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完全
(1).完整;齐全。荀子·议兵:“ 韩 之 上 地,方数百里,完全富足而趋 赵 , 赵 不能凝也。” 杨倞 注:“完全,言城邑也;富足,言府库也。” 五代 齐己 《贺行军太傅得白氏东林集》诗:“百氏典坟随丧乱,一家风雅独完全。” 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但得箇完全尸首,便是十分采。”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编戏有如缝衣,其初则以完全者剪碎,其后又以剪碎者凑成。”
(2).完美;完善。 汉 王充 论衡·累害:“身完全者谓之洁,被毁谤者谓之辱。”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夫人君之有政,犹水之有隄防。隄防完全,虽遭雨水霖潦,不能为变;政教一立,暂遭凶年,不足为忧。”
(3).保全。 汉 荀悦 《汉纪·景帝纪》:“会救兵至,故 淮南王 得以完全。”资治通鉴·汉顺帝阳嘉二年:“夫妃、后之家所以少有完全者,岂天性当然?但以爵位尊显,顓总权柄,天道恶盈,不知自损,故致颠仆。” 清 李渔 《奈何天·计左》:“还亏我完全 赵 璧,不愧 藺 家功。”
(4).全部。 老舍 《骆驼祥子》九:“灭了灯,把头完全盖在被子里。” 魏巍 《朝鲜同志》三:“他象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创痛一样。”
(5).全然;纯粹。 老舍 《黑白李》:“脸上处处象他哥哥,可是那股神气又完全不象他的哥哥。” 管桦 《将军河》第一部第三十章:“船家父子惊疑地瞧着这小伙子熟练而有劲的动作,完全是个庄稼汉嘛!”
《漢語大詞典》:允臧
确实好;完善。《诗·鄘风·定之方中》:“卜云其吉,终然允臧。” 孔 传:“允,信;臧,善也。” 晋 左思 《魏都赋》:“谋龟谋筮,亦既允臧。” 明 张居正 《大狩记》:“及后慈圣上仙,议将南祔,又以窀穸事重,必求允臧。”
分類:确实完善
《漢語大詞典》:大圣(大聖)
(1).古谓道德最完善、智能最超绝、通晓万物之道的人。荀子·哀公:“ 孔子 曰:‘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有君子,有贤人,有大圣……所谓大圣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辨乎万物之情性者也。’” 汉 扬雄 《法言·吾子》:“委大圣而好乎诸子者,恶覩其识道也。” 明 李贽 《题孔子像于芝佛院》:“人皆以 孔子 为大圣,吾亦以为大圣。”
(2).称帝王。吕氏春秋·君守:“大圣无事,而千官尽能。”史记·秦始皇本纪:“大圣作治,建定法度,显著纲纪。” 宋 彭乘 墨客挥犀卷一:“帝曰:‘忠鯁之言固苦口而逆耳,盖有所益也。设或无益亦无所害,又何必拒而责之?’大圣之度,慈厚若此。”
(3).佛教称佛、菩萨。《法华经·方便品》:“今慧日大圣尊久乃説是法。”《无量寿经》卷上:“一切大圣,神通已达。”
(4).谓极有神通。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我女大圣,死经二十三年,犹能与生人交往。”
(5).指小说《西游记》中的 孙悟空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齐天大圣:“客言大圣灵著,将祷诸祠……入殿瞻仰,神猴首人身,盖 齐天大圣 孙悟空 云。”
《漢語大詞典》:圆满(圓滿)
(1).佛教语。谓佛事完毕。 隋炀帝 《与释智顗书》:“功德圆满,便致 荆 巫 。”《西游记》第九六回:“自四十岁上,许斋万僧,才做圆满。”
(2).完满,完善无缺。宋史·外国传六·天竺国:“福慧圆满,寿命延长。”红楼梦第六三回:“老爷天天修炼,定是功成圆满,升仙去了。” 杨朔 《滇池边上的报春花》:“只有今天,古人追求不到的圆满东西,我们可以追求到了。”
(3).浑圆丰满。 鲁迅 《故事新编·补天》:“伊想着,猛然间站立起来了,擎上那非常圆满而精力洋溢的臂膊,向天打一个欠伸。”
(4).满盈。 清 陈天华 《警世钟》:“若是把国救住了,不上几十年,这人口又圆满了。”
《漢語大詞典》:完好
(1).完美。 唐 韩愈 《贞曜先生墓志铭》:“先生生六七年,端序则见,长而愈騫,涵而揉之,内外完好。” 清 张惠言 《崔景偁哀辞》:“其为人长弟完好,生而父兄偁之,殁而所与游者思之。”
(2).完整,没有残缺、损坏。 宋 苏轼 《书琅琊篆后》:“ 蜀 人 苏軾 来守 高密 ,得旧纸本於民间,比今所见犹为完好。” 明 杨焯 《宣德窑脂粉箱歌为莱阳姜仲子赋》:“此箱完好手未触,兽锦囊包须韞櫝。”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宾退杂识》:“﹝ 兴济镇 ﹞有 弘治 十二年碑,至今完好。”
(3).用于动词后,表示完成或达到完善的地步。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一声雷:“众方凝视,忽奇震如爆竹,惊怖回顾,则室中已陈设完好,酒满尊,菜满盂,几案排列。” 杨朔 《木棉花》:“这里有一座桥昨天炸坏,还不曾修理完好。”
《漢語大詞典》:成熟
亦作“ 成孰 ”。
(1).植物的果实或谷实成长到可收获的程度。鹖冠子·道端:“左法仁,则春生殖;前法忠,则夏功立;右法义,则秋成熟;后法圣,则冬闭藏。”汉书·律历志上:“商之为言章也,物成孰可章度也。” 宋 秦观 《代蔡州进瑞麦图状》:“今来二麦并已成熟,地无高下,所收斗斛数倍当年。” 峻青 《海啸》第二章十六:“公路对面,就是一片成熟的高粱地。”
(2).比喻事物发展到完善的程度。 汉 王充 论衡·量知:“学士简练於学,成熟於师,身之有益,犹穀成饭,食之生肌腴也。” 唐 韩愈 《答吕毉山人书》:“故设问以观吾子,其已成熟乎,将以为友也;其未成熟乎,将以讲去其非而趋是耳。” 鲁迅 《书信集·致曹白》:“顷收到你的信并木刻一幅,以技术而论,自然是还没有成熟的。”
《漢語大詞典》:尽善(盡善)
十分完善。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四》:“﹝ 孟庄子 ﹞之不改,意者,其政虽未尽善,而亦不致悖理害事之甚,故有取其不忍改也。” 明 刘基 《春秋明经·会于萧鱼秦人伐晋莒人伐我东鄙围台》:“屡盟而屡叛,屡叛而屡伐,公亦知服人以威之未尽善矣。”《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自此 九妈 将 瑶琴 改做 王美 ,一家都称为 美娘 ,教他吹弹歌舞,无不尽善。”参见“ 尽善尽美 ”。
分類:完善尽善
《漢語大詞典》:尽善尽美(盡善盡美)
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韶》, 舜 时乐名;《武》, 武王 时乐名。后以“尽善尽美”指完美至极。大戴礼记·哀公问五义:“所谓士者虽不能尽道术,必有所由焉;虽不能尽善尽美,必有所处焉。”晋书·王羲之传论:“所以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 王逸少 乎!” 唐 韩愈 《与崔群书》:“比亦有人説足下诚尽善尽美,抑犹有可疑者。”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三集·同胞三鼎甲》:“今尚有女未婚,我欲得一传臚壻,则尽善尽美矣。” 老舍 《茶馆》第二幕:“ 王淑芬 正和 李三 忙着布置,把桌椅移了又移,摆了又摆,以期尽善尽美。”
《漢語大詞典》:成美
(1).成就美善之事。庄子·徐无鬼:“凡成美,恶器也;君虽为仁义,几且伪哉!” 郭象 注:“美成於前,则伪生於后,故成美者乃恶器也。” 王先谦 集解:“凡欲成美名者,恶其滞於器也。”亦指已成之美事。 唐 韩愈 《处州孔子庙碑》:“后之君子,无废成美,琢词碑石,以赞攸始。”
(2).完美,完善。史记·夏本纪:“皆曰: 伯禹 为司空,可成美 尧 之功。”
《漢語大詞典》:精良
精美完善。吕氏春秋·简选:“简选精良,兵械銛利。”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臣 意 试其方,皆多验,精良。”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体别:“精良畏慎,善在恭谨,失在多疑。”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到这时候,似不妨杂以精良之石印或珂罗版也。”
《漢語大詞典》:圆转(圓轉)
旋转。晋书·王述传:“﹝ 王述 ﹞尝食鸡子,以筯刺之不得,便大怒掷地,鸡子圆转不止。” 清 唐甄 潜书·性才:“轴虚相受,径不二寸,圆转无滞。”
(1).宛转,通畅。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不可因他言语圆转,生个喜心。” 清 陈田 《明诗纪事戊籤·唐顺之》:“盖其调圆转流利,须择题而施。”
(2).弥补,完善。 宋 陈亮 《壬寅答朱元晦秘书》书:“若事体全转,所谓智者献其谋,其间可採取处亦多;但谓有补於圆转事体,则非某所知也。”
(3).转圜,斡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回:“乞在方伯处,代圆转一二。”
《漢語大詞典》:兼美
(1).指生活的各方面都豪华奢侈。晋书·齐王攸传:“又都邑之内,游食滋多,巧伎末业,服饰奢丽,富人兼美,犹有 魏 之遗弊。”
(2).犹言完善,样样擅长。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光阴可惜,譬诸逝水,当博览机要,以济功业;必能兼美,吾无閒焉。” 宋 姜夔 续书谱·总论:“古人有专工正书者,有专工草书者,有专工行书者,信乎其不能兼美也。”
《漢語大詞典》:求备
谋求完善齐备。例如:凡事求备是他的致命弱点。
《漢語大詞典》:不详(不詳)
(1).不详尽;不完善。《荀子·成相》:“凡成相,辨法方,至治之极復后王。 慎 、 墨 、 季 、 惠 ,百家之説诚不详。” 唐 柳宗元 《与杨诲之第二书》:“子何考吾车説之不详也。”
(2).不祥。详,通“ 祥 ”。易·大壮:“不能退,不能遂,不详也。”《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告从不赦,不详。”
(3).不公平。汉书·食货志下:“刑戮将甚不详,奈何而忽!” 颜师古 注:“详,平也。”
(4).不知道。 晋 陶潜 《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5).书信用语。不细说之意。
《漢語大詞典》:偏善
谓局部完善。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附会:“故宜屈寸以信尺,枉尺以直寻;弃偏善之巧,学具美之绩。”
分類:局部完善
《漢語大詞典》:全策
完善的计策方略。三国志·魏志·诸葛诞传:“今三叛相聚於孤城之中,天其或者将使同就戮,吾当以全策縻之,可坐而制也。” 清 许乔林 《送李松石县丞汝珍之官河南》诗:“治水无全策, 贾让 仅得半;况今 河 屡迁,治法亦宜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