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寒畯
(1).出身寒微而才能杰出的人。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好放孤寒:“ 李太尉 德裕 颇为寒畯开路,及謫官南去,或有诗曰:‘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 李崖 州。’”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七:“若本朝尚科举,显人魁士皆出寒畯。”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二:“﹝ 吴念湖 ﹞尤喜奬誉后辈,一时寒畯多倚赖之。”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一章:“昔人禁世官,讥世卿,以伸寒畯而致之平等。”
(2).犹寒微。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冯勰》:“世之衰也,一变而为请託,更变而为贿赂,寒畯之士,遗于野矣。”
《漢語大詞典》:单微(單微)
(1).指微贱的人。韩非子·有度:“朝廷羣下,直凑单微,不敢相踰越。” 王先慎 集解:“此言亲近重臣合之疏远卑贱之人,皆用法数以审赏罚,毋有相违。”
(2).指寒微。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八:“ 冀公 单微远人,神貌竦瘦,復赘於颈,举止山野, 希白 蔑视之。”明史·后妃传一·英宗孝庄皇后:“帝悯后族单微,欲侯之,后輒逊谢。”
(3).小,弱。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妇人家气力单微,如何劈得棺开。”
分類:微贱寒微
《漢語大詞典》:寒悴
(1).犹寒微;微贱。晋书·张华传:“ 卞 以寒悴,自 须昌 小吏受公成拔,以至今日。”
(2).指寒微之人。晋书·王廙传:“殿下若超用寒悴,当令人才可拔。”
(3).比喻风格瘦硬寒峭。 宋 苏轼 《观子玉郎中草圣》诗:“ 柳侯 运笔如电闪, 子云 寒悴 羊欣 俭。百斛明珠便可扛,此书非我谁能双?”
《漢語大詞典》:寒流
(1).清冷的小河或小溪。 南朝 齐 谢朓 《始出尚书省》诗:“邑里向疎芜,寒流自清泚。” 宋 李弥逊 《渡横溪》诗:“尘埃何处寻真境,试逐寒流认落花。” 明 何景明 《长安驿》诗:“窗闻早鴈秋多思,门对寒流夜不眠。”
(2).出身寒微的人。梁书·武帝纪中:“夏四月丁巳,革选尚书五都令史用寒流。”
(3).喻指白光。 宋 秦观 《梦中得此》诗:“縞带横秋匣,寒流炯暮堂。” 明 徐渭 《七里滩》诗之一:“水石何缘能有此,星辰尽夜殞寒流。”参见“ 寒色 ”。
(4).水温低于所流经海区的海流。通常从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
(5).指寒潮。 毛泽东 《冬云》诗:“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柳青 《创业史》第二部第八章:“看这冷的样子,恐怕是寒流快来了。”
《漢語大詞典》:寒色
(1).感到寒冷时的气色。《敦煌变文集·孝子传》:“父密察之,知 騫 有寒色,父以手抚之,见衣甚薄,毁而观之,始知非絮。”宋史·杨业传:“ 代 北苦寒,人多服毡罽, 业 但挟纊,露坐治军事,傍不设火,侍者殆僵仆,而 业 怡然无寒色。”
(2).寒冷时节的颜色、景色。如枯草、秃枝、荒凉的原野的颜色。 唐 宋之问 《题张老松树》诗:“日落西山阴,众草起寒色。” 清 韩泰华 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上:“ 盛子昭 《寒山行旅图》绢本,立幅宽三尺五寸,高亦如之。树木槎枒,万山寒色,渔舟一叶,江雁羣飞。”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一:“万里奇游,饥寒之国。闻说道‘胡天八月雪’,可也只萧萧秋意,依依寒色。”
(3).犹寒气。 宋 梅尧臣 《王龙图知江陵》诗:“行车践残雪,寒色犯轻裘。” 清 陆嵩 《新年作》诗:“愿得东风起南陌,催动春光散寒色。” 朔望 《英雄碑前的花朵》诗:“暮靄到 前门 ,沉沉絶市声。非因寒色重,默悼党人魂。”
(4).给人以寒冷感觉的颜色。 明 申时行 《应制题扇》诗:“羣芳烂熳吞春辉,双燕差池雪羽飞。玳瑁梁间寒色莹,水晶帘外曙光微。”此指白色。
(5).美术上指青、绿、紫等颜色。
《漢語大詞典》:寒士
(1).指衣单身寒的士兵。文选·潘岳〈马汧督诔〉:“霑恩抚循,塞士挟纊。” 李善 注:“ 左氏 传曰: 楚子 伐 萧 , 申公巫臣 曰:‘师人多寒。’王巡三军,拊而勉之。三军之士,皆知挟纊。”
(2). 魏 、 晋 、 南北朝 时称出身寒微的读书人。晋书·儒林传·范弘之:“下官轻微寒士,谬得厕在俎豆,实惧辱累清流,惟尘圣世。”南史·袁粲传:“ 袁濯 儿不逢朕,员外郎未可得也,而敢以寒士遇物!”
(3).多指贫苦的读书人。 唐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明史·海瑞传:“ 瑞 无子。卒时,僉都御史 王用汲 入视,葛幃敝籯,有寒士所不堪者。” 丁玲 《母亲》四:“我呢,虽说可以自主些,我又是个寒士。我们想为国家尽一分力,说钱是没有希望的。”
《漢語大詞典》:寒门(寒門)
(1).古代传说中北方极寒冷的地方。《楚辞·远游》:“舒并节以驰騖兮,逴絶垠乎 寒门 。” 王逸 注:“ 寒门 ,北极之门也。”《淮南子·墬形训》:“北方曰北极之山,曰 寒门 。” 高诱 注:“积寒所在,故曰 寒门 。”
(2).即 谷口 。古代地名。在今 陕西 礼泉县 东北。汉书·郊祀志上:“所谓 寒门 者, 谷口 也。” 颜师古 注:“ 谷口 , 仲山 之 谷口 也, 汉 时为县,今呼之 治谷 是也。以 仲山 之北寒凉,故谓此谷为 寒门 也。”
(3).寒微的门第。三国志·吴志·周泰传“﹝ 孙权 ﹞遣使者授以御盖”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卿 吴 之功臣,孤当与卿同荣辱、等休戚。 幼平 意快为之,勿以寒门自退也。” 唐 李白 《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粲粲贞女,孤生寒门。”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科举》:“是以不考实行,专採虚望,末流所届,乃至寒门贵族,划若鸿沟。”
(4).谦称自己的家。二刻拍案惊奇卷三:“贤壻既非姓 白 ,为何假称舍姪,光降寒门?”《西游记》第二十回:“那老者一骨鲁跳将起来,忙歛衣襟,出门还礼道:‘长老,失迎。你自哪方来的?到我寒门何故?’” 欧阳予倩 《人面桃花》第三场:“ 博陵 崔护 是何人?不该题句到寒门。”
《漢語大詞典》:寒苦
(1).严寒艰苦。史记·匈奴列传:“单于即不能,即南面而臣於 汉 。何徒远走,亡匿於幕北寒苦无水草之地,毋为也。” 南朝 梁简文帝 《雁门太守行》之一:“寒苦春难觉,边城秋易知。” 宋 苏轼 《答李端叔书》:“岁行尽,寒苦,惟万万节哀强食。”
(2).贫穷困苦;寒微清苦。 汉 焦赣 《易林·咸之中孚》:“寒苦之国,利不可得。”后汉书·丁鸿传:“初, 綝 从 世祖 征伐, 鸿 独与弟 盛 居,怜 盛 幼小而共寒苦。” 宋 范仲淹 《同年魏介之会上作》诗:“寒苦同登甲乙科,天涯相对合如何!” 孙犁 《秀露集·乡里旧闻》:“秋天,他到地里拾此黑豆、黄豆,即使他在地头地脑偷一些,人们都知道他寒苦,也都睁一个眼,闭一个眼,不忍去说他。”
(3).指寒微清苦的人。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邵谒:“时, 温庭筠 主试,悯擢寒苦,乃榜 謁 诗三十餘篇,以振公道。”
(4).形容诗文的风格冷峭瘦硬。 宋 王禹偁 《送牛冕序》:“游馆殿,专笔削,褒善贬恶,有 班 、 马 之辞焉;好风什,多吟咏,寒苦清丽,有 元 、 白 之思焉。” 宋 陆游 《南唐书·伍乔传》:“﹝ 伍乔 ﹞力於学诗,调寒苦,每有瘦童羸马之叹。”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任子固》:“ 潘子真 《诗话》云:‘ 任大中 子固 , 三衢 人,老于儒学,作诗寒苦。’”
《漢語大詞典》:寒素
(1).门第寒微,地位卑下。魏书·文苑传·温子昇:“﹝ 恭之 ﹞家世寒素。”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二年:“深知公功能,然门地寒素,不敢相用,恐为名流所嗤。”红楼梦第六三回:“我家原来寒素,赁房居住。” 叶圣陶 《倪焕之》二:“那时还行着科举,出身寒素,不多时便飞黄腾达的,城里就有好几个。”
(2).指家世寒素之人。初学记卷十一引 晋 王隐 晋书:“ 王戎 为左僕射,领吏部尚书。自 戎 居选,未尝进一寒素,退一虚名。” 宋 曾巩 《祭欧阳少师文》:“爱养人材,奬成诱掖,甄拔寒素,振兴滞屈,以为己任,无有废咈。” 金 王若虚 《臣事实辨》:“自古由寒素为名臣者,何可胜数;膏粱紈綺子焯焯者几人?” 清 黄景仁 《杂诗》:“后门别寒素,前门揖贵游。”
(3). 汉 晋 选拔士人的科目名。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晋书·李重传:“时 燕国 中正 刘沉 举 霍原 为寒素,司徒府不从, 沉 又抗诣中书奏 原 ,而中书復下司徒参论。司徒左长史 荀组 以为:‘寒素者,当谓门寒身素,无世祚之资。 原 为列侯,显佩金紫,先为人间流通之事,晚乃务学,少长异业,年踰始立,草野之誉未洽,德礼无闻,不应寒素之目。’”
(4).清苦俭朴。 宋 叶适 《宋故孟夫人墓志铭》:“ 信安王 以恭俭律家,夫人尤勤苦敬顺,事夫训子,率用寒素。”儒林外史第八回:“两公子坐着一隻小船,萧然行李,仍是寒素。” 鲁迅 《朝花夕拾·范爱农》:“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
(5).指寒衣。 唐 李贺 《秋来》诗:“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王琦 注:“络纬,莎鸡也。其声如纺绩,故曰啼寒素。或曰络纬,故是蟋蟀鸣则天寒而衣事起,故又名趣织。”
《漢語大詞典》:弱植
(1).懦弱无能,不能有所建树。 南朝 宋 颜延之 《和谢监灵运》:“弱植慕端操,窘步惧先迷。” 唐 李白 《秋夜于安府送孟赞府兄还都序》:“ 白 以弱植,早饮香名,况亲承光辉,恩甚华萼。” 宋 秦观 《春日杂兴》诗之三:“志士耻弱植,卷跡甘饥寒。”
(2).谓内容柔弱。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体性:“轻靡者,浮文弱植,縹渺附俗者也。” 范文澜 注:“辞须蒨秀,意取柔靡,皆入此类。若 梁元帝 《荡妇秋思赋》、 徐陵 《〈玉臺新咏〉序》之流是也。”
(3).身世寒微、势孤力单者。 唐 王勃 《春思赋》序:“僕不才,耿介之士也,窃稟宇宙独用之心,受天地不平之气,虽弱植一介,穷途千里,未尝下情於公侯,屈色於流俗,凛然以金石自匹,犹不能忘情於春。” 唐 李商隐 《为裴懿无私祭薛郎中文》:“庇孤根于高援,许嘉姻于弱植。” 明 归有光 《史称安隗素行何如》:“天下之小人,方乘时肆志,逞其所欲,而其气之薰灼炽艳,凌轢震盪,勃焉有不可遏之势。而君子者,以其弱植之身,惴惴焉而日与之角,以吾之衰,敌彼之强;以吾之寡,敌彼之众。”
《漢語大詞典》:圭窦(圭竇)
(1).形状如圭的墙洞。亦借指微贱之家的门户。左传·襄公十年:“篳门圭竇之人,而皆陵其上,其难为上矣!” 杜预 注:“圭竇,小户,穿壁为户,上鋭下方,状如圭也。” 南朝 梁 萧统 《七契》:“蓽门鸟宿,圭竇狐潜。风来室摇,雾下窓霑。” 宋 苏辙 《喜雪呈李公择》诗:“孤村掩圭竇,深逕没芒屩。”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杜翁:“俄见诸女入一圭竇,心识为 王氏 卖酒者之家。”
(2).借指寒微之家。三国志·魏志·公孙渊传“诱呼 鲜卑 ,侵扰北方” 裴松之 注引魏书:“臣等生於荒裔之土,出於圭竇之中。” 唐 陆龟蒙 《读〈襄阳耆旧传〉因作五百言寄皮袭美》诗:“伊余抱沉疾,顦顇守圭竇。” 明 郑若庸 《玉玦记·标题》:“阻风云,困圭竇,閒将五色胸中线,杂组悬河辩口。”
《漢語大詞典》:寒微
(1).指出身贫贱,家世低微。晋书·吾彦传:“﹝ 吾彦 ﹞出自寒微,有文武才干。”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你説 贾似道 起自寒微,有甚宾客?有句古诗説得好,道是:‘贫贱亲戚离,富贵他人合。’” 何其芳 《画梦录·魔术草》:“在他家里,一位族中寒微的老先生长期住着。”
(2).指出身贫贱,社会地位低下的人。 唐 杨贲 《时兴》诗:“贵人昔未贵,咸愿顾寒微。”
《漢語大詞典》:后门(後門)
皇后的家族。后汉书·樊宏阴识传赞:“权族好倾,后门多毁。”
(1).房屋或院子后面的便门。 汉 焦赣 《易林·升之大有》:“ 公孙 幽遏,跛倚后门。”南齐书·高逸传·褚伯玉:“年十八,父为婚,妇入前门, 伯玉 从后门出。” 巴金 《灭亡》第五章:“他并不在自己的房间里停留,便打开后门,大步走出去。”
(2).比喻退路、出路。亦比喻通融或舞弊的途径。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六:“今若直前,万一蹉跌,退将安託?要须留后门,则庶几进退有据。”《水浒传》第七九回:“这个写草詔的翰林待詔,必与贵人好,先开下一个后门了。” 明 沈鲸《双珠记·协媒诬讼》:“你知我平日代人写状,必要开了后门,留条出路。” 周立波 《参军这一天》:“‘海边上,海味一定多,又便宜,托你给我带一点子行不行?’婶娘想走一走堂侄的后门。” 李存葆 《高山下的花环》五:“她来电话是让我给她儿子开后门,让我关照关照她儿子!”
(3).谓过了门禁时限而不及进城。荀子·大略:“ 柳下惠 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非一日之闻也。”吕氏春秋·长利:“戎夷违 齐 如 鲁 ,天大寒而后门,与弟子一人宿於郭外。” 高诱 注:“后门,日夕门已闭也。”
(4).寒微的门第。晋书·刘元海载记:“ 幽冀 名儒,后门秀士,不远千里,亦皆游焉。” 南朝 梁武帝 《用贤诏》:“虽復牛监羊肆,寒品后门,并随才试吏,勿有遗隔。”隋书·文学传序:“或离谗放逐之臣,涂穷后门之士,道轗軻而未遇,志鬱抑而不申。”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四章第三节:“那些没有势力的士族,称为寒门或后门。”
(5).指肛门。 明 李贽 《三大士像议》:“尔曾留有后门不?若无门,即有腹臟,屎从何出?”《醒世恒言·陈多寿生死夫妻》:“早已把女儿放下,抱在身上,将膝盖紧紧的抵住后门,缓缓的解开颈上的死结,用手去摩。”
(6). 北京 地安门 的俗称。
《漢語大詞典》:单寒(單寒)
(1).谓出身寒微。后汉书·文苑传下·高彪:“家本单寒,至 彪 为诸生,游太学。” 唐 黄滔 《成名后呈同年》诗:“退媿单寒终预此,敢将恩岳怠斯须。”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 香山 出身单寒,故易於知足。” 张竹君 《女子兴学保险会序》:“倘家本单寒,又无亲属,则斯时也,隻影凄凉,唯有仰视天而俯视地耳!”
(2).谓衣单薄而身寒冷。 前蜀 韦庄 《仆者杨金》诗:“半年辛苦葺荒居,不独单寒腹亦虚。” 元 刘唐卿 《降桑椹》第一折:“时遇冬暮天气,纷纷扬扬的下着这般大雪,身上单寒,肚里无食。” 清 黄景仁 《六迭韵和李少云作》:“莫话单寒向行路, 季 裘虽敝尚能胜。”
(3).谓体质瘦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莲香:“幼质单寒,夜蒙霜露,那得不尔。”
(4).谓孤单落寞。 冰心 《往事》二之十:“日来渐惯了单寒羁旅,离愁已浅,病缘已断。”
《漢語大詞典》:寒家
(1).寒微的家庭。 汉 王粲 《英雄记·丁原》:“ 丁原 字 建阳 ,本出自寒家。”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 王经 少贫苦,仕至二千石,母语之曰:‘汝本寒家子,仕至二千石,此可以止乎?’” 清 曹寅 《雪霁梦游渔村和桐初留别诗并寄怀慕庐学士》:“不愁食指无晨爨,常媿寒家有赐书。” 李心田 《永不忘记》:“自古英雄出在寒家。”
(2).谦称自己的家庭。 宋 黄庭坚 《戏答张秘监馈羊》诗:“细肋柔毛饱卧沙,烦公遣骑送寒家。”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你今到寒家,清茶淡饭,暂住几日。” 田汉 《关汉卿》第三场:“除了天上的星星,龙宫的珠宝,只要人世间的好东西寒家都还备办得出。”
《漢語大詞典》:贫寒(貧寒)
(1).贫穷寒微。南史·儒林传·贺德基:“脱白纶巾以赠之。仍谓曰:‘君方为重器,不久贫寒,故以此相遗耳。’”《西湖二集·觉闍黎一念错投胎》:“家道贫寒,伶仃孤苦,不可胜言。” 邓友梅 《那五》:“虽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可耐不住这寂寞,受不了这贫寒。”
(2).指贫穷寒微的人。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连城之宝,非贫寒所能市也。” 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三折:“想古往今来,多少功臣名将,谁不出於贫寒碌碌之中。”
(3).贫乏单薄。 明 张溥 《〈何记室集〉题词》:“少 陵 佳句,多从 仲言 脱出,是以有‘能诗 何水曹 ’之句;后世诗人,知慕 少陵 ,即慕 仲言 ,虽 颜黄门 致讥贫寒,无贬声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