故知肉袒露肩,乃是主敬之极。”
《漢語大詞典》:肉袒牵羊(肉袒牽羊)
露体牵羊,以示降服顺从。左传·宣公十二年:“ 郑伯 肉袒牵羊以逆。” 杜预 注:“肉袒牵羊,示服为臣僕。”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前赵·刘聪:“帝肉袒牵羊,舆櫬衔璧,出降东门。” 北齐 魏收 《为东魏檄梁文》:“若 吴 之王孙, 蜀 之公子,顺时以动,见机而作,面缚衔璧,肉袒牵羊,归款军门。”亦省作“ 肉袒 ”。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士卒易保,人不肉袒。” 李贤 注:“左传 郑伯 肉袒牵羊以降 楚 ,言 关中 士卒易与保守不降下也。”
《漢語大詞典》:局天
惶惧不安貌。 唐 王维 《谢除太子中允表》:“伏謁明主,岂不自愧于心,仰侧羣臣,亦復何施其面。跼天内省,无地自容。”
分類:惶惧不安
《漢語大詞典》:悚息
(1).谓因惶惧而屏息。三国志·吴志·周鲂传:“谨拜表以闻,并呈牋草,惧於浅局,追用悚息。”资治通鉴·唐武宗会昌三年:“ 元逵 、 弘敬 得詔,悚息听命。”明史·周冕传:“举朝悚息,无敢復言, 冕 独抗章争之。” 鲁迅 《野草·淡淡的血痕中》:“各各自称为‘天之僇民’,以作咀嚼着人我的渺茫的悲苦的辩解,而且悚息着静待新的悲苦的到来。”
(2).用为书信中的套语。犹惶恐。 宋 苏轼 《扬州上吕相书》:“奬饰过分,悚息之至。” 明 李东阳 《再答镜川先生书》:“若不俯鉴此意,甚非不肖之望也。悚息,悚息。”
《漢語大詞典》:恐恐
惶惧貌。 唐 韩愈 《原毁》:“恐恐然惟惧其人不得为善之利。” 宋 苏洵 《审势》:“姦民猾吏,亦常恐恐然惧刑法之及其身。” 明 沈榜 《宛署杂记·契税》:“若果有苟且之念,将恐恐然惟惧人知。”《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回:“寡君赖君之灵宠,备守宗庙,恐恐焉惧不得列於诸侯,以为君羞。”
分類:惶惧
《漢語大詞典》:踖踖
(1).恭敬而敏捷貌。《诗·小雅·楚茨》:“执爨踖踖,为俎孔硕。” 孔颖达 疏:“其当执爨灶之人,皆踖踖然敬慎於事而有容仪矣。”
(2).惶惧不安貌。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阿穉》:“右牵一生黑狐,毛光润如漆可鉴,两目炯炯,向翁踖踖不前,翁心动,以青蚨二千,赎而欲纵之。”
(3).惭愧貌。 汉 扬雄 《太玄·勤》:“劳踖踖,心爽蒙,柴不却。” 范望 注:“踖踖,慙媿貌。”
《漢語大詞典》:惶惧(惶懼)
恐惧,惊慌。汉书·杜周传:“ 敞 惶惧,移病,以语 延年 。”北齐书·司马子如传:“稍不合意,便令武士顿曳,白刃临项。士庶惶惧,不知所为。”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贤妾:“盗入其居,夫妇惶惧,不知所为。” 叶圣陶 《隔膜·恐怖的夜》:“我看见了弟弟比两年前高大了些的形体,听见了弟弟亲爱的呼声,紧张的惶惧已宽弛了好些。”
《漢語大詞典》:局尺(跼尺)
惶惧不安貌。 明 袁宏道 《过斮胫河》诗:“北风浩浩吹酒池,万娥夜舞糟丘堤。 飞廉 手把火旗麾,少师跼尺不敢啼。”
分類:惶惧不安
《漢語大詞典》:遽容
惶惧的神色。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孔融 被收,中外惶怖,时 融 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
分類:惶惧神色
《漢語大詞典》:局天蹐地(跼天蹐地)
(1).《诗·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 陆德明 释文:“局本又作跼。”后即以“跼天蹐地”形容惶惧不安貌。 三国 魏 曹植 《卞太后诔》:“恭事神祇,昭奉百灵;跼天蹐地,祇异神明;敬微慎独,报礼幽冥。”魏书·司马叡李雄传论:“ 司马叡 之窜 江 表,窃魁帅之名,无君长之实,跼天蹐地,畏首畏尾,对之 李雄 ,各一方小盗,其 孙皓 之不若矣。” 明 周瑛 《履霜操》诗:“父兮儿憎,母兮儿怒。跼天蹐地,憯不知其故。” 清 赵翼 瓯北诗话·吴梅村诗:“ 梅村 当国亡时,已退閒林下,其仕於我朝也,因荐而起,既不同於降表僉名;而自恨濡忍不死,跼天蹐地之意,没身不忘,则心与跡尚皆可谅。”
(2).指窘迫无路貌。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三章:“田庐卖尽而无归,则有跼天蹐地,寻死自尽者矣。”
《漢語大詞典》:屏祗
惶惧祗敬。 宋 无名氏 分门古今类事·马拯同名:“敕赐及第,谨诣门屏祗候谢。”
分類:惶惧
《漢語大詞典》:踖然
(1).敏捷而恭敬貌。大戴礼记·四代:“ 子 曰:‘群然,戚然,颐然,睪然,踖然,柱然……见才色脩声不视闻,怪物恪命不改志。’” 王聘珍 解诂:“尔雅曰:‘踖踖,敏也。’”
(2).惶惧不安貌。 元 揭傒斯 《送程叔永南归序》:“﹝ 程公 ﹞不倚不阿,繇是名日登。天子亦以为得大臣体,特超迁三官,追赠其考妣,官其一子同知 南丰 州事,赐七品服,於是宠至矣。人咸以为宜,而公惕然踖然如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