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红丝(紅絲)
(1).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牵红丝娶妇:“ 郭元振 少时,美风姿,有才艺。宰相 张嘉贞 欲纳为婿。 元振 曰:‘知公门下有女五人,未知孰陋,事不以仓卒,更待忖之。’ 张 曰:‘吾女各有姿色,即不知谁是匹偶,以子风骨奇秀,非常人也。吾欲令五女各持一丝,幔前使子取便牵之,得者为婿。’ 元振 欣然从命。遂牵一红丝綫,得第三女,大有姿色。后果然随夫贵达也。”又传说月下老人以赤绳系夫妻之足,虽仇家异域,此绳一系,终不可避。后因以“红丝”为婚姻或媒妁的代称。《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自古姻缘皆分定,红丝岂是有心牵。” 明王錂《春芜记·瞥见》:“这罗帕呵,就倩你做红丝繫足缘。”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拒媒》:“两处红丝千里繫,一条黑路六人忙。”
(2).指眼球因微血管充血而造成的血丝。 茅盾 《子夜》:“他们那些失眠的脸上都罩着一层青色,眼珠上是红丝,有兴奋的光彩。” 林建征 《莺歌海》:“ 老孙头 经常来去匆忙的在草原上奔跑,眼睛熬满了红丝。”
(3).一种名贵的石砚。亦作砚的别名。 宋 陆游 《秋雨初霁试笔》诗:“墨入红丝点漆浓,闲将倦笔写秋容。” 清 姚鼐 《题刘云房少宰〈涤砚图〉》诗:“松煤竹管行抛弃,蕉白红丝尘自封。”
《漢語大詞典》:蹇修(蹇脩)
(1).传说中 伏羲氏 之臣。古贤者。楚辞·离骚:“解佩纕以结言兮,吾令 蹇脩 以为理。” 王逸 注:“ 蹇脩 , 伏羲氏 之臣也……言己既见 宓妃 ,则解我佩带之玉,以结言语,使古贤 蹇脩 而为媒理也。”一说“蹇脩”谓以钟磬声乐为媒使。 章炳麟 《菿汉闲话》:“案上古人物,略具《古今人表》,不见有 蹇脩 者。此盖以上有 宓妃 ,故附会言之耳。今谓蹙脩为理者,谓以声乐为使。如《司马相如传》所谓以琴心挑之。《释乐》徒鼓鐘谓之修,徒鼓磬谓之蹇。则此蹇脩之义也。古人知音者多,荷蕢野人,闻击磬而叹有心。鐘磬可以喻意明矣。”
(2).指媒妁。 晋 郭璞 《游仙诗》之二:“ 灵妃 顾我笑,粲然启玉齿。蹇修时不存,要之将谁使。” 明 杨珽《龙膏记·酬咏》:“你若肯做 灵妃 , 冰夷 也不辞做蹇修之使。” 黄节 《七夕园坐夜归同菑叟》诗:“万鸦顿尽成寥廓,众女方怜託蹇修。”
《漢語大詞典》:鸾媒(鸞媒)
媒妁。 清 龚自珍 《定风波》词:“毕竟尘中容不得,难説,风前挥泪谢鸞媒。”
分類:媒妁
《漢語大詞典》:媒娉
(1).犹媒妁。魏书·高允传:“古之婚者,皆拣择德义之门,妙选贞闲之女,先之以媒娉,继之以礼物,集僚友以重其别,亲御轮以崇其敬,婚姻之际,如此之难。”
(2).指媒妁聘娶之礼。后汉书·南蛮传:“ 光武 中兴, 锡光 为 交阯 , 任延 守 九真 ,於是教其耕稼,制为冠履,初设媒娉,始知姻娶。”参见“ 媒妁 ”。
分類:媒妁
《漢語大詞典》:媒妁
(1).说合婚姻的人。媒,谓谋合二姓者;妁,谓斟酌二姓者。一说男方曰媒,女方曰妁。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踰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汉 班固 《白虎通·嫁娶》:“男不自专娶,女不自专嫁,必由父母须媒妁何?远耻防淫泆也。”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姐姐方才又道是‘二无媒妁之言’。我请教姐姐:到底怎么是媒?怎么是妁呀?我知道的是男家的媒人叫作媒,女家的媒人叫作妁。” 何其芳 《哀歌》:“乡村的少女还是禁闭在闺阁里,等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2).谓起合成作用。 宋 杨万里 《饮酒》诗:“秫麯偶相逢,清泉媒妁之。”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上·甜酒灰酒》:“更凭石髓媒妁之,混融併作一家春。”
《漢語大詞典》:媒妁
(1).说合婚姻的人。媒,谓谋合二姓者;妁,谓斟酌二姓者。一说男方曰媒,女方曰妁。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踰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汉 班固 《白虎通·嫁娶》:“男不自专娶,女不自专嫁,必由父母须媒妁何?远耻防淫泆也。”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姐姐方才又道是‘二无媒妁之言’。我请教姐姐:到底怎么是媒?怎么是妁呀?我知道的是男家的媒人叫作媒,女家的媒人叫作妁。” 何其芳 《哀歌》:“乡村的少女还是禁闭在闺阁里,等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2).谓起合成作用。 宋 杨万里 《饮酒》诗:“秫麯偶相逢,清泉媒妁之。”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上·甜酒灰酒》:“更凭石髓媒妁之,混融併作一家春。”
《漢語大詞典》:行媒
(1).往来作媒妁的人。礼记·曲礼上:“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 孔颖达 疏:“先须媒氏行传昏姻之意,后乃知名。”《楚辞·离骚》:“苟中情其好修兮,又何必用夫行媒?” 南朝 梁 沈约 《奏弹王源》:“臣谨案 南郡 丞 王源 ,忝藉世资,得参缨冕,同人者貌,异人者心;以彼行媒,同之抱布。”
(2).谓说合婚姻。
《漢語大詞典》:蹇脩
亦作“ 蹇修 ”。
1.传说中 伏羲氏 之臣。古贤者。《楚辞·离骚》:“解佩纕以结言兮,吾令 蹇脩 以为理。” 王逸 注:“ 蹇脩 , 伏羲氏 之臣也……言己既见 宓妃 ,则解我佩带之玉,以结言语,使古贤 蹇脩 而为媒理也。”一说“蹇脩”谓以钟磬声乐为媒使。 章炳麟 《菿汉闲话》:“案上古人物,略具《古今人表》,不见有 蹇脩 者。此盖以上有 宓妃 ,故附会言之耳。今谓蹙脩为理者,谓以声乐为使。如《司马相如传》所谓以琴心挑之。《释乐》徒鼓鐘谓之修,徒鼓磬谓之蹇。则此蹇脩之义也。古人知音者多,荷蕢野人,闻击磬而叹有心。鐘磬可以喻意明矣。”
2.指媒妁。 晋 郭璞 《游仙诗》之二:“ 灵妃 顾我笑,粲然启玉齿。蹇修时不存,要之将谁使。” 明 杨珽《龙膏记·酬咏》:“你若肯做 灵妃 , 冰夷 也不辞做蹇修之使。” 黄节 《七夕园坐夜归同菑叟》诗:“万鸦顿尽成寥廓,众女方怜託蹇修。”
《漢語大詞典》:蹇修(蹇脩)
(1).传说中 伏羲氏 之臣。古贤者。楚辞·离骚:“解佩纕以结言兮,吾令 蹇脩 以为理。” 王逸 注:“ 蹇脩 , 伏羲氏 之臣也……言己既见 宓妃 ,则解我佩带之玉,以结言语,使古贤 蹇脩 而为媒理也。”一说“蹇脩”谓以钟磬声乐为媒使。 章炳麟 《菿汉闲话》:“案上古人物,略具《古今人表》,不见有 蹇脩 者。此盖以上有 宓妃 ,故附会言之耳。今谓蹙脩为理者,谓以声乐为使。如《司马相如传》所谓以琴心挑之。《释乐》徒鼓鐘谓之修,徒鼓磬谓之蹇。则此蹇脩之义也。古人知音者多,荷蕢野人,闻击磬而叹有心。鐘磬可以喻意明矣。”
(2).指媒妁。 晋 郭璞 《游仙诗》之二:“ 灵妃 顾我笑,粲然启玉齿。蹇修时不存,要之将谁使。” 明 杨珽《龙膏记·酬咏》:“你若肯做 灵妃 , 冰夷 也不辞做蹇修之使。” 黄节 《七夕园坐夜归同菑叟》诗:“万鸦顿尽成寥廓,众女方怜託蹇修。”
《漢語大詞典》:柯斧
(1).装柄之斧。 晋 葛洪 抱朴子·百里:“而秉斤两者,或舍銓衡而任情;掌柯斧者,或曲绳墨於附己。”《水浒传》第九七回:“忽见崖畔树林中,走出一个樵者,腰插柯斧。”《西游记》第五九回:“那樵子撇了柯斧,答礼道:‘长老何往?’”
(2).《诗·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后因以“柯斧”喻媒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九郎:“有表妹,美无伦。倘能垂意,当执柯斧。”
(3).《诗·豳风·伐柯》:“伐柯伐柯,其则不远。” 郑玄 笺:“伐柯者必用柯,其大小长短,近取法於柯。”后因以“柯斧”喻法规。 晋 葛洪 抱朴子·良规:“严操柯斧,正色供绳,明赏必罚,有犯无赦。”
分類:媒妁法规
《漢語大詞典》:私约(私約)
(1).私下约定。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王稽 知 范雎 贤,谓曰:‘先生待我於 三亭 之南。’与私约而去。”
(2).无媒妁而由男女双方私下议订的婚约。《明律·户律·男女婚姻》:“若许嫁女已报婚书,及有私约而輒悔者,笞五十。”
《漢語大詞典》:虎媒
虎为媒妁。 明 陈继儒 《虎荟》卷六:“ 陈氏 家 义兴 山中,夜闻虎当门大虓,开门视之,乃一少艾,虽衣襦凋损,而妍姿不伤。问知是商女,随母上塚作寒食,为虎所搏至此。 陈 妇见其端丽,讽之曰:‘能为吾子妇乎?’女谢,惟命。乃遂配其季子。踰月,其父母踪蹟得之,喜甚,遂为婚姻,目曰虎媒。”
分類:为媒媒妁
《漢語大詞典》:盲婚
男女双方互不了解,仅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一种包办婚姻。《中国歌谣资料·歌唱婚姻》:“盲婚害人事冇(没)假,强迫包办系爹妈。硬将女儿作牛马,信实媒人嘅(的)大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