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王灵(王靈)
指王朝的威德。左传·昭公十五年:“ 晋 居深山, 戎 狄 之与邻,而远王室,王灵不及,拜 戎 不暇,其何以献器?” 汉 班固 《窦车骑北伐颂》:“声教未暨,弗及王灵。皇震其威,赫如雷霆。” 宋 胡宿 《集禧观大殿上梁文》:“ 伏波 铜柱王灵远, 虞舜 薰琴帝泽覃。”
分類:王朝威德
《漢語大詞典》:行地
(1).行于地上。《淮南子·人间训》:“今人待冠而饰首,待履而行地。”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蜀郡 有 万里桥 , 玄宗 至而喜曰:‘吾常自知,行地万里则归。’”
(2).易·坤:“牝马地类,行地无疆。” 王弼 注:“地之所以得无疆者,以卑顺行之故也。乾以龙御天,坤以马行地。” 孔颖达 疏:“以柔顺为体,终无祸患,顺行地无疆,不復穷已。”后以“行地”比喻坤德柔顺。后汉书·皇后纪赞:“乘刚多阻,行地必顺。”
(3).比喻威德之行。管子·小匡:“是故天下之於 桓公 ,远国之民,望如父母,近国之民,从如流水。故行地滋远,得人弥众,是何也?怀其文而畏其武。”
(4).比喻处世实践。庄子·人间世:“絶迹易,无行地难。” 王先谦 集解引 宣颖 云:“人之处世,不行易,行而不著迹难。”
(5).经行的地方。 宋 杨万里 《见澹庵胡先生舍人》诗:“补天老手何须石,行地新堤早著沙。”
《漢語大詞典》:威德
声威与德行;刑罚与恩惠。管子·兵法:“定宗庙,遂男女,官四分,则可以定威德,制法仪,出号令。”汉书·赵充国传:“吏士万人,留屯以为武备,因田致穀,威德并行。” 唐 刘禹锡 《梁国祠》诗:“ 梁国 三郎威德尊,女巫簫鼓走乡村。”明史·云南土司传二·麓川:“ 思聪 以朝廷威德諭其部众,叛者稍退。” 曹禺 等《胆剑篇》第四幕:“你威德通神明,连一群群飞鸟都为你耘田。”
《漢語大詞典》:神威
(1).神灵的威德。《云笈七籤》卷九六:“叩商百兽舞,六天摄神威。”
(2).神奇的威力。 唐 李白 《明堂赋》:“崔嵬赫奕,张天地之神威。” 金 秦略 《少室山卓剑峰》诗:“神威洗尽世间讎,电歇雷闲怒气收。”《西湖佳话·岳坟忠迹》:“贼众齐上, 岳公 转起神威,大喝一声,就如平地起一个霹靂,手起鎗落,只是杀人。” 曹亚伯 《武昌革命真史·武昌起义》:“好在我们用 黎元洪 之名所拟通电,尚未发出,不如先将 黎元洪 斩首示众,以扬革命军神威。”
(3). 五代 后梁 禁军名。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一:“ 梁 有龙驤、神威、拱宸等军,皆武勇之士也,每一人鎧仗费数十万,装以组绣,饰以金银,人望而畏之。”
《漢語大詞典》:威怀(威懷)
(1).威服和怀柔。谓威德并用。后汉书·荀彧传:“既停军所次,便宜与臣俱进,宣示国命,威怀丑虏。” 晋 潘岳 《关中诗》:“岳牧虑殊,威怀理二。” 唐 柳宗元 《送杨凝郎中使还汴宋诗后序》:“是宜慰荐喣諭,纳为腹心,然后威怀之道备。”
(2).畏服。左传·襄公四年:“ 戎狄 事 晋 ,四邻振动,诸侯威怀。”
《漢語大詞典》:五力
(1).佛教语。五种力。三十七道品中的一类概念。由于信等五根的增长所产生的五种能破除障碍,得到解脱的力量,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和慧力。 南朝 梁 王僧儒 《中寺碑》:“情尘莫捨,心火方赫。是用三明,寔开五力。” 唐 李邕 《东林寺碑序》:“结跏一心,开示五力。” 明 李贽 《又与从吾孝廉》:“彼真正具五力者,向三界中作如意事,入魔王侣为魔王伴,全不觉知是魔与佛也。”参阅大智度论卷十九。
(2).佛教语。五种力。指定力、通力、借识力、大愿力和法威德力。此五种力“不可思议”、“不能遮止”,故谓五力不可到。 宋 延寿 宗镜录卷四八:“有五力唯识不判。一定力,二通力,三借识力,四大愿力,五法威德力。”
(3).佛教语。五种力。五种扰乱修行的魔力。即色、声、香、味、触五尘。 唐 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八之三:“《增一》二十七云:魔有五力,所谓五尘,佛圣弟子,一力能拒,谓不放逸。”参见“ 五尘 ”。
《漢語大詞典》:五尘(五塵)
佛教谓色、声、香、味、触能污染真性,故称“五尘”,亦曰“五境”。 隋 智顗 摩诃止观卷四上:“五尘六欲,不暇贪染。” 章炳麟 《国故论衡·明见》:“官有五根,物有五尘,故知而有异。”参见“ 五根 ”、“ 五识 ”。
《漢語大詞典》:威化
声威德化。后汉书·张奂传:“ 羌 性贪而贵吏清,前有八都尉率好财货,为所患苦,及 奂 正身絜己,威化大行。”魏书·穆罴传:“所部守令,咸自砥礪,威化大行,百姓安之。”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持法》:“﹝ 朱履霜 ﹞后为 姑蔑 令,威化行于 浙西 。”
《漢語大詞典》:电熛(電熛)
电光飞动。喻威德震动。文选·班固〈典引〉:“海内云蒸,雷动电熛。” 刘良 注:“威德震动也。熛,飞也。”
《漢語大詞典》:公惭卿,卿惭长(公慚卿,卿慚長)
谓旧时官僚威德世代相减。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四:“ 太邱 长 陈实 , 实 子鸿臚卿 纪 , 纪 子司空 羣 , 羣 子 泰 ,四世於 汉 、 魏 二朝有重名,而其德渐小减,故时人为其语曰:‘公惭卿,卿惭长。’”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 李载 者, 燕 代 豪杰,常臂鹰携妓以猎,旁若无人。方伯为之前席,终不肯任。 载 生 栖筠 ,为御史大夫,磊落可观,然其器不及父。 栖筠 生 吉甫 ,任相国八年,柔而多智,‘公惭卿,卿惭长’,近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