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炫耀(炫燿,炫曜)
亦作“ 炫曜 ”。亦作“ 炫耀 ”。
(1).闪耀;光彩夺目。《楚辞·远游》:“建雄虹之采旄兮,五色杂而炫燿。”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众色炫燿,照烂龙鳞。” 颜师古 注:“言采色相耀,若龙鳞之间杂也。”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汴京宫殿》:“殿上椽柱一色皆金也,炫燿夺目。” 胡也频 《光明在我们的面前》:“一种红色的革命的火花,在他的思想里炫耀着。”
(2).照耀。文选·宋玉〈高唐赋〉:“仰视山颠,肃何千千,炫燿虹蜺。” 李善 注:“言山高,如虹蜺炫燿其上。”
(3).华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公孙夏:“自念监生卑贱,非车服炫耀,不足慑曹属。”
(4).惑乱。 汉 王符 潜夫论·潜叹:“及欢爱、苟媚、佞説、巧辩之惑君也,犹炫燿君目,变夺君心。” 三国 魏 曹植 《车渠碗赋》:“虽 离朱 之聪目,内炫曜而失精。”
(5).显扬;夸耀。 汉 桓宽 盐铁论·崇礼:“炫燿奇怪,所以陈四夷,非为民也。”北史·和跋传:“羣臣皆敦尚恭俭,而 跋 好修虚誉,炫曜於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素秋:“甲至,裘马騶从,炫耀閭里。” 靳以 《雅会》一:“时时炫耀着自身美丽的春天,在严寒的后边来到了。”
《漢語大詞典》:炫转(炫轉)
(1).光彩转动貌。 唐 元稹 《连昌宫词》:“楼上楼前尽朱翠,炫转荧煌照天地。”
(2).惑乱。 宋 苏辙 《陪毛君夜游北园》诗:“雨练风柔雪不如,精神炫转影扶疏。”
《漢語大詞典》:疑阻
(1).疑惑隔阂。晋书·文帝纪:“ 孙壹 构隙,自相疑阻。”周书·晋荡公护传:“不意陛下不照愚臣款诚,忽生疑阻。” 唐 白居易 《思子台有感》诗之二:“闇生魑魅蠹生虫,何异谗生疑阻中。” 宋 苏辙 《乞定差管军臣僚札子》:“由此互相疑阻,遂使差除之政废不时举。”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银行下》:“纵竭力筹集,而 中国 人情向多疑阻,邇来集股亏折,闻者咸有戒心。”
(2).指惑乱。晋书·忠义传·王豹:“上诬圣朝鉴御之威,下长妖惑,疑阻众心。”
《漢語大詞典》:或乱(或亂)
昏乱;惑乱。或,通“ 惑 ”。汉书·齐悼惠王刘肥传:“忠臣进諫,上或乱不听。”汉书·谷永传:“謁行于内,势行于外,至覆倾国家,或乱阴阳。”
《漢語大詞典》:蛊惑(蠱惑)
(1).迷乱;惑乱。 汉 王符 潜夫论·潜叹:“末世则不然,徒信贵人骄妒之议,独用苟媚蛊惑之言。” 唐 白居易 《古冢狐》诗:“何况 褒姒 之色善蛊惑,能丧人家覆人国。”明史·毛玉传:“ 玉 即抗疏歷叙 武宗 时事,劝帝戒嗜欲,杜请託,以破侥倖之门,塞蛊惑之隙。”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尊称圣人,自谓教主,而犹为是妄言,在己则脂韦突梯,以佞 满 人已耳;而天下受其蛊惑者,乃较诸出于贱儒元恶之口为尤甚。”
(2).迷惑;诱惑。 南朝 梁 刘勰 《灭惑论》:“糜费产业,蛊惑士女。运迍则蝎国,世平则蠹民。” 宋 王栐 燕翼诒谋录卷三:“上散青苗钱于设厅,而置酒肆于譙门;民持钱而出者,诱之使饮,十费其二三矣。又恐其不顾也,则命娼女坐肆作乐以蛊惑之。” 清 李渔 《玉搔头·情试》:“只因这两个小人在侧,终朝蛊惑宸聪,以致如此。”
《漢語大詞典》:淫乱(淫亂)
(1).风气不正,道德败坏。礼记·乐记:“流辟邪散、狄成涤滥之音作而民淫乱。”庄子·渔夫:“人伦不飭,百姓淫乱。” 三国 魏 嵇康 《乐论》:“罢乐之后,下移踰肆,身不是好,而淫乱愈甚者,礼不设也。”云笈七籤卷九:“外儒失道,不知道为儒本,儒为道末;本末不知,致无长寿之人,遂为淫乱之俗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六·〈木瓜〉诗解:“而先生疑以为男女赠答之词,则亦以为《卫风》多淫乱之诗,而疑其或然耳。”
(2).指性行为放纵,违反道德标准。荀子·天论:“礼义不修,内外无别,男女淫乱。”后汉书·班超传:“主 顺帝 之姑,贵骄淫乱,与嬖人居帷中。” 杨朔 《“阅微草堂”的真面目》:“ 纪晓岚 本人就最淫乱,不知糟蹋过多少妇女。”
(3).谓奸淫。《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奉劝世上的人,切不可轻举妄动,淫乱人家妇女。”
(4).荒淫无道;惑乱。国语·齐语:“择天下之甚淫乱者而先征之。”史记·夏本纪:“ 帝孔甲 立,好方鬼神,事淫乱。”汉书·路温舒传:“然天不授命,淫乱其心,遂以自亡。”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 贾侍中 时为侍讲,讲《春秋左氏传》,每至诸侯淫乱事,则略而不説。”清史稿·理密亲王允礽传:“ 允礽 不法祖德,不遵朕训,肆恶虐众,暴戾淫乱。”
《漢語大詞典》:滑疑
惑乱。庄子·齐物论:“是故滑疑之耀,圣人之所图也。”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曰:“滑疑,乱也。” 清 谭嗣同 《仲叔四书义自叙》:“ 嗣同 顾好弄,不喜书,冀盖所短,时时诡遁他途,流转滑疑其辞,与当世大人先生辩论枝柱。”一说,滑疑犹滑稽。参阅 闻一多 《古典新义·庄子内篇校释》
分類:惑乱滑稽
《漢語大詞典》:淫蛊(淫蠱)
惑乱。晏子春秋·外篇上一:“寡人不敏无良,左右淫蛊寡人,以至于此,请杀之。”
分類:惑乱
《漢語大詞典》:眩矅
(1).迷惑;惑乱。文选·何晏〈景福殿赋〉“犹眩矅而不能昭晰也” 李善 注引 汉 王逸 《楚辞注》:“眩矅,惑乱貌。” 清 黄宗羲 《王征南墓志铭》:“今人以内家无可眩矅,於是以外家搀入之,此学行当衰矣。”
(2).光彩夺目。 清 姚鼐 《杂诗》之五:“ 扶桑 升圜日,眩矅生五采。”
《漢語大詞典》:疑乱(疑亂)
惑乱。后汉书·党锢传序:“养太学游士,交结诸郡生徒,更相驱驰,共为部党,诽訕朝廷,疑乱风俗。”
分類:惑乱
《漢語大詞典》:悖乱(悖亂)
(1).惑乱;昏乱。荀子·性恶:“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王翦 谢曰:‘老臣罢病悖乱,唯大王更择贤将。’” 唐 柳宗元 《非国语上·料民》:“则是 幽 之悖乱不足以取灭,而料民者以祸之也。” 清 袁枚 随园随笔·经注迂谬:“为子孙者,不应悖乱至此。”
(2).犹叛乱。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六:“是时 赵王 悖乱,遂与六国反,外接 匈奴 以为援。” 宋 王谠 唐语林·识鉴:“臣恐一日有播越之祸,悖乱之患,莫不由此曲也。”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今为日已久,依然负嵎抗拒,置若罔闻,则非纯为政治可知,无非借政治改革以文其悖乱之行,为号召徒党之具。”
(3).犹悖逆。周书·苏绰传:“若有深姦巨猾,伤化败俗,悖乱人伦,不忠不孝,故为背道者,杀一利百,以清王化,重刑可也。”新唐书·张镒传:“由是贱不得干贵,下不得凌上,教本既修,悖乱不萌。”参见“ 悖逆 ”。
《漢語大詞典》:悖逆
(1).违逆;忤逆。礼记·祭义:“致义,则上下不悖逆矣。”晋书·阎缵传:“今 遹 无状,言语悖逆。”新唐书·宦者传下·韩全诲:“ 全忠 虽外示顺,终悖逆,皆不可倚。” 明 朱鼎《玉镜台记·闻鸡起舞》:“非惟不能为国分忧,且有悖逆之语。”
(2).抗命叛乱。后汉书·班超传:“而 焉耆 王 舜 、 舜 子 忠 独谋悖逆,恃其险隘,覆没都护。”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浊漳水:“ 汉景帝 时,七国悖逆。” 沙汀 《还乡记》十:“而他这个迹近悖逆的行动,立刻把保长点燃了。”
《漢語大詞典》:变惑(變惑)
惑乱。孙子·军争“故夜战多火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 宋 梅尧臣 注:“多者,欲以变惑敌人耳目。” 宋 苏辙 《王者不治夷狄论》:“《公羊》之书好为异説而无统,多作新意以变惑天下之耳目。”
分類:惑乱
《漢語大詞典》:昡曜
(1).光彩夺目。 汉 陆贾 新语·至德:“刻桷丹楹,昡曜靡丽。”
(2).惑乱;迷惑。《楚辞·离骚》:“世幽昧以昡曜兮,孰云察余之美恶。” 王逸 注:“昡曜,惑乱貌。” 洪兴祖 补注:“昡,日光也。”
《漢語大詞典》:眩曜
(1).惑乱;迷惑。楚辞·离骚:“世幽昧以眩曜兮,孰云察余之善恶。”文选·何晏〈景福殿赋〉:“虽 离朱 之至精,犹眩曜而不能昭晰也。” 李善 注引 王逸 《楚辞注》:“眩曜,惑乱貌。”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七年:“备设天下珍膳,盛陈女乐,罗綺丝竹,眩曜耳目。” 清 姚鼐 《郑太孺人六十寿序》:“使其言不当於义,不明於理,苟为眩曜廷欺,虽男子为之,可乎?不可乎?”
(2).目昏花;眩晕。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第二折:“我,飘的这眼眩曜,认不的个来往回归。”
(3).光彩夺目。《三国演义》第一百回:“浩渺如四海,眩曜如三光。”
《漢語大詞典》:汩惑
犹惑乱。宋书·袁淑传:“多纵反间,汩惑心耳。”
分類:惑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