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齐声(齊聲)
(1).犹齐誉。汉书·叙传上:“ 夷 ( 伯夷 ) 惠 ( 柳下惠 )舛而齐声。”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昔 沛献 ( 沛献王 刘辅 )访对於 云臺 , 东平 ( 东平王 刘苍 )齐声於 扬 ( 扬雄 ) 史 ( 史岑 )。”
(2).异口同声。 唐 常非月 《咏谈容娘》:“歌要齐声和,情教细语传。”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一:“ 乐华 和 大文 差不多齐声说。”
《漢語大詞典》:合口
(1).适口;可口。汉书·扬雄传下:“美味期乎合口,工声调於比耳。”
(2).交会处。周书·文帝纪上:“ 太祖 乃遣大都督 梁御 率步骑五千镇 河 渭 合口,为图 河东 之计。”
(3).口角,吵嘴。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思量定不必闲合口,且看当日把子母每曾救。”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一折:“喒两个合口唱叫,[唱]你中间里图甚么?”《水浒传》第七回:“官人,休要坐地!娘子在庙中和人合口!”
(4).异口同声;齐声。《英烈传》第二回:“这些人便合口説道:‘敢不从命。’”《后西游记》第四十回:“天子点头赞美,大众合口称扬。”
(5).疮口或伤口愈合。 田汉 《回春之曲》第二幕:“啊呀,这儿还没有合口,不能动,再动就不能好了。”
(6).即合口呼。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 蜀 人讹‘登’字,则一韵皆合口, 吴 人讹‘鱼’字,则一韵皆开口。” 清 潘耒 类音·〈声音元本论〉下:“在牙腭则为开口,歷舌端则为齐齿,蓄于颐中则为合口,聚于脣端则为撮口。”参见“ 合口呼 ”。
《漢語大詞典》:合口呼
等韵学术语。 宋 元 等韵分字的读音为“开口”“合口”二“呼”以介音或主要元音有[u]者为合口呼,馀为开口呼。开、合二呼又据[i]介音的有无,主元音的洪细,各分为一、二、三、四,四等。 明 代以来,于此二呼四等已多混淆不辨。至 清 初 潘耒 作类音,专以唇的形态为标准,定为“开口”、“齐齿”、“合口”、“撮口”四呼。其“合口”,相当 宋 元 合口呼的一、二等;而“撮口”则相当 宋 元 合口呼的三、四等。亦即:以[u]作介音或主要元音者为合口呼,以[y]作介音或主要元音者为撮口呼。
《漢語大詞典》:一口
(1).一人。汉书·王莽传下:“又一切调上公以下诸有奴婢者,率一口出钱三千六百,天下愈愁。”后汉书·虞诩传:“自此二十餘年,家门不增一口,斯获罪於天也。”
(2).一人之口。韩非子·孤愤:“以一口与一国争,其数不胜也。”战国策·楚策一:“ 州侯 相 楚 ,贵甚矣,而主断,左右俱曰无有,如出一口矣。” 晋 葛洪 抱朴子·辞义:“文贵丰赡,何必称善如一口乎?”
(3).出语一致,异口同声。韩非子·孤愤:“大臣挟愚污之人,上与之欺主,下与之收利侵渔,朋党比周,相与一口,惑主败法,以乱士民。” 陈奇猷 集释引旧注:“雷同是非,故曰一口。” 唐 韩愈 《刘统军碑》:“故吏文武士门人,送客讫事,会哭将退,咸顾恋牵连,一口言曰:自我公薨至葬,凡所以较德焯勤者,莫不粗完。”新唐书·张玄素传:“陛下向平东都,曾观广殿,皆撤毁之,天下翕然,一口颂歌。”
(4).犹一言。文选·左思<魏都赋>:“四海齐锋,一口所敌。” 李周翰 注:“四海诸侯虽齐锋攻 秦 ,一言以説,乃能敌之。”南史·齐武陵昭王晔传:“ 曄 答曰:‘ 曄 立身以来,未尝一口妄语。’”
(5).指一口之量。云笈七籤卷二十:“中有玉树青实,金翅之鸟栖宿其上,自生青精玉芝,食之一口,寿九万年。”朱子语类卷十九:“如喫饭样,喫了一口又喫一口,喫得滋味后,方解生精血。” 毛泽东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你不可能把一桌酒席一口吞下去。”
(6).一孔。晋书·元帝纪:“遂为二榼,共一口,以贮酒焉。”
(7).表数量。犹言一具,一把。晋书·刘曜载记:“ 管涔王 使小臣奉謁 赵 皇帝,献剑一口。”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物异:“ 虢州 陵县 石城冈 有古鑊一口。”《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左手使一口刀,叫做‘小青’。”
(8).表示说话不犹豫或不改口。《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 慧空 ﹞便一口应允,兑了原银一百三十两,还了原契房子,付与 李生 自去管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二回:“那眼綫又一口説定是私货无疑,自家肯把身子押在这里。” 鲁迅 《且介亭杂文·忆韦素园君》:“ 小峰 一口答应了,于是这一种丛书便和 北新书局 脱离。” 周立波 《卜春秀》三:“‘我们没做生意呀。’ 黄贵生 一口否认,脸却红了。”
(9).满口。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只听他打着一口的 常州 乡谈道:‘底样卧,底样卧。’” 瞿秋白 《乱弹·新英雄》:“ 山东 狗肉将军讨一位 苏州 姨太太,说着一口的 苏 白,听起来的确‘别有风味’,骨头都要酥呢。”
《漢語大詞典》:一辞(一辭)
(1).犹一言。一句话或一个字。《淮南子·缪称训》:“胡通於一伎,察於一辞,可与曲説,未可为广应也。”史记·孔子世家:“至於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 子夏 之徒不能赞一辞。”旧唐书·陆馀庆传:“累迁中书舍人。 则天 尝引入草詔, 餘庆 惶惑,至晚竟不能措一辞。” 明 王守仁 《与安之书》:“今但取 朱子 所自言者表章之,不加一辞。”
(2).谓异口同声。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六:“ 鲁公 盛德,盖自小官时。縉绅閒一辞谓之有手段。”
(3).一面之辞。宋史·叶清臣传:“苟 用章 之状果虚, 守懃 之罪果白, 用章 更寘重科,物论亦允,无容偏听一辞,以亏王道无党之义。”
(4).告辞,辞别。礼记·表记:“事君难进而易退,则位有序;易进而难退,则乱也,故君子三揖而进,一辞而退,以远辞也。” 南朝 梁 萧钧 《晚景游泛怀友》诗:“一辞 金谷苑 ,空想竹林游。” 唐 吴融 《落叶》诗:“红影飘来翠影微,一辞林表不知归。”
《漢語大詞典》:同辞(同辭)
(1).谓用语、称号相同。《公羊传·隐公七年》:“春秋贵贱不嫌同号,美恶不嫌同辞。” 何休 注:“若继体君亦称即位,继弑君亦称即位。” 徐彦 疏:“谓美恶不嫌者通其同辞,由是之故,春秋同其辞也。”汉书·叙传上:“十餘年间,外内骚扰,远近俱发,假号云合,咸称 刘 氏,不谋而同辞。”
(2).犹言异口同声。意见一致。国语·晋语九:“﹝ 阎明 叔褒 ﹞同辞对曰:‘吾小人也。贪,馈之始至,惧其不足,故叹。’”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明年春,復欲出军。诸大臣以为数出罢劳,同辞諫 恪 , 恪 不听。”晋书·元帝纪:“冠带之伦,要荒之众,不谋同辞者,动以万计。”
《漢語大詞典》:万口一辞(萬口一辭)
犹言异口同声。形容所有的人都是一个说法。 唐 孙樵 《武皇遗剑录》:“群疑胶牢,万口一辞。” 明 李贽 《题孔子像于芝佛院》:“万口一辞,不可破也。”亦作“ 万口一词 ”。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三章第一节:“现在万口一词,愿立 永康王 ,不可更改。”
《漢語大詞典》:异口同声(異口同聲)
不同的人说出同样的话。常以形容意见相同。 晋 葛洪 抱朴子·道意:“左右小人,并云不可,阻之者众,本无至心,而諫怖者,异口同声。”《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众人异口同声,讚嘆 刘公 盛德。” 浩然 《艳阳天》第五六章:“组织互助组那会儿,全院的人异口同声:‘搞!’”
《漢語大詞典》:同然一辞(同然一辭)
犹异口同声。 唐 韩愈 《讳辩》:“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 明 李贽 《答刘晋川》书:“何乃同然一辞,效儿女故态也?”
分類:异口同声
《漢語大詞典》:相与一口(相與一口)
串通一气,异口同声。韩非子·孤愤:“朋党比周,相与一口,惑主败法,以乱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