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中人
(1).中等的人;常人。论语·雍也:“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汉书·食货志上:“数石之重,中人弗胜。” 颜师古 注:“中人者,处强弱之中也。”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上:“大凡中人三十成名,四十乃至清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恒娘:“ 恒娘 三十许,姿仅中人,言词轻倩。” 冰心 《到青龙桥去》:“﹝兵丁﹞脸上微微的有点麻子,中人身材。他站起来,只到那稽查的肩际。”
(2).中等人家。汉书·文帝纪赞:“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 颜师古 注:“中,谓不富不贫。” 唐 白居易 《秦中吟·买花》:“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曹聚仁 《万里行记·食在扬州》:“ 徐宁门 问鹤楼 以螃蟹面胜……一碗面的钱,就等于中人一日之用了。”
(3).宦官。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将行, 秦 官, 景帝 中六年更名大长秋,或用中人,或用士人。” 颜师古 注:“中人,奄人也。” 唐 司空曙 《晚秋西省寄上李韩二舍人》诗:“赐膳中人送,餘香侍女收。” 明 侯方域 《太常公家传》:“会当祭祀,中人 魏忠贤 欲代行礼。”
(4).宫女。史记·佞倖列传:“久之,﹝ 李延年 ﹞寖与中人乱,出入骄恣。” 唐 苏颋 《春晚紫微省直寄内》诗:“内史通宵承紫誥,中人落晚爱红妆。”
(5).指有权势的朝臣。 三国 魏 曹植 《当墙欲高行》诗:“龙欲升天须浮云,人之仕进待中人。” 晋 鲁褒 《钱神论》:“谚曰,官无中人,不如归田。虽有中人,而无家兄,何异无足而欲行,无翼而欲翔?” 唐 殷寅 《铨试后徵山别业寄源侍御》诗:“虽承国士恩,尚乏中人援。”
(6).犹内人。《古诗笺·吴均·〈古意〉》:“中人坐相望,狂夫终未还。” 闻人倓 注:“中人,室中之人,谓思妇也。”
(7).居间介绍或作证的人。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六:“产业交关少不得立个文书,也要用着个中人才使得。” 鲁迅 《祝福》:“ 四叔 家里要换女工,做中人的 卫老婆子 带她进来了。”
(8). 中国 人。 清 孙诒让 《周礼政要·谕刑》:“故中西狱讼,中人则疑西律之轻,西人又疑中律之重。” 清 冯桂芬 《采西学议》:“舆地书备列百国山川、阨塞风土物产,多中人所不及。”
(9).借指中等酒。 唐 皇甫松 《醉乡日月·饮论》:“凡酒以色清味重而飴为圣……以家醪糯觴醉人者为君子,以家醪黍觴醉人者为中人,以巷醪秫觴醉人者为小人。”
伤害人。《楚辞·九辩》:“憯悽增欷兮,薄寒之中人。” 晋 葛洪 抱朴子·登涉:“蛇种虽多,唯有蝮蛇及青金蛇,中人为至急。” 唐 白居易 《蚊蟆》诗:“斯物颇微细,中人初甚轻。”
《漢語大詞典》:都人
(1).京都的人。文选·班固〈西都赋〉:“都人士女,殊异乎五方。” 李善 注:“毛诗曰:‘彼都人士。’” 张铣 注:“言此都士女丽美过於五方。” 唐 杜甫 《悲陈陶》诗:“都人迴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仇兆鳌 注:“相传太子北收兵,来取 长安 ,日夜望之。或时相惊曰:‘太子大军至矣。’” 康有为 《上清帝第二书》:“閲《上海新报》,天下震动,举国廷諍,都人惶骇。”
(2). 明 代称宫女。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家人言解:“内廷呼宫人曰都人。”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三二章:“他( 崇祯帝 )望望西洋自鸣钟,看见快到他平日起床拜天的时候,便分付传都人侍候梳洗。”
(3).诗·小雅篇名《都人士》的省称。诗·小雅·都人士序:“《都人士》 周 人刺衣服无常。古者长民衣服无贰,从容有常,以齐其民,则民德归壹,伤今不復见古人也。”后人每咏之以慨叹世道之丧乱,礼制之无常。 汉 蔡邕 《逑行赋》:“无亮采以匡世兮,亦何为乎此畿?甘衡门以寧神兮,咏《都人》而思归。”
《漢語大詞典》:后庭(後庭)
(1).犹后宫。 晋 潘岳 《西征赋》:“较面朝之焕炳,次后庭之猗靡。”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良媛 董氏 ,备位后庭,素称淑慎,进升号位,礼亦宜之。”
(2).借指宫女。隋书·炀帝纪下:“帝后庭有子,皆不育之,示无私宠,取媚於后。”
(3).宫庭或房室的后园。汉书·郊祀志下:“如祠 世宗庙 日,有白鹤集后庭。”警世通言·蒋淑真刎颈鸳鸯会:“俟暮鼓既作,躡足而回,循墙至后庭。”
(4).《玉树后庭花》曲名的省称。 宋 王安石 《金陵怀古》诗之一:“ 东府 旧基留佛刹,《后庭》餘唱落船窗。” 元 萨都剌 《和张仲举清溪夜行》诗:“《后庭》遗曲依然在,商女能歌不忍听。” 清 金农 《五月二日吴孝廉瀚上舍濂招饮遍尝所藏名酝听吴下李周二生擫笛度曲醉成此诗》:“调变《伊》《凉》入破多,《后庭》还唱《定风波》。”参见“ 后庭花 ”。
(5).指肛门。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癖嗜·好外》:“ 俞 大夫 华麓 有好外癖,尝拟作疏奏上帝,欲使童子后庭诞育,可废妇人。”
后妃的宫庭。文选·谢庄〈月赋〉:“引玄兔於帝臺,集素娥於后庭。” 李周翰 注:“言照曜帝王之臺、后妃之庭。”
《漢語大詞典》:后庭花(後庭花)
(1).花名。鸡冠花的一种。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五:“ 吴 蜀 鸡冠花有一种小者,高不过五六寸,或红,或浅红,或白,或浅白,世目曰后庭花。”
(2).花名。雁来红的异名。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五九引 明 朱橚 救荒本草:“后庭花,一名雁来红,人家园圃多种之……其叶众叶攒聚,状如花朵,其色娇红可爱,故以名之。”
(3).乐府清商曲 吴 声歌曲名。 唐 为教坊曲名。本名《玉树后庭花》, 南朝 陈后主 制。其辞轻荡,而其音甚哀,故后多用以称亡国之音。 唐 杜牧 《泊秦淮》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骂筵》:“出身希贵宠,创业选容,《后庭花》又添几种。”
(4).词牌名。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仄韵。又有《后庭花破子》,单调,三十二字,七句,五平韵。
(5).曲牌名。属北曲仙吕宫。字数与词牌《后庭花破子》同,但末句前可增加五字或六字句。可用作小令,也可用于套曲中。
《漢語大詞典》:内家
(1).指皇宫,宫廷。 唐 王建 《宫词》之五十:“尽送春毬出内家,记巡传把一枝花。” 清 李渔 《慎鸾交·却媒》:“看花醉杀琼林酒。身到处,尽温柔,消魂更是内家楼。” 阿英 《关于北京〈燕九竹枝词〉》:“有的花鼓娘还试穿着新设计的内家装束,引起观众极大注意。”
(2).指宫女。 唐 薛能 《吴姬》诗之十:“身是三千第一名,内家丛里独分明。”《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此位内家原是卿所进奉。今着卿领去,到府中将息病体,待得痊安,再许进宫未迟。”
(3).指太监。 唐 李敬方 《太和公主还宫》诗:“生还侍儿少,熟识内家稀。”红楼梦第七二回:“ 夏太监 打发了一个小内家来説话。”
(4).即内人家。 明 李东阳 《韩休知》诗:“内家伎乐喧歌酒,外庭宰相还知否?”原注:“ 唐 教坊记:伎女坊谓之内人家。”
(5).指良家妇女。《初刻拍案惊奇》卷二:“ 吴大郎 上下一看,只见不施脂粉,淡雅梳妆,自然内家气象,与那臙花队里的迥别。”《天雨花》第三回:“游山玩水男子事,内家岂可外边行?”
(6).犹言世俗人家。《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 静观 此时已是内家装扮了,又道 黄夫人 待他许多好处,已自认他为乾娘了。” 王古鲁 注:“此处指‘俗家打扮’之意。不再是出家人打扮了。”
(7).指内家拳。儿女英雄传第六回:“武当拳是 明太祖 洪武爷 留下的,叫作‘内家’;少林拳是 姚广孝 姚少师 留下的,叫作‘外家’。”
《漢語大詞典》:更衣
(1).换衣服。史记·外戚世家:“是日, 武帝 起更衣, 子夫 侍尚衣轩中,得幸。”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传》:“巾櫛粧饰毕,请更衣,衣又珍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忽报藩臺着人来请, 继之 便去更衣。”
(2).借指宫女。 南朝 梁简文帝 《执笔戏书》诗:“夜夜有明月,时时怜更衣。” 唐 王建 《宫人斜》诗:“一边载出一边来,更衣不减寻常数。”
(3).指换衣休息之处。汉书·东方朔传:“后乃私置更衣。” 颜师古 注:“为休息易衣之处。”汉书·王莽传下:“见 王路堂 者,张於西厢及后阁更衣中。”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更衣中,谓朝贺易衣服处,室屋名也。”
(4).指帝王陵寝的便殿。后汉书·章帝纪:“臣愚以为更衣在中门之外,处所殊别,宜尊庙曰 显宗 ,其四时禘祫,於 光武 之堂,閒祀悉还更衣,共进《武德》之舞,如 孝文皇帝 祫祭 高庙 故事。” 李贤 注:“更衣者,非正处也。园中有寑,有便殿。寑者,陵上正殿。便殿,寑侧之别殿,即更衣也。”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 明帝 遗詔无起寝庙,藏主於 世祖 庙更衣。更衣者,帝王入庙之便殿也。” 清 昭梿 啸亭续录·北郊斋宫:“其后斋宫为更衣别殿,不復驻蹕焉。”
(5).古时大小便的婉辞。 汉 王充 论衡·四讳:“夫更衣之室,可谓臭矣;鲍鱼之肉,可谓腐矣。然而,有甘之更衣之室,不以为忌;肴食腐鱼之肉,不以为讳。” 汉 张仲景 伤寒论·少阴病:“少阴病,下利,脉微濇,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水浒传》第四三回:“ 曹太公 推道更衣,急急的到里正家里。”
《漢語大詞典》:宫娥
宫女。 唐 颜师古 《隋遗录》卷下:“帝尝幸 昭明 文选楼 ,车驾未至,先命宫娥数千人昇楼迎侍。” 唐 姚合 《咏雪》:“飞随 郢 客歌声远,散逐宫娥舞袖迴。”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闻得宫娥已製衣,知谁能折最高枝!”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这一定是看门的宫娥看热闹去了,忘记了锁门。”
分類:宫女
《漢語大詞典》:宫娃
宫女。 唐 王维 《从岐王夜宴卫家山池应教》诗:“座客香貂满,宫娃綺帐张。” 元 马致远 《汉宫秋》楔子:“四海平安絶士马,五穀丰登没战伐,寡人待刷室女选宫娃。” 清 朱次琦 《答谈太学子粲见诒四十五韵》:“愴或宫娃怨,雨泣犁花嚲。”
分類:宫女
《漢語大詞典》:彩女(綵女)
身份较低的宫女。 南朝 宋 鲍照 《代淮南王》诗:“紫房彩女弄明璫,鸞歌凤舞断君肠。”彩,一本作“ 綵 ”。《四游记·华光来千田国显灵》:“公主即命宫娥彩女,备香灯纸烛,亲到 天王庙 中行香。”评剧《铡阁老》第十二场:“叫宫娥和彩女快摆御筵!”
汉 代宫女的一种。后泛称宫女。后汉书·宦者传·吕强:“臣又闻后宫綵女数千餘人,衣食之费,日数百金。” 唐 王翰 《蛾眉怨》诗:“宫中綵女夜无事,学凤吹簫弄清越。” 明 无名氏 《赠书记·轻烟辨男》:“改妆祇思规避,那知为招綵女。”
分類:身份宫女
《漢語大詞典》:宫鬟
指宫女。 元 陈孚 《呈李野斋学士》诗:“上帝册府红玉田,宫鬟对捧芙蕖烟。”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韩琦》:“ 太祖 惑一宫鬟,视朝晏,羣臣有言。 太祖 悟,伺其酣寝,刺杀之。”
分類:宫女
《漢語大詞典》:宫妓
犹宫女。因宫女多能歌舞,故称。南齐书·张敬儿传:“卿大收宫妓,劫夺天藏。”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吴王 夫差 筑 姑苏之臺 ,三年乃成,周旋詰屈,横亘五里,崇饰土木,殫耗人力,宫妓数千人。” 唐 李贺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三月》:“军装宫妓扫蛾浅,摇摇锦旗夹城暖。” 宋 郑文宝 南唐近事:“公为学士日,常视草金鑾内殿,深夜入还翰苑,当时皆宫妓秉烛以送。”
《漢語大詞典》:宫妾
宫女。史记·卫康叔世家:“ 献公 十三年,公令 师曹 教宫妾鼓琴。” 汉 蔡邕 《和熹邓后谥议》:“罢出宫妾,免遣宗室。” 唐 韩愈 《讳辩》:“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諭’及‘机’,以为触犯。” 清 侯方域 《朋党论》上:“﹝小人﹞以其身深结於宦寺宫妾之间,而显然与士大夫为敌。”
分類:宫女
《漢語大詞典》:采女
(1).原为 汉 代六宫的一种称号,因其选自民家,故曰“采女”。后用作宫女的通称。 慧琳 一切经音义卷二一引 汉 应劭 《风俗通》:“六宫采女凡数千人,天子遣掖庭丞相率於乡中閲视童女年十三已上、二十已下,长壮皎洁有法相者,因载入宫,谓之采女也。”后汉书·皇后纪序:“又置美人、宫人、采女三等,并无爵秩,岁时赏赐充给而已。”
(2).古时宫廷中的一种女官。隋书·后妃传序:“ 煬帝 时……采女三十七员,品正第七,是为女御。”旧唐书·后妃传序:“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3).仙女名。 晋 葛洪 神仙传·彭祖:“ 采女 者,亦少得道。”
《漢語大詞典》:宫媛
犹宫女。韩非子·八经:“县令约其行介,郎中约其左右,后姬约其宫媛,此之谓条达之道。” 明 张适 《题赵希远万松金阙图》诗:“花明宫媛佩,柳拂羽人弓。”
分類:宫女
《漢語大詞典》:婇女
宫女。 法琳 《辨正论》卷七“ 孙皓 溺像,阴疼累月”注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宣验记》:“中宫有一婇女,先奉佛法,内有所知,凡所记事往往甚中。” 明 屠隆 《昙花记·上游天界》:“灵官佩印,青绚(絇)之履飞云;婇女挝笙,碧玉之冠偃月。”
分類:宫女
《漢語大詞典》:禁女
宫女。 元 赵文 《赠媒者》诗之一:“青鸞解报仙郎信,红叶能传禁女情。”
分類: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