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上皇
(1).天帝。庄子·天运:“监照下土,天下戴之,此谓上皇。” 南朝 宋 谢灵运 《七里濑》诗:“既秉上皇心,岂屑末代誚。”
(2). 楚 人亦用以称 东皇太一 。《楚辞·九歌·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王逸 注:“上皇,谓 东皇太一 也。”
(3).太古的帝皇。 汉 郑玄 《诗谱序》:“诗之兴也,谅不於上皇之世。” 孔颖达 疏:“上皇,谓 伏牺 ,三皇之最先者。” 唐 钱起 《衡门春夜》诗:“不厌晴林下,微风度葛巾。寧唯北窗月,自谓上皇人。”
(4).太上皇的简称。 唐 颜真卿 《皇帝即位贺上皇表》:“伏承陛下命皇太子践祚改元,皇帝上陛下尊号曰上皇天帝。” 唐 黄滔 《马嵬》诗之一:“鸣泉亦感上皇意,流下陇头呜咽多。”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上皇於宫中亲择数件与之,贯以献 金 主,果大喜。”
《漢語大詞典》:太上
(1).最上,最高。墨子·亲士:“太上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 孙诒让 间诂:“太上,对其次为文,谓等之最居上者。”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最下腐刑极矣。” 宋 秦观 《心说》:“太上见心而无所取捨,其次无心,其次虚心,其次有心。”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篇》七:“我们的作为国家而存在的太上支配权已经是老早被操在了别的一些什么人手里。”
(2).犹太古,上古。《礼记·曲礼上》:“太上贵德。” 郑玄 注:“太上,帝皇之世。” 陆德明 释文:“太上,谓三皇五帝之世。”《文选·应贞〈晋武帝华林园集诗〉》:“悠悠太上,民之厥初。” 李善 注:“太上,太古也。”
(3).指皇帝。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大王不察古今之所以安国便事,而欲以亲戚之意望於太上,不可得也。”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太上,天子也。”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刺史见太上圣明,股肱竭力。”
(4).指上帝,天帝。 明 乌斯道 《月下弹琴记》:“太上以其影留下界,恐人褻慢,将命六丁取之。”
(5).太上皇。 晋 干宝 《晋纪总论》:“至乃易天子以太上之号,而有免官之謡。” 唐 吴兢 贞观政要·论忠义:“臣等昔受命太上,委质东宫。” 清 李渔 《玉搔头·奸图》:“那时节啊,我龙床肯让,愿为太上。”
(6).道教最高最尊之神的名前常冠以“太上”二字,以示尊崇。云笈七籤卷九:“太上曰:‘心有神识,识道可尊。’”此指 太上道君 。
《漢語大詞典》:太皇
(1).见“ 大3皇 ”。
(2).即太上皇。 唐 韩愈 《永贞行》:“君不见太皇亮阴未出令,小人乘时偷国柄。” 宋 钱愐 钱氏私志:“又奏啟圣亲见之事,乞赐召见,上云:待共太皇商量。”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一:“及将大渐,谓大臣曰:‘太皇以久病,惧不能自还,为之奈何?’”
(3).皇帝的祖母太皇太后的省称。史记·儒林列传:“太皇 竇太后 好 老子 言,不説儒术。”宋史·贾似道传:“太皇许我不死。”太皇,指 谢太后 。
《漢語大詞典》:圣父(聖父)
(1).对太上皇的尊称。《宋史·乐志十三》:“既尊圣父,亦燕寿母。”
(2).“上帝圣父”(GodtheFather)的简称。基督教基本信条三位一体中的第一位。
《漢語大詞典》:太上皇帝
即太上皇。皇帝父亲的尊号。魏书·献帝纪:“於是羣公奏曰:‘昔三皇之世,澹泊无为,故称皇。是以 汉高祖 既称皇帝,尊其父为太上皇,明不统天下。皇帝幼冲,万机大政,犹宜陛下总之,谨上尊号太上皇帝。’”北齐书·武成帝纪:“於是羣公上尊号为太上皇帝,军国大事,咸以奉闻。”参见“ 太上皇 ”。
《漢語大詞典》:太上皇
(1).皇帝父亲的尊号。史记·秦始皇本纪:“追尊 庄襄王 为太上皇。”史记·高祖本纪:“于是 高祖 乃尊 太公 为太上皇。”
(2).特指把皇位让给太子而自己退位的皇帝。南史·陈纪下:“九年春正月乙亥, 齐 主传位于其太子 恒 ,自号太上皇。”后来 唐 高祖 、 睿宗 、 玄宗 , 宋 高宗 , 清 高宗 等传位于太子后,皆称太上皇。 明英宗 被虏后,其弟 景帝 即位,次年 英宗 被放回,也称太上皇,此为特例。
(3).比喻在幕后操纵、掌握实权的人物。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四八:“你不能这么说。你在家里可以说是太上皇,上下人等,哪个不听你的指挥?”
(4).道教称远古时期的帝王。云笈七籤卷二:“太上皇之时, 老君 下为师,教示太上皇以治天下。”
《漢語大詞典》:两宫(兩宫)
(1).指太后和皇帝或皇帝和皇后。亦指太上皇和皇帝或两后。因其各居一宫,故称两宫。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有如两宫螫将军,则妻子毋类矣。” 裴骃 集解引 张晏 曰:“两宫,太后、 景帝 也。”汉书·张延寿传:“ 放 取皇后弟 平恩侯 许嘉 女,上为 放 供张……两宫使者,冠盖不絶。” 宋 张元干 《石州慢·己酉秋吴兴舟中作》词:“两宫何处,塞垣祗隔 长江 ,唾壶空击悲歌缺。”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比 穆宗 登极, 肃 益跋扈难制。两宫震怒,臚列逆跡,付廷议,罪在不赦。”
(2).东宫和上台的合称。指太子及皇帝。 晋 潘岳 《夏侯常侍诔》:“内賛两宫,外宰黎蒸。”文选·陆机〈谢平原内史表〉:“入朝九载,歷官有六。身登三阁,官成两宫。” 李善 注:“两宫,东宫及上臺也。”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濯缨登朝,冠冕当世。陞降两宫,实惟时宝。”
《漢語大詞典》:训政(訓政)
(1).旧时皇帝退位为太上皇,嗣皇帝仍须禀承训示处理大政,或皇太后垂帘听政,皆谓之“训政”。 清 朱圭 《〈御制毓庆宫记〉恭跋》:“丙辰元日,重光重轮,授璽於我皇上,以 毓庆宫 为重华之协,训政、听政者三年,所谓继德者如是之久而化成也。” 清 黄遵宪 《感事》诗:“授受元辰纪上仪, 帝尧 训政典留貽。” 何刚德 《春明梦录》卷下:“ 孝钦太后 重出训政,引见迟至黎明,则微露倦勤意矣。”
(2).指 孙中山 提出的建立“民国”程序的第二阶段。他把建立“民国”的程序分为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主张在训政阶段施行约法,由政府派出经过训练、考试合格的人员,到各县筹备地方自治,并对人民进行使用民权和承担义务的训练。凡一省之内全部的县已实行自治,就可结束训政,开始宪政阶段。
《漢語大詞典》:太上皇
(1).皇帝父亲的尊号。史记·秦始皇本纪:“追尊 庄襄王 为太上皇。”史记·高祖本纪:“于是 高祖 乃尊 太公 为太上皇。”
(2).特指把皇位让给太子而自己退位的皇帝。南史·陈纪下:“九年春正月乙亥, 齐 主传位于其太子 恒 ,自号太上皇。”后来 唐 高祖 、 睿宗 、 玄宗 , 宋 高宗 , 清 高宗 等传位于太子后,皆称太上皇。 明英宗 被虏后,其弟 景帝 即位,次年 英宗 被放回,也称太上皇,此为特例。
(3).比喻在幕后操纵、掌握实权的人物。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四八:“你不能这么说。你在家里可以说是太上皇,上下人等,哪个不听你的指挥?”
(4).道教称远古时期的帝王。云笈七籤卷二:“太上皇之时, 老君 下为师,教示太上皇以治天下。”
《漢語大詞典》:佛爷(佛爺)
(1).指 释迦牟尼 。红楼梦第一○一回:“一个佛爷可有什么凭据呢?就是撒谎,也不过哄一两个人罢咧,难道古往今来多少明白人都被他哄了不成?” 曹禺 《原野》第一幕:“我告诉你,火车是一条龙,冒着毒火,早晚有一天他会吃了你,带你上西天朝佛爷去。”
(2).泛指修行成佛的僧侣。红楼梦第一二○回:“寧可咱们家出一位佛爷,倒是老爷太太的积德。”
(3).对佛像的敬称。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佛龕两旁一边儿还立着一根乾稻草,讲究説,这是怕屋里有个不洁浄,遮佛爷的眼目的。”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便是家里有个孩子,从散学里下了学,也得朝佛爷作那个揖。”
(4).清代对帝后或太上皇、皇太后的敬称。后多专指 慈禧太后 。《官场现形记》第二八回:“至于 黑总管 ,听説他常常在佛爷前替军门求情,説好话。”《官场现形记》第二八回:“召见的那一天,佛爷问军机给他点什么好处。军机拟了三条旨意。”
(5).喻指明哲保身的老好人。红楼梦第五五回:“大奶奶是个佛爷,也不中用。” 巴金 《秋》三:“你也不来管一下,你要做佛爷了。”
《漢語大詞典》:老佛爷(老佛爺)
(1). 清 代对太上皇或皇太后的敬称。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论他的祖上,也曾跟着太汗老佛爷征过 高丽 ,平过 察哈尔 。”
(2).专指 慈禧太后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二回:“他别装糊涂,仗着老佛爷腰把子硬,叫他看!” 鲁迅 《花边文学·略论梅兰芳及其他(上)》:“先只有 谭叫天 在剧坛上称雄,都说他技艺好,但恐怕也还夹着一点势利,因为他是‘老佛爷’-- 慈禧太后 赏识过的。”