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学养(學養)
学问和修养;学业上的修养。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二·谈相:“ 霍邱 吴竹如 先生学养完粹,道味盎然。” 邹韬奋 《萍踪寄语》五六:“在 德 十年,专研哲学,一望而知为学养渊深的学者。” 赵朴初 《读陈毅同志诗词》:“他从早年就对中外文学发生了深厚的兴趣,并对我国古典诗词有一定的学养。”
《漢語大詞典》:典雅
(1).谓文章、言辞有典据,高雅而不浅俗。 汉 王充 论衡·自纪:“深覆典雅,指意难睹,唯赋颂耳!”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体性:“典雅者,鎔式经誥,方轨儒门者也。” 清 赵翼 瓯北诗话·吴梅村诗七:“ 梅村 熟於两《汉》《三国》晋书《南北史》,故所用皆典雅,不比后人猎取稗官丛説,以炫新奇者也。”
(2).形容人富于学养,庄重不俗。 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原来是箇秀才抚琴,端的是箇典雅的人儿也。”白雪遗音·马头调·叹五更:“先画他的温柔,后画他的典雅。”
(3).泛指古代典籍。文选·马融〈长笛赋〉:“ 融 既博览典雅,精核数术。” 吕向 注:“典谓《坟》《典》;雅谓《雅》《颂》。”
《漢語大詞典》:精诣(精詣)
精到。谓学养精粹。新唐书·后妃传上·太宗徐贤妃:“ 惠 上疏极諫……其剴切精诣,大略如此。”宋史·蔡元定传:“精诣之识,卓絶之才。” 清 方宗诚 《记张皋文〈茗柯文〉后》:“ 伯言 才微不逮,而精诣过之,故其文简严高洁,用意深曲。”
《漢語大詞典》:独诣(獨詣)
(1).犹言独行其是。晋书·郗超传:“ 愔 ( 郗愔 )又好聚敛,积钱数千万,尝开库,任 超 所取。 超 性好施,一日中散与亲故都尽,其任心独诣,皆此类也。”
(2).指学养上独到之处。 明 李东阳 《送乔生宇归乐平》诗:“微言析毫芒,独诣超畛域。”
分類:学养独到
《漢語大詞典》:脩饰(脩飾)
(1).修改润饰,使语言文字明确生动。论语·宪问:“为命, 裨諶 草创之, 世叔 讨论之,行人 子羽 脩饰之。” 宋 陈亮 《与韩无咎尚书》:“今但与妻孥併力耕桑以图温饱,虽书册亦已一切弃去,况更能脩饰语言,作少年涂抹事乎?”
(2).梳妆打扮。《楚辞·九辩》:“今脩饰而窥镜兮,后尚可以窜藏。” 金 王若虚 《生日自祝》诗:“清晨闻喧呼,亲旧作生日,初我未免俗,随分畧脩饰。”
(3).整修装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汝水:“ 黄巾 之乱,残毁穨闕, 魏 太和 景初 中,令长脩饰旧宇。” 宋 洪适 隶释·鲁相韩勑造孔庙礼器碑:“脩饰宅庙,更作二舆。”宋书·武帝中:“可改构榱桷,修饰丹青,苹蘩行潦,以时致荐。”
(4).修养德行。 汉 刘向 列女传·契母简狄:“ 契 母 简狄 ,敦仁励翼,吞卵产子。遂自修饰,教以事理,推恩有德。”
(5).指提高学养。 唐 张九龄 《上封事》:“故於用人之际,不可不第高下。若高下不可妄干,天下士流,必刻意脩饰,思齐日众,刑政自清。” 宋 苏洵 《上皇帝书》:“臣愚以为父兄之所任而得官者,虽至正郎,宜皆不听任子弟,唯其能自脩饰,而越録躐次以至於清显者乃听。”
(6).合乎礼义。荀子·子道篇:“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脩饰,孝子不从命,乃敬。”
(7).谓使之合乎礼义。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孝为百行之首,犹须学以脩饰之,况餘事乎!”
(8).指讲究外表、形式。三国志·蜀志·蒋琬传:“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脩饰为先。”资治通鉴·汉宣帝神爵元年:“上颇脩饰,宫室、车服盛於 昭帝 时。”
(9).引申谓故意做作以取悦于人。墨子·非儒下:“ 孔 某盛容脩饰以蛊世,弦歌鼓舞以聚徒,繁登降之礼以示仪,务趋翔之节以劝众。”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行不脩饰,名迹无愆;操不激切,素风愈鲜。”
《漢語大詞典》:高学(高學)
谓高明的教导。 北周 萧詧 《游七山寺赋》:“凭怪石而为枕,因沧浪而洗足,盖往贤之所同,亦先儒之高学。”
学养高深者。 宋 陈师道 《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世事如病耳,螘斗作牛闻,苦怀太史 惠 ,养豹烟雨昏,后世无高学,举俗爱 许浑 。”
《漢語大詞典》:枯臞
(1).干瘦。多形容人体。 宋 朱熹 《秀野以喜无多屋宇》诗之二:“ 长安 二三公,髮白形枯臞。”
(2).喻学养不足。 清 龚自珍 《四先生功令文序》:“其为人也惇博而愈夷,其文从容而清明,使枯臞之士,习之而知体裁,望之而有不敢易视先达之志。”
《漢語大詞典》:邃养(邃養)
精深的学养。 明 张居正 《王观吾六十序》:“博学邃养,厚积而晚发。”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先生高才邃养,奈寒舍学俸微少,未可轻屈。”
分類:精深学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