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精粗
亦作“ 精麄 ”。亦作“ 精麤 ”。
(1).细微和粗大。礼记·乐记:“礼乐偩天地之情,达神明之德,降兴上下之神,而凝是精粗之体,领父子君臣之节。” 郑玄 注:“精粗,谓万物大小也。”庄子·秋水:“夫精粗者,期於有形者也……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史记·天官书:“终始古今,深观时变,察其精粗,则天官备矣。”
(2).精密和粗疏。礼记·王制:“布帛精麤不中数,幅广狭不中量,不粥於市。” 唐 韩愈 《示儿》诗:“来过亦无事,考评道精麤。”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道无精粗,人之所见有精粗。”
(3).精良和粗劣。管子·地图:“人之众寡,士之精麤,器之功苦尽知之,此乃知形者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吴失:“不辨人物之精粗,而委以品藻之政。” 宋 俞文豹 《吹剑录》:“木石精麄,随宜而已。”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选择精粗,揣量肥瘠,若屠肆之鬻羊豕。”
《漢語大詞典》:修睦
调整相互间的关系,使之亲密和睦。 金 王若虚 《新唐书辨中》:“文士难犯,虽修睦乎外而蓄怨于内。” 清 王韬 《上当路论时务书》:“留心时务者,固宜师其所长,而攻其所短……驾驭之道不外乎是,而修睦之要亦在於斯,顾未有舍己以从人者也。”参见“ 脩睦 ”。
《漢語大詞典》:脩睦
调整相互间的关系,使之亲密和睦。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脩睦。” 孔颖达 疏:“脩,习;睦,亲也……凡所行习皆亲睦也。”
《漢語大詞典》:亲洽(親洽)
亲密和洽。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君独强来亲洽,言调笑謔。”辽史·兵卫志中:“恩意亲洽,兵甲犀利,教练完习。简天下精鋭,聚之腹心之中。”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素秋:“公子闻为同姓,又益亲洽,因订为昆仲。”
《漢語大詞典》:睦雍
亲密和好。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三:“盖三者,乃三纲也,所繫尤重。故於睦雍敬爱之中,必有检方规正之道,庶几各尽其分而三纲立矣。”
《漢語大詞典》:密和
谓亲近和睦。国语·晋语八:“ 晋 为诸侯盟主,子为正卿,若能靖端诸侯,使服听命於 晋 , 晋国 其谁不为子从,何必 和 ?盍密和,和大以平小乎?”
《漢語大詞典》:脩睦
调整相互间的关系,使之亲密和睦。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脩睦。” 孔颖达 疏:“脩,习;睦,亲也……凡所行习皆亲睦也。”
《漢語大詞典》:悌友
谓兄弟姊妹间亲密和睦。 唐 王勃 《慈竹赋》:“如母子之钩带,似闺门之悌友。”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皇帝大孝,慈祥悌友。”
《漢語大詞典》:精疏
精密和粗疏。后汉书·儒林传下·高诩蔡玄传赞:“精疎殊会,通阂相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