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惊心(驚心)
(1).惊惧的心境。战国策·楚策四:“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 唐 刘言史 《偶题》诗之二:“得罪除名謫海头,惊心无暇与身愁。”
(2).内心感到惊惧或震动。 宋 张耒 《伤春》诗之四:“高楼春昼独惊心,白日閒云亦自阴。” 明 刘基 《松风阁记》:“谷虚而大,其声雄以厉……使人骇胆而惊心。” 老舍 《四世同堂》八:“他很希望街上有了惊心的改变,好使他咬一咬牙,管什么父母子女,且去身赴国难。”
《漢語大詞典》:感激
(1).感奋激发。 汉 刘向 说苑·修文:“感激憔悴之音作而民思忧。”后汉书·列女传·许升妻:“ 升 感激自厉,乃寻师远学,遂以成名。”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议论:“天下之事,多成于贫贱感激之中,或败於富贵安乐之际,理无可疑也。”
(2).引申指激动,有生气。 唐 杜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序:“﹝ 张旭 ﹞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 清 谭献 《〈明诗录〉序》:“言不期深而自然感激,文不期工而吐于高亮。”
(3).衷心感谢。宋书·范晔传:“又有 王国寺 法静尼 亦出入 义康 家内,皆感激旧恩,规相拯拔。”《水浒传》第七九回:“ 韩存保 感激无地,就请出 党世雄 相见,一同管待。”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栖真》:“多谢收留,感激不尽。” 老舍 《善人》:“她只能去为别人服务,可是谁感激她,同情她呢?”
《漢語大詞典》:写心(寫心)
(1).抒发内心感情。 晋 张华 《答何劭》诗之二:“是用感嘉貺,写心出中诚。”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蒋琛》:“敢写心兮歌一曲,无誚余持盃以淹留。”《花月痕》第九回:“ 钟期 死矣渺知音,流水高山枉写心;赏雅几能还赏俗,丝桐悔作 伯牙 琴。”
(2).谓描写人的内心世界。 宋 梅尧臣 《传神悦躬上人》诗:“握中一寸毫,宝匣百鍊金。鑑貌不鑑道,写形寧写心。”
(3).舒心,开心。 唐 吴筠 《登庐山东峰观九江合彭蠡湖》诗:“写心陟云峯,纵目还縹緲。”
《漢語大詞典》:心实(心實)
(1).指内心深挚的感情。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哀吊:“至於 苏慎 、 张升 ,并述哀文,虽发其情华,而未极心实。”
(2).心性老实。红楼梦第二八回:“ 冯紫英 笑道:‘你们令姑表弟兄倒都心实。’”
(3).内心感到踏实、安稳。 祖慰 《被礁石划破的水流》:“我一直把你当靠山,有你在旁边我做什么事都心实。”
《漢語大詞典》:心感
(1).谓人心感化。 唐 白居易 《王泽流人心感策》:“泽流心感,而天下不太平者,未之有也。”
(2).心里感动,感激。 元 范康 《竹叶舟》楔子:“累蒙书召,小生非不心感,但是我萤窗雪案,辛苦多年,自谓功名唾手可拾,岂知累科下第,惶恐难归,以此拜访无颜。”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 张姑娘 又把 十三妹 的形容举止并定亲以前怎样先私下问他许多的话都倾心吐胆的告诉了婆婆。 安太太 更是心感。”
《漢語大詞典》:内疚
内心感觉惭愧不安。《文选·嵇康〈幽愤诗〉》:“惩难思復,心焉内疚。” 李善 注:“《毛诗》曰:‘既往既来,我心永疚。’疚,病也。” 晋 陶潜 《荣木》诗:“我之怀矣,怛焉内疚。”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白萍》:“渐近 余 园, 林 内疚,止步不前。” 巴金 《怀念萧珊》二:“我怀着内疚的心情看看他。”
《漢語大詞典》:私感
内心感激。 南朝 梁 任昉 《为萧侍中拜袭封表》:“仰閲旧章,俯增私感。”
《漢語大詞典》:切情
切合内心感情。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悵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
《漢語大詞典》:衔戢(銜戢)
谓敛藏于心,表示衷心感激。 晋 陶潜 《乞食》诗:“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貽。” 明 归有光 《与余同麓太史书》:“及两辱手教,衔戢殊深。”
《漢語大詞典》:诚谢(誠謝)
衷心感谢。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糁制:“数日,翁媪復携饼饵造僧房,见僧云:‘诚谢老师见惠祕方,以休养二老。’”
《漢語大詞典》:内恧
内心感到渐愧。 沈从文 《绅士的太太》:“两人皆有所内恧,都愿好好的讲了和,都愿意得到对方谅解。”
分類:内心心感
《漢語大詞典》:慢板
戏曲中节拍缓慢的曲调,与“快板”相对。适宜于表现比较复杂的内心感情。
《漢語大詞典》:惊心骇瞩(驚心駭矚)
谓看到后内心感到震惊。宋书·孔琳之传:“降死之生,诚为轻法,然人情慎显而轻昧,忽远而惊近,是以盘盂有铭,韦弦作佩,况在小人,尤其所惑,或目所不覩,则忽而不戒,日陈于前,则惊心骇瞩。”
《漢語大詞典》:惊心骇神(驚心駭神)
谓内心感到十分震惊。《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 护弥 曰:‘佛者不是凡人……弈叶尊荣,盖鸞凤之苗嫡。’ 须达 闻説,惊心骇神,渴仰之情,不离心腑。”
《漢語大詞典》:自惭形秽(自慚形穢)
因不如别人而内心感到羞愧。语本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褚遂良:“某自惭形秽,又虑茅屋灶煤,玷染华裳。”《文明小史》第二五回:“ 济川 看看他们,再看看自己,觉着背后拖了一条辫子,像猪尾巴似的,身上穿的那不伶不俐的长衫,正合着古人一句话,叫做‘自惭形秽’。” 郁达夫 《春风沉醉的晚上》三:“在大街上阔步,与前后左右的和节季同时进行的我的同类一比,我那得不自惭形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